以医学原理分解礼佛姿势
摘自《拜佛与医学》 编述/道证法师
l.佛者“觉”也
·拜佛是“觉性”之开发。非“盲目崇拜”。 亦非“惯性动作”(不知不觉被原来的习惯 性动作拖着走)。
·拜佛要培养“回光返照”之能力。
·使“觉性”在“惯性”之前起作用,而非 一般之运动。故须时时观照“当下之动作”。因此拜佛中注意“勿闭目”。
·始终收摄眼神,观照自己——“观自在”。
·视力集中于中线。
·须知道自己“正在作什么”。(犹如顶上有佛在观自己)。
·不可“糊涂不觉”。
·须都摄六根,不可敬漫上下。
2.立如松,正而松
·两脚以“前八后二”站立。上身因有一排脊椎骨(脊柱),在正中、偏后方,故比重上以中央后方(脊柱处)占最大份量,在站立时,宜以二足跟平均承载。
·顶天立地--立如松。
·以“足跟”支力,深吸气,全身放松。
·检查“足趾”--完全放松。
·头如悬钟,空灵端正,耳对肩中。
·后颈贴衣领,收下巴(颈椎--胸椎对直)平曰起居生活,亦当如此,并非拜佛站立才需要。后颈贴衣领,是使颈椎和胸椎,能对正、对直,气血通畅。而收下巴是为了使头部
和颈椎之角度正确,合乎解剖生理之原则。即调整枕寰关节之角度。
·由足跟中点--脊柱--顶门上,仿佛一线拉直。
·下颌关节放松,勿咬牙切齿,舌、软腭、咽喉,都要放松柔软。
“舌尖”顶淤上腭。
“舌根”上空,如含一团空气。(如此,唾液腺之“开口”通畅,鼻中--咽喉气道亦通畅)。
·松则气脉通,订上清凉,易保持正念,不昏不散。
3.合掌(摄心)
·双手合掌当胸(肩臂放松)。
·“拇指根”对齐“膻中”穴。
·“膻中”穴,在二乳尖中点。
·手勿压迫胸。(约离一公分)
·自己观照检查,五指并拢端正向上。(小指很不易合好,须用心观照,心散,则小指开。)
·手虽端正,而很松柔勿紧张,有如左手贴右手休息,右手贴左手休息。
·深吸气,肩放松,腋下留些空间勿夹紧。
·保持端正放松,吸气充满状态。
·收摄眼神,观两手合缝(中线)。
·进观“后鼻孔”中道之气息。
4.俯首(反观)
·柔软垂头敬礼
·头如成熟稻穗低垂至下巴贴胸,颈放松完全不用力。(开始若不能做到,即是“颈肌”长期僵紧缩短,只要放松,多练几次--“有加瞌睡般,头自然松落,完全不着力的动作”就可放松拉长颈肌。)
·仍收摄眼神,反观自己,拜佛是修习“动中定”--在动作中,眼前“境”虽变动始终都摄眼神淤中。
5.躬身(脊推向后拱)(谦退)
注意:并非向前弯腰而是向心躬身,重心保在脚跟。
·立定脚跟(趾松灵,不载力)。
·垂头,观照中心线,观照自己如何动作。有如要“看自己足跟”般之动作。如仰卧起坐之用力方式,令“心口-腹-腿膝”一起退后,使脊椎向径拱起。(腹脐可退一尺,而手臂松、不动。)
6.松肩(放下)
·保持垂头,躬身。
·合掌之手,对准“跟中”下垂。
·掌仍合好,沿中线用些“向下伸”之拉力可把双肩拉下,拉开。消除平曰肩背紧张之障碍。(手下垂对准 足跟中点,尚可作为指标来检查,身是否已充分后退。)
以下7,8之连续动作是手触地(跪前)瞬间之“过度动作”。虽很快就过(约三秒),但对保持重心不动,及开发“足跟-丹田”之力很重要,故不可草率忽过,须明白观照。
7.曲膝-躬身面降(恭敬-柔软)
·持续以上俯首-躬身-垂手。
·保持小腿垂直而曲膝,直到手触地。(仿佛后有椅子,而小腿贴靠椅脚向后坐下般。)
·眼神专注中线(二跟中点),“脐”沿此中线,直下趋向“跟中”直到手能触地。
·柔软分手(在小腿旁),手心转向后方便按地。
注:因前“躬身”动作时,腿和膝已曾向后退,放接着“屈膝”时,小腿尚能垂直,而不致斜向前。若小腿直:重心在“跟”--(自然物理重心)不耗力与平衡,腿不酸,可松。
若小腿斜:重心偏前,则非自然物理重心,须耗力于平衡,紧张,腿酸。
8.按地跪下(谦恭到底)
·至双手指尖触地,可以手作支点时,足跟才离地,以膝着地,跪下。(跪之瞬间-脚底和脚趾间的关节会充分拉开,每只脚趾之筋都拉到,运动到了。)
·手按地之恰当位置,是让膝跪下时,正好指尖齐膝。
两膝分开些(约开5公分)不必太开,以免趴下时脊椎塌下。
·膝一到地,手即放松(柔软)不白费力僵持,始终保持单一重心-一心。
9.跪坐放松(狂心歇息)
·坐下--足底向上呈“v”字,二大指轻轻 相接触,而不相压,坐在二足跟之“内侧”,跪着坐定,以体重压开二足跟。(可拉开踝关节,刺激淋巴反射点,此时重心仍在“跟中”。)
注:“跟中”:二足跟中点。
10.伸手迎佛(背尘合觉)
·坐定、重心在后跟中,身放松。
·保持垂首(勿抬头)。
·双手柔软,向“前方中央”伸直。
·手虽伸直而松柔,不僵硬,但有拉开二肩之拉力。
·此时是小腹向地面贴近,上身松柔。(力在丹田。)
11.五体投地(深投觉地)
·坐定(跪姿)保持重心在后脚跟中。
·以中指尖为支点,按地。
·两肘向外前方撑开,顺便贴地,肘对齐耳孔,二肩拉开(肩背平)勿耸肩局促,腋下拉开(放大心量),加大肺活量,指、掌、完全平贴于地(平等心)。
·撑开时之同时,上身也趴下,-“印堂”向下贴地。(不必太向前趴,向下即可,使
脊椎向上拱起。)如此方可作彻底深呼吸。(太向前趴,腰背肌肉会紧张,而迫使
腰脊向腹部塌入,造成呼吸及血流神经之压迫和障碍。)
·此姿势顶门-脐-跟中,约呈一直线
12.翻掌接佛(转凡成圣)
·先轻轻半握拳(由小指带动)
·在将手掌翻转向上,如莲花开,如掏心供佛。(此表决志转变自己,向佛学。)翻掌时,尽量翻平--使掌心平面向上,勿倾斜,但勿僵持使力,须立刻放松,使手指如莲花瓣轻柔。
·以此“莲手”承接佛足。双手约于头前“一拳”处,双手中指约距4寸;手指虽松,而须整齐柔软。
13.与佛会心(生佛交彻)
·翻掌接佛时,观想佛立于我莲手上接受礼拜,此时与佛会心一笑。
·佛放光照我,光由项门直入,充满全身心。(此时全身放松,微笑自然彻底深呼吸。)
由外可见,全身如充气般鼓起,甚至两“腰胁部”亦鼓起,此是肺充分膨胀之吸气。
14.恢复跪坐(欢喜信受)
·接佛后亦先半握拳(以小指带动)领受佛力,再翻掌向下平贴地面(平等布施)趁吸气之势(自然吸,非刻意吸)由顶上拉起,恢复跪坐,手亦收于膝旁(指尖齐膝)。(由顶上拉起,如木偶之吊绳被拉起,全身松,不用力,并非靠腰背使力坐起来)。
15.跪翻脚掌(欢喜起行)
·以膝作支点(双手于膝旁稍扶而已)。
·由顶上中线拉起,自然臀离坐,使脚能灵活翻转“v”变“八”。(身放松才能灵活;肩、手勿沉重载力下按。)
16.恢复立姿(坚固不退)
·趁着吸气之势(非刻意吸,是自然吸时)。如木偶被拉一般--被佛,由顶上中心线拉起来,很松灵,瞬间就恢复立姿。(起立完全不费腰肌之力,亦不是靠双手往下按地之力,而是“顶上拉力”。头始终在最高点,须用心体会此起身之要领--是如由顶上拉起般,心勿×碍身体其他各部位。)注意:不宜先抬臀部后抬头,如此则腰很吃力,腰酸背痛。
转摘于《慈悲》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