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三 明诸部通别门
 
{返回 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0
乙三 明诸部通别门
   丙一 标通别二论


  次明诸部通别义。论有二种:一者通论,二者别论。
  此文标通论与别论两种:下文也称通申论和别申论。“申”是申明、申展,是解释显了意。本为释经,所以造论,故经为所申,论为能申。明代藕益智旭,亦明二论,谓宗经论和释经论。今明通别二论,皆为释经,通论通释诸经要义,别论别解一部经文。

  丙二 释通别二论
   丁一 就大乘论明通别


  若通破大小二迷,通申大小二教,名为通论,即《中论》是也。故前二十五品,破大迷,申大教,后两品,破小迷申小教。二者别论,别破大小迷,别申大小教,名为别论。如《摄大乘论》、《地持论》等,谓大乘通论,《十地论》、《智度论》等,大乘别论。
  此又有二种:一者,通破大小乘二迷,通申大小乘两教者,名为大小乘通论;别破大小乘二迷,别申大小乘两教者,为大小别论。通申大小乘两教者,如《中观论》,前二十五品,破大乘迷,申大乘教,后两品,破小乘迷,申小乘教,故名大小乘通论。别申论者,别破大小乘迷,别申大小乘教者,此事易知,如《大乘起信论》别申大乘教,故是大乘别论,《成实》、《俱舍》别申小乘,故是小乘别论。这是双申大小乘两教为通申论,各别解释大小乘两教为别申论。二者,但就大乘论中辨通别,如《大乘起信论》、《摄大乘论》通释大乘教义,故是大乘通申论,《十地经论》、《大智度论》,只别释大乘中一部经,故名别申论。

  丁二 就小乘论明通别

  如《成实论》等,通申三藏,谓小乘通论,马鸣菩萨师名胁比丘,造《四阿含优婆提舍》,别释修多罗藏,《善见毗婆沙》别释毗尼藏。《智度论》云:八十部律,八十部毗婆沙释之。《善见律》别释师子国《要用十诵律》。舍利弗别释佛九分毗昙。如此别释三藏,故是小乘别论。就三藏中复有通别,若具释一藏,名为通论,别释一藏中一部,名为别论也。
  就小乘论明通别,也有二种:一就经律论三藏辨通别,二就一藏明通别。通释经律论三藏,名为通论,如《成实》、《俱舍》等,经律论的教义教相皆谈,通释小乘三藏,故是通申论。别释三藏中一藏,名为别申论。如胁尊者造《四阿含论》,别释经藏,《善见毗婆沙》别释律藏,舍利弗造《法藏论》,一般名为《舍利弗毗昙》,唐译为《集异门论》,解佛九分毗昙,别释论藏,如此别释三藏,故是小乘别论。次就三藏中一藏辨通别者,通释一藏名通申论,若别释一藏中一部的,名别申论。

  丙三 别释三论通别

  问:《中论》既释大小,应名大小通论,不得名为大乘论也?答:虽释大小,但为显大,故是大乘通论。所以然者,以初分明大乘,中分明小乘,后分还明大乘故,以是义故,名大乘论耳。问:《十二门论》是何论耶?答:是大乘通论。以始终破于大迷,通申大教,无破小迷,别申于小教,故是大乘通论也。问:《百论》复云何?答:《百论》通破障大小乘之邪,通申如来大小两正,故是大小乘通论,但始终为明大乘,故属大乘通论耳。
  辨三论通别者,《中论》和《百论》若就大小乘合辨通别,皆属大小乘通论,章主自有解说。《十二门论》独申大教,无释小乘文处,故是别论。若就大乘中自辨通别者,《十二门论》通申大乘深义,故是大乘通论,不别释某一经,故不属别论。故《中》、《百》、《门》三论,皆是大乘通论。

{返回 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四 立名不同门
下一篇: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二 明造论缘起门
 百论释义 破常品第九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三 明诸部通别门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六 论破申不同门
 十二门论释义 绪论
 三论玄义记 二、三论教义的先河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六 观一异门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五 观有相无相门
 百论释义 舍罪福品第一(2)
 十二门论释义 甲三 全论总结
 十二门论释义 甲一 总叙造论的意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36. 珍贵的生命 Life Is Precious[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中部88经 斗蓬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A 第455经(想经)[栏目:界定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N 1076经:本经叙述陀骠摩罗子请佛允许自入涅槃。[栏目:界定法师]
 皈依问答(二十二):“皈依佛竟,终不皈依天魔外道”这个誓愿,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落实?[栏目: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正见的重要[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倡导佛教十善 促进社会和谐[栏目:学诚法师]
 Man Wounded by an Arrow[栏目:A Collection of Buddhist Stories]
 宗喀巴大师上师瑜伽法 如何处理佛教典籍[栏目:梭巴仁波切]
 透视方向 感受佛法真谛[栏目:静波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