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寺院门票与佛国门票(本性法师)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08

寺院门票与佛国门票(本性法师)           

    教务原因,勤走于省内佛教活动场所。一次,要到某景区内的佛寺,路过景区入门口,被拦了下来,司机下车说明,门口守卫还是不让进入,说非得寺院负责人给他打电话才可,否则,必须买门票。

这事,令我感慨良深。由此景区门票,想到寺院的门票与佛国的门票。
 
    景区,建设起来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区更美,让民众由此可以欣赏到景区的美景。可是,价格动不动就是一般工作人员每月1/10工资的门票,犹如挡路虎,断了许多生活水平尚在小康之下的民众欣来前往的路。本来,美景应该有更多人得以亲见,以达其存在的价值,但因高昂门票,美景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令人引为憾事。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寺院也卖门票了,他也如挡路虎,挡掉了诸多信仰者的信仰之路。

    中国并不富裕,多数人尚没有办法经常性地买门票而进入寺院去礼佛闻法亲近僧伽。即便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每番入寺,皆需买上门票方可入内,此中滋味,也未必好受,必将影响其对三宝的好感与信心。我们可以说,买票也是为了修寺供僧,但是,这非出自他们自愿呀。佛教说,不与不取,取之为盗也。如果是自愿的捐献,多多益善,本质与此各有不同啊。根据经济学与因果的道理,寺院由信众无偿捐赠修起,因此,必须为信众无偿受用。信众是奉献者,也应是受益者,所谓如是因生如是果也。如买门票才可入寺,寺院的公益性质就发生了改变,被强加进了商业的内容。这样,捐建寺院的奉献者,其身份也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再是无偿布施者,而应是有偿投资人,或者说是寺院的股东,寺院的门票收入也应当有捐资者的一份利润在其中。否则,便不公平。而事实上,这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怎样才能公平呢?惟一的办法,就是寺院取消门票,无论门票的价位是多是少。

    为了纠正寺院入门凭票制的弊端,近年,佛教界也在尽一些努力。比如,不少寺院凭皈依证便可免费入内,这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但是,这也非彻底究竟的方法。因为,一来,在有些地方并不有效;二者,谁会天天带着皈依证在身上,难道临时想起拜佛时,还得先回去取皈依证不成;三者,并非信徒都有皈依证。况且,还有许多佛教的好感者正要准备入佛门成为信徒呢,而他们,尚未成为信徒,哪来的皈依证。这些人,正要发起菩提心,也许,一张入门票,就把他们刚刚亮起的菩提心之灯给熄灭了。

    许多寺院在景区,要入寺礼佛,得买双重门票,先景区,再寺院。佛教说,人人有佛性,皆可成佛。要成佛,首先得学佛,实践佛道。没有机会接近寺院,难于闻法敬僧,如何学佛。可见,小小一张寺院的入门票,断了不少众生的学佛路,也撕毁了他们进入佛国的入门券。那么,由此导致的罪过,谁去承担呢,是贫困的无钱买票的穷人?是富有但心有不爽而不愿买票的富人?还是寺院的管理者或制定寺院买门票规制的相关者。

    我以为,鉴于各方面的原因,有的寺院售门票,虽情有可原,但于佛法于世法,皆不合理,应渐而消除之。毕竟,佛教就是佛教,不是贩卖佛法僧三宝的集团公司。人心的取得,应靠信众对佛教由衷的崇敬与信仰,财富的添加,应靠信众对佛教由衷的自愿奉献,这才是佛教健康延续与壮大发展的真正之道。

    愿天下寺院,广开大门,直通佛国净土,使苍生,自由出入,永无障碍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略述《大品般若经》的神通思想(向学法师)
下一篇:在财色名食睡的惯性运动中,我们的自由度是多少?(释见涤)
 闽南菜姑的起源和地位(法清)
 《楞严经》四种明诲之我见(释常海)
 《沩山警策》光耀千秋(远尘法师)
 去除心中的那根刺(通德法师)
 论中国佛学的特征
 生命之流(宽谦法师)
 菩萨行的奥秘——普贤十大愿王提要(云香法师)
 阿含经和圣经道德观的比较(释德明)
 日日日出(圣印法师)
 宗密大师的佛学思想概述(高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谈心说识 第一章 心与识的定义——五种感觉意识的作用[栏目:依昱法师]
 《三十忠告论》讲记(一)[栏目:三十忠告论讲记]
 教儿教女先教自己[栏目:蔡礼旭老师]
 究罗檀头经第二十三[栏目:阿含典籍·长阿含经]
 相应83经 如理作意具足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大量的仪轨...修持护法、本尊等...这些是不是真正的佛教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善待生活的朋友[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相应10经 乔达摩经[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04-039《念佛功德》[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86 求佛与问道[栏目:石头路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