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感悟人生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一、信仰淡化的原因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04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10月14日,学诚大和尚为弟子们作了《欲乐与法乐的省思》的开示。大和尚让我们体悟:为什么学佛学久了道心会退失?什么是欲乐?什么是法乐?五欲有何过患?如何对治私欲和贪心?

一、信仰淡化的原因
  今天我们来讲讲修行佛法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情况。在佛门里有不少人,尤其是信仰比较好、道心比较好的一些佛教徒,学了几年以后,信仰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巩固,反而有减弱、退化的现象;道心不仅没有越来越得到增长,反而日渐退失。这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一些问题,更是常常发生在自己周边的事,也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本身。我们学了佛法,应该要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能够脚踏实地,走好路子,走稳路子,这样才是正确的。
  上述问题的产生,以及问题程度的加重,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没有找到修道的方法、途径和次第,难以入门,难以一门深入,把信仰佛法当成一种通俗的民间信仰。很多民间的神庙里供了很多神,这些神也能够起到保护、庇佑的作用。我们信仰佛教,不仅仅是因为这一点。佛陀所宣说的佛法,不仅仅为了要解决我们眼前的小问题。如果仅仅是解决眼前这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普通的神,甚至世间上的那些善人,都是能够做得到的。我们信佛、学法、修道是有它不共的意义的,要从无限生命来审视信佛、学法、修道。
  有些人信仰建立不起来、退失道心的原因,是对佛法的闻思不够,因为不能很深入地对佛法进行听闻和思维,要进行很深入的修行,难度自然就很大。
  有些人信仰淡化、退失道心的原因,是实修方法不对路。自己很想去用功修行,但是越修越苦,越修越难以体会到佛法的乐趣、佛法的作用。自己想修行,与怎样好好修行是不同的。自己想修行仅仅是一个发心,内在的自我要求,如何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有次第、有步骤地认真去修行,又是一回事。
  有些人信仰淡化、退失道心的原因在于慢心、懒散的习气不能得到调伏和对治。因为我们的慢心在起作用,内在的对于人事物、对佛法执著的力量非常强;因为慢心的缘故,自然而然将佛法拒之于自己的心外,将自己拒之于佛教的门外。因为懒散的原因,我们不能专注,我们不能专心,我们不能把有限的、宝贵的、片段的时间很好地用在佛法的闻思修上面去。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可以做得到?历代的祖师大德们为什么能够做得到?佛陀看到了老病死这样的生命黑洞,感到无比震撼,为了要寻找出离生死、究竟解脱的菩提大道,毅然决然地放下自己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成就,以自己的整个身心、生命来实践佛法。对比我们自己,我们能不能以整个生命、身心的一切,像佛陀一样来实践佛陀的教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谈得上一步一步向佛陀学习。整个的身心、整个的生命,这是代表一切的。我们学佛法,不仅仅是很简单的一个概念,要真正下决心去学习,否则我们只是美其名曰来学习佛法,这是两个不同的发心。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人生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二、欲乐与法乐
下一篇: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六、生命教育 从心开始
 我国宗教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怖畏轮回恶趣苦 皈依三宝求庇护
 人生的究竟意义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 答记者问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三、云何降伏其心
 倡导佛教十善 促进社会和谐
 如理寻访明师
 深深佛法浅浅讲
 感悟人生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四、觉照无常智慧生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五、不忘初心常省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都因为我执太重[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中部50经 应该被呵责的魔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二课[栏目: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漫谈佛教与政治[栏目:佛教与政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七四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认识天界之四王天[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1年]
 无畏不是鲁莽[栏目:白云禅师]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五章 曹洞禅与五位颂[栏目:禅门开悟诗200首]
 如是因、如是果[栏目:慧光法师]
 五戒是消极的不作恶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