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感悟人生 第八讲 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 一、次第修学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35

第八讲 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
  11月25日,北京降下了入冬的第一场雪,学诚大和尚下午为大家作了开示?—— 《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大和尚教诫:我们清除尘垢、清除垃圾,这些尘垢和垃圾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除内心贪嗔痴烦恼的尘垢。

一、次第修学
  1.三士道
  今天我们又要来讲佛法。大家学习佛法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尤其是学习道次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我们大家也清楚,下士道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不生起烦恼,中士道的目的是要让我们如理断除烦恼,上士道的目的就是要断除习气。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第一步,不要让我们生起烦恼;第二步,要对治烦恼;第三步,断除习气。无论是让我们不要生起烦恼,还是对治烦恼、断除习气,都需要靠佛法。佛法才是对治烦恼的良药。
  2.烦恼如毒药
  烦恼很多,烦恼的作用很大,烦恼的害处也很严重。我们把许许多多的烦恼概括为三种:贪、嗔、痴。又把贪嗔痴比喻为三毒,“毒药”的“毒”。人如果吃了毒药的话,吃多一点就会死亡;毒药轻一点的话,对身体也会有很大的伤害。这是指有形有相的、看得到摸得着的物质方面的毒药。我们心里也有毒药,这三种毒药对我们自己生命的毒害非常严重。我们常常说,要把自己当病人想,佛法里面说把自己当病人,不是告诉我们,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哪个器官有毛病、不健康,而是一种比喻,意思是我们的心病比身上器官的缺乏、身体的不健康还更严重;也就是说,我们生命的深层次已经中毒了,我们的内心里面有问题 ——不是一般的问题、普通的问题,而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们不容易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有那么多、那么严重的问题。比如说我们起了一个烦恼,动了一个念头,就犹如我们吃了毒药一样,对自己、对别人都会有很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不仅仅是当下彼此之间伤感情、不和睦、令人难堪、心里难过,实际上这种作用还会持续,持续到明天,持续到未来,乃至持续到你的来世,更长远的未来。这就是我们吃了这个毒药以后,中毒了。
  3.佛法乃良药
  这些毒要把它拔掉、去除掉,就需要吃另外的一种药,才能够来救治我们。自己心里边所中的这些毒 ——贪、嗔、痴三毒的净化,就需要靠佛法。
  大家在家里也有很多的佛经,当你生起烦恼的时候,这些佛经起不了作用。为什么呢?因为你在烦恼的时候,经文你也看不进去。反过来说,你以这个烦恼的心面对境界的时候,烦恼的作用更强烈。那怎么办呢?就要换一个环境,比如说在寺庙里,大家都在修道、用功,我们的内心比较容易宁静,不容易生烦恼。同时我们在寺庙里边又容易听闻佛法。听闻佛法的时候,本身就是对治烦恼的生起、对治烦恼的现起,使自己不起烦恼,而不起烦恼本身就是共下士的基础和特点。
  问题是,我们自己在看经、听磁带的时候,因为以烦恼的心,所以我们听到的声音,我们看到的文字也都会变成烦恼。在寺庙里边的时候,有同行善友、法师们为我们讲佛法,那我们内心有希求心、内心有信心,就会去接受、去领纳外在的这种境界,领纳别人给我们讲说的佛法的内涵。当我们领纳的时候,佛法就起作用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烦恼心很重,并且常常在起烦恼,习气也很严重,自己不晓得,也没有能力去对治。这样的话,虽然我们学佛的时间很长,但实际上同自己的烦恼了不相干,没有真正意识到、认识到烦恼对自己生命的毒害性有多么严重。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人生 第八讲 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 二、如何得解脱
下一篇: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三、云何降伏其心
 皈依——次第学修的开始
 佛法的下手处(供灯法会的开示)
 法华漫话系列:成佛快慢谈
 爱惜常住物 如护眼中珠
 在团体里锻炼 从境界中成长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三
 感悟人生 第八讲 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 三、珍惜生命
 一门深入与广学多闻
 在宗教界加强教风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联语六则[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维摩詰所说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佛学问答 因果与病痛[栏目:海涛法师]
 如如不动[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持松法师自述[栏目:持松法师]
 觉者之言 第五道支 正命[栏目:三界智尊者]
 有好心情就有好茶[栏目:游祥洲教授]
 无门直指 第四十五节 牧牛[栏目:程叔彪居士]
 因明概观(胡晓光)[栏目:因明简介]
 五十年来《华严经》研究综述(桑大鹏)[栏目:华严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