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1 一悟便休的误区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91
第四章、修道
 
1、一悟便休的误区
 
以为一悟便休,无修无得无证者,较上述以为一悟便发通者,虽似有悟,但以见地未彻,误入歧途,与前未悟者所失无异,且或为害更甚。盖前者只自生退屈,不自信兼不信他,一旦时节因缘到来,尚可打破痴迷,步入正轨。而后者自以为有悟,邪见根深,免置后修,依前流浪,深入轮回,无以自拔!
 
上面说过,无修、无得、无证乃理边事,亦为到家人最后了手语,绝非于一念悟时,即臻无修、无得、无证之境。尤其今代末法时人,根陋障重,更不能悟后未经进修,即臻无功用地。其言不须修治,一悟便休者,非狂即痴,实不可信也。
 
盖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性,只以迷妄不知,认假作真,造业受报,流转六道,沦为众生。虽在众生而本性不失,只一凛悟,便与诸佛无殊,不假修成,故云无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本来空寂,无有一法,故云无得;证至极地佛亦不立,故云无证。但当妄习未除,攀缘执着,流转生死时,又非不众生。故须念念薰修,心心觉照,于大悟后,于恶断断而无断,于善修修而无修,登堂入室归家稳坐,所谓绝学无为闲道人,方是无修无得无证的时节。未到此地步,即高谈无修无得无证,宁非欺贤诳圣,自贻伊戚!
 
或曰:顿悟顿修顿证,自古有之,难道此等人不是一悟便休吗?又难道此等人也要悟后渐修吗?假如自古有之,今时当然也不无了。
 
答曰:顿悟顿修顿证者,非上上根人,不能得入。核实言之,此等人根机之所以高上深厚,皆过去依悟而修,渐薰积累而来,至于今生机缘成熟,故能闻即发悟,一时顿毕。表面看来,似乎是顿悟顿修顿证,实际上亦是先悟后修之机也。古德云:今日之顿,亦昔日之渐也。至于今世,学人根性陋劣,如非大菩萨再来,实难顿悟顿修顿证。纵有一二大根人一闻千悟,一悟顿毕,亦不能无修无得无证。盖无明习染,非一生可毕,更何况说个无修无得无证,早落在有修有得有证里边了也。
 
《修心诀》云:“凡夫无始劫来,流转六道,坚执我相,妄想颠倒,无明种习,久已成性,虽到今生顿悟自性,本来空寂,与佛无异。而此旧习,卒难除断,故逢顺逆境,嗔喜是非,炽然起灭,客尘烦恼,与前无异,若不以般若着力薰修,焉能对治净明,得到大休大息之地?”
 
大慧杲禅师云:“往往利根之辈,不费多力,打发此事,便生容易之心,更不修治,日久月深,依前流浪,未免轮回。岂可以一期所悟,便免置后修?”
 
是以悟后,常须照察,不可玩忽,妄念忽起,或一凛觉,或提佛念,以至无为,方始究竟。故顿悟渐修之义,如车二轮缺一不可也。
 
摘自《略论明心见性》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2 悟后修与悟前修
下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10 脚跟点地
 大手印浅释 第三讲 大手印之定 四、频除乐、明、无念诸功力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3 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5 悟后保任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7 大定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16 默照邪禅
 “解脱歌”浅释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后记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五章 证道 4 能入佛、能入魔
 大手印浅释 第三讲 大手印之定 二、无修之大自然住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10 保任证道要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的心要[栏目:禅话禅画]
 华严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十六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净话[栏目:方伦居士]
 十一、赞呗[栏目:中国佛教仪轨制度]
 08-004忍辱之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改悔孝亲功名顺遂[栏目:改过获福感应录]
 佛如良医[栏目:戒法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四四)[栏目:杂阿含经]
 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学诚法师)[栏目: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一二八八)[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