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如良医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11

佛如良医
 
    戒法注:常以佛陀比喻如良医,但一般人不知此喻出自何经,以下引自《譬喻经》中的《医喻经》,供大家参考(当然这种比喻不仅是本经,比如《药师经》也有类似的比喻)。本经共一卷,摘录如下:

    《佛说医喻经》全文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中,与苾刍众俱。是时世尊,告诸苾刍言:「汝等当知,如世良医,知病识药,有其四种,若具足者,得名医王。何等为四?一者识知某病,应用某药;二者知病所起,随起用药;三者已生诸病,治令病出;四者断除病源,令后不生;是为四种。

「云何名为识知某病,应用某药?谓先识知如是病相,以如是药,应可治疗,令得安乐。

「云何名为知病所起,随起用药?谓知其病,或从风起、或从癀起、或从痰起、或从癊起、或从骨节起、或积实所起;知如是等病所起处,随用药治,令得安乐。

「云何名为已生诸病,治令病出?谓知其病应从眼出,或于鼻中别别治疗而出,或烟熏水灌鼻而出,或从鼻窍引气而出,或吐泻出,或于徧身攻汗而出,乃至身分上下,随应而出;知如是等病可出处,善用药治,令得安乐。

「云何名为断除病源,令后不生?谓识知病源如是相状,应如是除,当勤勇力现前作事,而善除断,即使其病后永不生,令得安乐。如是等,名为四种知病识药。

「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出现世间,宣说四种无上法药。何等为四?谓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如是四谛,佛如实知,为众生说,而令断除生法。苦本生法断故,而老病死忧悲苦恼,诸苦永灭。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为是利故,宣说如是无上法药,令诸众生得离诸苦。诸苾刍,又如转轮圣王,四兵具足,故得如意自在,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佛说此经已,诸苾刍众,欢喜信受。」(CBETA, T04, no. 219, p. 802, a16-b20)
 
戒法注:以上所说世间良医应具备四种能力,来比喻佛陀说法的四圣谛,对照如下:

一者识知某病,应用某药;——喻苦谛

二者知病所起,随起用药;——喻集谛

三者已生诸病,治令病出;——喻灭谛

四者断除病源,令后不生。——喻道谛

佛陀如实了知四圣谛法,为众生宣说,令众生依此修行,而能离苦得乐。
 

最后佛陀再举转轮圣王之四兵来做比喻,所谓四兵,即是转轮王出游之时,集此四兵,随从而卫护。分别是:一、象兵;二、马兵;三、车兵;四、步兵。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是观五蕴——朴实的生命教育
下一篇:修行次第
 论“大师”
 宁静与明智
 心识生起缘境过程--读《瑜伽师地论》心得之二
 论缘起的生命观——依三自性建立生命观
 如是观五蕴——朴实的生命教育
 佛如良医
 学习佛法的思路
 听课笔记——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
 佛教信仰之门
 纪念传清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四位五台山比丘尼开示[栏目:常福法师]
 极贤大臣——修建遗塔起信,全家共证罗汉[栏目:造塔感应]
 中国佛教十大名山 八、观音道场普陀山[栏目:佛教与名山]
 腊月初八佛成道日瞻仰舍利[栏目:慈法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0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那先比丘经 第四问 善心念正法与智慧本质相同吗?[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信徒佛教与学者佛学[栏目:永信法师]
 具悲摧苦故,勤修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栏目:见悲青增格西]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 7[栏目:创古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