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11 六种无为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51
11、六种无为
 
“虚空无为”,是用虚空来比喻我们的一真法界的空性。真如佛性量同虚空,没有妄想、没有 杂染,尽管现一切相,起诸般妙用,而无丝毫住着,宛如虚空一样无所作为,故名虚空无为。这 种无为,实际上是指我们用功修行,进入无修、无得、无证的境地,圆满了一真法界的神用。
“择灭无为”,是以无漏之智选择相应的法门,断掉种种障碍,灭掉种种杂染,从而体现真理、 证入菩提。此法是权教菩萨用的分断分证法,教下叫做“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证”,不像大乘圆 顿菩萨是圆断圆证的。
“非择灭无为”,是指实教菩萨不用选择某种方法来分断无明,而是如实观照。就是观照法性 本来寂灭、本来无为、本来如此,并不是选择某种法门,经过修炼,方变得无为的。所以,非择灭无为和上面的择灭无为是完全相反的。择灭无为是要选择某种佛法来修证,从而断掉诸种障碍、杂染,方证得无为。非择灭无为识得法性本来如此、本自寂灭、本来无为,完全不须选择某种法 门来修证而成,故名“非择灭无为”。
“不动无为”,是指功夫修到离开了三禅天、进入四禅天的境界后,没有欢喜、快乐等等来动 摇其身心,而且水、风、火三灾对其也奈何不得,故名不动无为。它是小乘圣人所证得的有余涅槃。
“受想灭无为”,是四空天的无所有处。受想不行,通灭尽定,而不是无出、无入的大乘定, 故名受想灭无为。受想灭无为和不动无为均属二乘人所证境。
“真如无为”,是众生的理体、我人的佛性。它本来非真非妄,不变不易,法尔如此,故名真 如。依相宗说来,要证这个真如妙体,须修三观:一是凡夫的遍计所执性。凡夫执着、追逐外境, 昧却本来,认假作真,无所不要,无所不着,故为遍计所执。二是依它起性。因修观而明一切事 物皆无自体,全是因缘合成,依靠它物而有。如草绳无有本体,依草而有,绳不可得,故空却诸 相而证入本性。三是圆成实性,即真如佛性。这三观是相宗的实修方法。从“依它起”观空,了却“遍 计所执”,即证入“圆成实性”。这一心三观也是很妙的方法。宗下是从八识起修,直截指示你认识 真如本体,即八识之中本有之觉性,就是本觉,即《起信论》所说的真如门。认识了真如本体, 还没有证到一心——清净法身。所以,还需绵密保任、除尽妄习,才能圆证菩提。
摘自《心经抉隐》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12 有为法和无为法
下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10 二十四种不相应法
 耳根圆通法门
 《碧岩录》讲座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其他)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三章 见道 1 现量亲证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6 六种根本烦恼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五章 证道 9 禅宗三关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二章 明心见性 6 性相不二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序言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15 正受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9 三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浅谈讲经和听经[栏目:东宝·仲巴仁波切]
 昙柯迦罗尊者[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我先回向给众生,再回向给家人可以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栏目:法界法师]
 改变,要先从自己开始[栏目:心律法师]
 闻法起信乐[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九)[栏目:宽运法师]
 通过考试的老师(李家同)[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五戒戒相[栏目:明法尊者]
 20、佛教只讲随缘吗?[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