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诗分类
 
{返回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9

禅诗分类

禅的艺术具体表现在建筑、绘画、文学等多方面。在了解禅诗分类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建筑和绘画中有关禅的精神。

建筑中具备禅的艺术精神。例如,北京仍有部分明朝建筑,江苏镇江焦山亦有明末清初的造型,它们均带有朴素的特色。朴实无华、原木原色、自然实用等特点正是禅的风格。又如日本的京都寺院建筑基本上仿唐而建,但实质上又接近五代及宋之间的特色。其代表有大德寺、相国寺等,都较倾向禅的朴实精神。

绘画中具备禅的精神。例如唐玄宗时的王维,其山水画以简赅、意到为核心,或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或房舍虚掩于山林的意境。虽然都是简单勾勒,但目的都在于表达画外意境。以这种间接手法传达意趣,恰恰与禅宗的精神相吻合。

谈禅的艺术在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体裁、题材、意境都得之于禅的灵感和启示。

诗歌对人的情操和心灵的陶冶作用使诗歌艺术历代为人所推崇。诗意禅意,诗境禅境,品其味而各得其所,各得其心境。然而,诗境的完成并不代表禅境的结束,禅境可在诗境中延伸。

中国古代诗人中,把诗歌和禅的意境结合得最好的,是唐朝诗人王维,他最早也最有创意地将禅趣写入诗中。这类诗讲究静、幽、淡、雅的风格,散发出一种似乎使人的精神已经离开身体、离开尘世,来到天水一方的灵气。诗歌与禅的意境融为一体,读之使人宁静、优雅,进入朦胧的、催眠的状态。

富有禅趣的诗歌可以分为如下六种风格:

1.宁静。代表作为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为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幽深。代表作为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空寂。代表作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凄迷。代表作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淡雅。代表作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诗,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含蓄。代表作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王维的诗句备足了诗意禅意的体验和感受,幽深清鲜,飘逸旷远,非仙家妙手所不可为。作为山水诗人的代表人物,王维在他的诗中,往往水到处山色空明,山绿时万状水烟。正如后人所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他的诗中,眼前一切如山水、静林、苔藓、槐荫、柳絮、小径均有佛法禅意。以酒助兴,忘怀于山林野道,幽涧清泉。采叶以觅佳句,得雪以望孤峰。兴致所至,蒲花柳明,春笋秋菊,月白如囊萤映雪,凝寒时野舟自横……


{返回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茶道中悟禅
下一篇:儒、禅融合的“心性”之学
 了解真实本性
 宽容别人的错误
 哭笑无常
 儒、禅融合的“心性”之学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前言 后记
 用开悟和解脱赶走抑郁
 禅宗与现代人的焦虑
 点亮心灯,成就好人缘
 禅诗分类
 以有舍有得放下牢骚与执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52 巧媳妇的故事[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中国佛教史话 首译《华严》的佛驮跋陀罗[栏目:中国佛教史话]
 五百罗汉 492、注法水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十卷[栏目:净空法师]
 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四章 《始终心要》浅讲[栏目:宋智明居士]
 生活禅今论[栏目:学愚教授]
 无条件的给你智慧,让你往生极乐世界[栏目:传喜法师·微教言]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六集[栏目:慈法法师]
 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 - 自我而非我[栏目:找回自己]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