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晓得终点在哪里,才会选择怎么活
 
{返回 如实生活如是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7

晓得终点在哪里,才会选择怎么活

孙:宗教就是了生死,不过在中国,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经常念叨这句时,好像就不敢轻言生死了。

林:与多数大文明相比,中国的宗教色彩的确较淡。这么说有人也许会有疑义,不是到处求神拜佛吗?我指的是宗教并没有在中国文化里占有核心地位。中国文化虽然讲“儒释道三家”,佛家也的确以宗教样貌示人,但知识分子台面上喜欢谈儒道,民间虽求神拜佛,所求所拜又多是功名、求五世其昌,基本上仍很人间性。这和基督教产生之后,整个西方文明基本上就是基督教文明不一样,印度更不消说。

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林:与中国文化的人间性特质有关,我们不妨从儒家文化谈起。

孙:正好我们这边正在兴起论语热,儒家热。关于孔子是不是“丧家狗”,因为一本北大李零教授的《丧家狗》,学界争吵得沸反盈天。

林:其实,与其把什么都归之于孔子的创造,不如说儒家是中国文化人间性的集大成者。或至少,由于儒家,而有了一种更深体现的人间性。后世的儒者喜欢将孔子伟大化,觉得什么都出于他的创造,反而会出现难题。比如非要证明孔子是懂艺术的或是美食家,其实大可不必,孔子的艺术性比起庄子差太多了,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懂音乐的都知道仪式音乐,尤其是政治仪式音乐不可能好听到哪里去,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是因为先王典章还在的激动,是社会改革者、文化重建者的感受,不是艺术感动。但对孔子如此尊崇,正证明了中国文化有它根深蒂固的人间性性格,对现世的观照原比其它文化要多一些。从这个角度讲,一些人认为中国文化一定程度是现实主义的,也不能算错。儒家讲“未知生,焉知死”,是在提醒你——人本来活在活生生的现实中,你谈那些好高骛远的东西干嘛。

孙:是啊,即使在生沽中,大人也很忌讳你老把死啊死的挂在嘴边。所以我们尽量避讳这个字眼,感觉不吉利。

林:中国人谈到面对死亡时所说的结庐三年,慎终追远等,也得回到这人间层面来理解,所谓的“积善之家庆有余”,除了感恩亲情外,透过追思先人,也连结了家族,还是祖先崇拜与宗族社会的观念在起作用。然而,宗教的逻辑基本上却和这相反。

孙:就是“未知死,焉知生”?

林:对,儒家观照问题,更多是放在一个社会脉络里来看,你的价值是由跟别人的关系来界定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宗教则要回到一个生命最切身的问题,一件绝对个人的事,比如死生来观照的,虽然它的兴衰也牵扯到社会关系的解体、文化的断层等等,但你死了就是死了,没有人能用他的生命换你的,没有的事。生命之所以存在,首先就在于你能感知。但对于死生的感知,可能是所有感知中最无可奈何的,因为有天你要面临这感知的消失。它触及到了生命的天堑、自己的去来。没有生命,就没有了自己,也无所谓的社会关系。所以死生是个生命原点的问题,每个生命都得面对,任何社会关系都不可能替代你去面对它、感知它。

宗教认为,当你观照到这个原点后,你才会如实晓得你的存在是为什么,自己到底要什么。其它的社会网络关系,也必须在这个观照基础上才能映照得清楚。

孙:这一点我们在谈人际问题时,您也提到过。人际关系的建立,首先建立在你自己到底要什么的基础上,才是不盲目的、徒劳伤神的。

林:宗教是从这个原点思考问题的,所以一定是未知死焉知生。我们看很多事情,是你晓得全面以后,才知道当下应该怎么活。

孙:很多电影都在表现这个主题。像希腊导演安哲罗普罗斯的《永恒的一天》:一个老人知道自己去日无多,于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一样样去做。大部分时候,当我们看不到这个终点时,我们反而把生命的好时光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了。反而是那个临界点,让你看清什么对你是最最重要的。

林:是的,看清与看不清,人生态度与选择就不同。


{返回 如实生活如是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死若乌有,生又何欢?
下一篇:我们可以把佛教当科学吗?
 痛苦的人才学佛?
 照见自己残缺,才不会为难孩子
 整个社会都谈人际,反而没有真实的人际可言
 真的是年轻时代爽透,老了才不留遗憾?照样有遗憾
 假如爱情是盲目的,禅者如何了了分明?
 女人如何在岁月里安然
 四种老师角色,做父母的,你是哪一种?
 没有谁永远年轻,没有谁感情不受挫
 我不确定这件事,为什么要信它?
 有过钱的人才能看淡钱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要想今生能证果,修行就是执着,那你就证不了果?[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What Is Zen[栏目:Shunryu Suzuki]
 以生命之力,薪火相传 柏林禅寺现任主持明海大和尚访谈录(二)[栏目:明海法师]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四十七 不坏僧[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佛教养生观 七、比丘尼的修行与养生[栏目:佛教与养生]
 读经时总有妄想,且是一边读经一边打妄想,请问应如何对治?[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The Curse of Mittavinda (Chapter 1. Jealousy)[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四)总说饿鬼道痛苦[栏目:圣者言教]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9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人间佛教的蓝图-下(星云法师)[栏目:人间佛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