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华严法会开示八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18

华严法会开示八

安心于法

诸位以后见到佛像,也可以说“阿弥陀佛老师,你早上好!”这样打一个招呼,内心非常亲切。这种亲切心生起来的时候,我们内心就会觉得佛陀没有离我们很遥远。因为佛经里面告诉我们:释迦佛跟弟子经常这样说,“如果有人按照佛说的话去做,恭敬三宝、持戒、修定、开发智慧,这样的人虽然离我千万里,实际上他就在我的身边。如果有人天天在我身边,却不能依照我说的法去做,他没有见到佛。”所以,我们在庙里面见到佛像、听到佛法,内心以这种清净心来感受佛陀的慈悲,这样在我们的身边就是佛。在《佛说四十二章经》中,如来开示:“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果。”还有,佛在《般若经》里都讲过类似的话。在《般若经》里面说,有一次,须菩提尊者宴坐。(大家知道《金刚经》就是佛对须菩提尊者讲的,须菩提是解空第一。)释迦佛有一次到忉利天说法,因为说法三个月,时间比较长,这些弟子都非常地想念世尊。听说佛要回来了,大家很高兴,跑出去迎接佛。第一个跑到外面迎接到佛的比丘尼,就特别高兴。她说:“今天是我第一个看到佛的。”然后佛就跟她说:“今天第一个见到佛的,不是你。”她说:“那是谁啊?”“是须菩提。”因为须菩提没有出去,而是在自己房间里面打坐,坐在那里观空,他的心安住在佛法当中,所以佛就跟这个比丘尼说:“如果有人按照我的法去做,实际上,他时时刻刻都能见到我,都跟我在一起。”

大方广的妙用

我们凡夫的这颗心,用不够广;如果依法来做,用最广的情况,就是在十方的世界里面,哪怕是在地狱里面、在恶人堆里面,我们的内心都升起无比的悲心,这样才真正地叫做“广”。“大方广”这三个字,是在一起的,不是三个,这三个不是分开的,而且三者合起来的时候,就是佛的境界。我们大家现在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心里的“大”到底有多大?这个“大”,实际上是一种心量,是内在的一种包容心。这个包容心,要生起来无边之大的时候,你跟佛的法身就相应了。如果我们大家现在心量很小、不够大,那你一定要把它大起来。我们大家都有这个能力,可以把心量放到非常大。“方”就是我们现在的规矩,大家坐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规矩,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自己的规矩,这就是我们的“方”。“广”呢,就是我们的作用、我们的能力,在家里可以做家务活,出来还可以做义工,我们出去还有工作,对于他人我们还能做到慈悲善良,在社会起到一个好人的带头作用,这就是我们的“广”。所以“大方广”这三个字,实际上是包含了释迦佛一代时教的修因证果宗旨。诸位,以后要想修行,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就问自己有没有“大方广”。

华严为因 佛为果

然后这个“佛”字是什么意思呢?刚才说了,“佛”具备了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罗汉、菩萨,然后最终成佛。按照这样的心态,在修行上,一步一步把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这两重生死的束缚、痛苦都消除掉,然后内心完全解脱。这是成佛,这是果德,这是大方广佛的“佛”,是果。因为这个佛果,它具备了前面“大方广”这三种德行。后面的 “华严”这两个字啊,是指因。“佛”是果,“华严”是因。为什么“华严”是因呢?“华”,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花,“花”跟“华”的古文繁体字是同一个字。那“华”代表的是什么?是代表我们的因地修行。我们大家从究竟妙觉的佛果以下,所有的菩萨、罗汉以及凡夫二乘,全部都是证佛之因、成佛之因。所以在因地上的修行,位置很广阔,我们现在修,就是要修“华跟严”。“严”是什么呢,是庄严,意思就是说,“大方广”这样无边无际的庄严成就了佛果。它的因在哪里?“华”和“严”,以万德、万行来庄严我们自己,这就是修因。

这部《华严经》就是讲述了成佛之前的因地修行。凡夫需要修行五戒十善,二乘需要修行四谛、十二因缘,菩萨还要修行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十一个位次。这样一个位次、一个位次修行上去,都叫做“华”,也就是花。有花必有果,这个果是圆满的佛果。所以,我们大家要想成就真正圆满的佛果,一定要来学习《华严经》,因为《华严经》里面告诉我们如何成佛。讲到这个“华”呢,我又想起来,诸位到庙里面去,你看寺庙里面供了很多花,这很多花供在这里,就是《华严经》的“华”,一样的意思。因为有这样子的花,我们的环境就变得庄严。庄严,这是个佛教的用词,用我们土话说,就是“漂亮”。但漂亮呢,显的很浮躁;所以用“庄严”就显得很稳重,体现出佛法的这种内涵来。那么花为什么能够庄严?实际上,用花就是告诉我们成佛真正的庄严在哪里。真正的庄严,是在我们现在的修行!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严法会开示九
下一篇:华严法会开示七
 超越死亡 第三章 第二节 临终关怀之范围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二
 《楞严大义》修道之八
 觉悟入门—改变命运的力量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一讲 述要义——佛法之总纲
 净土法门的修学要领 五、在身、口、意上实修
 《楞严大义》修道之二十三
 《重读释迦牟尼—自净其心》读后
 天台修证次第之二、通教的修证次第
 超越死亡 第四章 第三节 智慧与慈悲的关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讲记(堪布益西彭措讲解)[栏目:金刚萨埵法门]
 第十五章 阿姜朱连 采访回忆录[栏目: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7 正念[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藏传佛教宗教乐舞“羌姆”音乐考察[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六集[栏目:慈法法师]
 无益苦行与少欲知足[栏目:济群法师]
 e化世界与佛化人生[栏目:刘嘉诚博士]
 我的心皈依了,不走这个形式行不行?[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学佛念佛的利益[栏目:感应事迹[网络搜集]]
 七、爱情让我如此刻骨铭心(12)[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