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课 努力朝向最适合自己的路去发展,但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缘具足
 
{返回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88

第2课

  努力朝向最适合自己的路去发展,

  但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缘具足

  无论任何人听说圣严法师“只”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拜佛,就能顿悟人生的道理,选择以毕生弘扬佛法为己任,可能会感到既羡慕、又不可思议。其实,很多因缘际会看似发生在一念之间、成就在一瞬之间,但却是酝酿多时的结果。

  我很喜欢的南美作家保罗‧柯尔贺,在四十岁那年完成他的寓言著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时,记者问他:“这本书花了多久时间写成?”他回答:“真正的写作时间是十一天,不过我是花了四十年又十一天完成的。”

  可见,某一段时间的努力,固然很重要,但是,在此之前的酝酿,也有很深的影响力。梦想,像一颗种子,总是要先播种到土里,过些时日才会冒出新芽,静止不动的期间,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却是造就这些成绩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圣严法师入寺之前,早已经和佛法有些因缘。最早的启蒙,应该要从妈妈对他说故事开始。妈妈喜欢讲述民间神话故事,让他从小就对神祇耳濡目染,相信慈悲的力量。

  当时家庭经济上比较穷苦,而且常闹水灾,生活更加艰难。加上他身体不好,不适合跟着爸爸、哥哥拿锄头、铲子去做纯粹需要付出劳力的工作,妈妈常常鼓励说:“你是个读书的料!”却担心没有能力栽培这个孩子。所以,当戴姓邻居躲雨路过他家,随口提及狼山佛寺想找个小和尚时,他就选择出家了。

  自我的形成,除了本身天赋的特质(就是所谓的“善根”)之外,“环境”和“父母”的影响力,最为关键。富裕的家世背景,虽然可以提供较多的资源去教养孩子;但是困苦的家庭环境,更有助于心志的锻炼。其中,父母的导引,是孩子在既定环境中决定“向左走”或“向右走”的主要指标。尤其,是身教方面的陶冶,影响更为巨大。圣严法师的父母,敬天爱人,让他从小就知道要替别人想、要对自己负责,除了给他适度的爱与关怀之外,为了成就孩子的未来,也舍得放下亲情,让他出家,让独特的“自我”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条件因缘具足之下,顺其自然地发展,终于让他活出与众不同的人生。

  禅门祖师说:“掬水月在手,落花香满衣。”意思是说,用手捧起清澈的水,用心观照便能看见天上的明月,无常的花朵飘落之后,留下满身花香。把这句应用在自我的探索,也很有意思。手上捧起的清水,虽然只是浩瀚自我的一小部分,但认真观想,就能看到人生的意境。所有的经历,都会像落花变成过去,付出过的努力,或许未必留下痕迹,但若是为了帮助别人成就美好的事,所有的付出就如同花香那般,清新了四周的空气。不要担心今天付出的心血,是否对自我有何意义,只要是认为正确的事,认真去做就对了,贯彻下去,总有美梦成真的一天。就算这辈子无法达成,愿望仍会继续下去。


{返回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3课 从探索兴趣开始发展自我,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下一篇: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课 成长,是往内在去探索自己,而不是向外去需索感官的满足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圣严法师序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1课 善用危机感激发自我的力量,突破环境的障碍..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2课 利他的练习,可以从无我开始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6课 真正的“看破”,并非彻底失望;而是体认世事..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7课 教养子女之前,父母应该先教养自己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自序——净瓶常注甘露水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二、爱与亲密关系 前言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6课 以发展自我为目的,就能把“吃苦”当做“进补”..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7课 立定志向之后,就要坚定信念,绝不退转..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3课 慈悲,是爱的最高层次,足以跨越人心的藩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倾听弦外之音 三、说观 倾听弦外之音[栏目:倾听弦外之音·阿姜查]
 因为我们是活在觉知的领域里[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六祖坛经讲记 第85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疾病的根源[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解深密经语体释 一切法相品第四[栏目:演培法师]
 《普贤行愿品》的往生思想(姚长寿)[栏目:普贤菩萨·文集]
 贪欲即是道[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为何说上师瑜伽统摄大圆满法修行之总纲?[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找回真正的身心生态家园(安金磊)[栏目:佛教与环保]
 佛陀:大雄宝殿中的大英雄[栏目:陈沛然博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