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善用“爱的减法”;
让亲密关系更欢喜自在
父母对子女的爱,亲密关系永远都存在。但是,生命如四季,有的人会来、有的人会走。我们对自己爱的,都多所不舍,当爱变化了、所爱的人离开了,如何安顿自己的身心?再看看男女之间的情爱,更像花开花落,感情结束时,又该如何自处?
发现爱从盛开到凋零时,每个人都会有失落感。有时候觉得自己被遗弃,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窝囊……这时候,应该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告诉自己说:“故事到这里告一段落,回忆是最美的。”不要一直去想,这个情人有多好,我对他有多好,不要把自己和他连在一起。尽量转移情绪,不论是看书、运动、找朋友聊天都好。
最基本的、也最重要的是:不要一直去想对方跟我在一起的话,我能够对他多么好,这就是自我中心太强烈了。例如:“如果她跟我结婚,她铁定会过得很幸福啊!”“现在没跟我结婚,他的损失很大啊!”倘若一直替对方觉得可惜,而不是祝福他有更好的结局,想法都太负面了。最好的想法是,这段因缘到此为止,我不要再烦恼了,烦恼也没有用啊。
我们都以为,爱的付出,就是要给对方很多东西,其实,爱的付出,还有另一种方式,叫做:“爱的减法”,就是想办法减除对方的烦恼、压力、期望、和占有,而不是想给对方这个、那个。现代人常常要得太多、也给得太多,每个人都快要变成感情的暴发户,如果能够换个付出的方式,用“减法”的观念去爱,存在于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将会更欢喜自在。
“爱的减法”不只适用于分手的恋人,也很适合亲子之间,和热恋中的情侣。
例如:一个被娇生惯养的男孩,不断向父母吵着要买东西,从前他的双亲用“加法”的观念去付出,就会答应买很多东西给他,无意间让他养成“会吵就有糖吃”的坏习惯。如果,父母改用“减法”的观念去付出,就会想办法帮助孩子降低对物质的欲望,转移他对消费的注意力,改为对自己本身的创造力、或关怀别人的能力,就不会继续不断地吵着要买东买西,甚至会因此而转变个性,对自己比较有信心。
“爱的减法”也适用于分手的恋人。当对方提出分手,即使我还非常爱他,不是要为对方多做一点,而是想办法让对方“牵挂少一点”“烦恼少一点”“力少一点”,就不会纠缠于这段感情,对旧情过于执着了。
参加禅修期间,圣严法师常告诉前来修行的人:“你来这里,不是我们要给你什么东西,而是希望你要放下很多东西,在这里听到的东西,不要成为你的负担。不要执着;应该放下。若不放下,负担重,会痛苦。”因为一般人来禅修,都希望能够“得法”,回去之后应该要比别人更有智慧。但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观念要调整,禅修几天回去之后,不是得到,而是放下!如果禅修回去跟来时一样,就等于没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