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省视自己,走出迷茫的森林
 
{返回 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40

省视自己,走出迷茫的森林

黄昏时刻,有一个人在森林中迷了路。天色渐渐暗了,眼看黑幕即将笼罩,黑暗的恐惧和危险一步步移近。这个人心里明白:只要一步走岔,就有掉入深坑或陷入泥沼的可能。还有潜伏在树丛后面饥饿的野兽,正虎视眈眈注意着他的动静。一场狂风暴雨式的恐怖正威胁着他,侵袭着他。万籁无声,对他来说是一片死前的寂静和孤单。

这时,凄黯的夜空中,几颗微弱的星光,一闪一烁,似乎带来了一线光明,却又不时地消失在黑暗里,留给人迷茫。但是对汪洋中的溺水者来说,一根空心的稻草都是珍贵的,都会被认为是救命的宝筏。

突然,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流浪汉,他不禁欢呼雀跃,上前叫住流浪汉,探询出去的路途。这位陌生的流浪汉很友善地答应帮助他。走呀!走!他发现这位陌生人和他一样迷了路。于是他失望地离开了这位迷途的陌生伙伴,再一次回到自己的路线上来。不久,他又碰上了第二个陌生的人,那人肯定地说他拥有逃出森林精确的地图,他又跟随这个新的导引,终于发现这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人,那地图只不过是自我欺骗情绪的结果而已。于是他陷入深沉的绝望之中,他曾经竭力问他们有关走出森林的知识,但他们的眼神后面隐藏着忧虑和不安,他知道:他们和他一样的迷茫。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路的惊慌和失误,使他由彷徨、失落而恐惧。无意间,当他把手插入口袋时,摸到了一张正确的地图。

他若有所悟地笑了:原来它始终就在这里,只要往自己本身去寻找就行了。从前他只是忙着询问别人,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回到自己身上找。

这位迷途者的经历,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道理:随便听信他人,不如自己想想办法。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那些自称知道解决的办法的人,而放弃自我的明智追寻,甚至委屈了自己。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追寻,甚至“绝望”本身也能够帮助我们。如保罗·泰利斯博士指出:“在每个令人怀疑的深坑里,虽然感到绝望,我们对真理追求的热情,依旧不停地存在。不要放弃自己,而去依赖别人,纵使别人能解除你对真理的焦虑。不要因诱惑而导入一个不属于你自己的真理。”


{返回 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抬起头,幸福需要一些自信
下一篇:拥有自我评判的标准
 “我执”是自缚的蚕茧
 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目录 书摘
 释怀,“忘”“记”之间的黄金分割线
 认识自己,一室六窗
 幸福,取决于你自己如何看待
 盛满希望的生命才不会枯萎
 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
 一颗初心,保藏生命的灵性
 吃点小亏,也是一种幸福
 为生命竖起奋斗的目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后学看了师尊元音老人的书后,对“佛性”一词有了点理解,产生一些联想,不知对否祈请师父指正。[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知苦谛已,生起求解脱之心,何以不於苦谛后,即说灭谛?[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种善因得善果(节录)[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来自远方的呼声[栏目:人中之宝]
 念珠[栏目: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略说[栏目:超然法师]
 如附香熏[栏目:教化]
 慈悲是一切美德的根本 Compass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vir..[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念佛的究竟实义是什么?[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十六届:生活禅夏令营回顾[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