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不灭的法身(2)
在司卡史德的带领下,琼波浪觉朝拜了佛经中常常提及的那个著名精舍。荒芜已经笼罩了那个所在,很难看出它曾经的辉煌了。深深的失落和怅惘涌上琼波浪觉的心头。
据说,当初的祗园精舍十分壮丽,共有七层。汉地高僧法显在《佛国记》中记载道:“祗洹精舍本有七层,诸国王、人民竞兴供养,悬缯幡盖,散华烧香,燃灯续明,日日不绝。”正是在如此豪华的精舍里,佛陀宣说了许多有名的经典。但精舍的遭遇也验证了佛陀宣说的真理:诸行无常。那个辉煌一时的精舍终于在某一天被大火烧成了废墟。起因是一只顽皮的小老鼠,它衔了燃着的灯芯玩耍时,引燃殿上的布幡,酿成一场大火。
司卡史德带琼波浪觉朝拜时,精舍已不见旧时风光,只有阿育王石柱尚在,右柱呈牛头形,左柱呈轮形。须达多长者供养的所有东西,都被岁月之河冲洗得了无踪迹了,留在人间的,只有那些常念常新的真理,仍在滋润着热恼中的心灵。
司卡史德对琼波浪觉说,人们将佛陀的教言称做“不灭的法身”,是有道理的。世上所有的建筑,都会随着岁月飓风的冲刷,变成昏黄的记忆,只有真理永存。将来,你会依托财势,建起许多道场,它们跟这精舍一样,也能辉煌于一时,但最后留下来的,还是教法的智慧。
琼波浪觉说,我也知道所有的有为法终将无常,但没有建筑物的依托,教法也是很难久远的。藏地有许多大成就者,常居山洞,终生苦修,他们也许证得了究竟,但因为出离心过甚,与世隔绝,便成自了汉。所以,有时候,宗教的形式是必要的。有时候,没有形式,也就没有内容。
司卡史德说,是的,有时候,形式也就是内容。
早期的祗园精舍很大,里面还有许多精舍,如拘赏波俱提精舍,因为佛陀常居于此,遂成圣地。据说佛陀曾在道上经行,遂建平台,以志纪念。旁有石室,中间供了一尊古老的雕像,是那场大火后仅存的珍贵佛像。大火过后,人们惊喜地发现雕像竟然完好无损,便建了两层楼阁供养。几百年过去了,楼阁也荡然无存,唯有雕像还被人们供奉着。
司卡史德说,释迦牟尼的教法当时能很快地赢得人心,主要是因为它的人间性。舍卫城留下了许多这样的传说。当时的波斯匿王,因为贪吃而患了肥胖病,常常痛苦不堪。佛陀教他节食,并说偈言:“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波斯匿王教侍者常诵此偈,以警示自己,后来治愈了肥胖病。
司卡史德说,佛陀的所有教言,目的就是叫人离苦得乐,息灭烦恼。佛教本意上是人生佛教,是人间佛教。后来,佛教的衰亡,也是由于穷究玄理远离了百姓生活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