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往生七要(龙多活佛传讲)
 
{返回 其它善知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22

往生七要
龙多活佛传讲

一、 四皈依 “皈依”即将自己的一切交付给对方,发誓并诚心依靠对方,我们求往生的人应具足四皈依:

皈依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主的一切大恩金刚上师。 皈依阿弥陀佛为主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皈依往生法为主的十方三世一切诸法。 皈依观世音、大势至为主的一切大乘僧众。

二、 出离心

当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并时刻牢记自己必死,死时、死处、死因皆不定,到死之时,什么亲人、财产、名誉、欲乐都无济于事,因此现在我心里就下决心放弃这一切,如现在放不下亲人等,那命终时就更放不下,放不下心就乱,求往生根本不可能,所以首先必须放下现世的一切。

三、 菩提心

有人想,轮回苦得很,所以我要争取到极乐世界去过好日子,这不对。因为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和很多大菩萨集聚的地方,我们求往生,是为了往生后同圣者在一起,这样修行进步很快,而且不会退转,要想世界众生都当过我的父母,我们不忍心让他们在轮回中受苦。发愿往生,修行好了后,我生生世世都救渡他们,发菩提心的基础是四无量心,必须修好。

众生都是随业感果,转生到相应的地方去。比如地狱众生嗔心很大,所以嗔心大了,您死后就到那里去给你的嗔心朋友作伴。同样道理,生活在极乐世界的圣者全都是发了大菩提心的,您如果也发大菩提心,再加上往生法,也就造了去极乐世界的善业。死后就到极乐世界与圣者相伴,如果不发菩提心,那相当于您心里想的是到极乐世界去,而造的业是去六道的业。结果是自食其苦,去不了的。

四、 顶戴阿弥陀佛

经常观想阿弥陀佛与上师无别,住于头顶,诚心祈求其加持自己往生。

五、 持佛号

阿弥陀佛大悲加持遍虚空界。我们以信心念佛,就同他沟通了,阿弥陀佛加持力作用在我们身上后,很容易往生。念佛时,每念一句,都观想每个众生都在同我们一起念。这样您有慈悲,阿弥陀佛大悲加持更容易入于您的心,而且每个众生都加持您,您往世的怨敌也回心转意,不阻拦您,您往生就没障碍了。

六、 破瓦法

平时多修,临终时由于串习就能起作用,否则到时心慌,忘记了,就修不起。

七、七支供

积累往生的资粮和遣除往生的障碍,都要依靠此修法,特别是每造一个善业,都回向给一切众生。“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此文内容由圣者龙多活佛亲自传授,恭敬从事,必获大道。

 

 


{返回 其它善知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观精要(根登曲佩著)
下一篇:三摩地禅定──入门指导(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对上师的祈祷——透彻感人的开示
 关于佛陀功德、六道轮回痛苦和皈依修心的开示(吉美衮桑滇贞仁波切)..
 直视心的本性(萨迦法王)
 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五品 僧俗学处
 放生功德
 宗喀巴对于大、小乘戒相融之思考
 佛性(大宝金刚仁波切)
 三摩地禅定──入门指导(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龙钦宁提 上师相应法(觉嵋桑杜堪仁波切)
 六句精要(华智仁波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种法乐[栏目:般若]
 陆叁 莫烦他人[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15 四位夫人[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49 要正确领会三界惟心、万法惟识说[栏目:本性法师]
 《佛教三字经》新注 四谛[栏目:唐思鹏居士]
 佛教缘起哲学统观(胡晓光)[栏目:佛教与哲学]
 第十三章 乌巴庆 佛法实践精要[栏目: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无诤[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三乘佛法指要 第二篇 正修行 第四章 六波罗蜜多[栏目:卡卢仁波切]
 大乘、小乘、密乘[栏目:广超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