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九课(六)修行不能走极端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10

圣者言教 第九课(六)修行不能走极端

   我们一直强调,平常的修行要变成一种乐趣,前提是必须懂得一系列道理,所以我们以下还会讲解轮回过患和涅槃功德。由于知道这些道理的缘故,对佛法的信心越来越增上,修行就会变成一种乐趣。这个非常关键,也非常重要。当修行成为任务,尤其再稍微极端一些时,修行就会变成一种违缘和障碍。

  我每年都会听到一些类似的现象,说谁在修法期间精神不大正常,即便没有严重到要进精神病院的程度,但是也和正常人有些不同。这些都是什么原因呢?恐怕就是对佛法讲解的一些道理没有通达。要么过于执著顺缘,希望短时间内成办解脱;要么过于执著逆缘,沉溺于既往的过失中不能自拔。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想迅速成办解脱的心愿一点都没有错。我们在讲解发心的三种心力时讲过,上品之心力才能迅速成办解脱,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心愿归心愿,行为当中还要针对自己的根机。如果修行两天,发现自己的内心离解脱还很遥远,就因此焦急万分,这种修法决定会出毛病。在出现类似现象的时候,该如何对治呢?站在顺缘的角度,无论是法、依止的导师还是自己修学等多方面,都非常殊胜,这是事实。但是站在逆缘的立场上,我们无始以来至今所造的罪业异常沉重,即便由于宿世因缘我们遇到如此殊胜的法门,可能仍然无法短时间内成办解脱。

  但有些修行者在了解这些道理之后,又堕入另一个极端,天天想到自己是一个罪人,当这种思想变成极端的时候,身心都不会健康。当然,因为知道自己是一个罪业沉重的人而做忏悔是非常好的。在修金刚萨埵期间,我们讲解必须具备四力,其中的忏悔力就是由于认清自己的过错而产生的追悔心,进而在诸佛菩萨面前做忏悔,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记住的是,无论是逆缘还是顺缘,当执著达到极顶的时候,决定会走错路。

  至于调整方便,我们以前都讲过。比如修完一座下座之前,首先观察自己的修法,若这座修行很好,当时很容易生起傲慢心。傲慢心是五毒之一,若不调整,可能对自己以后精进修法形成极大的障碍。所以这时候应该想到,这一座我虽然修行不错,但这是上师加持往昔善因成熟,我还要看看下一座修行如何,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若这一座修行很不好,初行者很容易伤心,认为自己可能不是修这个法的根机,容易退失对法的信心。这时应该鼓励自己,如果稍作修行就能调伏昏沉掉举,自己可能早就成就了,正因为这样,修行中出现昏沉、掉举是非常正常的,有什么可悲观呢?这一座已经如此,下一座要下定决心,不为迷乱所转。这样思维,可以让自己的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有时候我会遇到一些因为不通达这些道理而退失信心的人,他们认为无上窍诀大圆满太难修了,还是回去修阿弥陀佛更适合自己。当然由于众生根机不同的缘故,导师们也在传讲不同的法门和方便道。但要知道的是,方便有着殊胜方便与方便的差异。在讲解《显密差异》时我们讲过,显宗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就,而密宗即便时间再长,一生也可以成办解脱。两者时间差距如此之大,原因就在于殊胜方便与方便的差异。虽然从传承的角度上,因法相乘与密宗在方便上有着不同的传讲方法,但即便是修净土法门,也绝非有些人理解般,会念阿弥陀佛四字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只要认识字,就会念阿弥陀佛,难道他们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唯一条件是信心,阿弥陀佛只是一个缘。所以显宗在讲解如何念诵阿弥陀佛期间,也要分为二种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持名念佛、观想念佛和观像念佛属于事一心不乱,实相念佛为理一心不乱。因此显宗绝不像某些人理解的那么简单,显宗也有修行次第。

  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都必须对治自己的贪嗔痴烦恼,在修的过程中,要懂得平衡,做到自然。若做不到自然,无论是言行还是思想,一旦变成极端的时候,我们的身心都不会健康,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这些道理,需要我们深入、透彻地理解。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九课(五)善巧运用方便才能迅速增上禅定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九课(七)修行不能轻视方便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七)修学佛法切忌贪慕虚荣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二)善巧方便地对治昏沉掉举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一)听法与调心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七)特障饿鬼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十)何谓上师大悲加持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一)观修无常也是根本调伏之方便
 圣者言教 第三课(四)略说三种出离心
 圣者言教 第一课(八)观想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而淡泊现世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调心乃真正之善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三)为什么会有三乘教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736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 81-85[栏目:07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华严札记(十三)[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什么是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是什么?[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七十空性论[栏目:论]
 小朋友在学校里,老师会让吃驱虫药,这样也算杀生,请问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不杀生而驱虫。[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我的般舟行心得(演同)[栏目:般舟三昧念佛法门]
 浅谈初发心菩萨的心理建设[栏目:六度万行]
 二十一度母赞 第三课[栏目:二十一度母赞讲记·索达吉堪布]
 第二个相貌是~明[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4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