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作家需要智慧的修炼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25

作家需要智慧的修炼

◎韦小红(《甘肃日报》记者):一个作家,面对生活,首先应该关注什么?
 
●雪漠:相较于生存状态,我更愿关注人的灵魂和信仰,以及产生这种灵魂的文化土壤。因为灵魂是文化的产物,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灵魂。
 
我喜欢透过一些表面现象,看一些深层的东西。当这个世界都惊奇于某种现象的时候,我询问的却是“为什么会这样”?它的产生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有哪些文化土壤?我关注这过程,反倒忽略了结果。
 
但这种关注,对作家的要求比较高。它必须要求作家站得很高,必须证得一种智慧。“智慧”这个词,和“知识”,和“聪明”不一样。它更是一种心灵的东西,是超越理性的直观智慧。它要求作家不仅仅去“体验”,更需要去“证悟”。
 
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些禅宗大德不识字,但他一当顿悟之后,就能写出非常优秀的诗来,而且境界特别高。比如慧能,不识字,但他经过修炼顿悟之后,他写的那些偈语就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家也许需要这样的修炼。至少,应该像禅宗那样,破除执着,感悟出一些独特的东西。这“感悟”,包括智慧的感悟和文化的感悟。
 
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宗教情绪,是必要的精神素养。精神上的顿悟,会导致文化上的顿悟。
 
一个苦行僧,他修啊修啊,形如枯木,色如死灰。突然,一个偶然的机缘,他豁然开悟。从此,每朵菊花都朝他微笑,所谓“朵朵黄花尽是菩提,巍巍青山无非般若”。这时,苦乐已消失,只有安详的微笑。文学上,也需要这样的“修”。 

——节选《狼祸》跋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冷漠的时代
下一篇:小善、中善、大善
 有没有一种不变的东西?
 放下觉受的标签
 业力:行为的反作用力
 契入大手印“一悟即休”了吗?
 功德是清净行为的反作用力
 加持力:传承内的智慧电流
 为什么谈“空”色变?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心的妙用
 专注而享受的做事也是修行
 菩提心和功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赞智泉法师法语精选之一[栏目:智泉法师]
 237.中岩蕴能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这个舞台上,你是傀儡吗[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增支部1集312经[栏目:增支部1集]
 你都在修些什么[栏目:济群法师]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五集 (2011年四月)[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四谛法的范围:小乘四谛不摄净土法[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跏趺观开示[栏目:傅味琴居士]
 《唯识三十论要释》的佚文(周叔迦)[栏目:唯识学研究]
 简述中国佛教的涅槃思想(方立天)[栏目:涅槃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