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文也要破相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8

为文也要破相

◎陈亦新:所以您说大师若童吗?

●雪漠:是的。但像孩子的不一定是大师,而大师绝对像孩子,因为他有一颗童心。孩子没有世间乱七八糟的分别心,他有的是赤子之心。大师就像是躺在摇篮里望着母亲笑的孩子。当人有这样的心时,就非常接近道了,但是还缺少知识与检验。所以,解脱者的纯真中一定要有孩子般的纯真,而孩子的纯真却包含不了解脱者的纯真。

许多时候,我对那些流行的概念根本不感兴趣。心和世界是一味,心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心。我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从来不把他们当做游离于心外的什么,我感觉我在和自己对话,不会因为前面坐着美女,心就怦怦乱跳。所有的外现已经无法干扰我的心了。我绝不会挖空心思地想要说些什么话,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是随缘地说,仅此而已。只有当心属于自己、没有任何束缚的时候,才叫解脱。但这颗心里还有一种独有的、证得的东西。什么东西?只有证得的人才知道。就是说,它不仅仅包括世间法,更重要的是出世间法,这也是那些达到“耳顺”的人,跟出世间证悟者的区别。

香巴噶举将空性称为光明,只有你证得那个光明的时候才升华到了出世间,否则你会永远在世间法里面。有些人修得很好,品行也特别好,也能达到一种境界,但如果没有证得空性,这仍然属于世间法。

我刚才说到,当一个孩子非常灿烂地向母亲笑的时候,那种真心状态很是难得,但孩子不是解脱者。同样,把世间法修得很好的人,也可能达到婴儿状态,道家称为赤子之心。“复归于婴儿者”可能得道,而婴儿却没有得道。当一个人复归于婴儿的时候,就有了超越,然后再把超越的名相扫除之后,就可能得道。没有这个修炼的过程,婴儿就还是婴儿。超越的部分就是出世间法。

因此,修行的目的不是要在心中增加什么,而是要减少。如果说有增加的话,那就是增加觉悟和明白。慢慢地减少心中的贪婪、愚昧、仇恨等等,甚至包括贪图成就和觉悟、牵挂本尊和空性。真正的放下就是觉悟。

大手印境界就是绝对自由的境界,不依托任何东西,而达到身心绝对的自在。

许多时候,心灵深处的智慧远远高于你所学的东西,比如有些孩子找到感觉后写出来的文章,绝不像是他写的。那时候,他就是大自然的出口,是智慧的出口。写作时他没有自己,而是在一种浓浓的感觉中间,进入大自然并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如果他突然发现自己还是个学生,他就写不好了。当他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天人合一的时候,他就会写得非常好。

你在四年级的时候写过一篇作文,写得非常好。得到我的夸奖后,你想改得更好些,结果,改来改去,改得一塌糊涂。因为你改的时候带有了一种情绪化的执著。当你以四年级的水平去改自然流淌出来的东西时,肯定就会改坏它。

一个人必须要把心中既定的框框破除掉,实现破相。破相后才能成为大师。当你著相时,你就是一个孩子,文字就不行了,因为这时候的文字是因为“用”而不是因为“爱”。后来,我告诉你进入那种空性状态,不要去想怎么写,不要去想写的内容,只是要那份真心和警觉,用那份警觉去观照文字,你才又写出了后面的那些好文章。

--选自《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艺术的四种境界
下一篇:世界是个巨大的梦幻
 一味,不分你我的智慧
 清净三业
 虚怀若谷又目空一切
 要扫除所有执著
 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没有问题
 让生命创造真正的价值
 自由是最大的爱
 用行为去印证你的心灵
 让心灵的静水映射出世界
 成就本身就是一种表率的行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32.为和尚念经施食 Reciting sutras and bestowing food upo..[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认捐圣像,临终现瑞[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什么是见道?[栏目:雪漠]
 金刚萨埵开示(网络开示)[栏目:索达吉堪布]
 85.西藏布达拉宫 Arriving at Potala Palace in Tibet[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面对“无常”,我为什么会害怕?[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有些事只有不断坚持才能成功,如何在此过程中不陷入执念?[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不可落狂慧[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九○)[栏目:杂阿含经]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