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2)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17

戌二、异名

又诸如来所依最胜故,名大丈夫。正行最胜故,名大悲者。圆满最胜故,名大戒者及大法者。智最胜故,名大慧者。威力最胜故,名大神通者。断最胜故,名大解脱者。住最胜故,名多安住、广大住者。

这是第五科「无上正等菩提处」。这个「所学处」,分五大科,最后一科是「无上菩提」。「无上菩提」里面分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解释,里面分五科,现在是第二科是「最胜」。

「最胜」里面有七种,一共是七种最胜。这个七种最胜里面,第四科里面分「种类」,就是七种最胜。七个最胜里面,第一个是「所依最胜」、第二个是「正行最胜」、第三个「圆满最胜」、第四个「智最胜」、第五个是「威力最胜」、第六是「断最胜」、第七是「住最胜」,都解释过了。现在是第二科是「异名」,前面是「种类」,分七种最胜,现在说「异名」。

「又诸如来所依最胜故,名大丈夫」,说到他不同的名字。这第一种最胜里面,就是所依最胜。这个所依最胜里面又名为「大丈夫」,就是特别有作为的人。

「正行最胜故」,第二个是「正行最胜」。「正行最胜」就是有大悲心。自利的功德圆满了,广度众生,这由大悲心所推动的,所以正行最胜,又名为「大悲者」,大慈悲心。

这个「圆满最胜」, 第三个是「圆满最胜」,就是戒圆满、见圆满、轨则圆满、净命圆满。「圆满最胜故,名大戒者」,就是佛的这个戒,非常的圆满。「及大法者」,佛能够圆满第一义谛,所以名为圆满最胜,名为大法者。

「智最胜故,名大慧者」,这个第四是智慧最殊胜,前面的解释就是四无碍解,「名大慧者」,就是大智慧的人。

「威力最胜故,名大神通者」,「威力最胜」就是六种神通,所以又名为「神通者」,大神通的人。

「断最胜故,名大解脱者」,这个断最胜,断除一切的烦恼,「名大解脱者」。前面解释这个「清净智、一切智、无滞智」,那个「清净智」里面说解脱烦恼,一个是解脱烦恼,还有烦恼的习气,还有遍一切法无染污,这是三种烦恼。

这个第三种「遍一切法无染污」,就是在《俱舍论》上说是一个染污的无知的烦恼,一个是不染污的无知的烦恼。这个染污的无知,是属于爱烦恼和见烦恼;这个不染污的无知,分二种,一个是习气、一个是遍一切法有无知、有无染污的无知。这个习气应该是还是无明,有微细的执着。这个遍一切法无染污的无知呢?正好是天台宗说的尘沙惑的意思。

这里面说这个「断最胜」,就是这三种烦恼完全的清除了,所以是「大解脱者」,不像阿罗汉、辟支佛,还没能完全大解脱。

「住最胜故,名多安住、广大住者」,佛的这个有圣住,圣住就是空、无愿、无相三三昧,多住于空三昧里面,还有灭尽定也属于圣住,还有天住、梵住。「多安住」,佛多数安住在空解脱。无愿解脱,无相解脱有的时候也是安住的,所以是多安住在空三昧,多安住在色界第四禅,多安住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悲无量,不是说其他的不安住。「广大住者」,佛所住的地方,不管是在那一个住,境界都是广大、不可思议的。这是说这个七种最胜的异名。

 

申三、十种功德名号随念功德(分四科) 酉一、标

又诸如来略有十种功德名号、随念功德。

是解释这个无上菩提,第一科是约「自性」解释,自性里面分三种解释。第二个就是约「最胜」来解释,现在是第三「十种功德名号、随念功德」。这个念佛的时候,我们现在的念佛法门,就是念佛的名号。另外一种念佛的方法呢?念佛的「十种功德名号」,是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的。这一科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又诸如来略有十种功德名号」,简略的说,一切的佛有十种功德所立的名号,按照他的功德来安立他的名号。这是略说,若是广说,佛有无量无边的名号。

「随念功德」,要随顺十种功德,来忆念佛的名号呢?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的。这是个「标」,下面是「征」。

 

酉二、征

何等为十?

那十种呢?下面列出来。

 

酉三、列

谓薄伽梵,号为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

这十种名号,这是列出来。下面第四科解释,分十科,第一科,先解释「如来」。

 

酉四、释(分十科) 戌一、如来

言无虚妄,故名如来。

这个「如来」怎么讲呢?就是「言无虚妄」,佛从成道那一天开始,乃至到最后入涅槃,他所说的话都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叫做「无虚妄」,所以叫做「如来」。

这个「如」,在这里看出来就是当诚实讲,这个他说的话和所表诠的道理是一致的,没有说错,叫做「如」。他说的这一切话呢?都是从诚实中来,所以叫做「如来」。佛为一切众生说法,都是真实不虚的,有这样的意味,这是第一个,第二科是「应」。

 

戌二、应

已得一切所应得义,应作世间无上福田,应为一切恭敬供养,是故名应。

这个「应」这个话,通常我们在经论上看的名字,这上面有个「供」字,「应供」,但是这里的《瑜伽师地论》呢,只是个「应」字,那个「供」字没有标出来。

「已得一切所应得义」,所以叫做「应」。就是佛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学习,最后成佛的时候,他已经得「所应得义」,就是无量无边的功德都成就了。前面标出来百四十种不共佛法,都成就了。佛的大慈悲、大智慧、大神通,这一切一切都成就了,所以叫做「应」。

「应作世间无上福田」,这是第二个解释。佛能够做世间一切众生的无上的福田,没有人更高过佛的了。能为众生作「福田」,能生福,像种这个田地,你种上各式各样的谷,各式各样的这些事情,都能令你有所收获。

「应为一切恭敬供养」,佛「得一切所应得义」了,所以应为一切众生恭敬供养,能得无量无边的福德,所以叫做「应」。

这个「应」这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按佛的本身无量无边的功德说;后二种解释,约利益众生说的。

 

戌三、正等觉

如其胜义,觉诸法故,名正等觉。

这是第三个佛的名号。「如其胜义,觉诸法故」,这个「如」就是无差别,是相同,彼此是相同的。这个诸法的「胜义」,这个胜殊的道理,它是怎么样,佛就怎么样的能够认识它,这叫「如其胜义」。不像我们凡夫,有些虚妄的境界,不能「如其胜义」。这样子能觉悟一切法,觉悟圆成实性,觉悟依他起性,觉悟遍计执是毕竟空的,所以叫做,「正等觉」。这个觉悟这个圆成实,是一切法平等性;觉悟依他起,那么一切法是有差别的,有染污的依他起,也有清净的依他起,那么这是佛的后得智;觉悟圆成实,就是佛的根本智了,那么这叫做『正等觉』

 

戌四、明行圆满

明谓三明。行,如经说止观二品极善圆满,是故说名明行圆满。

这是第四个名号,谓「明行圆满」。这个「明」指什么说的呢?就是指佛的大智慧,但是这里说三种明,说三种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说这三种明。

宿命明就是众生过去从无始劫来的生命的情况,都已经过去了,都是无常了。

这个天眼明呢?就是能够观察未来的生命的情况。我们众生肉眼无所知,有的人就是武断的就是说,人死了就断灭了,那就是有断灭见。那么若是有天眼明的话呢?就会知道未来的生命,还有各式各样的情况,并没有断灭,能破除断见。

这个若是由宿命明,能通达过去生命的情况,都是无常了,能破除去常见。

中间的就是这漏尽明,得成圣道有圆满的智慧了,断除去一切烦恼,成为圣人了,这叫做漏尽明。漏尽明就是没有断见、也没有常见,安住中道,名为漏尽明。

这个佛这三种明,「极善圆满」,不是声闻、缘觉菩萨所能及的,所以叫做「名极善圆满」。

这个「行」是什么呢?「如经说止观二品」,就是一个是止,一个是观。内心里面,安住不动,所以叫做止。观呢?还有大智慧的观察。所以这是两类,这两类是「行」。佛能够这两种行,都能够圆满成就了,所以加起来,就叫做「明行圆满」。

 

《披寻记》一二五八页:

明谓三明等者:〈闻所成地〉中说:当知为显于前后中际,断常二边邪执、现法涅槃愚痴,沙门、婆罗门无明性故,建立三明。(陵本十四卷七页)〈摄异门分〉释:行圆满,谓有二行:一者、行行,二者、住行。住,谓四种增上心法、现法乐住,此中唯说止观二品,即彼住行,所摄应知。

「明谓三明等者,〈闻所成地〉中说:当知为显于前后中际,断常二边邪执、现法涅槃愚痴,沙门、婆罗门无明性故,建立三明。」这是在〈思所成地〉我们学过了。

「当知为显于前后中际」,这个前际、后际、中际,把这个时间分成这三个阶段,这个前际就是过去,后际就是未来,中际就是现在。在这前后中际这里面,有断常二边的邪执。我们凡夫,于未来不明白,就有断边的邪执;对于过去我们不明白,就有常的执着,这是一种执着。于「现法涅槃愚痴」,有的众生不相信有凡夫、圣人的差别,认为凡夫的境界,我吃饭,吃饱了,很香,就是涅槃;或者是得到色界定,得到无色界定,就是涅槃,这都是愚痴的境界。执着常,执着断,执着现法涅槃,这都是愚痴。

现在这里面都是说显示众生这种愚痴,这个「沙门」、「婆罗门」的「无明性故」,谁有这种愚痴呢?就是世间上的沙门和婆罗门有这种愚痴。「建立三明」,建立这个宿命明、建立天眼明、建立漏尽明,破除去这三种愚痴,在「(陵本十四卷七页)」。

「〈摄异门分〉释:行圆满,谓有二行」,有二种行ㄒㄧㄥˊ,二种德行ㄒㄧㄥˊ。「一者、行ㄒㄧㄥˊ行ㄏㄥˋ,二者、住行ㄏㄥˋ」,念行ㄏㄥˋ也可以。

这个行ㄏㄥˋ是约果说的,行ㄒㄧㄥˊ是约因说的,你这样做,以后有所成就,这是德行(ㄏㄥˋ),这样子。

「住,谓四种增上心法现法乐住」,这个住这一种德行,指什么说的呢?四种增上心法。「四种增上心法」,就是色界四禅,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有这样高深的禅定,那么叫做「四种增上心法」。这个心也叫做定,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那么这就叫做住。也名为「现法乐住」。说我们没有…我们这个修学色界定成功了,但是我们并没有升到色界天,我们还是在人间,我们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功夫,那就叫做「现法乐住」。这是这个「法」,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这个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色界四禅的乐,叫做「乐住」。这就叫做止,止行、观行。前面那个行行,就是指观说的了,佛还有大智慧,不只是有定,其中还有大智慧的。

「此中唯说,止观二品」,这两类。「即彼住行,所摄应知」。这是明行圆满,这样解释完了。

 

戌五、善逝

上升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

这个「善逝」这句话,就是第五个,怎么解释呢?「上升最极」,就是向上去,这个「逝」,就是去了。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是向上去。那么人升到天上去,那么就是向上去,但是我们到天上去,如果没有修学佛法,还会掉下来的,还会堕落下来。堕落下来,这个就不是好,那不是善逝;如果到了阿罗汉的时候、到了辟支佛那里去、到了无余涅槃那里去呢?是比人间天上好的多了,但是没有大悲心,广度众生,还是有所不足,不是那么圆满的,也不名为善逝。若是超过了阿罗汉、辟支佛,有大悲心,到极圆满的境界的时候,这时候叫做善逝。「上升最极」,最极高的地方了,永久也不会退下来的。说有大悲心广度众生呢?但是他那个境界,并不受影响,所以不会退堕的,那就叫做「善逝」。

这个说是岳飞这个时候,宋朝,就是南宋朝。唐高宗的时候,有一位有个高僧批评秦桧是个坏蛋,那么秦桧就派人要来杀他,这个人要到的时候,那高僧坐在那儿就走了,所以名之为善逝。当然这个也可以这么解释,但是不能和佛这个善逝相比,不能怎么说。

 

戌六、世间解

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类染净相故,名世间解。

这是第六科,什么叫做「世间解」?「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佛是能够善巧的通达世界是怎么回事?及一切有情界是怎么回事?这世界里面也有很多的品类,有情里面也有很多的品类。

譬如我们所能知道的,说阿弥陀佛国是清净的世界,那么我们居住的地方叫做五浊恶世,这是污秽的世界,世界有染净的不同,其实还有很多的差别。这个众生、有情的世界,也有很多的差别,就是三恶道,有一种情形;人间是个情形;天上又是一种情形。这个一切品类都有染净的相貌的不同,你都能够通达,那么就叫做「世间解」。

这个世界,世界也是众生的共业所招感的,他本身也是没有体性的。众生的果报,也是由业力招感的,这个都是一种苦恼的境界。在这个苦集灭道四谛来看呢?众生的果报,众生居住的世界,都是苦谛。苦集灭道四谛,就是个苦谛,是集谛所造成的,那么这件事,佛是能够知道,能通达无碍,所以叫做「世间解」。

 

戌七、无上丈夫调御士

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善知最胜调心方便,是故说名无上丈夫调御士。

这是第七科「无上丈夫调御士」。「一切世间」就是十法界里面。「唯一丈夫」,唯独这一个大人。

「善知最胜」的「调心方便」,这个「调心」,就是我们的心,有很多的污染,我们的心里面有很多污染,有很多的烦恼,有很多的不圆满的地方,须要用佛法来调,使令它清净,使令它有广大的道力,那么就须要调才可以。这个调心的方法,「方便」就是方法,是最殊胜的调心的方便呢?那当然就是佛法。

「善知最胜调心方便」,唯独这一个人,才能通达,那就是佛陀了。「是故说名无上丈夫」,就是没有人能高过他,所以叫做无上丈夫。

他有什么能力呢?他能「调」、「调御」,这个「御」,像驾车,说是我们现在这个心就是个车,你能调它,就像你能驾车似的,所以叫做「无上丈夫调御士」。

 

戌八、天人师

为实眼故,为实智故,为实义故,为实法故,是故说佛名天人师。

这底下这一段,这是第八科是「天人师」。这个天人师这个地方,这里面说得多一点。

「为实眼故,为实智故,为实义故,为实法故」,这是四句话,这四句话是标。下面「与显了义,为开导故」,下面一共有六句,来解释前面这四句,是这样意思。

「为实眼故」,这个眼一共有五种,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个眼,「实眼」,就是这个眼睛,他非常的…他的功能非常的强而没有错误,没有病,这个眼睛没有病,就是他的功能非常的圆满,那么就叫做「实眼」。「为实眼故」,就是他成就了五种的圆满的眼,这叫「实眼」。

「为实智故」,为什么称之为天人师?就是他有真实的智慧,能通达诸法的真实相,那么也要智慧,有根本智,有后得智。

「为实义故,为实法故」,这个「实眼」和「实智」是在能观察的这一方面说的。这个「眼」和「智」来对比呢?其实眼就是指心了、心说的。心只是有明了性,当然心若有病的、心里面有病,这个明了性就受到污染了,他的功能就有所不足了。现在是说没有病,这个「为实智故」,这个智慧呢?也是和心在一起活动的,但是他能通达一切法的真实相,那和心的作用又不一样。用我们现在的情形来说呢?比如说是我们现在看见光明。看见光明,当然我们说是用眼睛看见的,实在是心看见的,就是眼识就是心。这眼识也是和第六意识同时活动,加起来就是心了,心只是能发现这件事,但是对于所见到的事情的里面的内容的情况,你要能正确、没有错误的认识,那是要智慧,所以智慧和心有点不同。但这两方面呢?「实眼」和「实智」是在能观察的这一方面说的,下面「为实义故,为实法故」,是所观察的,是所认识这一方面说的。这个「实法」,这个「法」,是能诠显义的文句,叫做法;「义」是文句所诠显的,所显示的道理,叫做义。那么这两方面是所观察的。

这是当然是超过了凡夫的境界,也超过了阿罗汉以上,菩萨的境界,能达到极圆满的境界,那就是「天人师」了,那么这是标,这四句话是标出来。看这《披寻记》他有一句话。

 

《披寻记》一二五九页:

为实眼故者:于一切所知境界,如实现见故。

「为实眼故者:于一切所知境界,如实现见故」,就是真实的显现出来,所认识的境界。所认识的境界,他的真实的相貌,显现在你的心里面,那就叫做「眼」,他只是有这么一句解释。

 

与显了义为开导故

这个「实眼」是什么意思呢?「与显了义为开导故」,就是把这个道理显示出来,是要有你的心,要有你的眼来开导,才能把这个义显现出来的。

现在这里有一个灯,如果没有眼睛,你是不能看见这个灯的,没有光明你是看不见的,所以须要有你的眼,把这件事开导出来,然后你才能认识他,所以叫做显了。把这个义显了出来,那就是你心的力量,就是你的眼的力量。世间、出世间的事情,有佛的这个五眼,才能把世、出世间的义开导出来。

开导这件事呢?当然我们没有这样的眼的时候,那也就等于是无明,无明在覆蔽这件事,我们不认识所覆蔽的境界,就被遮障住了,但是佛不是,佛把一切的覆蔽的境界都除灭了,就开导出来,所以很多的、很多的世出世间的道理,都显现出来,叫做「显了义」。与所显了的义,做开导的作用,先要开导而后才能显了,那么这就是眼的作用。

 

与一切义为所依故

「与一切义为所依故」,可以作两个解释。这个显了一切义的时候,这句话就这么一说也可以,也好像可以能懂,但是还不是那么简单,须要安立各式各样的名,名句,安立各式各样的名句,这个义才能显示出来。比如说是色受想行识,就是显出来这五样的事情,说眼耳鼻舌身意,说是四念处,四正勤,三十七道品,是六波罗蜜,无量无边的这些法义,要安立无量无边的名句,这个义才显现出来。所以是「与显了义为开导故」,实在来说,就是佛安立无量无边的名句,才显示一切义。这个义要依无量无边的名句,才能显示出来的,说「与一切义为所依故」。

这个很多年前我们学习这个《法华文句记》,《法华文句记》这个荆溪尊者说这「理无独立之能」,当然照这句话,这个理是不能自己独立,就这样就解释过去了。但是当时,我没有懂这些话,实在说呢?理不能自己就显现出来的,要用种种的名言才能显示这个道理的,离开了种种的名言的时候,什么是道理,你知道吗?很难知道。

所以这个「与一切义为所依故」,就是安立了种种的名言,这时候一切义才能显现出来。这样讲这句话呢,就是「为实智故」,这句话有这个意思。就是佛的智慧,安立种种的名言,一切义就显现出来了,也可以这么讲,这是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这一切的义,是由你心安立的,也就是由你分别出来的,世间上一切、一切的事情,是由心想生,由你内心的思惟显现出来的。所以你内心的思惟,是一切义的依止处,那这样讲呢?那就是解释前面那一句话,「为实眼故」,那就是你的心,你的心为一切义的所依。这样子说,就是佛能通达这个义,所以佛叫做天人师,这样意思。「与一切义为所依故」,这是用这两个意思来解释。

 

与不了义为能了故,与所生疑为能断故。

这还是解释这个「实智」。「与不了义为能了故」,就是我们不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们众生不明白什么道理,但是佛能够明白了这些道理,能开导我们这是什么、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与所生疑为能断故」,我们听闻佛所说法,我们有的明白,有的还不明白,有的还有疑惑,佛能够为我们所生出来的疑问,「能断」,能断我们的所生疑,那当然这是佛的后得智,佛的后得智能断,能为众生说法,「与不了义为能了故」,这是佛能为众生说法,众生有疑佛还能够断疑,这是佛的后得智。

若是「与不了义为能了故」,佛在佛自己本身的无分别智,能通达第一义谛,无分别境界,「为能了故」,那是佛自己的境界,那么这样讲呢?那就是根本智。若是为众生说法,能令众生通达胜义,那就是属于佛的后得智了,「与所生疑为能断故」,这句话那当然是佛的后得智。

 

与甚深处为能显故,令明净故。

「与甚深处为能显故,令明净故」,这是这个「为实义故」,解释这一句话,「为实义故」。

「与甚深义」,这个义有浅,有不是那么甚深、很容易明了的,那就是浅的意思,浅得道理。「甚深义」,是不容易明白的,那么这是什么呢?我们凡夫依据文句,依据种种的文言,我们能明白什么道理,这都属于浅薄的;若是离一切名言得到圣道,成就无分别智,才能明白呢?那就是甚深处了,那是甚深义。「与甚深处为能显故」,这唯有圣人,你修学圣道成就了无分别智的时候,才能够显现出来这个「甚深处」、甚深的境界。

「令明净故」,令明净呢?就是这个我们没得圣道的时候,我们依据种种的名言,我们也能明白多少,但是不明净,因为你还有虚妄分别在那里作障碍,不明净。须要经过长时期的修学止观,若是灭除一切的染污,你的智慧明净了,这个甚深处才能显现出来,那么这也是「为实义故」。

 

与一切法为根本故

「与一切法为根本故」,就是这是个「为实法故」这一句话;或者这一句话还说前面也可以,「为实义故」。

「为实义故」,佛为众生说法,是根据实义,安立一切名言,来开导一切众生,所以这个义,是言说的根本。「为实义故」,是言说的根本。「与一切法为根本故」,那么这个「法」,就是名言叫做法。这名言是依义而安立的,所以义是一切法的根本。

 

为开导故,为所依故

「为开导故」,义是名言的根本。但是名言呢?能开显实义。根据义安立名言,从名言上,才能去明白义。所以名言能开显法义,名言是开导者。这是佛根据所悟的第一义谛,安立种种的名言,来开导众生,那么这叫做「开导」,但是我们若是学习佛法的时候,也可以依义思文,根据他的真实义,来解释这一段文,所以义也能开导名句,名句也能开导义的,「为开导故」。

「为所依故」,义为所依,去安立名言;名言为所依,去通达真实义,「为所依故」。当然这是要…不但是…这个「为实法故」要解释这一句话呢?「实法」,就是名言是所依,才能明白真实义。

 

能正教诫,教授天人,令其出离一切众苦。是故说佛名天人师。

我们学习佛法,佛法就是两部份,一个是法,一个是义。学习佛教的法和义呢?佛也就依据这个法义,来教诫天人,来「教授天人」,这个天是,六道众生里面,天和人容易明白佛法、容易修成圣道的。

「令其出离一切众苦」,佛依法义来教导众生解脱一切生死大苦。「是故佛说名天人师」,佛有这样的功德,「为实眼故,为实智故,为实义故,为实法故」,所以佛是天人之师,天人的师父,

 

《披寻记》一二五九页:

与一切法为根本故等者:〈摄事分〉说,由如来出世,有彼教可知,故说世尊为彼根本。又说若有于中生诸疑惑,唯依世尊乃能决了,故说世尊为所依止。(陵本八十五卷二十一页)此应准知。

「与一切法为根本故等者,〈摄事分〉说」,本论的〈摄事分〉说。

「由如来出世,有彼教可知故」,佛出世间了,演说一切佛法,这时候才有佛教,我们从此可以有所知,可以知道什么是苦集,什么是灭道了。「故说世尊,为彼根本」,这样讲当然是佛是佛法的根本。

「又说若有于中生诸疑惑,唯依世尊乃能决了」,是的,我们若有疑惑,佛才能为我们断疑,「故说世尊为所依止。(陵本八十五卷二十一页)此应准知」。

 

戌九、佛

于能引摄义利法聚,于能引摄非义利法聚,于能引摄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遍一切种现前等觉,故名为佛。

这是第九段,解释什么叫做「佛」?

「于能引摄义利法聚」,这个「法聚」,其实就是也是语言,或者说是文句,这里面都是很多很多的,都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的,所以叫做「聚」。这个「法聚」,你若能够用功学习,你若肯用功的话呢?「能引摄义利」,能引摄有道义的利益,不是一般苦恼的事情,就是能够成就功德的法句。

「于能引摄非义利法聚」,这样的语言文字你若去学习的话,你若那样去做的话,能令你成就没有功德的事情,就是苦恼的事情,这是又一种。

「于能引摄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另外还有一种,它能够引摄出来、引发出来,也就是能成就也不是有功德、也没有罪过这样的「法聚」。

「遍一切种现前等觉,故名为佛」,这是三类。这三类也就包括了世、出世间的一切法。「现前等觉」,就是这个人对这三类法聚,他现前等觉,不须要去参考,想一想,不用,他立刻就知道。通达什么叫义利的法聚,通达什么叫非义利的法聚,通达非义利、非非义利的法聚,「故名为佛」。「佛」翻国话叫做觉,他能觉悟这三种法聚,「故名为佛」。

 

《披寻记》一二五九页:

于能引摄义利法聚等者:当知此约如来一切种智,故名为佛。〈建立品〉说,谓诸如来以要言之,于三聚法,现等正觉。何等为三?一者、能引有义聚法,二者、能引无义聚法,三者、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陵本五十卷十二页)此中能引有义聚法,谓即三乘圣道诸所有法。能引无义聚法,谓彼外道、世间诸所有法。非能引有义聚、非能引无义聚法,谓人天乘诸所有法。

「于能引摄义利法聚等者:当知此约如来一切种智」,这三段是约佛的一切种智说的。这个「种」这个字,是类的意思,一类一类的,世间上,人是一类,天又是一类;善法是一类,恶法是一类;世间法是一类,出世间法又是一类,就是有很多很多的种类,佛都能通达无碍,所以叫「一切种智」,「故名为佛」。「〈建立品〉说」,现在是〈菩萨地〉,〈菩萨地〉里面有个〈建立品〉。

「谓诸如来以要言之,于三聚法,现等正觉」,说是一切佛,不但释迦佛,十方三世一切佛,简要的来说,一切佛对这「三聚法」,这三类法。「现等正觉」,就是现前平等的都能觉悟。

「何等为三,一者、能引有义聚法」,就是有功德的事。

「二者、能引无义聚法」,没有功德的事情。

「三者、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这是(陵本五十卷十二页)说的。

「此中能引有义聚法,谓即三乘圣道诸所有法」,我们通常解释这个道理,可能「有义聚」,或说是善法;「非义聚」就是恶法,其实这上面《披寻记》的作者不这么讲。他说这个「此中能引有义聚法,谓即三乘圣道」,有功德的事情就是三乘圣道,声闻、缘觉、佛,这是有义聚的、有功德的事情。因为这样子,他成就了以后,他没有什么后患。这是「三乘圣道诸所有法」。

「能引无义聚法,谓彼外道世间诸所有法」,「能引无义聚法」,就是「彼外道」,就是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谓彼诸外道和「世间诸所有法」,「世间诸所有法」有的事情也是人所欢喜的,但是最后令你苦恼,所以它「能引无义聚」,能使令你苦恼,不是「义聚」所有法。

「非能引有义聚、非非能引无义聚法」,「谓人天乘诸所有法」,就是人间、天上这些善法。这些善法,它也不能说它是有罪过,因为你做这些善事,也能得到多少安乐;但是也不能说它是功德,因为它终究有一天又失掉了,所以又令你失望了,这样解释。把这三类这样解释。

 

戌十、薄伽梵

能破诸魔大力军众,具多功德,名薄伽梵。

这最后一句「薄伽梵」,这个古代的翻译经的人,翻成中国话,翻个世尊,但这里还用原来的这一句话,没有翻成世尊,他的含意是什么呢?「能破诸魔大力军众」,能破坏很多的魔。魔有很大力量的军众,他有力量能破魔。「具多功德」,这个人他具足了很多的功德,这个人就叫做「薄伽梵」。

 

《披寻记》一二六○页:

能破诸魔大力军众等者:谓烦恼魔、蕴魔、死魔、自在天魔,是名诸魔。能破如是四种魔怨,名薄伽梵。又薄伽梵依六义转: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端严义,四、名称义,五、吉祥义,六、尊贵义。如《佛地经论》释,是名具多功德。

「能破诸魔大力军众等者:谓烦恼魔、蕴魔、死魔、自在天魔」,。这是一共四种魔。四种魔,主要就是烦恼魔,我们心里面有很多的烦恼,它对我们有伤害,这所以叫做「烦恼魔」。

「蕴魔」,就是我们这个身体的果报,由烦恼所得的这个果报,这个果报、这个身体,色、受、想、行、识它本身…「烦恼魔」,单独的说叫烦恼魔;那么「蕴魔」本身就变成无记的了,但是它实在是总说的,就是很多的…无始劫以来,没有得果报的业障,都在身体里面,都在这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所以它是个魔。

「死魔」,就是这个生命结束的时候,对我们也有很大的破坏性。

「自在天魔」,就是欲界顶天,那个人不相信佛教,有破坏佛教的事情,叫「自在天魔」,「是名」叫做「诸魔」。

「能破如是四种魔怨,名薄伽梵」,他就是主要是有般若波罗蜜,有高深的三昧,有大悲心,所以能破这一切魔,这叫做「薄伽梵」。

「又薄伽梵依六义转」,有六种功德,名之为「薄伽梵」的。

「一、自在义」,这个「自在」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自在就是心里面有烦恼,你心里面有贪心,你所贪的境界一变化,你心就不自在。若是断了烦恼的时候,心就自在,所以这个「自在义」,是断烦恼的意思,断一切烦恼了,他心里面是自在的。

「二、炽盛义」,「炽盛」就是智慧特别勇猛,有大智慧,叫做「炽盛义」。

「三、端严义」,就是他的身体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庄严。

「四、名称义」,就是他的名称普闻,十方世界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他。

「五、吉祥义」,这个「吉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十方世界的大智慧人,都称扬赞叹他,所以叫做「吉祥义」。

「六、尊贵义」,「尊贵」,就是十方世界的众生都是恭敬供养他,所以叫做「尊贵义」。

「如《佛地经论》」解释,「是名具多功德」。这个能破魔,能具足功德,所以叫做「薄伽梵」。

 

申四、出现(分二科) 酉一、标

或者有多劫,无有一佛出现于世,或有一劫,有众多佛出现于世。

这是「无上正等正觉」,分五科,第一科就是「自性」,解释过了,第二科是「最胜」,解释完了,第三科「十种功德名号、随念功德」,这也解释完了。现在第四科是「出现」,这是成佛的人,出现在世间,把这一条的义解释、解释。第一科是「标」。

「或有多劫,无有一佛出现于世」,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多劫」就是很多的劫。分四个劫,成、住、坏、空,成住坏空算是一个大劫。这个住劫一共有二十个劫,一增一减算是一中劫,就是二十个中劫合起来就是一个住劫。这个住劫是二十个增减,那么成劫也是这么多,坏、空都是这么多。就是成、住、坏、空就是四个二十个劫,二、四就是八。八十个中劫合起来名为一大劫。这样说「多劫」,应该是指住劫说;成劫这个时候,还没有人在这个世界上住;坏、空,也没有人在这个世界上住,只有住劫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有人住,所以「多劫」应该指中劫说。

「或有多劫,无有一佛出现于世」,很长很长的时间内,这个世界上,一位佛都没有。

「或有一劫,有众多佛出现于世」,或者是一个中劫,一共有二十个中劫,二十个中劫,每一个劫里面,有很多的佛出现在世间,也有这个情形。

 

《披寻记》一二六○页:

或有多劫等者:此中多劫,一劫约一世界为论,义显于一世界如来出现,或有、或无,或一、或多,然多佛出,定不俱时,是故此中论一劫言,谓即世间一成、一坏,名一劫故。

「或有多劫等者:此中多劫,一劫约一世界为论」,约我们这一个世界来说。「义显于一世界如来出现,或有、或无」,或者有佛出现世间,或者没有佛出现世间。「或一」,或者一劫、或者多劫;或者一佛,或者多佛。「然多佛出,定不俱时」,有很多的佛出现在这一个世界里面,一定不是同时的。「是故此中说一劫言,谓即世间一成、一坏,名一劫故」,这个「一成、一坏,名一劫」,那就是一大劫了。

这是标。下面加以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成多佛土」,多佛出现世间,分四科,第一科「标」。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成多佛土、多佛出世(分四科) 亥一、标

彼彼十方无量无数诸世界中应知同时有无量佛出现于世。

「彼彼十方无量无数」,「彼彼」,那个是东方,那个是西方,总而言之「十方」。十方有「无量无数诸世界中」,有无量无数的世界。这个世界里面,「应知同时有无量佛出现于世」,因为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所以有很多的佛出现在世间。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

 

亥二、征  

何以故?

「何以故?」甚么原因呢?

那么第三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显正」,分二科,第一科「明修因」,分二科,第一科「总标」。

 

亥三、释(分三科) 天一、显正(分二科) 

地一、明修因(分二科) 玄一、总标

于十方界,现有无量无数菩萨,同时发愿。同勤修集苦提资粮。

「于十方界,现有无量无数菩萨,同时发愿」,他方世界的菩萨也发无上菩提心,此世界的菩萨也发无上菩提心。

「同勤修集苦提资粮」,发愿了以后,因为他是很诚恳的发愿,所以他发愿以后,他会很精进的用功修学圣道。不像我们发愿不诚恳,发了愿以后还睡大觉,不用功修学,这是不同的。「同勤修集菩提资粮」,就是无上菩提的因。这是解「同时发愿」,下面第二科「同修资粮」。(注:口误)

 

玄二、别显(分二科) 黄一、同时发愿

若一菩萨,于如是日、于如是分、于如是月、于如是年,发菩提心,愿趣菩提。即于此日、即于此分、即于此月、即于此年,一切亦尔。

「若一菩萨,于如是日、于如是分、于如是月、于如是年,发菩提心,愿趣菩提」,若是一位菩萨,在这一天。在「如是分」,这一天或者是午前,或者是午后,或者是早晨,或者是晚间,如是分。「于如是月」,在这个月,在这一年,发了菩提心,「愿趣无上菩提」。

「即于此日,即于此分,即于此月,即于此年,一切亦尔」,就是此世界的菩萨这样子,他方世界也是这样子。

 

黄二、同修资粮

如一菩萨,勇悍策励,炽然精进,一切亦尔。

这是「同修资粮」。如一位菩萨,他勇猛精进自己,鞭策自己,勉励自己不懈怠,「炽然精进」,就是很显著的,很勇猛的精进修行。这位菩萨这样子,一切其他的菩萨,当然也可以这样子。现在第二科是「举现见」。

 

地二、举现见

于今现见此世界中,多百菩萨,同时发愿,同修惠施,同修净戒,同修忍辱,同修精进,同修静虑,同修智慧,况于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

「于今现见此世界中,多百菩萨,同时发愿」,现在我们可以看的见的,在这个世界上,「多百菩萨」,多少百个菩萨,很多的菩萨,同时发了无上菩提愿。同时能修布施波罗蜜多,同修净戒波罗蜜多,同修忍辱波罗蜜多,同修精进,同修静虑,同修智慧波罗蜜多,同修六波罗蜜。何况「于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这个无量无边的菩萨修六波罗蜜了。

 

《披寻记》一二六○页:

此世界中多百菩萨等者:此一世界,名此世界,谓即此方三千大千世界,俱成俱坏,这三千大千世界是同时成,同时坏的,总名叫做一佛世界故。

  「此世界中多百菩萨等者:此一世界,名此世界,谓即此方三千大千世界,俱成俱坏」,这三千大千世界是同时成,同时坏的,「总名叫做一佛世界故」。

 

天二、遮非(分三科) 地一、遮一世界一时成佛

又于十方现有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佛土,无二菩萨同时修集菩提资粮俱时圆满,于一佛土并出于世,一时成佛,况有无量无数菩萨,于一世间,一时成佛。

这是第二科「遮非」,前面说的是对的,现在这底下这样说是不对的。分三科,第一科是「遮一世界一时成佛」。

「又于十方现有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佛土,无二菩萨同时修集菩提资粮」,不是有两个菩萨,「同时修集菩提资粮俱时圆满」无上菩提。「于一佛土并出于世」,在一个世界出现于世间,一时间成佛了,不是这样子。

「况有无量无数菩萨,于一世间,一时成佛」,两个菩萨同时成佛,都不可能,何况是有量无边的菩萨,在一个世界同时成佛呢!

 

《披寻记》一二六一页:

于一世界一时成佛者:一佛世界,名一世界。定无众多菩萨同一时分于中现成正觉,由一如来于一三千大千世界,普能施作一切佛事故。

「于一世界一时成佛者:一佛世界,名一世界。定无众多菩萨同一时分于中现成正觉,由一如来于一三千大千世界,普能施作一切佛事故」。为什么这一个世界没有多佛在这里成佛呢?理由是甚么呢?这儿说了,一位佛在这个世界成佛以后,他有能力「普能施作一切佛事」,他就可以负责做这件事,就把这件事做好了,不须要多佛,所以别的菩萨成佛就不在这里成佛了,是这样子,这理由是这样子的。下面第二科「遮前后避次第成佛」。

 

地二、遮前后避次第成佛

又不应言众多菩萨同时修集菩提资粮俱时圆满,前后相避,次第成佛。

你也不应该这么说,众多的菩萨,同时的修集菩提资粮修学圣道,同时的功德圆满,功德圆满不能同时成佛嘛,也不是前后相避,说我等一等,你先成佛,你成佛我再成佛,不是的,不是这样次第成佛。下面第三科「遮余菩萨皆不成佛」。

 

地三、遮余菩萨皆不成佛

亦不应言一切菩萨皆不成佛。

也不应该这样,那么说是我请你先成佛,你请我先成佛,那么大家都不成佛了,不是的,「亦不应言一切菩萨皆不成佛」。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结成」。

 

天三、结成

是故当知众多菩萨同时修集菩提资粮俱圆满者。于十方面无量数、随其所净、空无如来诸佛国土,各别出世,同时成佛。

「是故当知众多菩萨同时修集菩提资粮俱圆满者」,他们的功德圆满了。「于十方面无量无数、随其所净、空无如来诸佛国土,各别出世,同时成佛」,应该是这样子,十方面无量无数的世界,「随其所净、空无如来」,这佛菩萨他修菩萨道的时候,他知道这个世界他成佛的时候,这个世界没有佛,这个世界是空的、「空无如来」。他在修菩萨道的时候,他也就是来庄严这个世界,使令这个世界是个清净的,是这样意思。

「各别出世」,虚空是无量无边的,所以里面的世界也是无量无边的,这位菩萨在这个地方成佛,那位菩萨在那个世界成佛,「各别出世」,「同时」都可以成佛,不必要躲避,不须要。

 

《披寻记》一二六一页:

随其所净、空无如来诸佛国土者:谓随宿昔所修清净佛土的因缘,于无如来诸世界中,愿当独一现正等觉,与彼有情为作导首,由是说言各别出世。于十方面现有无量无数佛土各别为所依止,由是得有同成佛义。

「随其所净、空无如来诸佛国土者:谓随宿昔所修清净佛土的因缘」,你在成佛之前叫做「昔」,那时候你做种种功德的时候,你就来祝福、来庄严这个世界。

「于无如来诸世界中,愿当独一现正等觉」,你这时发愿:只有你一位菩萨在那里成佛,是这样意思。「与彼有情为作导首」,那个世界也有很多的众生,为那个众生作领导者,「为导首」。「由是说言各别出世,于十方面现有无量无数佛土各别为所依止」,「依止」,就是住处。「由是得有同成佛义」,可以同时在十方世界可以成佛,而不是在一个世界成佛。下面第四科「结」。

 

亥四、结

由此道理,多世界中,决定应有众多菩萨同时成佛。

「由此道理,多世界中,决定应有众多菩萨同时成佛的」。

下面第二科「成一佛土、一佛出世」,这是成立的,分三科,第一科「标」。

 

戌二、成一佛土一佛出世(分三科) 亥一、标 

决定无有一佛土中,有二如来俱时出世,

「决定无有一佛土中」,有二位如来俱时出世的,没有这个事情。这是「标」。下面是「征」。

 

亥二、征

何以故?

那么第三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由愿增长」。

 

亥三、释(分三科) 天一、由愿增长

菩萨长夜起如是愿,随令增长。我当独一于无导首诸世界中,为作导首,调伏有情,令脱众苦、令般涅槃。如是长夜所起大愿,随令增长,摄受正行,得成满故。无二如来,于一世界,俱时出现。

这个「菩萨长夜起如是愿」,发了无上菩提心,修六波罗蜜的这个菩萨,「长夜」,就在众生的世界,众生世界就是「长夜」,都是无明的境界,在这里面「起如是愿」,他建立这样成佛的这个一个誓愿。他已经知道他要在那个世界成佛。

「随令增长」,随着他发愿,他这件事就决定了。我看「增长」这个字,在这儿就是决定的意思。

「我当独一于无导首诸世界中」,那个菩萨在发愿的时候,他说:他当独一一个人,在没有佛的世界。「导首」,就是佛,没有佛的那个诸世界中。「为作导首」,在那里成佛。

「调伏有情,令脱众苦」,在那里来度化众生,使令众生调伏烦恼,解脱众苦。「令般涅槃」,使令他入于第一义谛。

「如是长夜所起大愿,随令增长」,使令他就决定这件事的。「摄受正行得成满故」,有了愿,他就去广作六波罗蜜的正行,慢慢的就功德圆满了。

「无二如来,于一世界,俱时出现」,不会有二位佛,在一世界、同时出现的。这是「由愿增长」。下面第二科「由遍有能」。

 

天二、由遍有能

又一如来,于一三千大千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是故第二如来出世无所利益。

「又一如来,于一三千大千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这个普遍地,他有这个能力,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做种种的佛事,度化众生的,他有这个能力,所以「由遍有能」。「是故第二如来出世,无所利益」,这一位佛足可以胜任了这一切事,说再出现一位佛,就是多余的了,就是没有、「无所利益」了。

 

天三、由速成办(分四科) 地一、标

又一如来,于一佛土出现于世,令诸有情成办自义,极为炽盛,极为随顺。

「又一如来,于一佛土,出现于世,令诸有情,成办自义,极为炽盛,极为随顺」,这是第三科「由速成办」,分四科,第一科「标」。

「又一如来,于一佛土出现于世」的时候,「令诸有情成办自义」,他能够善巧地教化众生,能成办他的圣道,叫做「自义」。

「极为炽盛」,这件事做的非常圆满,是非常的殊胜。「极为随顺」,而这个受教化的众生,也决定能随顺佛陀的教导,而这样子用功修行。

 

《披寻记》一二六一页:

极为炽盛,极为随顺者:〈自他利品〉中说:菩萨于诸有情,种种众多利益事业,自有力能及善安处,所化有情,彼于自事随顺而作,如是乃名随其所欲,所作成办,乃至广说菩萨要俱二事,方于有情,所作利益,名为炽胜,名为随顺。(陵本三十六卷四页)此说如来当知亦尔,唯极究竟是其差别。

「极为炽盛,极为随顺者」,这两句话还有一点不同。「〈自他利品〉中说:菩萨于诸有情,种种众多利益事业」,这个菩萨对于众生,有种种的众多利益众生的事业。

「自有力能及善安处,所化有情」,这个很多很多利益众生的事业,这个菩萨有能力作这件事情。他现身说法,度化众生,菩萨有这能力做这件事的,有这能力。「及善安处,所化有情」,菩萨也能善巧地安排所教化的众生。

「彼于自事随顺而作」,所教化的众生呢?随顺他个人的根性,他去修学圣道这件事,「随顺而作」,也能随顺菩萨的教导,能去修学圣道的。这就是在众生这一方面,能随顺菩萨的教导;在菩萨那一方面呢,能够善巧地作种种的事业利益众生,这是两方面。  

「如是乃名随其所欲,所作成办」,这样子才叫做随菩萨所欲,他的大悲心,大智慧的所欲。「所作成办」,他所要作的事情,一定把这件事情作成功了。

「乃至广说菩萨要俱二事」,那段文里面还有很多的文,这里不多引了。一定具足这两件事,就是菩萨有能力作教化众生的事业,这是一件事;也能令众生,能随顺菩萨的教导,这又一件事,这两件事。「方于有情,所作利益,名为炽胜,名为随顺」。这是(陵本三十六卷四页)

「此说如来当知亦尔,唯极究竟是其差别」,这里说菩萨这样子,那佛也是这样子,不过是其中有差别,佛是究竟圆满了,菩萨还不究竟,这是它的差别。

 

地二、征 

何以故?

下面第二科是「征」,什么原因是这样呢?

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正显」。

 

地三、释(分二科) 玄一、正显

彼作是思:一切世间唯一如来,更无第二。若于此土,化事已讫,或往余方,或入灭度。我等何从当修梵行?我等何从当闻正法?发起深厚欲勤精进,速修梵行。速闻正法。

「彼作是思:一切世间唯一如来,更无第二」,「彼作是思」,这个是说应该是佛菩萨所教化的人,他心里面这样思惟,说一切世间唯有一位佛,更无第二位佛在这成佛的。

「若于此土,化事已讫」,这位佛在这个世界教化众生的事业,若是圆满了的话呢?「或往余方,或入灭度」,或者他到别的世界教化众生了;「或入灭度」,或者他入于第一义谛,他舍应归真,不现身说法了,这样子。

「我等何从当修梵行?」这就是这个世界就没有佛了,那么我去随顺那一位佛的教导,去修学圣道呢?就没有人教导我了。「我等何从当闻正法?」我们随哪一位佛菩萨来听法?这世界没有佛、也没有菩萨了。

「如是思已」,这样思惟以后呢?「发起深厚欲勤精进,速修梵行」,这样思惟完了以后,就是佛菩萨还在这里,他就…他心里面就发动起来,「深厚」的「欲勤精进」,特别的、勇猛的精进。「速修梵行」,赶快地修学圣道,还有老师教导我。「速闻正法」,我要赶快地,我要听佛菩萨说法。这是「正显」,下面「反成」。

 

玄二、反成

若一佛土多佛出世。彼于所作,不能速疾。

「若一佛土多佛出世」,假设这一个世界,有很多的佛,在这里出现世间的话。「彼于所作,不能速疾」,那受教化的众生,心就懈怠了,他就不勇猛了,不会积极地用功了。这是「反成」。下面第四科「结」。

 

地四、结

故一佛土,一佛出世,令诸有情,成办自义,极为炽盛,极为随顺。

所以一个佛世界,只有一位佛出现世间,这样子来教化众生,「令诸有情,成办自义」,使令他成就圣道,「极为炽盛,极为随顺」,不可以有两位佛在这里。

 

申五、差别(分二科 ) 酉一、功德无别(分三科) 

一切如来、一切功德平等、平等,无有差别。

「一切如来一切功德,平等平等,无有差别」。这是第五是「差别」。前面说是平等,这里说「差别」。

「一切如来、一切功德」,这个「差别」分二科,第一科「功德无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标除四法」。

一切佛、一切的功德,都是「平等、平等」的,此佛与彼佛平等,彼佛与此佛也是平等的,彼此间是没有差别的。

 

《披寻记》一二六二页:

一切功德平等、平等者:谓百四十不共佛法,及如来无诤愿智、无碍解等,是名一切功德。

「一切功德,平等、平等者:谓百四十不共佛法,及如来无诤愿智」,无诤三昧和愿智三昧,和「无碍解等」,这一切功德,佛、佛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

 

戌一、标除四法

唯除四法。

「唯除四法」,唯独除掉这四种事情,有点不同。这四种事情有点不同。

 

戌二、列四法名

一者、寿量。二者、名号。三者、族性。四者、身相

「一者、寿量」,这个佛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此佛的寿量和彼佛的寿量,不一定是相同的。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寿命长;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寿命短,这寿命不同。

「二者、名号」也不同,此佛名为药师佛;此佛名为阿粊佛,佛号也不同。

「三者」是「族性」还是不同,族性也是不一样的。

「四者」是「身相」也不一样,你到阿弥陀佛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广大无边、无量功德庄严;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是现老比丘相,这不同。

 

戌三、结显非余

一切如来,于此四法,有增减相,非余功德。

「一切如来,于此四法,有增减相」,无量无边的佛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在这四种方面是有增减,有多少的不同。「非余功德」,其他的功德都是平等的。不过这是在凡夫的世界,教化众生是这样子说的。

 

《披寻记》一二六二页:

唯除四法等者:如来寿量住舍自在,故有差别。如来族性或生婆罗门大国师家,或生在剎帝利大国王家,故有差别。容色形貌是名身相,随同分生故有差别。

「唯除四法等者:如来寿量住舍自在」,佛的寿量,佛要愿意住世间就能住世间;佛若愿意弃舍走了、就可以走了,他是自在的,和凡夫不同。「故有差别」,所以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若有度化众生的因缘,佛就继续住在世间;如果没有因缘,佛就走了,这个地方有点差别的。

「如来族性或生婆罗门大国师家,或生在剎帝利大国王家,故有差别」,这是族性有差别。「容色形貌是名身相,随同分生故有差别」,佛在到这个世界教化众生,佛的这个身相和所教化的众生,有相同的情形,所以也就有差别。佛若出现在天的世界,那和天的众生和人间的众生相不同,所以佛若出现天上世界那是又一样。世界与世界的众生不一样,佛的身相也就不同,那么这是化身是这样子。下面第二科「所余无别」,分二科,第一科「标非女身」。

 

酉二、所余无别(分二科) 戌一、标非女身

又非女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这是「标」。下面是……

 

戌二、征释所以

何以故?一切菩萨,于过第一无数劫时,已舍女身。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曾不为女。

「何以故?」什么原因呢?「一切菩萨,于过第一无数劫时,已舍女身」,菩萨有三大阿僧祇劫,这个超过第一阿僧祇劫的时候,菩萨就不再受女身了。

「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曾不为女」,从来不会有现女身的。

 

《披寻记》一二六二页:

于过第一无数劫时者:谓超胜解行地,已入净胜意乐地。

「于过第一无数劫时者:谓超胜解行地」,「胜解行地」,是初阿僧祇劫,现在过了第一阿僧祇劫,就是过了胜解行地。「已入净胜意乐地」,就是得无生法忍了,就是入圣位菩萨了。

入圣位菩萨的时候,决定不是女身了。就是女人出家修学圣道,她如果得了初果,她若死掉了,第二生一定是男人,这个《俱舍论》上这么说,这个地方有点差别。一定是……当然他如果是男人得初果,第二生当然还是男人;那么女人就是不同,女人得了初果以后,第二生一定是男人了,就变了。这是「安坐妙菩提座,曾不为女」。

 

一切母邑性多烦恼,性多恶慧。非诸禀性多烦恼身,多恶慧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一切母邑性多烦恼」,这是什么原因这样子呢?因为一切女人,她的心里面烦恼多。「性多恶慧」,女人也有智慧,但是那个慧是恶慧。「非诸禀性多烦恼身,多恶慧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是这个问题。

 

《披寻记》一二六三页:

性多烦恼,性多恶慧者:谓彼烦恼、恶慧,于所依中性成就故。

「性多烦恼,性多恶慧者:谓彼烦恼、恶慧,于所依中性成就故」,「所依」就是身体,在身体里面成就了恶慧、成就了烦恼。把下面念下来。

 

未三、结(分二科) 申一、显略义

如是无上正等菩提,如说自性,应如实知。如说最胜,应如实知。,如说十种功德名号、随念功德,应如实知。如说出现,应如实知。如说差别,应如实知。

「如是无上正等菩提,如说自性」,这一大段,一共是分五科,「如是…」第一段,这说的这个无上菩提的「自性」,「应如实知」。「如说最胜」,第二段就是七种最胜,「应如实知」。「如说十种功德名号、随念功德,应如实知」,这是第三科,第三科。「如说出现,应如实知」,佛出现世间,这是第四科,这应如实知。「如说差别」,这是第五科,「应如实知」。

这就是把前面这五科重新在这里提,这叫做「显略义」,就是把那这个大意再重提一遍。

 

申二、显胜德

又此菩提为不思议,超过一切寻思道故。为无有量,无边功德所集成故。为无有上生成一切声闻,独觉及与如来诸功德故,是唯佛所证菩提,最上、最尊、最妙、最胜。

「又此菩提为不思议」,这是「显胜德」,又此无上菩提是不可思议的。「超过一切寻思道故」,我们用寻思去思惟,是思惟不来的,超过了这个境界。

「为无有量,无边功德,所集成故」,佛的无上菩提是没有量、没有边的功德所组成的。「为无有上」,没有更高过它的。「生成一切声闻,独觉及与如来诸功德故」,一切声闻人的功德、一切独觉人的功德、一切佛的功德,都是由佛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所发起来的、所成就的。「是故唯佛所证菩提,最上、最尊、最妙、最胜」。

 

《披寻记》一二六三页:

最上、最尊、最妙、最胜者:此中最上,结无有上。最尊,结无有量。最妙,结不思议。最胜,结前七种最胜。

「最上、最尊、最妙、最胜者:此中最上,结无有上。最尊者,结无有量。「最妙」,是指什么说的呢?「结不思议」。「最胜,结前七种最胜」。这是把这无上菩提这一科说完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1)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感悟传统文化 传承千古文脉[栏目:传喜法师]
 运用“四摄”塑造企业文化达成使命(谢咏禾)[栏目: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在生意场,如果不喝酒,生意就谈不好,怎么办?[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栏目:蔡礼旭老师]
 大圆满 第三章 自解脱道 (南开诺布仁波切)[栏目:其它善知识]
 精勤修持 屡见佛光 (刘宋 慧玉尼)[栏目:释门法戒录]
 大悲咒句偈 32.室佛啰耶 SHR FWO LA YE[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三昧耶戒[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七八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智敏上师书信160篇[栏目:智敏上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