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死心
 
{返回 继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4

生死心

继程法师

欲修道求生死的解脱者,就必须生起恳切的生死心,即是要从生死根本去解除,因此在生命时限中,必以全心投入的态度去修行。

有情在流转时 ,其生命形体是由色法组成,因此是有存在的时限。在此时限结束时,必会有一突变或大变化的现象产生,但有情心并不会因此而放下生存的欲求,因此在形体变坏时,便又再依心识另攀他缘,而形成另一个由色法组成生命形体,以使心识住于其间,继续活动的作用。

此时限即是生死现象,因此生死在有情流转中,只是一个又一个的阶段的作用,此作用的发生乃由有情心与色法的组成,而一阶段生命形体出现时,有情即显现了其活动,造作,对此形体,对此形体所有物,对外在的尘境,都去攀染或排拒。随着心中的欲望与厌烦的心理,不断地制造了许多的业,使业力更驱使生死的流转。而有情尚执着这一切为实,执此苦为乐,在生命存在时,爱染于它,在生命体或命根变坏时,心生恐惧,或求挣扎,不肯舍下。

长久以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纵然一生中已忘记了前生的一切,也不知来生将会如何,但多时以来对生的爱染执着,对死的恐惧、挂碍却已深植心中,因此一旦面对生死大关时,心里深处的这一心理作用油然生起,无法停息。因此更备受大苦,在爱染与恐惧中渡过了这一必经的流转阶段。但有情却总是不懂得回头看。

当有情发现这一流转,实为大苦,非彻底解决不可,起修道之心,通过修行方法才能把生死的问题解决。

修道者有鉴于此,故欲修道求生死的解脱,就必须生起恳切的生死心,即是要从生死根本去解除,因此在生命时限中,必以全心投入的态度去修行。置生死以度外,知道在生命时限中,最坏的结果便是生命的结束,而以此为最坏打算作为心理准备。知道在生命一结束,此生的许多外在之物,包括色身也必然得抛下了。那么,既然修道,要出离生死大苦,而以死为最终打算,试想尚有什么不可舍下的。于是万缘具舍,只有那道心,把有情带到彼岸去。


{返回 继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
下一篇:供养一份诚心
 生死心
 建一座佛堂在心中
 生命
 丧礼勿杀生
 竺摩法师与大马佛教
 亲近善士
 观想
 文化使命
 惭愧心
 水果供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对世俗的功名、地位、利欲要求变低后,会不会变得没有进取心呢?[栏目:济群法师]
 07-038菩萨初发心功德殊胜[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胎教[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水果沙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教徒本色—刚正不阿[栏目:宣化上人]
 法苑谈丛 第九章 漫谈罗汉(三)五百罗汉[栏目:法苑谈丛]
 佛教各宗大意—天台宗大意[栏目:黄忏华居士]
 十六特胜观——系统的四禅八定(逸尘)[栏目:禅定]
 五三二 数那难陀仙本生谭[栏目:第二十篇]
 六、出世之路 新生[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