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对世俗的功名、地位、利欲要求变低后,会不会变得没有进取心呢?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91

  问: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对世俗的功名、地位、利欲要求变低后,会不会变得没有进取心呢?

  济群法师答:佛教中,并不排斥正当的生活和工作。作为在家居士来说,只要正确处理好学佛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不会因此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事实上,学佛还能教会我们怎样更好、更如法地生活。

  比如对工作的选择,应不违背“正命”的原则,即符合法律、戒律的双重规范。这样的工作,既能使我们立足于社会,又不会与修行、与生命的长远利益发生冲突。而在家庭中,在家居士也应当对父母、伴侣、子女尽职尽责。佛教中有一部《善生经》,就是佛陀教导在家居士怎样如法生活的经典。

  确实,有些人在学佛之后,感到生命无常、轮回是苦,感到世俗生活没有什么意义。这种认识,会导致其中一部分人发起出离心,选择出家求道的人生。

  如果既不出家,而认识和情绪又继续停留在这个阶段,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有条件选择一种淡泊的生活,因为强烈的出离心而淡化了许多妄想、执著,虽然过着简单的世俗生活,但也能活得比较安然,比较自在。

  二是还有家庭责任需要承担,父母、妻儿等家人还需要他提供生活保障,这时,个人观念和现实生活的差距就会产生冲突。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应把出离心上升到菩提心,把追求个人解脱的发心转向对人类、对一切众生的责任。本着对这种责任的承担,首先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再推及到一切众生身上。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住佛法修学,探寻生命真相——济群法师与青岛居士一席谈
下一篇:《心经》的般若正观
 金刚经解决什么
 看不见的菩萨
 《心经》的般若正观
 《菩提路漫漫》自序
 解脱会让你失去什么
 零距离
 生命的美容
 认识佛教
 有与无——论三性与三无性
 七日禅开示之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八七)[栏目:杂阿含经]
 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一)[栏目:正净法师]
 08-051《燕居阿须伦受决品》辑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八十二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学佛“成就”的境界[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打坐有什么要点?[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观修的时候如何面对昏沉的状态?[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锡兰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关系[栏目:太虚法师]
 皈依、口传及灌顶三者的涵义[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第三十六则:诵戒威德不思议[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