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衮却格西讲授
目录
第一讲 造者殊胜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第三讲 亲近善士
第四讲 修习轨理
第五讲 六加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第七讲 暇满人身
第八讲 念死无常
第九讲 三途苦
第十讲 皈依三宝
第十一讲 业果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附录
附录一 《启胜道门师承启请文》
附录二 《福德本颂》
附录三 格鲁巴道次第皈依境
附录四 《上师荟供》资粮田圣众简图
附录五 资粮田简介
附录六 献曼达
附录七 曼达平面图
附录八 献曼达观想次第
附录九 菩提道次第科判
第一讲 造者殊胜
就如宗喀巴大师所说的,我们所得到的人身较诸如意宝珠还要珍贵,更胜摩尼宝珠? 那是因为我们所得到的这个人身具有能力、智慧和很多顺缘,能够成办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然而这样圆满人身的获得其实唯有这一世而已,这我们可以从譬喻的难得、因的难得、本质的难得、还有果位的难得等方面来说明,今生所获得的这个人身是很难再得到的。除了人身难得之外,我们这个人身还可以成办很大的义利。
从寿命来看,我们若与长寿天的众生以及地狱道有情的寿命相比较的话,人道所得的寿命,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从这个角度去思惟,我们就应该知道,能有这样的人身,却还是迷惑于现世的衣服、饮食、名声的追求,而不去成办大义利,就好像入宝山却空手而返一样。此外,也可以用空瓶子来做比喻:如瓶子是空的,什么都没有,这就像我们得到了的这个人身,而不去取心要,却迷惑于今世的衣食名声的取得一样。我们不应该只是迷惑于衣食名声的取得,而应该在这一世取得佛法的心要。
宗喀巴大师说:“就像我以所得到的这个人身,日夜无间地去求取佛法心要一样,你们这些想要求得解脱的弟子,也应该日夜无间地去取心要,这样就可以让你的人身得到义利。”因此,如果是有心寻求脱离三恶道及解脱轮回者,应该如此地策励勤修。
而所要取的心要是什么呢? 就是不应该只执着于今生,也不要贪着于轮回,也不要只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而是为了成办如虚空般的一切如母有情的义利,带领所有众生脱离苦海直到彼岸,而要成就佛道。我们今天是为了这个动机而来听受教法的。
今天我们所听受的这个教法,就如同是整个佛法的国王一般,至为首要,这个超胜的法即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以下或简称为《广论》),这是我们所要讲说、听闻的教法。
事实上,菩提道次第教授并不是宗喀巴大师编造出来的。宗喀巴大师造这部《广论》于“止”(奢摩他)、“观”(毗钵舍那)二章之前的内容,实际上的传承因缘是,当他到西藏的惹真寺苦修时,曾经向所有传承上师,从世尊到根本上师整体做了祈请,于是整个资粮田的圣众全部现起。特别的是,在七天之内噶当派全部的祖师,包括阿底峡尊者在内,均对他祝愿,并对他说:“如果你好好地造作这部论著,我们会帮助你广弘教法,利益众生。”大师是由于这个因缘而造修行“止”、“观”之前的《广论》内容。
至于“止”、“观”的部分,大师曾考虑说:“若我再造这个部分的教法,对众生有利益吗? ”当他这样怀疑的时候,文殊菩萨就现身敦促他说:“你应该继续把‘止’、‘观’二章撰述圆满,把这部分的道次第补足。”宗喀巴大师才就此完成整部的《广论》内涵。
关于法源,这个道次第是源自哪里呢? 是来自我们的世尊──释迦牟尼佛。事实上,世尊在无始劫以前,早就已经成佛了,只不过为了能够度化娑婆世界的众生,而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无边刹土中,特别是在我们的娑婆世界里,示现了十二法行,十二相成道的事业:首先,为了无边的众生而发起菩提心;其次,为了无边的众生而积集福德、智慧二资粮;最后,为了无边众生而成就圆满的佛道。
世尊成佛之后,转了许多*轮,在他所转的八万四千法门中,主要是为了对治各类众生的种种烦恼。在这许多法门当中,最为殊胜的是莫过于在灵鹫山所讲的《般若经》。十方无边的诸佛菩萨都是依着《般若经》的教义修行而成就佛道的,所以当大乘教法衰微的时候,这部经就更有它存在的意义。佛曾说:“当我圆寂之后,大乘教法会逐渐衰微隐没。”但佛陀也授记说:“以后有一位菩萨会降世,他会将我所宣说的正确大乘教法,特别是《般若经》的教义加以弘扬并恢复起来,这位菩萨就是龙树菩萨。”
佛陀圆寂四百年之后,龙树菩萨降世,而他真的如佛所授记一般,为了救度后世众生以及弘扬大乘教法,而把佛陀所说的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的经义抉择出来,撷取《般若经》的精华,造了“中观六论”,主要是包括《中观根本颂》等的论著;在广行道方面,则是造了《宝蔓论》。《般若经》所显示的空性次第,经由龙树菩萨的论著而抉择出来,成为深见派。由于整个成佛之道非常广大,隐(密)义的部分,也就是隐藏在《般若经》里头的现观(现证才知)次第,经由弥勒菩萨著述《慈氏五论》(亦即《弥勒菩萨五论》)将《般若经》隐义的现观次第彰显出来,成就了广行派。这之后,再经由他的弟子无著菩萨上升兜率天弥勒内院听受“慈氏五论”,下降人间之后,造了《瑜伽师地论》及其他很多论著,以弘扬广行派的教授,这个教授直到现在一直利益着我们,我就不再赘述。
总之,深见派与广行派──空性与成佛之道的传承,在印度从佛陀开始,经过历代祖师的抉择,直到目前为止,就像没有断过的桥般地延续下来。正因为这种没有间断的清净传承,因此经由菩提道次第实修而成就的祖师大德,不计其数。
就传承来说,广行派到最后是由金洲大师所承续,而甚深道的传承则是由月称菩萨以及大小智鹃论师所承续。特别重要的是到了阿底峡尊者时,他把三个传承汇归为一流,而这三个传承是指什么呢? 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广行派、深见派及修行加持派。所以有这样一个说法──佛陀是第一位佛,而第二位佛则是阿底峡尊者,由此可见他的贡献之大。
而阿底峡尊者把非常广大、甚深的显教经典及密教续部,只以几张纸就完全涵盖的这个教义是什么呢? 就是他所造的《菩提道灯论》(另译《菩提道炬论》)。有关《菩提道灯论》的诸诠释中,诠释得最深广的,莫过于我们现在所要研讨的这部宗喀巴大师所造的《广论》。基本上诠释《菩提道灯论》最广的是《广论》;然而,就口诀或教授来说,则是有所谓的《菩提道次第中论》(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菩提道次第略论》);另外尚有《菩提道次第极略论》,就是《四十五颂》。换句话说,一、《菩提道次第中论》,就是所谓的《略论》;二、更为简略的《极略论》是指《四十五颂》,此二者是属于口诀与教授方面的解释。
关于《四十五颂》的造作因缘是这样的:宗喀巴大师经由广大的闻思经教,特别是对菩提道次第教授的广大闻思之后,亲身实证而产生的功德,根据实证的经验造了《四十五颂》,也就是最精略的《极略论》。
今天所要研讨、所要讲授的论典,是前面提到的《广论》。关于菩提道次第的教授引导方式,让我们看《广论》第二页第九行,其科判分为四个门径,这四个门径是说明及阐述整个菩提道次第的教授。其中第一个门径是说:(甲一)为显示这个法源是清净的缘故,所以开示造者的殊胜。这里所谓“造者”并不是指宗喀巴大师,而是指佛,就是本尊释迦牟尼佛;更广义的说,这个造者是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到我们的上师为止,代代相传的诸位上师而言。若我们观阅他们所有的传记(可能有二大部函的论著),就可以知道造者是很殊胜的。基于阿底峡尊者恩泽极大之故,宗喀巴大师在《广论》里,特别把尊者的传记浓缩,是以尊者为《广论》的造者。宗喀巴大师在《广论》中说:“故彼(《道灯论》)造者,亦即此(《广论》)之造者。”这个“彼造者”是指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并没有说:“这部《广论》是我自己造出来的。”
第二个门径是什么呢? 就是(甲二)为了让听者对此教授(这个法),起敬重心的缘故,所以开示这个法很殊胜。第三个门径是(甲三)如何讲说、听闻,二种殊胜的相应法。第四个门径则是(甲四)说明如何以正教授来引导学徒的修学次第。
那这部菩提道次第究竟有什么殊胜之处呢? 《广论》中提到它有四种殊胜及三种特色。由于它具有四种殊胜的缘故,所以说它像佛的整个教诫中的国王一般,最为殊胜。
我们现在看《广论》第八页科判,关于(甲二)此论教授殊胜分四点:“乙一、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乙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乙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乙四、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其中,“极大罪行”是指谤法,就算谤法的造罪,也可以藉由此教授很容易地趋于消灭。有前述这四种殊胜。
“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及“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这两项就以一个譬喻来做说明:例如,对一位非常擅于画唐卡的画师及他的随从来说,如果这个随从是一位很有能力、很善巧的随从,那么他对于画师需要什么画布? 需要什么颜料? 需要多大尺寸的画布? 以及需要什么样子的配料? 他都能够很妥善、很迅速地准备好;和这个譬喻一样,任何佛所教授下来的教法,不管是小乘、大乘、密乘,它们事实上都是因应所有众生成佛的必备条件,互不相违的。这是说明“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的道理,而善巧的助手所发挥的功能,也是无违殊胜。另一方面,要如何去画这幅唐卡? 如何着色? 如何彩绘? 以一位画师来说,只有他本身才有这个技巧,能够把任何颜料任运调配而适得其所,用在该用的地方,不会浪费掉;这是指佛所说的任何教典、教诫,都可以涵盖或含摄为菩提道次第教授来修行。不管你学到的是五大部论,或是千经万论,你都可以涵摄到菩提道次第里来修学,乃至于只有一个字,你也可以将之广大推衍为菩提道次第来修学。以上就是用画师能善用材料、毫无浪费的这个譬喻,来说明佛所说的一字一句皆为殊胜教授,也就是“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的意义。
经由“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以及“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这两个殊胜的认知上,我们很自然的就可以得到第四个殊胜,亦即“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这个极大罪行是指什么呢? 就是指“谤法”。假如认为修学大乘法而不要学小乘法,认为小乘法是该断舍的,这种说法即是“谤法”;或是有人认为学密乘不要学显乘,学显乘不要学密乘,彼此互相毁谤、互相排斥的话,这种说法也是谤法。
谤法的罪行事实上是很重很重的,经典上好象有这么说过,文殊菩萨请问佛说:“什么是谤法众生的罪障?”佛回答说:“不要问我,不要问我,如果我讲的话,众生会因为受不了而心痛得昏倒,因谤法而到无间地狱受苦实在太惨了。”由此可知,谤法罪是最重的,但是,如果我们可以透过《广论》的教授来修学的话,也就是可以很容易地遮止谤法重罪。
事实上,佛的密意、佛教教义的精髓或是核心就在“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及空正见。如果我们可以好好的、善巧的听闻、思惟、修学菩提道次第教授,经由《广论》的研讨而修学菩提道次第,那我们就可以得到佛的密意,就可以修证三主要道的出离心、菩提心及空正见。值得一提的是,《广论》可以涵盖所有显乘及密乘的要义,所诠无不圆满;菩提道次第没有错误,没有乖违;一个众生若想要成佛,依着次第修学便可以圆满的成佛,它有这样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的教授是依二大车轨,也就是由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这两位性相二宗的祖师传下来的,所以说它的传承很超胜。以上是“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的简单介绍。
接下来继续说明“听闻”及“讲说轨理”的态度,听闻佛法与讲说佛法都是有规矩的,讲说佛法的人应该以清净的动机来宣说,而受持佛法者则应该以“断器三过”及“具六种想”的态度来听闻教授。至于第四个门径,则是(甲四)说明如何以真正的教授来引导学徒,此门径为两点:一是“乙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二是“乙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亲近善知识是很重要,而且是要特别殷重强调的。因为一般而言,选择上师或善知识,是必须经过好几年的观察才行,若能够有位可以教授你整个显密双运道体的善知识,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一位所谓的上师最起码要具有三个条件:一、他的功德要超过学生;二、重视来生超过今生;;三、重视别人超过自己。所以事实上,并不是只要来听法之后,那位讲法者就变成你的上师,不是这样子的;你可以把他当作道友、法友而来听受教法,对他保持观察抉择,直到你的心能依赖他之后,并愿以他为上师,才称为上师;并非要先视为上师后才能听受教法,没有这样的规定。所以假若不先观察,一来听法就立刻将说法者当作自己的上师,而上师也立即将听法者视为弟子,彼此之间誓言不清净,而后又互相斗讼,并因观师的过失而产生很多烦恼,这是很不好的事情。
还有就是,一旦师长为你授了戒,灌过顶,他就是你的上师。倘若你不了解传戒、灌顶的师父即是你的根本上师,却还在不断地寻找上师的话,那是错的,因为他已经是你的上师了。在你们国家中,很多人对佛法有很深的信心,所以当某个人来传灌顶时,就急急忙忙地跑去接受灌顶,这会有很多后遗症的。会犯此错误是因为许多人不懂道次第的缘故,因为一旦你依止了上师之后,就不能再有观上师过失的心了,此时就算他是狗,你也要视他为佛。无论如何,视上师为佛是不能改变的。
“道的根本在于亲近上师”,这有很大的含义,此处“道”是指“菩提道”,是“显密双运的菩提道”。为什么显密双运的菩提道次第能够让你的功德生起来呢? 这除了依止一位具相的善知识才能成办之外,没有其他的门径了。也就是说,你必须经过观察之后,依止一位具相的上师,然后依着他的教授,学习整个显密双运的道体,并如理依止修行,方能生起整个显密双运道体的证量,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方式或门径能令你成就这样的证量了。所以说,道的根本在于亲近善知识,其道理也就在此。
当我们已经完全地依止一位上师之后,就功德来说,上师与佛是一样的;但就恩泽来说,上师更是超过佛的。依师之理在戒律、显乘及密乘,各有各的说法。在戒律里头讲的依师之理里,是说弟子应该“观师似佛”,也就是说,师长的功德、利益相似于佛。大乘里头的依师之理是“观师如佛”,这个“如”与前述的“似”是不一样的,大乘的“观师如佛”,这个观“师”就是“佛”──释迦牟尼佛;密乘里“观师如佛”,是指要观“师”就是“佛”──金刚持佛。既然明白道的根本在于依师之理,因此你必须加以慎重观察抉择,一旦决定这个人就是我的上师之后,就要好好地依止他。
为什么说他就是佛呢? 因为他能让我生起很大的功德证量,与佛没有什么差别,要用这样的心态去依止并修习。至于观师如佛的理由何在呢? 第一,因为你不想吃亏,想要得到利益,所以最好是视上师为佛,而不要当他是凡夫,依止佛总比依止凡夫的利益大吧! 第二,“在五浊恶世中,我会示现凡夫相,那就是我来度化众生。”这就是金刚持佛授记的内容;所以师长在你心中就是佛。不过问题是,在别人心中却不一定视他为佛,而且师长本身也不一定是佛,这时该如何解释呢? 基本上,这端赖于自己内心清净与否,若自心不清净,即使是佛现前也会看成不是佛,所以观师如佛并不是问题。
一旦依止师长之后,我们应该尽量观他的功德,经由强力地串习观师长的功德之后,即使师长有过失,那个寻他过失的心也会愈来愈弱,当观上师功德的力量愈来愈强的话,即使他有小小的过失,你也不会注意到。假如你说:“我不需要依止师长,我只要照书中所述的来修行就可以了。”可是不依止师长的话,你不可能成佛,所有的祖师大德,没有一个不是经由依止师长而得到成就的,十方三世诸佛到目前为止,都是依止师长而成就的,因为这是有关心相续(注一),使心的续流不断,是心的加持。
事实上,讲授菩提道次第的师长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他必须有清净的传承,并且没有间断过;第二,他必须会善巧的讲说,能令听受者得到整个教授的口传;第三,他必须有修证,这样去讲说,才会令听受的对方得到加持并达到证量生起的效果。因此,如果他没有上述的这些条件,只是自己看点书,研讨一点道次第,就去对别人讲说,如此一来,说、闻双方可能都会生起烦恼,也不一定会得到证量,其他的就不用多说了。
关于菩提道正确的听受方式,是在你听受的当下,同时调适自己的心、检查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得到法的功德,这是听受菩提道次第的方式;否则只是作笔记,记了一大堆,之后再去说给别人听,那不是听受菩提道次第的目的。因而也可能会变成“戏论”,也就是说,你可能听受很多道次第,以为自己都懂了,就去对别人讲说,结果到最后跟自己的心毫不相关,法归法,心归心,那就变成戏论了。我们应该要避开这种缺失。
关于道次第的修行,若你只是用心在记笔记的话,你一定无法进入菩提道次第的,换句话说,当我们在听受菩提道次第的时候,我们的心要同时随着法义入道,教授到什么地方,我们的心就要到达该道次第,一直往上走,这样才能趣入菩提道。反过来说,若你只是记笔记,心却丝毫都没动过,这样的听受菩提道次第教授是不会有效果的。
亲近善知识的道理很重要,我们刚才已经提过了。我们经由很多门径、正理、譬喻和圣言量去证成师长就是佛,所以要观师如佛。那么,什么是生起依师之理的量(正确体悟觉受)呢? 经过以上多方面的证成,假以若干时日之后,当你看你的上师如佛一样,与佛无二无别,本尊就是上师,上师就是本尊;十方诸佛就是我们的师长,师长就是十方诸佛,能够这样无二无别地相融在一起的时候,那依师之理的证量就生起了。整个佛陀的事业是经由上师传承来的,没有一个法行不是佛行事业的展现,这个佛行事业来自于智慧法身,而我们的上师本身就是智慧本体,他不过是为了应化众生而示现不同的相来度化我们,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证明我们的上师就是佛的化现。
如理依止上师,具有八种功德,如果不依止的话,则有八种过患。而且依止的方式不如理如法的话,其过患无边,倒不如不要依止的好,因此依止师长绝不要邪依止。如果你能够真的生起依师之理的证量,那么其他法行的证量也就容易生起。这就象当你有了种子,再加上水分、阳光以及所需要的肥料,种子就会发芽、开花一样。依师的道理有前行、正行及结行三部分,这样的分法可用来做为依师之理的修行方式。前行的依止法就是六加行,金洲大师有很详细的说明,其中的第三加行就是皈依、发菩提心。当我们行持皈依、发菩提心的时候,务必要让我们的心相续结合在一起而去修持;一天修四座的道次第,就像闭关一样。
至于前行法应如何修呢? 首先身体必须在安乐座上,以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或八支坐法的坐姿安住;然后应该让你的心静下来,用数息或让你的心归之于无记心,然后趋入于善心;在这种坐姿及身心状态之上,去做特别的善心祈请、皈依、发心。行供养时,仅有一尊佛像就可以,有多少佛像或甚至没有佛像,并没有什么分别,整个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是一体的。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家里所供的佛像比较小,所以供养就比较微劣,到了大殿就供养的比较多,事实上任何一尊佛像都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很多供品,至少要供水吧! 尊者赞叹水有八种功德,供水可以令你不会生起骄慢心。
在祈请资粮田上,有广与略两种,广的就是对整个资粮田全部很明显(清楚的显现)的做祈请,略的就是“众宝聚”式,以一尊佛来代表十方诸佛本尊,集十方三世诸佛于一尊。不论所祈请的资粮田是广是略,都必须在其尊前供养七支祈愿(七支供养)。这就像轮子一样,顺着道路、依着道去转,一直滚动自然会到达道的尽头,如果我们可以好好地,不断地行持七支供养,一定可以到达佛地的果位。大师认为所谓的修行,不管是修菩提道次第或修其他的法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净罪集资”──净除罪障,集聚资粮。假设我们修行过程的量有六分的话,其中正行只有一分,而以五分作为净除罪障,集聚资粮的工作才对。不集聚资粮就像什么呢? 如同一粒种子放在没有水和没有阳光的地方,它是不会生起苗芽的。就像这样,如果你要修行却没有集聚资粮的话,是不可能得到证悟的。七支供养是很大的关要,是集聚资粮的重点。我们要在资粮田前面,不管是广或略的都好,好好做七支供养,并且对上师或资粮田圣众们祈求加持,这是很重要的。
一般修道次第的时候,应该每天念诵《启胜道门》(附录一),并且在念诵完之后,观想从上师佛或资粮田本身或传承师长等诸圣众本身,普降甘露融入我身,把我所有的罪与障,特别是修行道次第的罪障去除,上师身口意的加持也同时融入我身,以此去实修道次第,证量一定会生起。《广论》里面讲到,我们必须净除罪障、集聚资粮,并令其增长无尽,要以这三个方式来做我们的法行。关于在供养献曼达拉时,其中有一项是为了“三事求加”,它的意义是说,我之所以献这个曼达拉给诸圣众是有很大意义的,因为我要向您们祈求加持三件事:
一、让我很快速的去除颠倒的依师之理,并令从不恭敬善知识,到证得无学道佛位为止的颠倒心,能迅速地灭除。
二、祈求您们加持我能从依师之理中,生起恭敬与信心的证量,并请让我生起自依师之理,一直到整个止观双运的佛道,以及无学道佛地的全部功德。
三、为了让我能顺利的生起这样的证量,请您们加持我去除、息灭所有的内外障缘。
如果你可以经由祈求而得到加持,事实上就是很大的加持了。
献完曼达拉和七支供养之后,要有一个收摄资粮田的作法,就是观想顶门上有尊外相呈释迦牟尼佛的上师佛,这是总摄所有三宝皈依境的一个对象,并向他做祈求。你必须把整个资粮田总摄为顶门的上师佛,以他安住在你顶门上代表所有三宝的皈依境,在此情境之上,开始去做整个依师之理证量的修行。在正修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法行的所缘境,以依师之理来说,这个法行可以分成两种步骤(一般也有分为四种的),在此我们用广、略两种来说明,广的一种是把整个依师之理完整的缘念一次,缘念我们的所缘境,去做实修;一个是略的,同样是依师之理,我们将之略要含摄做观想,主要的是应记得这个实修的方式。比如说,依止师长有八种功德:第一个是近佛位,亦即可以靠近成佛之位。那要怎么修呢? 你可以从很多师长给你的比喻、正理、教典、证成之上去做广大的思惟:首先,对于为何依止师长能够令你很靠近佛位的道理确实做广大的思惟抉择,这是第一个阶段;之后,再做一个很扼要的意义总摄,确定你已实在的、没有错谬的了解到,真的依止师长可以使你靠近佛位,对依止师长所得到的功德有了定解(注二),再以这个定解做为所缘境去修行,一心专注的去实修,这就是所缘境的将护方式。也就是由广的思惟抉择得到定解,而后加以实修。
(乙一)亲近善知识的轨理由两方面来解说:(23页倒数第2行)第一是“丙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第二是“丙二、总略宣说修持轨理”。我们刚刚提到所缘境的将护方式是:“我们的心要能够尽可能的靠近所缘境,透过思惟串习,不断地靠近所缘境。” 靠近法的法要是:“现在我们都是为心所自在(控制),所驱使,今后应该要倒过来,我要能驱使心,让心为我所用。”把心安住在所缘境上,称之为“修”。(45页科判)“庚一、总共修法;庚二、此处修法。”“所言修者,谓其数数于善所缘,令心安住,将护修习所缘行相。”同时要注意的是,应该把修行的次第、数目决定好之后再去修,否则随随便便地修,以后会出很大的问题;即使是非常精进地修行,以后也会有障碍。(第9行)“若从最初令成恶习,则终生善行,悉成过失。故于所修诸所缘境,数量次第,先须决定。”所以一开始修时就要很戒慎。再者是牵引的力量,“次应发起猛利誓愿”,你的心要指向誓愿,并以这个牵引的力量去做修行。所得到的定解,应该不令修余,“谓如所定,不令修余。”(第10行)亦即以所得到的定解去修行,不要修习其他。接着,(第11行)“即应具足忆念正知,而正修习”。现在说明“正知”和“正念”的不同处,事实上正知为先,正念为后。就像我手上拿的这只杯子,我明白手上拿有一只杯子,这是正知,但是我的心要放在我持杯子的这件事上才可以,否则心不在焉,杯子就会掉下去,这就是正念。这有两件工作要做:首先,正知把东西交给正念的手,这是正知的工作;再来是把这个东西交给正念的手之后,“正念”必须一直保持观察手上的东西是否还一直存在,这也就是“正三摩地”。以上这种说法是一位祖师大德所讲的。他说:“在因明学里面,关于正念与三摩地(禅定)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可是不管因明学怎么解说,我认为具足正念就是三摩地的本质。”任你所串习的、所习惯的是何种善所缘境(善业),即令你的心能够一直串习它,但也必须具有三个条件才称之为“修”:第一个是安住在善的所缘境上(住分);第二个是要很清楚你所安住的所缘境(明分);第三个是对善法的执持心要很坚固(执持分)。在“住分”、“明分”,还有“执持分”三分具足之上,心对所缘境有这三个特色就称之为“修”。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住分”就是让你的心不忘记善所缘境。一般而言,会忘记善所缘境有两个原因,就是“沉没”和“掉举”,使心散乱掉;所以你必须要透过“正知”使心不散乱,紧紧地抓住善所缘境。以执持力来说,所缘境的忘失是指舍掉了所缘境,亦即完全没有执持;若只是散乱,表示对所缘境还执持着。这就如同手上拿着一只杯子一样,如果松手放掉杯子,这是“忘失”,整个杯子掉了就是“散乱”,此时他并没有忘失所缘境;如果心念没有忘失所缘境,但却是散乱的话,称之为“细分的掉举”。如果不具足执持力,也就是说,对所缘境没有很强的执持力的话,称之为“细分的沉没”。一旦你能够具足执持力,就如同手执杯子并稳稳地拿住一样,则可以把细分的沉没打破。如果我们透过九住心去修行的话,虽然尚不能达到圆满佛地,但是按照刚刚所讲的这个方式,我们可以先圆满九住心的修行,也就是说依着粗细分的修行,我们可以用来圆满九住心的修持境界。我们平常一直在讲修行,就应该对所缘境的将护方式有所了解。如果以上的住分、明分、执持分不具足的话,不称为修行。既然我们随时都在修行,所以我讲这些话来提醒大家。以上是说明正行中的总共修法。
接下来(45页第12行)“此处修法者,先应思惟依止胜利速成佛等,及不亲近(上师)所有过患,谓能引发现法后世诸大苦等。次应多起防护之心,谓不容蓄,分别尊长过失之心。随自所知,应当思惟,戒定智慧闻等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净行相信时,应恒修习。次应思惟如前经说,于自,已作当作诸恩,乃至未发诚敬而修。”依师之理的修习轨理分成三个部分,前行就是前行六法,正行就是以上所讲的,接着说明“后时如何行者”。
“后时如何行者:应将所集众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贤行愿,及七十愿等,回向现时毕竟诸可愿处。如是应于晨起、午前、午后、初夜(各一座),四次修习。”(46页第3行)初修习时,时间不应该很长,因为我们是凡夫,很容易被沉没、掉举所自在(主宰),而染到沉没、掉举的过患,千万不要贪坐很久,实际却都在修沉没、掉举,这样不好。时间可以很短,但尽量修得很完美。修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当你看到法座时要很快乐才对。当沉没、掉举出现的时候,赶快下座,这是没关系的,我们应该要以很快乐、很宽广的心情来修行。如果不这样,日子一久,可能会有两个问题的产生:一是勉强修习,却修得不快乐,而有风疾;二是一看到法座就想呕吐,很害怕,不想上去。变成这样子就很不好。(第7行)“若待稍固,时渐延长,于一切中,应离太急太缓加行过失。”就是修行时不要太急也不要太缓,当你对所缘境已有把握,就可以把这个修行的时间延长,能够避免这个太急促或太缓慢的过失之后,“由此能令障碍减少,疲倦昏沉等亦当消灭。” 这是在正座修时应该注意到的事项。
至于正修之外,应如何做呢? (第8行)“未修中间如何行者:总之虽有礼拜、旋绕及读诵等,多可行事;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谓于正修时励力修已,未修之间,若于所修行相、所缘,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则所生德,极其微鲜。故于中间,应阅显说此法经论,数数忆持;应由多门,修集资粮、生德顺缘。亦由多门,净治所有违缘罪障。一切之根本应如所知,励力守护所受律仪。故亦有于所缘行相净修其心,及律仪戒积集资粮三法之上,名为三合而引导者。”也就是说,我们在正修之外应该去阅读与正修有关的书,或是去问别人修行的相关问题。并且由多方面去净修自己的心,以期所缘的逆境、罪障得以净除,努力的守护律仪、积集资粮,如此修行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有四种资粮需要积聚,最后一行提到:“复应学习四种资粮,是易引发奢摩他(止)道,毗钵舍那(观)道之正因,所谓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应如何行。”没有睡的时候要怎么修? 正睡的时候应该怎么去行持? 这些都应该注意到。
“密护根门”方面,(47页第2行)“初中有五:一、以何防护者,谓遍护正念及于正念起常委行。其中初者,谓于防护根门诸法,数数修习令不忘失。二者谓于正念,常恒委重而修习之。”即是如前所说,在正知之上好好的忆起正念。“二、何所防护者,谓六种根。三、从何防护者,谓从可爱及非可爱,六种境界。”当遇到可爱境和不可爱境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生起乐受和苦受;当乐受生起的时候,就想继续受,因而产生贪着;苦受生起时,又想要加以排斥。
“四、如何防护,其中有二,(一)守护根者,谓根境合,起六识后,意识便于六可爱境六非爱境,发生贪嗔,应当励力,从彼诸境护令不生。(二)即以六根而防护者,若于何境,由瞻视等,能起烦恼,即于此境,不纵(容)诸根而正止息。其守护根者,是于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随好。若由忘念烦恼炽盛,起罪恶心,亦由防护而能止息。取行相者,谓于非应观视色等,正为境界,或现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现前往观;取随好者,谓于六识起后,能引贪嗔痴三之境,意识执持,或其境界,虽未现前,由从他闻,分别彼等。”如噶当派奔恭甲格西的修法一样,当他生起恶心的时候,自己马上知道要去除恶念,因而善心立刻滋长。他初修行时,当一念恶心生起的时候,便拿一粒黑色的小丸子放在一边;当一念善心生起的时候,就拿一粒白色的小丸子放在另一边。开始的时候小丸子多是黑色的,很少有白的;之后黑丸子愈来愈少,白丸子愈来愈多了。时时看察住自己的心,就像警察拿着枪,防范着犯人,专心一意地,就只注意这个工作而已。“五、防护为何者,谓从杂染守护其意,令住善性,或无记性。此中所住无覆无记者。谓威仪等时,非是持心住善缘时。”
“正知而行者有二,(一)何为所行事,(二)于彼行正知。初中有二,谓五行动业及五受用业。其中初五(行动业中)之身事业者,谓若往赴所余聚落余寺院等。若从彼还。眼事业者,一若略睹,谓无意为先,见种种境。二若详瞻,谓动意为先,而有所见。一切支节业者,谓诸支节,若屈若伸。衣钵业者,谓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钵。乞食业者,谓饮食等。寺内五种受用业中,身事业者,若行谓往经行处,或往同法者所,或为法故行经于道。若住谓住行处,同法亲教,轨范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谓于床等上结跏趺坐。语事业者,谓若请受,曾所未受(之),十二分教,分别了解。诸已受者,或自诵读,或为他说,或为引发正精进故,与他议论所有言说。意事业者,谓诸默然,若于中夜而正眠卧,若赴静处,思所闻义;若以九心修三摩地;若正勤修毗钵舍那;或于热季极疲倦时,于非时中起睡眠欲,略为消遣。昼、夜二业者,谓于永日及初、后夜,不应睡眠。此亦显示身语二业;言睡眠者,显示唯是夜间之业及是意业。”(第11行)此段旨在说明行、住、坐、卧的规矩。
在此,我会把《广论》很快地逐字念一遍,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就是《广论》的口传,如此才有圆满的传承。
“于此十事正知行者(即上述之‘二、是于彼行正知’),谓随发起若行动业,或受用业,即于此业先应住念,不放逸行。由彼二种所摄持故,应以何相而正观察,如何方便而正观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观察正知。此中复有四种行相,初谓于其身事业等十种依处,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处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于其往返事业,如律所说,往返行仪,正了知已,即于其时,正知现前,行如是事。二谓于其何种方所,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行时,应先了知沽酒等处,五非应行,除此所余是可行处,于彼彼时,安住正知。三谓于其何等时分,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时,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后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尔时亦应安住正知。四于所有此诸事业,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应于其尔所事业,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宣说行时应当极善防护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学处,悉当忆念。”(48页第8行)
这一段在说明下座时的行持方式。一般来说,若以正座修与下座修来相比较,下座修比较重要。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当你在正座上修时,你会很小心地守护根门,但下座后就很危险了,因为所遇的境很多,如果你乱来的话,会把整个上座修所获得的功德全都破坏掉。所以下座后好好地修持,才是一个好的缘起。
对于饮食的量而言,吃太少了会让人肚子饿,太饿了就不能修善法;但也不能吃太饱,太饱了对修法也会有障碍,吃的量应该是在快饱之际就要停止。饮食太多会使身体太沉重,有如负重担一样,而且会增长昏沉及睡眠,如此一来,根本没有能力去断除烦恼。因此,饮食知量者是:如果吃三分会完全饱满的话,那就只吃三分之二就好了,让三分之一是空着的;如果吃到三分之三,全部满的话,你可能连呼吸都很困难。饮食不知量会引发贪欲,会有三种过患:(49页最后1行)“过患有三,一、由受用因所生过患者,谓应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为齿所嚼,为涎所湿,犹如呕吐。二、由食消化所生过患者,谓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后夜分,消化之后,生血肉等,诸余一类变成大小便秽不净,住身下分。此复日日应须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三、由求饮食所起过患,此有五种,(一)由为成办所生过患者,谓为成办食及食因,遭寒热苦,多施劬劳。若不成办忧憾而苦;设若成办,亦恐劫夺及损失故,发起猛利精勤守护,而受诸苦。(二)亲友失坏者,谓由此故,虽父子等互相斗诤。(三)不知满足者,由于饮食爱增长故,诸国王等互相阵战,领受非一众多大苦。(四)无自在过失者,诸食他食者,为其主故,与他斗竞,受众多苦。(五)从恶行生者,谓为饮食,饮食因故,三业造罪,临命终时,忆念其罪,追悔而死,没后复当堕诸恶趣。虽乃如是,然亦略有少许胜利,谓由饮食安住其身,若唯为此故,依止饮食,不应道理。故应善思而后受用,谓由身住,我当善修清净梵行。施者施主,亦为希求殊胜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当成办彼等所愿,令得大果。又应忆念《集学论》(寂天菩萨著)说,应当思念饶益施主,及身中虫,现以财摄,于当来世,当以法摄。又应思惟当办一切有情义利,而受饮食。《亲友书》(龙树菩萨著)亦云,‘应知饮食如医药,无贪嗔痴而近习,非为骄故非慢故,非壮唯为住其身。’”
前段说明:食物在我们未吃之前是很鲜美,颜色很好看,但吃下去之后就不一样了;而且人为了求取饮食,可能需要很劳累的去取得,为此一直很辛苦。为了饮食而引发贪欲,致使在一生中浪费了太多时间为了饮食而工作;得到了之后又有怕被夺走的苦恼;而且由于贪求饮食的缘故,使我们造作了很多身口意的恶业。反观菩萨的法行,若要菩萨为了求饮食而造恶业,那他宁愿饿死。
我们取用饮食不应以食物的美好而生贪着,而是要以“为了要维持此身体来修善法,以及为布施、供养寄生在身体内的那些小虫”的心态来摄取饮食才对。而且要在心里存有“现在我摄取这些饮食来供养体内的八万四千虫,现在以财物施,以饮食来行布施,日后我更要以佛法来度化它们,以为法施”的意乐;然后以此意乐来受用饮食。更进一步说,我是为了无边众生的义利才来受用这些饮食,把饮食当成药石来受用,不应是为了增长自己的贪、嗔、痴等烦恼,也不是为了身强体壮而受饮食;只是为了安住此身躯以便修行善法的缘故。这些是下座后有关“饮食知量”的修持准则。
关于悎寤瑜伽,(50页最后1行)“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如何行者。《亲友书》云:‘种性之土于永昼,夜间亦过初后分,眠时亦莫空无果,具足正念于中眠。’此显永日,及其夜间初、后二分,若正修时,若其中间,如所应行。故行坐时,应从五盖,净修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说。此与护根、正知三中,皆具修时修后二法,此中所说,是修后者。眠睡现行是修后事,故此莫令空无果。如何眠者,谓于永日及夜三分,于(夜之)初分中,修诸善行,过(夜之)初分已至(夜之)中分时,应当眠息,诸为睡眠所养大种,由须睡眠而增长故。若能如是长养其身,于诸善品修二精进,极有堪能,极为利益。”关于这点,我要补充说明:我们睡眠是一定要的,不睡不行,虽然得到三摩地,证得“止”功德的时候就可以断除睡眠;但在这之前我们还是需要睡眠的。
“临睡息时,应出房外,洗足入内,右胁而卧,重叠左足于右足上,犹如狮子而正睡眠,如狮子卧者。”(51页第5行) 这个说法是小乘有部的说法,大乘的说法不一样,大悲心具有四身果位,对佛功德的描述认知不同。这里一定要用狮子卧的理由是小乘有部的说法,认为世尊虽然经由持续地修行而进入资粮道,然后加行道、见道、修道,乃至无学道,而证得佛的果位,但因为成佛时的身体,是由他的父母净饭王及其王妃所生的,是由惑业所感召的有漏身体,虽然成佛了,但是这个身体是有漏的,不是无漏的。因此(51页第6行)“犹如一切旁生之中,狮力最大,心高而稳,摧伏于他。如是修习悎寤瑜伽,亦应由其大势力等,伏他而住,故如狮卧。饿鬼诸天,及受欲人,所有卧状,则不能尔。彼等一切悉具懈怠,精进微劣,少伏他故。又有异门,犹如狮子右胁卧者,法尔令身,能不缓散,虽睡沉已,亦不忘念,睡不浓厚,无诸恶梦。若不如是而睡眠者,违前四种,一切过失,悉当生起。”
为了不使诸位因听受时间太长而起昏沉、掉举,今日就讲到此为止。
【专有词汇】
依据中国北京民族出版社于1985年3月出版,张怡荪主编的《藏汉大辞典》
注一:相续、流,自体前前后后众多刹那所成的事物。传统、系统,前后不断一脉相承的系列。自相续──新陈代谢的肉体。心相续──前后演变的心思。
注二:定解的藏文有确定、决定、肯定、一定、真实、真正、确实不假等意思。
附录一
启胜道门道次师承启请文──
启请文 配合《上师供养》资粮田图
具德珍贵根本之上师 A.喇嘛宗喀巴大师──根本上师,
请来安住我顶莲月座 外相为宗喀巴大师,内在为释迦
并以甚深恩惠摄持我 牟尼佛及其金刚持的官续相
赐予身语意之诸成就
B.“广大行派”(方便)传承上师
无比导师世尊人天师 薄伽梵
贤圣补处尊主阿逸多 主尊:弥勒佛(无能胜)
胜者记别圣教无著尊 1 圣者无著菩萨
此三佛陀菩萨我启请
赡洲智者顶饰之世亲 2 世亲菩萨
证得中道圣教解脱军 3 圣者解脱军
安住信地大德解脱军 4 大德(尊)解脱军
开世间眼三尊我启请
转依希有奇特最胜军 5 最胜军(殊胜军)
以其深道修心调伏军 6 调伏军
成为广行珍宝遍明照 7 毗卢遮那──(寂护)
众生亲友三尊我启请
广弘智度胜道狮子贤 8 狮子贤
全持胜者教授古萨利 9 大古萨利
慈惜一切有情妙净善 10 小古萨利(妙净善)
众生舵手三尊我启请
内心证得菩提之金洲 11 金洲上师
继诸大乘传承之燃灯 12 阿底峡尊者(吉祥燃灯智)
显扬贤道珍贵之大师 13 种敦巴杰微炯内(佛陀生处)
教法中柱三尊我启请
C.“甚深见派”(智慧)传承上师
言语无比胜导释迦主 释迦牟尼佛
聚集胜者诸智妙吉祥 主尊:文殊(妙吉祥)
直观深入至圣之龙树 1 圣者龙树菩萨
言教顶饰三尊我启请
显扬圣者旨趣之月称 2 月称
月称高足大正理杜鹃 3 大正理(智)杜鹃
以及佛子正理之杜鹃 4 小正理(智)杜鹃
正理自在三尊我启请
如来直观甚深之缘起 5 阿底峡尊者(吉祥燃灯智)
显扬贤道珍贵之大师 6 种敦巴杰微炯内(佛陀生处)
赡洲庄严二尊我启请
D.噶当“道次派”传承上师
相应自在具德衮巴哇 主尊:衮巴哇·汪秋坚赞(自在幢)
依持甚深三昧纽苏巴 1 纽苏巴(《广论译》“内邬嗉巴”)
全持调伏箧藏塔玛巴 2 塔玛巴·噶瓦达僧
边鄙明灯三尊我启请
勇猛精进修习空狮子 3 洛札·南喀生格(虚空狮)
贤圣赐予加持虚空王 4 堪钦·南喀生波(虚空王)
断除世间八法贤狮子 5 堪钦·生格桑波(狮子贤)
杰色桑玻诸尊我启请 6 杰色·脱麦桑波(狮子无著贤)
以觉心视众生为子女 7 洛札珠钦·南喀坚赞(虚空胜利幢)
天中天所摄受及加持
浊世引导有情胜善友
虚空胜幢尊者我启请
E.噶当“教典派”传承上师
继承胜者善友博多瓦 主尊:博多瓦·仁钦赛(宝明)
智慧无比无敌霞惹哇 1 霞惹哇·雍丹札(功德称)
奉行菩提心之切喀哇 2 切喀瓦·耶协多杰(智金刚)
满众生愿三尊我启请
教证君王菩萨吉布巴 3 吉布巴·却吉紧赞(法幢)
无垢经教自在学者主 4 拉·隆吉旺曲(教法自在)
三界众生珍贵之怙主 5 拉·旧维贡波(众生怙主)
大雄长老三尊我启请
清净戒律香气桑钦巴 6 桑钦巴·达玛索南(盛福德)
十万律部君王措那巴 7 措那瓦·喜饶桑波(智慧贤)
穷尽毗昙大海门札巴 8 门札巴·楚臣札喜(戒吉祥)
有情导师三尊我启请
精通甚深广大佛正法 9 札廓堪钦·却嘉桑波(法依怙贤)
一切有缘众生皈依处
以贤事业弘扬诸教法
具德上师足下我启请
F.噶当“教授派”传承上师
大德成就自在促青巴 主尊:京哦·促青巴(戒律燃)
如法依止善友熊奴宇 1 大甲域瓦·熊奴宇(童光)
以胜乘道修心杰贡主 2 杰贡饮波·迅努札巴(童子称)
胜者之子三尊我启请
希有功德藏主佛陀子 3 桑杰温敦(佛德)
贤圣赐予加持虚空王 4 堪钦·虚空王
断除世间八法贤狮子 5 堪钦·狮子贤
杰色桑玻诸尊我启请 6 佛子无著贤
以觉心视众生为子女 7 洛札大成就·虚空胜利幢
天中天所摄受及加持
浊世引导有情胜善友
虚空胜幢尊者我启请
G.格鲁派(即“新噶当派”)传承上师
无缘悲心大藏观世音
无垢智慧至尊妙吉祥 主尊:宗喀巴(善慧名称)
雪域智者顶饰宗喀巴
罗桑札巴足下我启请
成就自在之绛白嘉措 1 绛白嘉措(曼殊海)第八世嘉瓦仁波切
言说大日吉祥之克珠 2 克主·格雷贝桑(善乐吉祥)
耳传教授藏主巴索杰 3 巴索·却杰坚赞(法幢)
无比上师三尊我启请
获得双运身却吉多杰 4 珠钦·却吉多杰(大成就者·法金刚)
现证三身嘉瓦温萨巴 5 嘉瓦温萨巴·洛桑顿珠(善慧义成)第三世班禅
教证君王桑杰耶舍主 6 克珠桑杰耶舍(佛智)
大德贤哲三尊我启请
罗桑却吉坚赞能持尊 7 罗桑却吉坚赞(善慧法幢)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
及其心子之衮却坚赞 8 衮却坚赞(胜宝幢)
显扬贤道之罗桑耶舍 9 罗桑耶舍(善慧智)第五世班禅额尔德尼
圣主上师三尊我启请
广弘释教之阿旺将巴 10 至尊·阿旺将巴(语王慈)
及其心子洛桑年札尊 11 洛桑年札(善慧誉)
犹如大海云丹塔耶主 12 云丹塔耶(德无垠)
具恩上师三尊我启请
罗桑耶舍遍弘教法主 13 赤钦·丹巴饶杰(善慧妙智教法增广)
罗珠桑玻普度诸有情 14 罗珠桑玻(善慧解脱·慧智贤)
罗桑善知布施佛正法 15 榜却堪钦·罗桑京巴(善慧施)
无等上师三尊我启请
开示牵引善缘四教证 16 杰赛·格桑凡增(贤劫持教)
教说行持二者具无双
深恩无等根本之上师
我以三门恭敬诚启请
多闻教法广弘盛坛城 17 杰·格桑巅簪克珠(贤劫持教智成)
显扬修二次第野兽影
善缘化机明灯白莲亲
巅簪克珠足下我启请
无余积集三世依处身 18 达波仁波切(帕绷喀仁波切的根本上师)
精宣罗桑将贝善说语 罗桑张贝伦珠嘉措(善慧妙吉祥任运成就)
自成三学因果大海意
有恩化现之身我启请
以慈持戒等诸圣者财 19 帕绷喀仁波切(慈氏持教事业海)
善满心流护持佛教主
披着四种事业大海衣
普遍至尊上师我启请
罗桑札巴及诸胜者智 20 赤绛仁波切(善慧智持教海)
摄一执持无垢胜教主 (此偈颂由廖本圣居士恭译)
集化无量坛城海怙主
大恩上师足下诚启请
双运近传珍异大宝藏 21 色贡仁波切(阿旺要敦)
此世证得双运度善缘
示双运道阿旺根敦尊
我兹启请赐予俱生智
以佛罗桑经续正教法 22 宋仁波切
心流无余希有勤精进
高举佛教胜幢有恩主
具德上师足下我启请
善持佛教心命之胜幢 23 巅津嘉措(语王善慧持教海)
波涛大海善心语自在
三界之王无比无等有
证得解脱尊前我启请
善持实净佛教之心命 24 喇嘛梭巴仁波切
娑婆无等唯一之庄严
引导殊胜解脱息界尊
圆满资格上师我启请
直观一切广大经典眼
善缘走向解脱胜津渡
由悲感动善用方便尊
令人明了善友我启请
愿于具德上师一生事 总启请文
刹那亦不生起颠倒见
以视所作皆善感恩信
愿有上师加持入我心
(《启请文》偈颂由高明道居士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