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集谛:找到苦因!?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9
  问:集谛:找到苦因!?
  索达吉堪布答:其实,痛苦的根源,就是业和烦恼。若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遇到痛苦时,把一切都归结于外境和他人,这是非常颠倒的。现在很多人碰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采取特别过激的手段,甚至把性命都丢了,这种行为极其愚痴,非常不值得。
  不过,我们从小到大,这方面的教育非常欠缺,虽然在老师面前上过无数的课,学过无数的知识,可是遇到痛苦时,仍然一筹莫展;走上工作岗位时,仍然不知如何与人相处;在家庭中,仍然不懂怎样孝顺父母、养育子女……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老师,老师也是受教育体制所限,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这应该是众生的共业所致。现在的社会问题,一天比一天多,有学识、有远见的人,包括许多老师,也发现了这些弊端,但却无力扭转,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不过尽管如此,我们面对这些现象,也不能一直听之任之、麻木不仁,而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尝试转变。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很容易的,可能会面对种种磨难,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
  所谓的勇敢,并不是遇到看不惯的,就举起拳头跟人打架。真正的勇敢,是敢于接受前后世、业因果、轮回痛苦的真理,并用这些去改变自己和他人。不论在世人看来,我们的见解和行为多么另类,自己也不要畏惧、退缩。如果没有这种勇气,且不说改变社会,就算在世间上生存,生活的能力也极其脆弱。
  现在社会上,很多单位都非常缺人,整天到处招人。与此同时,找不到工作的人却比比皆是,大学生就业都特别困难。我看了一些大学生就业的报道后,感到特别震惊,每年竟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对他们而言,毕业就等于失业。
  为什么人才供需双方无法对接呢?因为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首先要有一定的修养,诚信、善良,擅于处理人际关系;其次,要会做事情,要实干,而不是有张文凭,或者口才好就可以。毕竟,文凭不等于效率,口才也不等于人才。古人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现在很多大学生都不具备,所以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经常都找不到。
  而很多大学生的话,又把目标定得过高,还没有开始工作,就想买房、买车、买这个那个,一直给单位提要求“每个月的工资不能低于多少,否则我不干”。自己的贪婪和欲望极其强烈,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单位带来什么。
  这样的现象,如今在藏地也存在。因为藏地老师比较少,很多学校都非常需要。但一些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当老师的首要目的,不是好好地教书,而是多多地赚钱。如此一来,他不会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也不会好好地上课。这样的老师对学校来说,没有很大的意义,学校也不需要这种人,因此又互相脱节了。
  诸如此类的问题,等你们迈出校园后,可能都会遇到。其实,一切的痛苦,归根到底源于自己的业和烦恼,这就是佛教所说的“集谛”。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善是不是一种教条?
下一篇:道谛:断除苦因!?
 请问大堪布具体该怎样拔除痛苦呢?
 如果我们发愿这一世成佛,是不是只能修净土法门,往生极乐世界后再修行成佛..
 佛法里讲“福自我求,命自我造”,我想知道,命运到底能不能改变呢?..
 如果我皈依佛教,能不能获得自己的幸福?
 如果我们具备弘法利生的能力,那时主要弘扬宁玛巴自宗的教法,还是弘扬汉传..
 佛教包含了大智慧,您能不能介绍一个增长智慧的方法?
 我们如何才能有这样的广大发心,去利益有情、断除我执?
 佛陀规定犯了什么戒条,就要惩罚多少多少劫,请问这该怎么理解?
 若是成天忙于帮助他人,定会影响个人的修行,对此您持什么态度?
 作为一个世间人,怎么样将世间法与佛法圆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突然有象是被闪电电到的一阵触电的感觉,是怎么回事?[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一二一○)[栏目:杂阿含经]
 霉雨中的怀“缅”[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一个微笑,一个奇迹[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真正的随缘,是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栏目:放下就是快乐]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栏目:禅名词FAQ]
 有难不要逃[栏目:法鼓钟声]
 萨迦格言[栏目:教言汇集]
 说吉话祥 八 身怀诸巧艺 Sippam[栏目:说吉话祥]
 张小施主[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