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1 构成偷盗的条件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52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1)
——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

五【原文】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讲 记

一、构成偷盗的条件

这里讲了不偷盗的十大利益。现在你在街上,一个人都没有,看见那里丢了个钱包,打开一看,全是美金,几百张,你愿不愿意去拿啊?确定不能拿。因为不偷盗有十大利益,偷盗就有十大害处,这十大利益不是几万美金能买得到的。不但得不到,还要倒贴,还要付利息。因为本来不属于你的,你得不到,而且你伤害了别人。打个比方,这个钱是救命的,你把别人救命的钱拿去了,使别人命得不到救,这个罪过得怪在谁身上去?这等于间接杀生,这个罪过不得了啊。偷盗又叫不予而取,就是没有给你,你却拿走了。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是骗,是窃,是抢夺,还是霸占,还是坑、蒙、拐、骗,都属于偷盗的行为。

造成偷盗的业力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这个罪就形成了。第一,起了偷盗的心。故意起盗心,有心要盗,不是无心的。比如说我们两个在这里,我们都拿了个杯子,结果你的杯子跟我的杯子一样,结果我以为是我的杯子,就拿走了,这不算犯盗,这种是属于无心。真正严格意义上讲不算,但是有过失。第二,确实不是你的,属于别人的。假如说自己的东西,那就谈不上偷了。第三,不是你的,你也知道是别人的东西还拿走。如果你以为是自己的,那也不算偷盗。比如刚刚讲这个杯子放在这儿,以为是自己的拿走了,这个不算偷盗。你说,那行,那我就以为是自己的,我就可以拿走了。不是这个意思啊。知道是别人的东西,还要拿走,这就属于第三个条件。第四,预先有盗窃的动机和准备,也就是作案计划、行动纲领。比如说是骗啊,偷啊,抢啊,就是盗取的这种方式。第五,盗取,就是拿过来。具备了以上这五个条件,偷盗的罪名就成立了,偷盗的业力也就形成了。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2 不偷盗的利益之资财盈积
下一篇:《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12 不杀生的利益之命终生天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5 三种福田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 4 不邪见的利益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一 3 关于业力
 《修心八颂》讲文十七 诸法如幻 下
 《修心八颂》讲文十六 诸法如幻 上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十一节 两大主流的远行 —— ..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4 布施的利益
 遇事用佛法来对照
 《修心八颂》讲文八 愿惜此宝 下
 对三位弟子的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第四十:随意见诸佛国愿[栏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做人的标准[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13.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大药 第六章 自他交换的殊胜法门[栏目:雪谦·冉江仁波切]
 68 黄金毒蛇[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快乐之道[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第一卷)[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