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8讲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46

《广论奢摩他08》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05-25

关于止观的部份,要讲解的实际上是六个段落,前面先有五个大项。在止跟观,各别进行学习的之前,有些关键重点应当要先行了解,所以前面先讲出五项,这五项都了解完毕之后,第六项才是止观如何个别的学习。它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前面五项中已经讲到第五项,第五:次第决定(第344页)。

照前面的顺序,第一项,先讲止跟观的功德利益何在?第二项,讲止包括一切的等持;第三项,讲它个别个别的等持是什么?第四项,讲必需两者都要一起修;第五项,是我们现在要进行的段落—「次第是决定的」

《入行论》云:「当知具止观,能摧诸烦恼,故应先求止」首先引经据典作一说明。根据《入菩萨行论》的颂文是这样讲的:「应当知道具足安止的胜观,才能摧灭掉一切烦恼。因此之故,首先应当要先修安止。」亦即在具备安止的情况下,再进一步修胜观才能把烦恼灭掉,就是指在前面安止的阶段,是不能灭掉烦恼的,它只能摇动烦恼而已,还没具足把它灭掉的力量。如果能让烦恼发生动摇,就表示烦恼的危害性不会发生了。

现在不仅仅只修止而已,更进一步还要去修胜观,修完胜观之后,就可以把烦恼全灭掉了。这句话是说:一个瑜伽师了解到这一点的话,如果问,「到底要先修安止?还是先修胜观呢?」回答当然是要先修安止。故应求安止,亦即应先修安止。不过,先产生胜观是不可能的,所以还是要先修安止,但也有止和观是同时产生的。

在密咒乘门的地道理论里,曾谈过一个段落,大家可以把上次我们讲解过的再好好听闻一次。能与本尊所谓的坛城,内心好好各别各别分析,也能达到心可以安住,到最后止跟观会同时形成,在密咒乘门中有如此开示,这个胜观最主要的就是在分析所缘的对境,它各别的性质情况下能够达到气的收摄。因气收摄之故,所以涣散的心也能去除掉,最后能达到心完全不动摇,所以专一的安止也能够修成了,这是密咒乘门的一个特色所在。

我们现在所谈到的是显教乘门,它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假设从对境做个分析,对于安止显然是有伤害的,是不能达到安止的,这样的情况是不同的。这里讲,对于止、观二者而言,应当要先修止,之后再修胜观,这种说法是从显教乘门的角度来讨论的。

至尊仁波切后面会提出一个疑问来作讨论。首先引《入行论》谈到,就止跟观二者而言,要先修安止才修观,但前面的章节已讨论过了。我们都知道在修胜观时,当然会去了悟无我、和缘取空性,不过在修安止时,也有了知空性和了知无我不是这样子吗?

前面第三大项,「止观自性分二」(第339页)提到,止跟观所缘的对境是如所有性的法和尽所有性的法,都可以当止跟观所缘对境。所以止所缘的对境,显然也有空性的法。这些在《庄严经论》《菩萨地》《修次中篇》以及祥帝巴的《般若波罗蜜多教授》等论中都已经引经据典谈过了。

这些所引经典内容就是说:修止跟观的法,所缘取的对境都有空性的意义。这个意思是不是指修止的时候,就有缘取空性和无我的意义,这时不就是已经达到胜观了吗?不就是止跟观也同时形成了吗?针对这个问题就会产生了这个疑问,因此,至尊仁波切提出来讨论。

问题的产生,首先引经据典来做一个说明。《修次初编》云「此二所缘无定」此二(止和观),此说止观所缘无有决定。前文亦说,止所缘中俱有法及法性,故先了解无我深义,缘彼而修,则心无散乱之止及缘空性之观同时俱起,何必先求奢摩他(安止)已,次乃修观耶。就有这么一个疑问存在?

前面很多经论都谈到过了,止所缘取的对境也有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就是这里谈到的有法和法性。有法是世俗谛;法性是胜义谛。法性,指无我意义、空性的意义,了知了之后,缘取这个部份来做观修,心思完全没有涣散,因此修成安止,这个也有。修成安止的情况下,已经了知无我法性的意义,而且又缘取它来修安止,这时候不是安止也修成、胜观也修成了吗?一样嘛!应该止观同时存在。

对无我的意义,首先有所安止,之后缘取它来做观修,此时虽是修止,其实,胜观同时形成。胜观的意思,指无我的意义已经看到了,没有比这个更加殊胜了,故谓胜观。那不是止和观同时存在吗?为什么前面所引的《入行论》说,要先求安止,之后才求胜观呢?为什么又有这种说法呢?这就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相同的想法。实际上,胜观和了悟空性的意义是不相同的。就胜观而言,即使是外道,他的内心也有谛成(谛实成立)的执着和补特伽罗我执,这种情况下,他还是有胜观。但就了悟空性的意义这个部份外道是没有的。可见胜观和了悟空性的情况不一样。在拥有胜观的情况之下,但不了解空性的意义,这种情况也很多,也就是说这二项是不相同的。不是说,了知空性的意义,后面就一定会产生胜观,不是这样的情况。

曾去过印度的,听尊者达赖喇嘛讲经开示,常常会谈到这个内容。尊者说:广论的学习,若先学习空性的意义这个部份,会比较好。其实,在很多地方,他都曾经这样开示过。

先把空性的意义好好的了解,之后学习四圣谛的内容,之后再去学习,怎么对治我的烦恼,后用无我空慧,怎么对治烦恼再好好的学习,慢慢进入到内道佛法中,然后才会去重视依止善知识是很重要的;皈依要怎么做?皈依是很重要的,慢慢这样来学习,这种情况也有的。在这个时候都还没有谈到胜观呢!因此之故,有了胜观之后来修安止。修安止先产生住分,之后再进行分析来产生胜观这样子也可以,有很多的情况。

可见胜观和空性的了悟,这些关系都不是很大。了悟空性的后面是不是会有胜观,胜观的前面是不是要先了悟空性,并没有很大关系存在,但是应当知道,有运用胜观之后来观修空性者,也有用安止之后,再来观修空性,两者都有。但大多数人都把胜观等同于了悟空性当作一件事,故产生学习安止的时候,也有缘取无我之意义来修安止,如此说来不是安止时亦得到胜观吗?

然《入行论》云:先修安止后修胜观。此次第看起来有因和果的次第存在,因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之故,这里谈到有因果关系时,马上就发生一个疑问,修安止的时候也可以缘取无我的意义来做观修?应该止观同时形成,为什么这又说它有因果,前后的次第存在呢?这个问题马上就产生了。

解释胜观和了悟空性,彼此之间关系应该怎样来做说明?譬如说有一些人的脑袋比较迟钝,学什么事情都很慢,可是就有一些人脑袋很锐利,学什么东西都很快,也有这种人存在。我们就要问了,反应很灵敏的这种人,跟学习内道佛法有什么关系吗?有没有说,他非常聪明的关系必定学习佛法,没有嘛!没有这样讲。或者说一个学习佛法的人,他必须要非常聪明根器很锐利,也没有这种说法。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子讲,一个学习佛法的人,如果他的脑袋非常聪明又利根,那么对佛法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可以了解得很深入,是可以这样子讲的,这样讲就如同空性跟胜观彼此之间的关系,大概就是这样。

因此可以说,以胜观跟空性了悟这个方面,并不是说得到了胜观之后一定会了悟空性,是没有这样子讲的,它们彼此之间没有这样的关系存在。好像我们前面提到的,一个脑袋聪明的人,一定会学习佛法,并没有这样讲,这是不一定的,他可以学也可以不用学。所以说,有了胜观之后必定了悟空性,没有这样一种说法,或者说在了悟空性之后,他必定就会有胜观,那也不一定,此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就像,一个人学习佛法之后,就变得非常聪明,也不能够这样子讲,它们彼此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但,可以这样子讲,假设二者都齐备的话,就真的是非常好,他拥有胜观之后去了悟空性,非常的好,或者他了悟空性之后去拥有胜观,也非常好,二者都同时拥有的话,是最好的。

可见对方所提出的问题,是把了悟空性跟胜观当做一个同义词,因此会产生这个疑问。前面说过,胜观之前要先学习安止,但又说,安止的所缘对境,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法,都可以当作安止所缘对境。就是说,如果我缘取空性的意义来修安止,就是了悟空性的意义,所以它是胜观,这样子所得到的安止跟观不是同时形成吗?所以就形成了这个问题。

至尊仁波切的答复是,「此说观前先修止者,非说引生正见通达无我须先修止。」此说,胜观之前要先修安止者,这句话的意思,是前面引经据典讲解止之后才是观,但不是说,引生正见及通达无我之空性的了悟前面要先修安止,并不是这个意思。前面的说法,是把观跟空性意义的了悟,完全混淆在一起。对方所了解的是,二者的意思一样。

因此之故,是不是我对空性的意义了悟之前,要先修安止。「引生正见通达无我」就是空性的了悟,是不是说在空性的了悟之前,要先修安止呢?不是的。至尊仁波切的答复:在这个无我见地的产生前面,需不需要安止呢?不需要。但胜观要产生前,需要安止,所以把这二者分开了,这是至尊仁波切的解释。

无我见地产生前,不需要安止,但是胜观产生前,就需要安止了。不仅如此,底下还要更进一步答复:非说引生正见通达无我的意义要先修安止,「虽无止者,亦能生正见故」,其次进一步答复,「又此正见内生强力之感觉(觉受),亦不须以止为先。」不要说见地产生之前不需要安止,见地产生之后,对于见地的了解,更加加强,让内心产生震动,而发生改变的觉受,这种觉受的产生也不需要安止,为什么呢?「以无止者,仅以观慧数数思择,此亦能生强力感觉,无所违故。」以,就是因为。因为在没有安止的情况下,用思择慧(观察慧)把对境数数再三思惟又思惟,也能产生强烈见地方面的觉受,这个也有。

原因何在?一般,我们谈到安止的时候,在闻思修三个段落里,安止是属于修慧,就算一个人,在修慧还没有产生之前,可做听闻、也可以做思惟。所以听闻的时候,可以听闻空性的意义;思惟的时候,也可思惟空性的意义,不仅如此,对无常、四圣谛、菩提心、轮回的过患、业力因果等等,都可以听闻也可以思惟。

由听闻产生闻所生慧;由思惟产生思所生慧,那时候还没达修慧。修慧还没有产生的前面,一样可以有闻慧,也一样可以有思慧,这时候会导致内心的改变而得到某种程度的定解,内心跟以前不一样。这种定解的产生当然有;这种觉受的产生当然也会有,所以到了安止的时候,是心能够专一安住,而做观修,这就是修慧。

就算是修慧还没有产生之前,闻慧、思慧的部分,对于四圣谛、空性的意义、菩提心、轮回过患、业力因果等等,再三听闻、再三思惟,让内心产生改变的这种觉受当然会有,确实是这样子的。后面说,若相违者,相违的意思,就是安止若没有产生的话,则令内心产生改变的这个觉受,也不会产生,这就是相违的意思。

如果这样讲,那么,修死亡、无常、轮回过患、菩提心等等,这些观修想要在内心产生一个强烈变化的觉受,还是需要依靠安止,这个过失就太过牵强了,因为它的逻辑推理,也是相等的缘故啊!

至尊仁波切解释,了空见地产生之前,并不需要先要有安止,不仅如此,对了空见地能够引发内心转变的这种觉受之前,也不需要安止,问题就在这里了。「若尔,观前修止为何耶?」胜观前面为什么要修安止?以下引用《解深密经》做解释。

《解深密经》说:「若以观慧而修思择、最极思择,乃至未起身心轻安,尔时但是毗钵舍那相应作意,生轻安已乃名妙观。」《解深密经》的解释是这样子。「若以观慧而修思择,最极思择、乃至未起身心轻安,尔时仅仅是跟胜观相符合、相随顺的作意而已,必须生轻安之后,才可能够称为「胜观」。

《解深密经》把观又分成二种,随顺胜观跟正式胜观,这二者是有差别的。修胜观时,内心对所缘取的对境,再三透过分析对境,由于分析的力量,产生了身心轻安,如果身心轻安还没有产生,都不能当做正式的胜观。那时候是胜观的相随顺作意,因此,分析对境的时候,会很辛苦很劳累,当分析的力量越来加强,这些劳累和辛苦,会慢慢没有了,于是身心轻安产生了,这时候,才是正式的胜观。这里把随顺胜观跟正式胜观作一个分别。

在《解深密经》里,这一段的解释非常重要。最主要谈到,正式的胜观,一定要在思择分析的力量之下,还要能够引发身心轻安之乐,这才能够当做正式的胜观。这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至尊仁波切就根据这一段的主张,做一个说明,先确定胜观应当要这个样子。

按照《解深密经》的解释,应当要拥有身心轻安之乐的胜观,才能够当做正式的胜观。若以这个角度来解释胜观的话,不可避免的,这样的一个胜观前面,一定要先有安止。应该先有安止,在安止的情况下,进行分析思择,这时候才会引发身心轻安之乐,这样子才算是胜观。

《解深密经》谈到的正式胜观,应该有伴随身心轻安之乐,假设在没有安止的情况下,去分析思择对境,再怎么分析,也不可能产生身心轻安之乐,因此,这里谈到,胜观本身一定要包括身心轻安之乐,至尊仁波切就根据这个主张,来做一个说明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根据。

根据《解深密经》的说法,就可以很肯定的,在胜观的前面,一定要先有安止,为什么呢?假设在没有安止的情况下,去分析对境,不管你怎么分析都不可能分析清楚。但是在安住在安止的情况下,分析对境,思择对境,逐渐才会产生身心轻安之乐,这个是有的。所以至尊仁波切根据这一点,就有很明白的说明,胜观的前面,一定要先有安止。

身心轻安之乐当中谈到了心轻安。心轻安,就是心能够自由做主。心自由自主的意思是说,安住在一个对境后,要安住多久都可以完全自主作决定,这个称为心的轻安。若想要达到这个程度的话,前面一定要先有安止,因为没有得到安止,心不可能自由自主的。心轻安的意思是,我能够控制我的内心,我的心想要安住在什么对境上面,安住之后,要安住多久就多久,都完全自主的,就表示这个心已经自由自主的了。

心要自由自主之前,一定要先有安止,若没有成就安止,心是不可能得到自由自主的,这表示没有成就安止,就不可能得到身心方面轻安之乐。所以,胜观本身必须包括身心轻安之乐,那就是胜观的前面一定要心已经得到自主权,心要先得到自主权的意思,就表示前面一定要有安止,因为在伴随安止的情况下进行分析,才能引发身心轻安之乐。

心没有得到安止的情况下,是不会得到内心的自主,没有内心的自主,不可能产生心轻安之乐,根据这一点说明,至尊仁波切就可以很肯定的讲,胜观的前面一定要有安止,假设没有安止,后面是不可能有胜观的,他根据这一点来做说明的。

根据《解深密经》的解释谈到,「故先未得止者,仅以观慧而修思择,终不能发身心轻安所有喜乐。若得止已,后以观慧思择而修,轻安乃生,故观须止因,下当广说。」如果没有安止,仅仅只用别择慧对对境去作分析,也是不能够引发身心轻安的。所以,在前面没有安止的情况下,当然你也可以将对境详细作分析,但,再怎么分析也不会产生身心轻安之乐。

若得止已」得到安止之后,再用别择慧去把对境详细分析,就会产生身心轻安之乐。「思择」是分析对境。这个分析对境,不是指一般的分析对境,是具有安止,并已经有安止能力去分析对境了,因此,后面才会产生身心轻安,就表示,在没有安止的情况下,去分析对境的话,不管再怎么分析也不会产生身心轻安之乐。「故观须先止作为它的原因」,这可以明白表示,胜观的前面一定要有安止作为它的原因,「下当广说」,后面的篇幅还要再详细说明。

可是,至尊仁波切在《菩提道次地略论》里面又有不同的答复。是比较明白、深入的一个说明。《略论》里面谈到,在显教乘门以及在下续三部的阶段里面,胜观产生的前面,安止一定要有,如果到了无上瑜伽部(第四续部),止跟观同时产生。我们现在这个段落,提到次第决定---胜观前面一定要有安止,这是根据显教乘门以及下续三部的道理来进行说明的。

「故若非仅由住一境,即以观慧思择之力,若能引发轻安之时,乃是成办毗婆舍那。」故,指这个段落所做解释的意思。前面所引的《解深密经》的密意,应当是对于对境还要透过分析观察,分析之下,还要能产生身心轻安之乐,这样子才能称之为胜观的,这是根据《解深密经》经文来做这样一个解释。可见这里缘空的安止跟缘空的胜观不一样,这个要把他分开。

缘取空性得到安止和缘取空性得到胜观两种不一样。缘空的安止只是对境是空性。当我缘取这个空性后,不做任何分析思择,仅仅只是安住而已。安住空性后,经由这个安住很坚固之故,引发了身心轻安之快乐,这是一种。另一种,不仅仅安止在安止的情况下,我还加上分析思择,这就是胜观。可见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缘取空性作为对境后,不是仅仅只有安住在上面而已,安住之下,还要再进行思择分析,还要由分析的力量,引发身心轻安的快乐,这个是才是胜观。缘空的安止跟缘空的胜观二者要作一个区别。所以胜观的产生前面,一定要有安止,因此之故,缘空胜观的产生一定要有缘空安止,一定要有这个。那么,缘空的安止如何产生的呢?当然前面要得到安止、要修安止。

  刚开始学安止时,不能够进行分析,因为这时候才在观修安止,只有安住,仅仅只是这个样子而已,没有做分析的,在安住的情况下,能够引发身心轻安的安乐,在这个方面,努力勤快的去做,没有伴随着分析,这时只缘取空性而修,仅仅只是安住而已。因此,必须在安住的前面,一定要对空性的意义有所了悟,就必需听闻与思惟。对空性的意义,深入广大的听闻思惟,了悟其意义后,就将它当作观修的对境,但不做分析,仅仅只能够努力把心安住在对境上就好了。此后经由安住逐渐的坚固,伴随身心轻安,身心轻安乐的产生,成就了缘空的安止。

  这个时候,缘取空性的意义,来修安止是不能伴随分析的,因为空性的意义非常深细,想要把它做一个思惟、做一个分析的话,那是不能够的。所以,应该在前面先由听闻跟思惟,并对空性的意义有所了悟,再把了悟的意义当作缘取的对象,最初缘取之后,仅仅只是安住,而不伴随思择分析。因为,这个时候,如果思择分析,对于安住会是一个干扰。等到坚固的安住之后,看能不能引发身心轻安之乐,这方面要好好的去努力,这是缘空安止的实修。

「若但由其住一所缘,引生轻安,仍未能出修止之法,非此即得毗钵舍那」这个仍是修安止方法,不是得到胜观。「又未得止者,先求了解无我之义」若还没有得到安止,就先去了解无我的意义,「次缘此义数数思择,由此思择不能得止」这样能不能够得到安止?不能够!如果不要思择、不要做分析,只是安住而修的话,根据这个方法,可以得到安止。这是修安止的方法,不是修胜观。

因此,「故仍未出先修止已次修胜观决定次第」从这里来看,仍先修止再修观,这个次第是决定的。首先对无我的意义先了悟,如果在无我的意义了悟且安住的情况下,来进行分析的话,能不能成就安止呢?不可能。这是从一个还没有得到安止的初学者来说的。他若己经闻思且了悟无我空性的意义,要运用空性意义来修安止,在修安止的情况下,将所了悟空性的意义再三分析,不断进行思择,用这样子来观修是否可以成就安止呢?绝对不可能!

那么,要怎么做呢?这个人,若已经听闻、思惟、了悟无我及空性的意义之后,把它们当做所安住的对象,这时,将心完全安住在上面,而不伴随思择跟分析,这种情况称之为安住修。仅仅只是安住修不做任何思惟,这个方法能不能成就胜观呢?不能!因为这时缘取无我的意义,都没有伴随思择分析,他仅仅只是安住而已,以这种方式可以成就安止,但不能成就胜观,巳经得到安止之后,进一步还要在胜观上面好好努力,这就表示,缘空胜观产生前一定要有缘空的安止。止在前面,观在后面的次第是有决定的。

「缘空的安止」和「缘空的胜观」,如何做观修呢?我们前面做了一些解释,从这些解释的内容,我们好好的反省。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缘取空性」,对于空性意义,可能都没有得到了悟,不仅如此,前面谈到,修止的之前,对空性的意义、无我的意义,需要广大听闻和思惟,然后产生了悟,对于所了悟的部分,来做分析思惟,心只要专一的安住在对境上面就好了,然后这个安住还要持续很久,持续久了,就能够具有威力,才可以引发身心轻安的快乐,当身心轻安之乐引发出来后,就是成就了安止。

就我们目前的情况来讲,首先,对无我的意义、空性的意义没有了悟,但是我们学习佛法,学了很多,了解的也多,也学习了许久,佛法的意义和教法了解不少,但是了解的部分,仅仅停留于了解的部分而已,仅仅只是闻慧而已,然而,再三思惟的这个部分,并没有去做,所以,了解是了解了,但就把它搁着、放着,目前的情况是这个样子,反省一下,这是一个毛病。

其次,从修安止的方式而言,应当是听闻。听闻完毕之后,还要再三的思惟,思惟这个意义,之后,将这个意义和心完全融合,放在内心熏习,方法就是缘取对境,再三安住且进行串习,这样子才称做观修安止,这个我们也没有做。通常我们都是了解,了解了以后,却没有进行再三的思惟,更没有把它放在内心里面串习、熏习,这个也没有。耳朵听闻了,听闻之后了解了,了解了之后就把它放着,之后又去听闻另一个法的意义,又了解了,了解了之后又把它放着。

我们今天所谈到的方式,显然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已经了解的部分,应当再三思惟,再三思惟,内心生起定解之后,心要专一放在上面,不仅安住,还要能够安住很久,以这样子进行观修,才是修安止的正确方式。而如今,我们都违背了,都没有做到,这是一个毛病。

「若不以思择引发(身心)轻安,建立为观者,」胜观应是这样子来认定它的。由思择产生身心轻安之乐,才能称之为胜观,这是一件事情。其次,先修安止,之后才能够修观,这是第二件事情,「则先修止,次乃修观,全无正理。」如果,不把胜观当做是由思择引发身心轻安之乐,那么,先修安止,后面再修胜观,就没办法解释了,就没有道理了,所以全无正理!「若不如是次第而修」其次,先修止,后面修观,如果不是依这样的次第,那也没有道理,后面就要引经来做一个说明了。首先,至尊仁波切是非常肯定的,就是胜观应当怎么样子来做解释呢?一定是伴随着分析思择,之后,引发身心的轻安,这才能称之为胜观。

其次很肯定的是要先修止,后面才能够修观,这些都有它正确的道理存在的。前面说,如果不是按照这个方式,就完全没有道理了;如果不把思择引发身心轻安建立为观的话,也没有道理;如果不是先修止后面修观的话,也没有道理。正确道理应该怎么样子?《解深密经》云:「要依奢摩他乃修毗钵舍那。」就是,「要依安止乃修胜观。」《经庄严论》亦云:「依前而生后」说六度中静虑与般若之次第及依增上定学,而生增上慧学之次第,皆先修止而后修观。是有这样前后顺序的。不仅如此,无著菩萨写的《菩萨地》和《声闻地》亦云:「要先修安止,而后修胜观」;其次,清辩论师的《中观心论》;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莲花戒论师的《修次第三篇》,还有智称论师;寂静论师等(寂静论师就是前面谈到的《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都曾经谈到,「要先修安止,之后才能够修胜观。」这些都是至尊仁波切所引的能立原因。他除了引用了《解深密经》,另有很多前辈圣者的论著都这样讲。所以,先修止后修观,这是完全合理的。

因此之故,先修止后修观,都有其道理。从道理上来讲,印度有些论师,谈到不必先学安止也可以产生慧观。最初用思择慧好好观修,也能够产生胜观,这些都违背了古代前辈圣者所造的论著里面所讲述的内容。因此一个聪明者是不会相信他们的话,这是不可靠之处(是不可信赖的意思)。

又此止观次第,是就新生之时应如是修,若先已生,则无决定次第,亦可先修胜观,次修安止」。我们前面谈到,要先修止然后才会产生观,这样一个次第决定,就一个初学习者而言。初学者,一定要先修止后才修观。假使有一个人,安止成就了,胜观也成就了,就没有次第存在。因为两者都有了,所以,他先修胜观后修止,当然也可以,因为他两者都具备了。何故《集论》谈到,有先得胜观,但没有得到安止?因此之故,得到胜观后要依据胜观,赶快勤修安止,才能得到安止,又有这么一种说法。

如何答复《集论》里所谈到的问题,至尊仁波切在这里作了一个说明,如何跟前面所谈到的不会互相违背。前面谈的是先止后观,《集论》谈到的是,先观后止,要怎样可以不违背这两种说法呢?未说明之前,我们先解释一下。

这里谈到很多近分的问题。「此非说未得第一静虑未到定(近分)所摄之止,是说未得第一静虑三摩地以上之止。」至尊仁波切在这里作了一个说明。这里谈到很多「未到定所摄止」。未到定,一般翻译近分,靠近的部份,但还没有到,所以未到(地)定就是定还没有到,就是前面靠近的部分。这里也谈到静虑。静虑的部份,先到达静虑的近分。这里讲初静虑就是第一静虑。初静虑的近分,之后,再得到初静虑的正行。什么是近分?什么是正行?这里先要作简略说明。

一般来讲,我们所说的三界轮回的三界,就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中欲界的心最粗糙,由欲界到色界之后的初静虑天的心就比较微细,再上面的二静虑天、三静虑天、四静虑天当然更加微细了,再上去就是无色界。无色界就更加微细了,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和无所有处,到最后的有顶天,心更是非常微细。有顶天的名字,非想非非想,说它是想嘛,也不是;说它不想嘛也不是;说它死了吗?也没死;说它有心可思惟吗?也不是;它不会想,说它没有想吗?也不是,所以叫作非想非非想,这很奇怪。说死,没死,说有心思惟,也不会思惟,这个心已经微细到非常细微了。

从欲界到有顶天这么细微的心,这中间的过程当然非常长,非常遥远,为什么粗细有差呢?因为烦恼与妄念或多或少的关系。以欲界而言,烦恼非常的多,妄念也多,所以内心是非常粗糙、混乱,这样子,慢慢把这些妄念、烦恼去除,慢慢就可到达初静虑天、二静虑天、三静虑天,这样慢慢上去,心越来越细。可见,要把欲界那么粗糙、混乱的心,变得比较细微的初静虑天,是要经过一段很长的过程,并不是把欲界心的妄念去除掉,马上就可变成初虑天的心,那是不可能的,它不是突然产生的,是要经过一段很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将欲界的烦恼、妄念逐渐变少,心慢慢微细微细,到达一个很高的境界,之后,就是初静虑的心了。可见这是有次第存在的,并不是突然达成,这必然有一过程,这个过程是把烦恼慢慢灭除,妄念慢慢减少,在这么长的过程中,总要给它取个名称,我们称「未到定」,也叫「近分」,靠近的部分。

「静虑的未到定」,就是「静虑的近分」。近分的意思可以说是加行。例如,谈到灌顶。灌顶的前面都有一个准备灌顶。许多法本里面都谈到,准备灌顶也称为近分,靠近的部分。对于正行灌顶的部分,我已很靠近了,是正行时所要做的准备,将这个准备的部分,称为「近分」。一样的道理,现在我要得到初静虑的正行,当然也要有准备的工作,这个准备的段落,其实很长,不是马上得到,所以我们也给它一个名称,称为「近分」。

可见近分的内容很多,因为它是一个很长的准备动作,并不是忽然间得到的。初静虑的近分,首先第一、最初作意(初业作意);第二、个别理解作意(了相作意);第三、胜解作意;第四、最寂静作意(远离作意);第五、摄喜作意;第六、伺察作意;第七、加行边际作意(加行究竟作意)(此为张老师所译七近分)。第一、了相作意;第二、胜解作意;;第三、远离作意;第四、摄乐作意;;第五、观察作意;第六、加行究竟作意;第七、加行究竟果作意(此依广论P394~P396)。共有七个作意,可见时间很长,不是很快的过程,到了边际作意的最后面,初静虑正行就产生了。在这么久、这么长的过程中,全部都称为近分。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9讲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4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7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3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1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6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28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42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6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理思考与人生境界——蔡日新先生访谈录(续)[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学佛随笔[栏目:徐恒志居士]
 佛教哲学的生态诠释与拓展[栏目:陈红兵教授]
 简介仙道与精怪众生[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四、咕噜宗比巴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报冤行与随缘行[栏目:慧净法师]
 Taking Care of the Bamboo Grove[栏目:Ajahn Chah]
 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何谓「空」?[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