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2 法布施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3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2)
——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

二、法布施

第二种施,属于法施。也就是用佛法去开导别人,用佛法来解脱他人的人生痛苦。去劝慰他人,或者传授给他人谋生的技能。这也都属于法施。比如说你会别人不会,你教会他,这就属于法施。有些人秘而不传啊,我会的东西不轻易告诉你啊。我们会的东西是否愿意毫无保留地告诉别人啊?我们往往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如果我会了的东西要告诉你了,那我不就没饭吃了嘛,“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种观点挺多的。

按照我们佛法来讲,这种观点不对。我们先从大的方面讲,再从小的方面讲。如果一个国家都能延续这种风气,能够把自己保留的、对社会对他人有利的东西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个国家会很快发展起来。如果人人都非常自私,到八十岁估计没什么竞争的时候,我再告诉你,反正你不会再跟我竞争了,往往都已经迟了。所以为什么现在我们很多古老的东西没有传承下来,就是因为都怕饿死师傅,结果把这些技能全都给断绝了。事实上已经消失了很多的技能了,我们的心不够开放啊。从小的方面来讲,一个真的乐于给大家传授知识的人,会饿死吗?其实不会。按照佛家的“善有善报”的观念,越是这样的人,人们越会帮助他,敬人者,人恒敬之啊。你乐于布施你的智慧,也会更容易得到智慧。比如说你现在遇到一个困难,就是因为不懂一件事你来找我,然后我教会了你之后,你内心会不会感恩啊?你说我要有智慧我会不会也愿意布施给你啊?所以说,获得智慧的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布施自己的智慧。所以不要这个太小心眼儿,你越是珍藏自己,就懂那么一点,就这一点儿都不肯告诉别人,行,那你永远就懂那一点儿。其他点儿,你永远不懂。因为别人的心也向你关闭。

法施的意义和作用,比财布施更大。为什么这么讲呢?如果能让大家明白佛法的真理、佛法的正见,那么他的整个人生都会改变。因为这是属于釜底抽薪,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我给你钱不如教会你生存的技能。一些人走到哪儿都不怕,即使是两手空空都不怕;有些人即使身上有很多钱了,都不敢到外面去。因为你有一技在身呐,你走在哪儿都能养活自己,你如果说没有一技在身,你即使有钱,坐吃山空,总有吃完那一天。所以有这么个讲法,三十岁以前别太为挣多少钱而着急,三十岁以前甚至是三十几岁以前都是学习的时候,你把你挣的钱都用在学习上没有错的,你是好同志,你是有智慧的同志。从小就开始想卖冰棍挣几个钱,为将来养老做准备的,这是没有智慧的啊。三十岁以前是增加自己的智慧、人生阅历、人生技能,包括学习佛法的黄金时候。三十岁以后就是利用你学到的这些本事去好好为社会服务的时候。你不用为自己着想,你越是为他人着想,放心,绝对饿不死你这个师傅的。你教会一大堆徒弟,你帮助一大堆徒弟,饿不死你这个师傅的。佛教里有一句话,一灯能点燃千灯,你点燃了千灯,你这一灯的光明会减少吗?不会。我们的智慧也是如此。你的智慧去启发他人,不但你的智慧不会减少,反而会使你的智慧增长,而且增长更快。打个比方,你这一根蜡烛,其他好多蜡烛我都不肯点,那么你这个蜡烛熄灭的可能性就最大。一阵风过来,你这个蜡烛就灭了嘛,你灭了,又没有其他蜡烛,最后大家就一起黑暗吧。你这一盏蜡烛把大家全点燃了,你试试看,那这个地方永远不会黑暗啊。所以不要吝啬智慧的布施啊,不要吝啬法施,法施的功德比财布施更大。因为财施的功能、作用是有限的,法施的作用是无限的。就像一个有困难的人你给他十块钱或者一百块钱,甚至一千块钱、一万块钱,即使再多的钱总有用完的时候啊,如果传授他一项谋生的技术,他就可以终生受用了。

同样,如果我们用佛道去开导人家,使他明白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明白因果的道理,就能使他免受三恶道之苦,这个功德就不可思议了。所以法施比财施的这种作用更大。

有一句话说,挣钱难,花钱更难。挣钱需要智慧,花钱更需要有智慧。比如说做慈善,我们现在中国做慈善可以说还是处于一种低级的慈善状态。你穷我给你钱,已经算慈善了,但这种慈善属于低级的慈善。高级的慈善是什么呢?就是能让你学会这种技能,然后自己养活自己。我们做慈善存在这样一种误区,有些地方是越帮越穷,越穷越帮。因为老吃救济,吃救济成了习惯,也就不愿意努力了,最后就是等着救济,这种惰性也就出来了。现在我们国家也开始在慈善方面不断探索,这是法施啊。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3 无畏施
下一篇:《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1 财布施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六节 完备的体系与组织 —— ..
 《修心八颂》讲文十一 自受亏损 下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2 培养慈悲心
 《修心八颂》讲文五 思维卑劣 下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缘觉乘(二)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十一节 两大主流的远行 —— ..
 正确看待病苦——感恩病苦,使你看到一个清净的世界
 给予比索取更快乐
 如何拓展心量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提纲和思考题之一 第一章 明成佛之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迹无踪[栏目:禅是一枝花]
 做人的佛法 认识你自己[栏目:做人的佛法]
 如何才能如法的供养比库?[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禅师的生活[栏目:禅是一枝花]
 来生你一定要是我的兄弟姐妹[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第三十五则:戒体的殊胜妙用[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学术研究能不能与修持很好地结合起来?[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真女性主义[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微光火柴[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05-038《一切法都是菩萨行》[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