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生命的微笑 自序
 
{返回 郑石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054

自序:禅·生命的微笑

  许多人以为禅是很玄很神秘的。事实不然,禅是自己从种种贪婪和执著中解脱出来之后的恬悦、閒适和睿智。它完全表现于生活之中,所以禅家说搬柴运水是禅,行住坐卧是禅,扬处眉瞬目是禅,澄心静虑是禅。解脱烦恼和执著,便现出自己的“清净法身”,适应于千变万化的行为角色就是“千百亿化身”,在日常生活中圆满成功就是“圆满报身”。因此,禅不但不神秘,相反的,它是一种生命的艺术,它沃开了生命的花朶,让我们对著自己的生活报以微笑与欣悦。许多人问道,学禅究竟有什么好处?有时我说,学禅可以给自己宽广的心理生活空间,带给自己喜悦自在。有时我说,它能启发自己的性灵,让自己默契超脱的精神生活。有时我说,它能促动自己对生命之微笑与实现。禅的好处实在是很多,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它让每个人拭亮自己的“法眼”,认清真正的自己,好过活泼喜悦的生活。

  学禅,基本的出发点要正确,不要把“空”看作虚无消极,更不能把“如如不动”当作守空修定。真正的空是净化自己,接纳自己,放下贪婪、嗔恕、愚痴、傲慢和怀疑;真正的“如如不动”是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不被物欲所牵,不做境界色相的奴隶,让自己充分地醒觉过来。这个简单的出发点就是禅的微妙本质。它孕育了“真空妙有”的生活智慧,使空宗和有宗的人生哲学,完全融会在生活的实现之中,而成为所谓的圆满法。

  般若和悟也是学禅的人首先要窥悉的。般若即是佛性,是智慧的活水源头。如果我们被贪婪和执著等无明所障碍,被成见、偏见和虚伪所蒙蔽,般若的光明性便被尘封,智慧也就无从流露出来,那就要迷失,就会造成许多烦恼与痛苦。至于悟则表示一个人能看穿那些蒙蔽自己的“无明”,从许多尘劳、无明和烦恼中解脱出来,那就是觉醒。

  生活并不单是真空妙有和觉悟的理念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实现的本身。所以要在生活之中保持禅定,保持不被色相所牵,内心不被外境所动的修养。这样才能在生活之中见性。也唯有在生活之中见性,才能回归到一切现成的禅法,入“平常心是道”的真正义谛。

  禅的宗旨就是教人见性成佛的法门。因此,禅一方面是出世间的,是要透过顿悟,度脱一切愚迷,直了成佛,入十方诸佛法界。但是,禅者又知道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见性的历程,如果不在生活之中见性悟道,便无从证悟成佛,所以禅是世出世间法不二的,是圆融无碍的生命之道。

  现代人受到科学的薰染很深,凡事讲究科学的证验和证据。这本来没有什么不对,但日子既久,心灵被科学刻板化,结果把许多不属于科学的精神生活领域遗忘了,因而造成精神生活的空虚与苦闷。禅能打开我们的法眼,看到广阔的视野,看出精神生活的希望与光明。

  生活在文明的工商社会,物质的享受是充裕的,但是人心被物欲诱惑,而变得更贪婪,使自己的心灵备觉穷因不安。匮乏感加上忙碌、竞争和紧张的生活方式,往往使许多人苦闷异常。而禅正好提共了一个崭新的生活态度和智慧,让我们在既有科学文明上,孕育出完美的生活方式。

  这本书把禅的基本要义作通俗的阐释,它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简要的门径,去打开自己的法眼,看到生命实现的原貌,它正像花朶一样,绽放著清香,露出微笑与欢喜。

                                 郑石岩

                              七十八年十月写于木栅


内容简介:

    禅的宗旨就是教人见性成佛的法门,因此,禅一方面是出世间的,是要透过顿悟,度脱一切愚迷,直了成佛,入十方诸佛法界。但是,禅者又知道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见性的历程,如果不在生活之中见性悟道,便无从证悟成佛,所以禅是世出世间法不二的,是圆融无碍的生命之道。
  本书把禅的基本要义作通俗的阐释,它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简要的门径,去打开自己的法眼,看到生命实现的原貌,它正像花朵一样,绽放着清香,露出微笑与欢喜。

作者简介:
  
    郑石岩教授,中国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硕士,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深造研究,从事心理咨询与教学研究多年;对佛学与禅学素有修持,是融心理学、教育学与禅学于日常生活应用的倡言人。著作丰富,包括《人生路这么走》《教师的大爱》《父母之爱》《换个想法更好》等30多本书,是积极入世、以书文度人的典范。

目录


自序:禅·生命的微笑
第一章 生命的微笑与实现
第二章 自己即是如来
第三章 纯真便是自在
第四章 禅的悦乐
第五章 从禅定到自|由
第七章 顿悟与参禅
第八章 空与智慧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
第十章 结语——禅与佛
 


{返回 郑石岩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生命的微笑 第一章 生命的微笑与实现
下一篇:禅语空人心 第十讲 放下攀缘本来佛
 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禅语空人心 第三讲 清心自在步红尘
 禅·生命的微笑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
 换个想法更好 第三篇 感受在牵引你的心情
 觉·教导的智慧 第三章 人文智慧的启发
 禅·生命的微笑 第八章 空与智慧
 禅语空人心 自序 目录
 悟·看出希望来 第一章 悟·看出希望活得起劲
 禅语空人心 第六讲 还须安禅制毒龙
 寻找著力点 第五篇 做创意的思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家律学概说(果清律师)[栏目:在家律通说]
 美国一岁女童红番转世——会说百多年前印第安土语[栏目:轮回实证]
 大日经疏讲解 第33集[栏目: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五十九世 宝藏普持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Namo Buddhaaya, Namo Dharmaaya, Namah Sa^nghaaya释义..[栏目:其它法师]
 石头希迁与曹洞宗的禅法思想特点略论[栏目:洪修平教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九章 其他 12 心清净,不在数量[栏目:元音老人]
 因机说法 契合佛理[栏目:传喜法师]
 这些年地球为什么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灾害?[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三十四世 牛头慧方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