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读诵佛经之心得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75

读诵佛经之心得

    信、解、行、证是修学佛法的次第,是学佛的通途、正途。无论修习何法,念佛、诵经、参禅、修习止观等等,都必须落实这四大修学因素,才能获得佛法的真实受用。

    读诵佛经,首先要恭敬。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恭敬是信仰,《华严经·贤首品》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有了恭敬与信仰,进一步了解经义。有信有解,读诵佛经,进步神速。否则,无信无解,必然发心不正,读诵佛经,非但无有功德,反而容易诵出贡高我慢来,不可不慎!月悟早年在云雾山隐修期间,遇见一位自称专诵《妙法莲华经》达十年的中年人,欣闻我专攻法华天台,多方探听,在云雾山找到我,一番交谈,有所失望,希望我推荐他到天台山国清寺讲堂开讲《妙法莲华经》,叹道:“月悟法师也不过如此,天台祖庭无人啊!”我平静地说:“从刚才的交谈看,您没读过‘天台三大部’,解义有不当。请您至少精读一遍,您大学中文本科学历,又有诵经经历,相信您能读懂。届时,您还有此愿,找我,我一定鼎力推荐。”一年之后,这位中年人由一般善信,变为菩萨戒弟子,专程拜访我,甚是谦恭,再也不敢说,希望我推荐他到祖庭讲经一事。

    读诵佛经是修行,修行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佛陀强调,修行如调弦,不缓不急,过缓则奏不出旋律,过急则断弦。读诵佛经要至诚认真,宁慢勿快,求精不求多。读经节奏要按声调抑扬顿挫,如儒家读经,读音应准,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口到,眼到,耳到,心到。读经的过程中,允许思维经义,专志读经是修止生定,思维经义是修观发慧。诵经之法,源自古印度,节奏平和自然,如行云流水,专志一心诵经,不许思维经义,虽云修止生定,但生定之后,必然心开意解,定慧并发。《妙法莲华经》六万余字、二十八品,在家众如无余暇,每天至诚读诵一品,一个月读诵一部,无须花费多少时间。读诵佛经若为求数量,不认真,虽读诵千部佛经,不如认真读诵佛经一品,乃至至诚称诵一句经题。

    月悟习惯于传统读经之法,诵经之法未得要领,而寺院举行诵经佛事,诵而不读,与我无缘。若论国内地区诵经之快之流畅,浙江台州缁素整体上,堪称一绝。我在台州天台县天台山国清寺常住期间,为了随众,经常滥竽充数,参加诵经法会。一次共修诵《妙法莲华经》,我因眼疾,闭了两分钟的眼,一看经本,傻眼了,不知他们诵到哪里去了。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讨论沙龙
下一篇:一个“悔”字,两种“含义”
 《摩诃止观》导读
 天台宗的创立,主要依据哪些经论?
 “理具一心”与“理一心”
 访韩随笔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佛门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为什么又说“由信门入”?..
 不净观与慈悲观
 出家人一心行道,不愁衣食
 谈谈大开圆解
 阿弥陀佛与《妙法莲华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解读汉藏两地处理供品方式的差异[栏目:达真堪布]
 应成八大难处关键:与唯识相关的论辩有三[栏目:格西索南]
 慧灯之光一 11-8、菩提心的修法[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第五十三 一握草施者品[栏目:譬喻经]
 附录Ⅲ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幻心幻境[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莲社五祖 唐乌龙少康大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优婆塞戒经·学习笔记》序[栏目:徐恒志居士]
 生命的重建 第六章 停滞不改变[栏目:露意丝·海]
 禅悟密法 疑情与道心[栏目:果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