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相应62经 言语道经
 
{返回 相应部 22.蕴相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02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62经/言语道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有这三种不被掺混、过去不被掺混、不被掺杂、将不被掺杂、不被有智的沙门婆罗门非难的言语道、名称道、安立道,哪三种呢?比丘们!凡已过去、已灭、已变易的色,『曾是(过去式)』为其名称、称呼、安立,『是(现在式)』不是其名称,『将是(未来式)』不是其名称。
  比丘们!凡已过去、已灭、已变易的受,『曾是(过去式)』为其名称
  想……比丘们!凡已过去、已灭、已变易的诸行,『是(复数过去式)』为其名称、称呼、安立,『是(复数现在式)』不是其名称,『将是(复数未来式)』不是其名称。
   比丘们!凡已过去、已灭、已变易的识,『曾是(过去式)』为其名称、称呼、安立,『是(现在式)』不是其名称,『将是(未来式)』不是其名称。
  比丘们!凡未生的、未出现的色,『将是(未来式)』为其名称、称呼、安立,『是(现在式)』不是其名称,『曾是(过去式)』不是其名称。
  比丘们!凡未生的、未出现的受,『将是(未来式)』为其名称、称呼、安立,『是(现在式)』不是其名称,『曾是(过去式)』不是其名称。
  想……比丘们!凡未生的、未出现的诸行,『将是(复数未来式)』为其名称、称呼、安立,『是(复数现在式)』不是其名称,『是(复数过去式)』不是其名称。
  比丘们!凡未生的、未出现的识,『将是(未来式)』为其名称、称呼、安立,『是(现在式)』不是其名称,『曾是(过去式)』不是其名称。
  比丘们!凡已生的、已出现的色,『是(现在式)』为其名称、称呼、安立,『曾是(过去式)』不是其名称,『将是(未来式)』不是其名称。
  比丘们!凡已生的、已出现的受,『是(现在式)』为其名称、称呼、安立,『曾是(过去式)』不是其名称,『将是(未来式)』不是其名称。
  想……比丘们!凡已生的、已出现的诸行,『是(复数现在式)』为其名称、称呼、安立,『是(复数过去式)』不是其名称,『将是(复数未来式)』不是其名称。
  比丘们!凡已生的、已出现的识,『是(现在式)』为其名称、称呼、安立,『曾是(过去式)』不是其名称,『将是(未来式)』不是其名称。
  比丘们!这些是三种不被掺混、过去不被掺混、不被掺杂、将不被掺杂、不被有智的沙门婆罗门非难的言语道、名称道、安立道。比丘们!即使是那些欧卡拉的瓦砂与巴聂的无因论者、不作业论者、虚无论者,他们也不曾思量这三种言语道、名称道、安立道应该被呵责、应该被反驳,那是什么原因呢?对毁呰、愤怒、非难之畏惧。」
  攀住品第六,其摄颂:
  「攀住、种子、优陀那,取[蕴]之遍轮转,
   七处与正觉者,五、摩诃里、燃烧,
   以及言语道为品。」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传说(MA.97)」,南传作「言语道」(niruttipath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语言途径」(pathways of language)。Maurice Walshe先生英译为「概念之路」(the way of concepts, DN.15)。Thanissaro比丘英译为「表示的手段」(means of expression, DN.15)。
  「增语说传(MA.97)」,南传作「名称道」(adhivacanapathā,另译为「增语道」),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名称途径」(pathways of designation)。Maurice Walshe先生英译为「名称之路」(the way of designation),Thanissaro比丘英译为「名称的手段」(means of designation)。
  「安立道」(paññattipath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描述途径」(pathways of description)。
   「蹲踞说蹲踞(MA.189)」,南传作「优卡拉的瓦砂与巴聂」(ukkalā vassabhaññā, MN.177作okkalā vassabhaññ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优卡拉的瓦砂与巴聂」(Vassa and Bañña of Ukkala),或「那些来自欧卡拉的瓦砂与巴聂老师们」(those teachers from Okkala, Vassa and Bhañña, MN.117),并引注释书的解说,只知这两位(瓦砂与巴聂)住在欧卡拉,其他的(不作业论者、虚无论者)身份不明。
   「说无作(MA.189)」,南传作「不作业论者」(akiriyavād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无作为之教义」(the doctrine of non-doing)。
   「无所有说无所有(MA.189)」,南传作「虚无论者」(natthikavādā,另译为「非有论者」),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虚无主义之教义;怀疑论之教义」(the doctrine of nihilism)。

{返回 相应部 22.蕴相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相应63经 在执取中经
下一篇:相应61经 燃烧经
 相应45经 无常经
 相应13经 苦经
 相应139经 无常经第三
 相应7经 经由执取而战栗经
 相应18经 有因的无常经
 相应138经 无常经第二
 相应111经 舍断欲经
 相应104经 苦经
 相应93经 河经
 相应17经 凡无我者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慢慢走快快到,安全第一[栏目:慧光法师]
 五百罗汉 191、罗旬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福德日记10月27日─读诵《大乘庄严宝王经》[栏目:福德日记]
 自我教言 讲记1[栏目:自我教言]
 能观的意志力增一分,业力就少一分?[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别解脱戒(隆莲法师)[栏目:戒律学研究]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一、佛学与学佛[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持准提咒免杀身祸[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救度]
 忏悔化解怨结是超度关键——客堂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The Chan Hand book - Contents[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