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未曾有因缘经
 
{返回 白话佛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555
白话佛经
未曾有因缘经
 
命子出家
 
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指派大目犍连说:你现在替我到迦毘罗城,问候我的父亲阅头檀王和我的姨母、三叔父。然后劝喻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让她能割舍母子恩爱,让罗睺罗做出家沙弥,修习佛法。为什么呢?母子恩爱的欢乐是短暂的,死后堕入地狱,母子互不相知,业障黑暗,永远离别,受无穷痛苦,那时后悔晚已。罗睺罗如果修道证果,还可以渡化他的母亲,脱离轮回生死根本,和我一样证得涅槃清净。目连领命入定,运用神通之力瞬间即到了迦毘罗城净饭王的宫殿。向净饭王陈奏:世尊让我来向您问候身体康泰。及波阇波提夫人和三叔父斛饭王等康健安乐。
 
这时耶输陀罗听到佛派遣了使者来到王宫,不知道是什么来意,于是让自己得侍女前去打听。侍女回报:世尊派遣使者是来求取罗睺罗出家做沙弥的。耶输陀罗听后立即把罗睺罗送到一座高楼上。并吩咐卫士紧闭门窗。大目犍连来到楼下,不能进入,也没有人通报。于是运用神通飞上高楼,到耶输陀罗面前。耶输陀罗看到目连来到,十分忧愁和悲伤。但是迫于无奈仍起立迎接,施礼问候:这么远来,是否劳顿?世尊派遣您有什么事?大目犍连说:太子罗睺罗已经九岁,应该让他出家修道。母子恩爱仅仅是很短时间的欢乐,一旦命终之后,堕落到三恶道。恩爱即成别离,母子互不相知。罗睺罗得道后还能渡化母亲,永远脱离生老病死的忧患,和佛一样证得涅槃。
 
耶输陀罗回答说:释迦如来做太子的时候娶我为妻。婚后侍奉太子如同天神一样,没有一点过错。夫妇未满三年,他便舍弃了世间欢乐,逃离王宫,置身郊野。父王前去召回也不愿意反转。遣回侍从车马。说一定要修行成道才会回来。如同疯子一样批鹿皮衣隐居在山野丛林之中。六年辛苦之后证得佛果,回来却忘记了自己亲人的恩爱,如同陌路。远离父母,寄居他国。让我们母子孤独度日,绝望无助,真想一死了之。可是生命是珍贵的,我没有权利结束它,只能怀着愤恨痛苦苟且偷生。这样的生活还不如畜生,有比这更厉害的灾祸吗?现在又让人来要我的儿子做他的眷属,怎么能这样残酷。太子成道,宣扬慈悲,让众生安乐才是慈悲,现在反而让他人母子离别,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这样看来那里有什么慈悲呢?
 
大目犍连再三用各种方法譬喻来劝说,但是耶输陀罗根本没有听的意思。于是他告辞后回到净饭王的宫殿,陈述了事情的经过。净饭王召见大夫人波阇波提,说:我的太子悉达派遣目连尊者来领取罗睺罗出家修道,耶输陀罗智慧不足,不能明了佛法的重要。不能割舍母子恩爱,固执己见。你去劝劝她,或许可以让他回心转意。大夫人波阇波提带着五百名侍女来到耶输陀罗的宫中,用种种方法譬喻劝说再三。耶输陀罗仍然不听,对夫人说道:我未嫁时,有八个国家的君主竞相要求联姻,父母却没有答应。因为释迦太子才艺过人,所以才把我许配给他。太子当时知道要出家学道,为什么殷勤求婚?人娶妻子正是为了恩爱欢聚,生子传家,继承宗嗣。这是世间天经地义的道理。太子既然离家,又要让罗睺罗也出家,断绝国家的宗脉,是何道理呢?波阇波提听了也默然不语,不知如何回答。
 
这时世尊以神力化现一人在空中说:耶输陀罗,你还记得多生以前的誓愿吗?释迦如来当时行菩萨道,用五百银钱从你那里买得五茎莲花供养定光佛。但是你求我生生世世和你结为夫妻。我不愿意,于是说:我行菩萨道,多生多劫布施一切,不愿违逆他人的意愿。如果你也能做到的话,我就娶你为妻。你立下誓言:“生生世世所有国家、城市、甚至我自己都随你布施,决不反悔。”为什么今天爱惜罗睺罗而不让他出家修道呢?耶输陀罗听了这番话恍然记起宿世因缘,和昨天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爱子之心自然消歇,请大目犍连来向其忏悔。握着罗睺罗的手交给目连,和孩子告别的时候仍忍不住悲伤而涕泪交流。罗睺罗见到母亲忧愁不乐,顶礼告别时说:母亲不要悲伤,我现去看望世尊,不久一定回来,和母亲相见。净饭王为了安慰耶输陀罗,召集国中的王公贵族高知大家:王子现要前去舍婆提国跟从世尊出家,修学佛法,请大家各选一子,跟随我的孙子。众臣奉净饭王的命令,立即召集了五十人,跟随罗睺罗来到世尊的驻地,向其顶礼。
 
佛让阿难为罗睺罗和五十名孩子剃度,全部出家。命舍利弗为他们的亲教师,大目犍连做授戒师,传授他们十善戒法成为沙弥。罗睺罗比较幼稚,性情矫慢,沉迷于玩乐,不喜欢听闻佛法。佛曾数次告诫警示,他都听不进去,谁也没有办法。舍卫国波斯匿王听到世尊的儿子出家做了沙弥,和群臣、王后、后宫妃子、婆罗门、居士一起在一天早上来到佛的驻地礼拜问候,并看望罗睺罗。大家一一落座,佛为大家说法。波斯匿王和诸位大臣贵族平素养尊处优,不耐久坐,听到佛为大家说法就想告辞回去。世尊知道波斯匿王刚刚有些觉悟,但是信心尚未坚固,想开导他和群臣。为了利益大家,他让阿难召集罗睺罗和那五十名孩子都到这里,听佛说法。阿难很快就把他们找来。佛对波斯匿王说:请稍待片刻,听我说法。波斯匿王说:我的身体素来安泰,所以不能苦坐,请佛宽恕。世尊说:这不是苦。为什么呢?您前身种下了福田,现在成了一国之君,住在深广的宫殿中,各种享受随意而有,出入都无需脚沾地面,怎么能叫苦呢?三界中最苦的莫过于地狱畜生恶鬼这三种苦难,这些我以前也和您们讲过。
 
佛告诉罗睺罗:佛在世间的时候是很难遇到的,人命脆弱,得道自然很困难。现在你既然生而为人,又恰好有佛在世,为什么怠懈懒散,不听闻正法呢?罗睺罗说:佛法精妙,我心粗陋,怎能听受世尊的佛法?以前曾数次听闻,转眼就忘了,白白浪费了精神,没有收获。而且我现在年少,可以先纵情玩乐,等到年纪大了,能够担负一些小的使命的时候,再来学习不迟。佛说道:万物都在无常变幻,身体也是难以长久的,你能保证自己的性命会长久么?罗睺罗说:我自然不能,难道您不能保佑自己孩子的性命吗?佛说:我尚且不能自保,怎么能够保佑你呢?罗睺罗说:既然辛苦听法却不能今生得道证果。那听法有什么益处呢?佛告诉罗睺罗说:听法的益处,虽然不一定能在今生得道,但是在轮回之中有很大利益的。像我以前说的般若智慧又称甘露、良药、桥梁、大船,你没有听到么?罗睺罗答道:是的,听到过。波斯匿王向世尊跪下顶礼,问道:世尊您曾说过般若智慧四种名字,那么这些名字有什么意义呢?请为我们讲一下。佛告波斯匿王:如果你想知道的话,那么用心听法,我现在就讲。
 
野干说法
 
世尊说:“在无数劫以前毘摩国的陡陀山中,一天有只野干(形似狐狸,但体形较小的动物)被饥饿的狮子追赶捕食,慌忙之中坠落到一口井中,无法出来。经过三天的时间,野干已无生望,于是说道:
祸哉今日苦所逼 便当没命于丘井
一切万物皆无常 恨不以身餧师子
呜呼奈何罪厄身 贪惜躯命无功死
无功而死尚可恨 况复臭身污人水
南无忏悔十方佛 表知我心净无已
前世所造三业罪 愿于今身偿令毕
众罪毕了三业净 其心不动念真实
从是世世遭明师 如法修行速成佛
时天帝释闻佛名 肃然毛竖念古佛
自惟孤露无师导 耽着五欲自沉没
不能得出恩爱狱 思惟感切目下泪
即与诸天八万众 飞下诣井欲问讯
乃见野干在井底 两手攀土不能出
天帝复自思念言 圣人应现无方术
今我虽见野干形 斯必菩萨非凡器
今当请问除我疑 并令诸天得闻法
 
遇到这样的灾祸,我的生命就要在这井中结束。一切万物都是无常变幻的,可是我这个身体不仅没有做一点功德,临死还要沾污井水,还不如当初让狮子吃掉。我的心已清净,向十方诸佛皈依忏悔,愿身口意造作的罪业于今生全部筹偿,三业清净,心住真实,生生世世遇到明师,如法修行速证佛果。
 
这时帝释天主听到野干称念十方诸佛的名字,霍然想起过去诸佛,思忖自己没有教导的明师,沉迷五欲享乐,不能脱离恩爱的牢狱,不禁潸然泪下。于是带领八万天人来到野干所处的井边问讯法要。
 
帝释天主看到野干在井底两手攀爬土壁无法出井,就想圣人应化没有固定的方法可循,我现在看到的虽然是野干形象,但一定是菩萨化现。应当向其请教除我疑惑,也让诸位天人听闻佛法。
 
天帝曰:
不闻圣教旷大久 常处幽冥无师导
仁者向说非凡语 愿为诸天宣法教
于时野干仰答曰 汝为天帝无教训
不知时宜甚痴傲 法师在下自处上
都不修敬问法要 法水清净能济人
云何欲得怀贡高 天帝闻是大惭愧
给侍诸天愕然笑 天王降止大无利
而被惭耻甚可悼 帝释实时告诸天
慎莫以此为惊怪 是我顽弊行不称
必当因是闻法要 实时垂下天宝衣
接取野干出于上 叉手辞谢说不是
叩头忏悔愿垂亮 诸天实尔如尊诲
缠绵五欲致迷荒 皆由不遇善师导
为说苦乐常无常 诸天为设甘露食
野干得食生活望 非意祸中致斯福
心怀踊跃庆无量 
 
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殊胜的佛法,我们处在没有明师教导的黑暗之中,刚才您所说的绝非普通,希望能够为天人宣讲佛法教化。野干抬头回答:你身为天主却无礼仪规矩,不看时宜,愚痴傲慢。那里有法师在下,请法的却人在上。连恭敬都谈不上还请教佛法?
 
佛法如清净之水,能够滋润利益于人,怎么想学习却又心怀贡高。帝释天主听了十分惭愧。诸天随从不禁愕然失笑,这次天主下到人间不仅白费功夫,还被教训得惭愧起来,真是可怜。帝释天主告诉诸位天人:不要为此奇怪,的确是我的举止行为不妥,惭愧自己的错误才能让我们听闻佛法要旨。于是立即垂下自己的天衣,把野干接出井中。并礼敬道歉,叩头忏悔,恭请说法:我们的确如您所说,因为没有明师教导我们苦乐无常的道理,沉醉于五欲享乐之中。诸天为野干准备美妙的食物,野干吃后不再绝望,意外的灾祸却带来了这样的好事,心中充满激动和庆幸。
 
野干心中想到:在畜生中没有比野干更加丑陋粗鄙的,凭着智慧的力量才会是现在这样。又想:我本就不喜爱这残缺的身体和生命,之所以高兴是因为这些愚痴的天人承蒙帝释天主有一点般若智慧,带领众人前来听闻佛法,让我有了宣扬佛法的机会。于是感叹到:妙啊,再没有比这更另人欣慰的,我今应当宣扬佛法,成就功德。又念:今天的恩惠都是由于我的教授师传授智慧方便所致。皈依我师,皈依我师,皈依般若智慧,皈依般若智慧。虽然我因为过错堕落到恶道中,但却能了知宿命因缘。般若智慧的力量能够让众多天神下降人间,接济供养于我,而且还有宣扬佛法的机会,得偿心愿。
 
这时,帝释天主叮嘱诸位天人:法师这样说那就是一定会宣讲佛法了,今天我们会得到很大的利益,应当人人礼拜,恭请请教。诸位天人都称是,恭敬礼拜,围绕野干,一起说道:
善哉善哉 和上野干 唯愿说法开化天人 天人幽冥 五欲所缠 恒恐福尽 无常所迁 死堕恶道
求拔良难 从久远来 数万忆年 今始一遇 良佑福田 唯垂慈哀 宣示法言 天人得福 众生亦然
愿与和上 永劫相连 至成佛道 常作因缘 明人难值 故立誓言 
 
请和上野干讲解佛法,教导我们这些沉迷于五欲的蒙昧天人,恐怕一旦无常到来,福报享尽,堕落到三恶道,再也难以脱离。数万亿年我们才遇到这样一次福田,希望您能开示佛法正见,不仅我们天人得到利益,一切众生都会因此得福。愿我们直至成佛和您永不相离,因为善知识难以遇到,所以要立下这个誓言。
 
野干看到诸位天人殷勤劝请,想听闻佛法,更加欣慰。告诉帝释天主说:我曾经见到世人想要听闻佛法,必先设置高大庄严的法座,然后才请法师登台说法。为什么呢?经典佛法十分尊贵,礼敬就会得到福报,不要因为轻慢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诸位天人听了都立即脱下宝衣,层迭堆积成高大宝座,转瞬之间宝座即成,庄严清净无比。
 
野干落座,向帝释天主说:我今天因为两个缘故演说佛法。第一是教导天人福报无量;第二是为了报答大家布施饮食的恩情,怎能不说。
 
帝释天主说:我们把您从井中救出,保全了您的性命,这个功德应该是最大的,为什么您说报恩没有涉及于此呢?一切众生都希望能够生命安乐,没有愿意死的,所以保全生命的功德应该很大啊?野干答道:人们对于生死的喜好是各不相同的,有人贪恋生命,有人欢迎死亡。什么人贪生怕死呢?在世的时候愚痴邪见,不信来世,远离佛法,不遇明师,杀盗淫妄,无恶不作。这样的人才贪生怕死。什么人欢迎死亡呢?能够遇到明师,奉侍三宝,改恶修善,孝养父母,礼敬师长,和睦妻子和眷属奴婢,对人谦和恭敬。这样的人厌恶身命,欢迎死亡。因为善人死后会因福报升天,享受五欲欢乐,恶人死后,会堕落地狱,受无量痛苦。善人欢迎死亡如同囚徒被释放出狱,恶人害怕死亡如同被抓入狱的囚徒。
 
帝释天主问道:如您所说,保全生命并无功德,的确是这样。那么其余两条原因有什么功德呢?请您一并讲一下,开导我们这些尚不明了的人。野干回答:布施饮食能够救济人一天的性命,布施珍宝能够给予人一辈子福报,但是这会让对生死轮回、业因牵缠更加严重,说法教化称为法布施,能够让人脱离六道轮回。脱离轮回有三种人:一是罗汉,二是辟支佛,三是佛。这三种人都从听闻佛法,如法修行而证果。众生能够免除三恶道的苦报,享受人天福乐都是由于听闻佛法的缘放。因此以法布施功德无量。
 
帝释天主说:那法师您现在的身体是神通化现的吗?野干说:是罪业报应所致,并非化现。众天听了,甚感惊讶和悲哀,不禁泪流,更加恭敬。对野干说:我原以为是菩萨圣者为了度化众生而变化的形象,现在才知道是罪业报应。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缘故,望您慈悲,说说其中的因缘。野干说:你们这个要求很好啊,我现在就讲给你们听。
 
我前世曾经出生于波罗奈波头摩城一个贫困的家庭,叫阿逸多,是刹帝利种性的贵族,聪明好学,十二岁跟随师傅在深山中勤奋学习,从不怠懈。师傅亦不分日夜地教授我学问、智慧,恰当地给予指导。经过了五十年,九十六种经论、医方、咒术、占相吉凶祸福都十分精通。其智慧学识名扬四方。那时阿逸多想:我有今天的成就都是由于老师教化的功劳,难以报答。但是家境贫困没有能够供养的,只有卖身报答。想到这他向老师顶礼,说道:弟子想卖身供养师傅,以报答您的恩情。他的老师答道:我是山中的隐士,乞食就可以活命,没有什么缺乏的。你为什么要把自己高贵的身体出卖来供养我呢?以你的智慧才学应该可以教化天下人,做佛法明灯,教化的功德足以报答我对你的恩情。千万不要再动这样的念头了。阿逸多是有智慧的人,不会违逆老师的教诲,仍然留在山中乞食生活。
 
过了没有多久,国王就去世了。群臣商议,宣告国人,召集所有才学之士,一起演讲辩论,获胜者就拥立他为君主。阿逸多也应召前来,和诸位饱学之士有五百人,在七天中共同辩论,没有能胜过他的。群臣十分高兴,召集婆罗门等贵族,礼拜阿逸多,拥立为王。阿逸多看到这样的情况,喜忧兼并,想到:如果作了君主,恐怕会产生骄慢习气,贪求快乐,导致人民的痛苦,死后还会堕入地狱,受诸痛苦。如果不做这个君主,自己家境贫困,无力供养师傅,报答他的恩情。思考再三,最后决定接受大家的拥立,为了能报答师傅,供养自己的父母,决心称帝。接受王位后,阿逸多王就派遣忠诚的大臣带领座驾马车,幢幅宝盖,香花乐舞,种种饮食,到山中迎接师傅,回到都城供养。另外建立庄严的七宝宫殿,雕花刻楼,绘画彩色来装饰。床卧被褥,饮食医药,园林花果,泉水浴池一切完备,供养师傅。阿逸多王和举国臣民,夭人宫女,每日都跟从师傅受持十善法戒,这样过了一百年。
 
那时边境上有两个小国,互有仇怨,各自召集兵马讨伐对方,战乱多年双方都没有获胜。两个国家,一个叫安陀罗,一个叫摩罗婆耶。安陀罗王召集大臣商议,让大家献计献策,用什么方法能够吞并占领对方。大臣们说:阿逸多王出身微贱,虽然身居王位,寒微之意尚有。身居帝位以来奉持十善,从不邪淫,虽然有宫女,一年当中也亲近不了几次。按我的想法,我们从国中挑选美貌可人,端正年少的女孩一百人,打扮漂亮,派遣忠诚使者,附带贵重宝物和秀女,前往贡奉。如果他接受了,请他派遣百万强兵,帮助我们攻打,一定可以攻克。
 
于是按照这个计策,宝物美女很快备好,派遣使者前去奉献给阿逸多王。阿逸多王得到众多的美女宝物后十分高兴,便问:你们大王送给我这么好的礼物,想要有什么报答呢?使者禀告说:摩罗婆国是大王管辖统治的地方,但是他们的国王十分奸诈狡猾,不知化度国民,自己荒淫无道,不整顿国政,人民被他毒害,看到他犹如敌人一样。所以特地请大王派遣百万强兵,协助我们降伏他。我们奉献宝物秀女表示诚意,正是这个缘故。阿逸多王说:很好。遂即派遣精锐兵士百万众。安陀罗王也从自己国中派遣百万人马,一起合力前往讨伐。经过一百天的战斗,伤亡过半才获胜,摩罗婆王和其宗族都被杀死,数千万人的生命就这样没有了。阿逸多王自从得到了众多美女,情意迷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初衷。奢侈荒淫,贪诸享乐,不理国政,百官群臣竟相作乱,抢掠百姓为奴,风雨不调,饥民遍野,他国乘机前来侵掠。阿逸多王从此亡国,自己也死了。
 
阿逸多王死后堕入地狱,受到种种痛苦茶毒。由于前世学问智慧的力量得知宿命,忏悔自责所做罪业,立即从地狱命终,生到饿鬼道。在饿鬼道中仍能得知宿命,忏悔罪业,修十善业。便立即从饿鬼道脱离,投生道畜生道成为野干。由于智慧的力量,仍然知晓前世宿命,改过修行,奉持十善,也教化同类修行十善业道。这次遇到狮子捕食,一时恐惧坠落井中,安心待死,希望离苦得乐,往生天界。由于你们救我出井,让我的愿望没能实现。我经受的辛劳痛苦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所以说你拯救我的性命是没有什么功劳的。
 
帝释天主说:尊者所说善人欢迎死亡怕是不对,为什么呢?法师在井底,如果不投入我们垂下的天衣就无法出来,也就不能得救。您之所以得救是因为法师自己的主动。可见并非不愿继续您的生命,怎么说不贪恋生命呢?野干说:我之所以投衣得救是为了三个重要缘故。第一个缘故是为了不违背帝释天主您的愿望。违背他人的良好意愿,导致其不能实现,会受苦报。给他人带来苦恼,生生世世自己所希求的愿望都得不到实现,等于是给自己苦恼。并非为了贪恋生命。第二个缘故是见到诸位天人是想听闻佛法,为了给大家宣讲正法,做法布施的缘故。如果应当说而不说就是吝啬佛法智慧,这样的果报是生生世世盲隆黯哑,六根不灵,生活在偏僻的地方,没有智慧。虽然所处的地方是不错,但是心智不开,学什么都不能成就。这也等于是给自己带来苦恼。并非是为了贪恋生命。就如同世人由于前世布施修善,由于福报得生为人,各种愿望都得到满足,拥有众多财富。有贫困的人来乞求施舍却因为吝啬的心不肯布施,贪吝的果报会转世生于饿鬼道中,时常饥渴,冬日没有衣物御寒,夏天没有阴凉避日。这样痛苦的日子要数千万年才能结束,然后转生到畜生道,吃草饮水,愚痴无知。或在污秽的泥泞中进食。贪吝佛法智慧的罪过就是这样。第三个缘故是为了教化宣说佛法,利益一切天人大众,另大家智慧增长,这是法布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帝释天主说:请您说说宣讲佛法,教化众生的福报是什么。野干答道:宣讲正法,能够让人们知道有来生后世,作善会得福,作恶会受报,修行可以得道。由此功德后世会智慧明达,了知宿命。如果转生天界就能成为大人的导师。如果生在人间就是转轮圣王,用十善教化天下人民。如果是国君,会以正法治理国家,通达宿命。因为了知宿世因缘,心不会放逸。身居尊贵,享受五欲快乐就会有魔事扰乱毁坏,让人迷惑造作恶业。一时犯错受到恶报的时候,由于智慧力的缘故能够迅速兔除苦报,转生天界,智慧光明会逐渐增长,成就菩萨道,所以佛说教化的福报无量无边。
 
帝释天主听后十分喜悦,说道:好啊,好啊。就像您说的,我们这些天人,今天才知道财布施和法布施的区别。财布施如同豆绿大的灯光在很小的房间中,法布施如同太阳的光芒照耀天下一切,所到之处黑暗消失,因为日光的本性就是光明的,所以能够照耀一切事物。老师您今天也是这样,由于从前修习正法,智慧通达,现在又以智慧光明解除众生愚痴的黑暗。
 
帝释天主说完这番话后,八万天人都肃然起立,端正衣服,恭敬顶礼,向野干说:愿您慈悲传授我们十善法戒,能够利益安乐众生,也让您的功德增长。野干回答:太好了,这正是时候。然后开始讲道:受戒的方法先要忏悔,清净身口意。什么是身业?就是杀生、偷盗、邪淫。什么是口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口业。什么是意业?就是嫉妒、嗔恚、骄慢、邪见。严禁身口意造作这些恶行就是十善。放纵身口意造作恶业就是十恶。一心诚恳,忏悔罪业,不做十恶,身口意自然清净。三业清净称为十善。
 
帝释天主又问:十善业有什么果报呢?”野干回答:曾经听佛说:如果人奉行十善业道,将来会转生六欲天,居住七宝宫殿,五欲享乐自然而有,不用劳作。多种饮食可以享用,寿命无极。父母妻子,亲戚眷属都端正清洁,在一起快乐欢喜。如果天人奉持十善业道,天上福报享尽,还会转生天界,福报更胜从前。和人间十善的果报不同。为什么呢?凡人修善,心道三戒难以护持。
 
不嗔恚需要先修习慈悲心,然后才能成就不嗔恚的戒律。人间行慈悲心很难持久,如同用刀斩水,随破随合。护持不嗔恚戒律也是这样。
 
不嫉妒戒发作的时候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见到他人得利,见到他人快乐,见到他人相貌端正,身体强健,智慧聪明,见到他人修道得福,总之是一切好事,这个时候才会有嫉妒心。所以嫉妒心发作是有特定时节条件的。
 
骄慢心起的时候也是有条件的。见到愚痴人,丑陋的人,贫穷的人,污秽的人,总之聋盲瘸瘦等残废人,少数民族,野蛮人,骄慢的心才会升起。所以骄慢心发作也是有其时节条件的。
 
因此世间凡人的心戒难以护持,虽然强行把持,总是经常忘记。普通人修持十善果报,虽然可以获得大人福报。但是不如天人修持十善,其光明神通,饮食福禄的福德好。知晓宿命的能力也更胜一筹。所以天界修行十善的果报胜过人间。
 
帝释天主向野干说:就像您说的那样,凡人修行十善,心道三戒难以护持,天人也是这样啊,嫉妒嗔恚,骄慢邪见。这样的心也是有的。怎么说福报胜过人间呢?野干说:天人虽然也有,但是不同于人间。为什么呢?天人福报好,苦少乐多。烦恼心轻,世人福报薄,乐少苦多,烦恼心重。
 
帝释天主问道:诸位天人的习气享乐心重,如同猿猴一样,现在修持十善,以后如果不慎违犯了,该怎么办呢?
 
野干回答:曾经听闻老师说:人修行十善,如果一时毁犯,作了十恶业,因该向贤明福德的人,把所做的事情表白忏悔。然后重新受持十善。这样就不会缺失戒律。为什么呢?十善法戒,如同秧苗,烦恼就如同杂草,相互妨碍。应当铲除杂草,纯是秧苗自然会有好的收获,有了好的收成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帝释天主和诸位天人听了如此正法,十分高兴。不再忧虑天福享尽后堕落到三恶道。大家又思维:修行十善的功德虽然没有苦报,但是依然会有生死,不能免除无常,还有他化自在天王见人修福,心中嫉妒,想办法制造困难,让人忘记善业,造作恶业,这样就会有苦报。于是又向野干问道:修行什么功德能够不死,不让魔王惑乱呢?
 
野干回答:曾听师傅说道,发菩提心,修菩萨行,魔王波旬不能破坏。是因为心不迷惑的缘故。生生世世智慧明了,知晓宿命,能知晓宿命就不会做恶业,心清净的缘故,证得无生法忍,道业不退。远离生死过患。帝释天主说:菩萨道应该怎样修呢?野干回答:曾听师傅说:求佛道的人从根本上来说先要广泛学习诸法因缘,明了因缘果报,信心就会坚固。信心坚固自然会精进修行,不造一切恶业因缘。纯善的心不再放逸,智慧就会成就。这包括了三十七品助菩提道。
 
帝释天主说:如您所说,三十七品助菩提道,其含义广大深远,不是我们狭小的智慧所能明了,怎样才能开始修行菩萨道呢?
 
野干回答:曾听师傅说过,修行菩萨道要用善巧方法调伏六根。什么是善巧的方法呢?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是调伏六根的善巧方法。
 
帝释天主说:请您讲一讲六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呢?野干回答说:第一是布施,对世间物没有眷恋和痛惜,能够破除贪吝的心。第二是持戒,不做恶行即是持戒。三是忍辱,遭遇恶事而不怀报复是为忍辱。四是精进,修行道业而不怠懈退悔为精进。五是掸定,收摄自心,不起邪念。六是般若,修习般若智慧破除烦恼无明。这六波罗蜜的善巧方便之力可以调服六根。
 
还有四种方法可以制服六根,一是慈心,二是悲心,三是喜心,四是舍心。这四种称为四无量心。
 
帝释天主问道:怎样施行慈心呢?野干说:见到人有灾厄,应当起慈心,帮助救护,令得其所。
 
什么是悲呢?见到众生因为无明爱渴,造作生死业缘,轮转五道,受苦无休,不能解脱,所以不能懈怠,应该精进修习智慧,速证佛果。成佛后用智慧光明破除众生无明黑暗,令见光明,免除种种痛苦,业因缠绑。虽然没有成佛,凡是所做的一切善业都回向众生,愿其安乐,众生罪业,我来代替,这是悲心。
 
什么是喜呢?如果见到世人修行善业,求三乘佛果,一定鼓励帮助、随喜赞叹。见到他人欢乐,自心亦喜,见到貌美端正的人,勇敢健壮的人,以及富贵的、有智慧的人,见到有慈悲心的人,孝顺的人,总之一切善人,都鼓励帮助,随喜赞叹。这是喜心。
 
什么是舍呢?凡所做一切功德,有恩于人,不希望得到现报,不希望此生得报,也不希望将来的回报,这是舍。
 
这四件事做到了,叫做四无量心。众生无量无边,所以慈心也无量无边,悲心、喜心、舍心同样无量无边。所以叫四无量心。加上前面六波罗蜜,称为十波罗蜜。这十波罗蜜包括了一切菩萨道的修学。
 
帝释天主听道野干解说十善法的功德因缘和菩萨道修学无上菩提的法要,解开了众多的疑问,欢喜雀跃,身心畅快。同八万天人一起恭敬礼拜,合掌致敬,向野干说:弟子和八万天人今日共同发菩提心,奉行修学法师所教授的菩萨道,请您同意印可。野干回答:这正是时候,也正是你们所真心希望的。
 
帝释天全向野干请问:请告知我们法师的饮食如何,我们好为您准备。
 
野干回答:我所吃的东西说出来不堪入耳,因为罪业的缘故所吃食物十分肮脏,表面像是畜生,其实如同饿鬼。不要再问我吃什么了。
 
帝释天主问:您的饮食好也罢,坏也罢,跟我们说一说,弟子今天应当尽可能供养您啊。野干回答:经常吃的是虎狼屎尿,死尸遗骨。粗鄙的臭皮囊有时连这样的食物也不能得到,要以泥土充饥。罪苦的果报,让我从生至死虽然所吃食物如此不净,依然无法饱足。
 
帝释天主和诸位天人听了野干所说饮食的情况无不悲哀落泪,感慨不已。大家向野干说道:弟子们想为您准备饮食的愿望现在看来是不能实现了,这该怎么办好呢?现在我们返回大宫,怎样才能报答师傅的恩情呢?野干回答:你们今天到天宫,把从我这里听闻的佛法辗转教化其它天人,无论是男是女,只要有一个人能够信受奉行,不仅报答了我,而且报答了一切诸佛的恩情。你们能够教化他人,自己的福德也会增长,更何况能够辗转开悟更多的人,功德无量。
 
诸位天人起立向野干说:弟子们今日回归天宫,不知法师您什么时候能够舍弃此罪报之身,上升天界和我们相聚呢?
 
野干说:七天之后应该舍弃此身,得生兜率天,你们也可以发愿往生此天,因为兜率天中,有很多菩萨为了天人学习佛法的缘故而说法教化。
 
帝释天主说: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教诲,忉利天命终之后发愿往生兜率陀天,和您相见。奉侍您说法教化,就向今天一样。说到这里以散播天花供养,回归天界。诸位天人离去之后,野干不离座位,一心念十善法,不求觅食,七天之后,命终生于兜率天,为天王子。仍能了知宿命,并且以十善正法教化诸天。
 
佛告诉波斯匿王说:那时的野干就是我,而帝释天主就是舍利弗。而阿逸多的师傅忧波达就是弥勒菩萨。八万天人就是婆婆国土八万不退转菩萨。大王,回忆以前,从开始发心修行菩萨道,直至获得无生法忍不退转位,在这中间,常常和弥勒菩萨,舍利弗等人,为了佛法而精进不懈,不顾身命,追随明师,朝夕亲近,精研学问,成就智慧。智慧的力量能够让处于轮回之中的人,随其所在教化无量众生,得离诸苦。直到成佛,无不是由般若智慧方便,断除一切习气因缘,成无上正觉。又以智慧在婆婆世界教化众生,脱离众苦。所以我说智慧有甘露、良药、桥梁、大船这四种含义。
 
三时行善
 
波斯匿王和其眷属听闻佛所讲述的故事后豁然开朗,欢喜万分,于是顶礼世尊,合掌说道:“今日见佛得到了十分殊胜的利益。听佛说法却不知道疲倦。世尊从前讲述四圣谛、十二因缘、出世间道业,由于我们根基迟钝而茫然不解。因为不了解,所以身体疲倦。今天听到佛说菩萨道业,虽然没有完全了解,但是兴趣盈然,很愿意听,尚未满足。弟于今天愿发菩提心,求无上正觉,愿世尊能悲憨允许,并为我们开示菩萨修行的法要,我们好遵照修学。
 
佛告诉波斯匿王:如前所说,菩萨道业是身口意奉行十善业,包含一切助道因缘的十波罗蜜法,你能奉行吗?波斯匿王说:世尊所说的十善法中,心道中的不贪、不嗔、不痴难以护持,怎样才能作好呢?
 
佛告波斯匿王说:世间的人心意粗鄙,如同猿猴一样不能安定,被种种烦恼所驱使,没有停歇。所以修行十善业道总是不能持久。要想奉行十善业道,应该以三种时间为限。是那三种时间呢?从清晨到中午名为上时,一顿饭的功夫名为中时,行走百步的时间叫下时。修学十善法的人随自己所能接受的程度,任选一时,在此时间内护持自己的心念,坚守不贪、不、不痴的戒律,令不缺失。这样就是修习十善法了。
 
波斯匿王说:如您所说,限三时行善,功德应该很小,怎么能够产生福报呢?世尊答道:人修十善,虽然时节短促,但是功德却很广大。为什么呢?心道三戒难以护持的缘故,所以即使是很短的时间也会有无量的果报。如同有人积攒了百年的柴草,被火一烧,片刻就会消失。虽然行善的时间短,但是能够灭除无量的恶业重罪。又如钻木取火,需要很用力,但是等得到火后,这一点火苗可以把天下的草木丛林点燃,直至焚烧尽灭。您应该知道,人修行十善也是这样,片刻修行可以除灭无量劫恶业重罪,能够让人生出菩提的萌芽,有了萌芽,渐渐成长,就会结出无上正觉的佛果。
 
波斯匿王听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欢喜激动,向世尊顶礼说:弟子今天得到非常大的利益,因为听闻佛说的修行十善的功德因缘。能够让人出生菩提萌芽,弟子从今开始,以无上正觉为志向,勤奋修行,心不退转。波斯匿王这样说的时候,跟随来的大臣官吏,后宫嫔妃,以及在场的四众弟子,天龙鬼神,非人众生等共五千余人,都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石女因缘
 
波斯匿王和皇后出宫的时候经常用四名力气很大的石女抬轿。皇后所乘的轿子有七宝装饰。这一次被留在世尊精舍的门外,让太监看守。太监就转命四名石女守着轿子,自己跟随听佛讲法。这四名石女睡着了,有人偷了轿于上的一颗摩尼宝珠,她们也不知道。这时太监不放心,出来察看。发现轿子上的宝珠没有了,心中十分害怕皇后斥责,便问石女说:让你们看护轿子,你们怎么监守自盗偷宝珠呢?这些石女都说:不是她们偷的。太监发了脾气,用鞭子抽打石女,痛彻骨髓。其中有一名石女觉得自己没有偷窃宝珠而被鞭打,便逃入世尊讲法精舍,大声喊冤。大家听了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佛对阿难说:你去到太监那里让他不要鞭打没有过错的人,这四名石女是皇后前生的老师,没有犯什么错,为什么要鞭打她们呢?这会造作后世的恶业因缘。皇后听到佛说这话,于是恭敬起立,合掌问佛:世尊所说这四名抬轿石女是我前世的老师,我十分迷惑,请您说说其中因缘由来,让大家都能明了知晓。佛告诉皇后:你召唤石女进来,在我面前可以验证虚实。皇后就命令太监把四名石女传来。四名石女见佛后,叩头啼哭,顶礼世尊说:实在不是我们偷了宝珠,因为什么缘故而遭此痛苦,鞭打加身呢?世尊说道:罪业的因缘是自己所造,并不是父母所为,更不是从天而降。人们造作善恶之事,就会有苦乐报应,就如同喊话回声一样如影随形。为了贪得现前的利益而做奸邪欺骗的事情,却不知后世多生多劫会遭受苦报。恶从心生,却是自己的敌人,如同铁器生锈,腐蚀其形。波斯匿王向佛致礼问道:世间的事情都有前后因缘,这四名石女前生有什么因缘请佛说一说,开导我们这些无知之人,利益大众。
 
佛告诉波斯匿王说:你们想听其中的来龙去脉那很好,我现在就讲,你们用心听。世尊又重申:在我的教法之中,有一些出家比丘,言行不一,心口不一,为了名闻利养,钱财饮食,招募徒众,或者为了逃避国家规定的役制,才出家修道。根本没有志向解脱,度化众生的愿望。以此不净心享受信众布施,却不知道后世多生多劫受到罪报,偿还业债。为了这个缘故我怎么能不说呢?
 
佛告诉波斯匿王:在多劫以前,有一个很大的国家,名叫裴扇阇。有一个女人叫提违。是婆罗门种姓。丈夫死后守寡,她的家里很富有,但是没有儿子,也没有父母。孤独一人,没有依靠。婆罗门教中有种方法就是如果有了什么不如意,就自焚烧身。这时有一些婆罗门教士经常一起到提违的住处,劝他说:现在所受的苦报灾祸都是由于前世造作罪业的缘故。什么是罪呢?不尊敬奉侍婆罗门教,不孝敬父母丈夫,又没有养育儿子的慈悲之心。有这样的罪过,才让你遭受孤独一人的痛苦。如果不修福灭罪的话,后世的苦报会更加痛苦,堕落到地狱当中。那时后悔就晚了。
 
提违就问:那要怎样才能修福灭罪呢?婆罗门教士说:灭罪有两种方法,一是罪过轻的,剃除头发,洗浴清洁,到神庙中忏悔,乞求那罗延天,请一百名婆罗门教士吃饭饮食,然后用哺乳的奶牛百头供养婆罗门教士才能灭除罪业。为什么呢?婆罗门教修行梵行,不吃酒肉五辛葱蒜,只饮牛奶。以奶牛做供养能让施主除灭罪业,获得福报,生生世世心想事成。你现在的罪业很重,应该以家中的一切珍宝布施五百名大婆罗门教士,诸位婆罗门教土得到布施后会为你祝福,诵咒祈祷,让你后生得到大富的果报。如果要灭除罪业,应该在恒河边自焚。诸位婆罗门也会为你祈祷,让你所有的轻重罪业全部灭除,后世不会有痛苦的果报。父母兄弟丈夫孩子都会长寿,快乐无量。于是提违便同意了,执意决定自焚灭罪,于是便让家奴用十辆车到山中砍伐木材,准备自焚。
 
这个国家中有一位得道之人,名为钵底婆。持戒精进,多闻智慧。常以慈悲心教化天下人民,让其改恶从善。听到提违要自焚的消息,于是心生怜悯,来到她的住所,问提违说:你砍伐木材,是要干什么啊?提违回答说:想要自焚来灭除罪业。辩才回答说:你的罪业是跟随精神而有,不是在身体里,如果自焚,白白受了焚烧的痛苦,却是不能灭除罪业。人的富祸由心而起,心念善则受善报,心念恶则受恶报,心念痛苦欢乐,受到的果报也是一样。就如人饿死,那么就会做饿鬼,苦恼而死的人就会受到苦恼的果报。欢喜而死的人就会受到欢喜的果报。安隐快乐的人死后也会有相同的果报。你现在怎么能在苦恼中想求灭除罪业,希望得到善报呢?千万不要这样想,这个道理是讲不通的。
 
再者,提违,就说那在病痛之中的人吧,被痛苦所折磨,如果有怀有恶意的人呵斥辱駡这个病人,用手撕扯他的耳朵。那么你想这时病人的心里会快乐吗,会没有愤恨的心吗?提违回答,病人在病痛中,没有见到人的时候都常常恼怒,何况被人撕扯怎么会没有愤恨心呢?辩才说:你现在也是一样啊。前世的罪业造成你孤独一人,常常苦恼忧愁,还要自焚来脱离苦恼,不就是这样吗?如同病人痛苦之中遭到辱駡呵斥,苦恼会增加百千万倍,何况自焚,火焰生起的时候,身体焦烂,气息还没有断绝,神志尚清。这时身心被火焚烧,但是神识却没有离开身体,受到痛苦茶毒,内心苦恼,这样命终之后会转生地狱之中。地狱中的苦恼会增加百千万倍。想要脱离难上加难。何况要用自焚来脱离痛苦呢!还有,提违,如同牛讨厌所拉的车一样,想方设法让车损坏脱离痛苦,但是这辆车坏了,下一辆还会套在它的脖子上。这是因为罪业没有完结的缘故啊。人也是这样,假如烧坏了一个身体,罪业因缘仍然存续,没有消灭。如同阿鼻地狱中被火焚烧的罪人,一天之中会被烧死八万次,但又会八万次活过来,经过一劫这样的罪业才完毕。更不要说你希望自焚一次就可以灭罪了,怎么会有这样的道理呢?
 
辩才以种种比喻为其讲说正法。提违觉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改变了主意,不再自焚。于是请教辩才说:应该怎样才能灭除罪业呢?辩才回答:前面心怀恶念,如同乌云遮月,后心发起善念,则如火炬消除黑暗。你今天幸好有灭除罪业的意愿,我有善巧方法能够让你不花费一文钱,甚至不经历一毫痛苦,灭除罪业,让现世就能安隐快乐,以后更会往生善处,随心所愿,万事如意。
 
提违听后欢喜非常,忧愁恐惧一扫而空,如同囚犯被赦免出狱。立即顶礼问讯,命仆人铺设庄严宝座,布置鲜花,焚香燃灯,请辩才落座讲法。辩才即接受邀请落座。提违带领家内五百眷属奴仆围绕辩才,恭敬叩头顶礼后合掌站立。
 
提违向辩才说道:听了您说灭罪的道理,虽然十分欣慰欢喜,但还是有些疑问,请您为我们说说除灭罪业的方法,我们好遵照实行。
 
辩才回答说:罪业的来源是由于身口意的造作。身业造作的恶是杀生、偷盗、邪淫。口业造作的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业造作的是嫉妒,嗔恚骄慢、邪见。这是十恶。造作了这十种恶行就会受到恶的果报。现在应当专心一念,至诚忏悔:前世今生所造作的这十种罪业今天完全忏悔,发露出的罪业才会灭除。并应自行立下誓言,以后坚守十善,不再做恶。
 
同时我们的父母、丈夫、兄弟等亲人所做的罪业,我也一心代他们忏悔。弟子提违以今天忏悔、改恶修善的福德因缘,布施给一切遭受苦难的众生,让他们离苦得乐。众生所有的罪业我都代替他们承受。再立下誓言,因为今天我改邪归正、忏悔罪业修积福报的因缘,后世转生直至成佛,会始终遇到明师和善知识,寿命无量,常和父母夫婿儿女眷属,相互顾念,不会遭受和今天一样的痛苦灾祸。
 
最后辩才告诉提违说:忏悔灭罪的方法就是这样。
 
提违及其眷属在辩才前跪拜合掌说:弟子们聆听您的教诲,也按照方法进行了忏悔,愿尊者能够传授其它的善巧教法,我们当会奉行不懈,增长功德。
 
辩才说道:现应诚心皈依佛、法、僧。这样说三遍。今生会受持十善业道。弟子某某,从今天起,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身业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口业善。不嫉妒、不咳毒、不骄慢、不邪见是意业善。这就是受持十善法戒。
 
辩才传授了提违十善法戒后,提违及其眷属欢喜雀跃,尽心奉行。提违又布置了多种饮食和珍宝,向辩才禀告:愿尊者不要起离去的念头,留下来教化我们这些众生。我们会为您建造居住宫殿的宫殿,随您的心意奉侍终身。
 
辩才回答说:你今天己经能够舍邪归正,修习十善,为正法弟子。再以十善教化天下,那么就是报答师傅的恩情了。你己经得度,我不必再留,当去往其它的地方教化众生。
 
提违知道辩才尊者不会留下,于是将储藏的珍宝般出来敬献,希望能够留住法师。但是辩才没有接受,告辞离去。于是提违心想:今天所得到的惠利都是由于我们在师傅的教授下开悟才能得到的。教化的恩情无以报答,但是法师即不留下,也不接受珍宝的供养,真是无可奈何。于是悲伤泪流,叩头拜别。
 
辩才离去后,提违女人和其五百眷属以十善法辗转教化他人,经过了很长时间。
 
这一年遇到了饥荒,粮食价值暴涨,人民饥饿。当时有五名比丘十分懒惰,不修习经书义理,也不是专门精进修行持戒。被世人轻慢,也没有人供养。贫穷困苦,生活没有指望。五个人商议道:生存的道理就要有适宜的形象,人的生命是珍贵的,怎么能坐着等死呢?
 
于是各自乞讨来绳索,编成绳床,在旷野中打扫干净,布置华丽庄严的幢幅,五个人依次盘坐,外表就如习禅入定一样。但是内心所想却是邪见恶念。世人见了,都以为是圣人,于是争相供养,多种饮食。五名比丘吃喝有余。
 
此时,提违也听到了这件事,派人寻访,回报说:有五位圣人独坐于旷野中,很多人都前去侍奉供养,如同天神一般。提违很高兴,暗自庆幸:我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第二天就驾着华丽的马车,跟随着香花乐舞,前来礼敬五名比丘。
 
提违到达后礼拜问讯,并供养饮食,向五名比丘说道:
尊德至重 无上福田 众生蒙佑 不宜自轻 弟子愚意 欲请尊灵 临顾贫舍 展释微诚 唯愿慈哀 济度群生 弟子亦有 清净园林 流泉浴池 严饰光荣 
 
尊者们的功德贵重,是无上福田,众生因此得蒙庇佑。不应该这样对自己轻慢。弟子希望能够请尊者光临我家,让我能够奉献一点我的诚意。只希望您发心慈悲,救度众生。弟子的家中有清净的园林,流泉浴池,也庄严美好,愿意供养诸位尊者。
 
提违和其眷属再三叩头邀请,五名比丘知道其意十分诚恳,便应允了。
 
提违得到应允十分欢喜,告辞还家,派遣人驾驶庄严华美的马车,迎接五位比丘到家供养。提违家有一处美妙的园林,就在家旁不远。有十顷大小,流泉浴池,奇花异草,百鸟呜瑞,清净妙好。园中建造宅舍,种种珍宝装饰,布置有各种上好器具,芳香整洁。就请五名比丘在此居住。提违则终身奉侍,随时随地,及时供养饮食汤药。
 
五名比丘被主人殷勤供养,十分安逸快乐,庆幸道:真没有想到这样幸运,人生在世,用种种方法谋求财利,脱离贫困。即使愿望能够满足也不如我们,不必辛劳唾手可得。饮食福禄是需要智慧才行的啊。
 
五名比丘观察主人殷勤诚恳,一起商议道:虽然主人能够随时供养,但是日久天常不免贫困,到了不能接济我们的时候,富足的生活就没有了。我们现在应当再以其它的方法谋求财富,为将来享乐做准备。
 
这样商议好后,便派遣一个人化妆易容,到各处去宣传:有四位比丘,隐居寂静的地方,坚守禁戒,不食酒肉葱蒜,梵行圆满,修行禅定止观,证得无漏神通,不久就会得到阿罗汉果,是天下人最好的福田。人们听后,都带着钱财饮食前来礼拜,恭敬供养。
 
这样过了很多年,提违因为直心敬信、恭敬供养,始终如一,寿终后往生到化乐天。而五名比匠由于行为虚伪巧诈,内心邪恶,福报享尽,寿命终了后堕入地狱,八千亿劫,受种种剧苦的报应。地狱罪毕又生为饿鬼,种种形类,这样又过了八千劫。饿鬼罪毕转生畜生身,以身力偿还主人供养的因缘。转生骆驼、驴骡、牛马等等,随其主人受生享福的地方,以劳力偿还主人业债。这样辗转受生了八千世,畜生罪毕。虽然又转生人道,但是诸根不灵,没有男女二根,被人称为石女。从那时起又过了八千世,以苦力偿还业债。至今还没有结束。
 
佛告诉波斯匿王说:那时的提违就是现在的皇后,辩才尊者既是现在的目连尊者。那时的五名比丘就是现在抬轿的五名女仆。
 
波斯匿王向佛问道:世尊所说五人的因缘由来,但是现在仅仅见到四人,另外一个,在什么地方呢?
 
世尊说道:另外一人在王宫之内负责清洁厕所,扫除粪便。
 
皇后听了佛讲的因缘后,十分恐惧惊栗,于是站起礼拜,向佛说道:就如世尊所说,这五名女仆是我前世的老师,现在成为我的仆人,是不是我犯了大逆不道的罪过?因为人对于老师应该恭敬顶礼,才是道理。现在反而让其抬轿随从,如同牛马。这太让我害怕了,愿佛慈悲,听我忏悔。
 
佛回答说:皇后自己的福德享受,没有什么罪过,不用疑惧。众生因缘不同,受生业报也不一样。行善自然受福,作恶自然受殃。皇后那时心地平直清净,乐于修福,从那之后,生生世世都遭遇明师,听闻正法教诲,善行不断,福禄逐渐增长。时至今日,福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恰逢有佛出世,由于从前的福德因缘力量,再次听闻正法,如法修行。因为这些缘故您是没有罪责的。那五名石女的因缘,由于他们那时邪见贪欲,虚伪巧诈,没有慈悲之心,接受你的供养。罪报的缘故使其偿还宿债。
 
皇后说:今天听到佛说我前世的因缘,弟子疑惑消解,也不再忧虑。这些石女的罪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毕呢?弟子愿意放他们自由,不再驱使他们,请世尊为他们说法令其了悟,改恶修善,得以免除诸苦。
 
世尊说:要我开化他们,那把王宫内的清除粪便的那名石女也叫来。
 
皇后立即派遣人把石女召唤来。不一会,五名石女已经聚齐站在佛前。
 
世尊慈悲,先以善言问候:大家身心康泰,安逸快乐么?
 
五个人听了恼怒的很,回答说:佛怎么这么不知时宜?我们昼夜辛勤劳苦,还要被鞭打役使,没有暂停休息的时候,有什么快乐可言?佛不知道么?反而问人是否快乐,这不是不知时宜么?
 
佛告诉五人说:现生所受苦报,都是由于前世邪见贪欲、虚伪巧诈,心怀不善而受人供养的罪业报应,辗转多生,至于今世偿还罪业还没有完毕。你们想要免除苦报的话,应该至心诚肯忏悔改过,改恶修善。从这样的因缘就可以免除苦报。
 
石女听了佛说的道理后反而更加愤怒,背过身去,不想再听。佛以神力,幻化另外一个身体,站立在他们面前,以种种方便譬喻劝慰,让其仟悔罪业。这五名石女又转身向东,佛依然化身站立面前。他们又转向西,依然如此。最后东西南北上下各方都有幻化的佛站立面前。石女们见到诸佛围绕,于是大声叫喊道:我们现在己经是粗鄙恶劣的罪人,佛为什么要苦苦逼迫我们呢?这时佛摄各个化身消夫,仍就恢复原来的佛身。
 
佛告诉大众:国王,皇后,诸比丘,你们看到石女们的反应了吗?大家都点头称是。 “你们要知道:众生的罪业有两种,一种是业障,一种是烦恼障。罪业轻的,有烦恼障,罪业重的则有业障。这几名石女是两种罪障都有。不能接受教化,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时皇后见到石女不能接受佛法的教化,十分悲伤,对五个人说:从今以后,我们断了从前的因缘,给你们自由,可以无忧无虑了。石女们都跪下向皇后求情说:我们五个人奉侍您家,有什么过错,没想到今天会被赶出去。如果您有什么不称心的,请一定宽恕我们,还让我们像从前一样服侍您。皇后再三说明自己的善意,但是石女却依旧不愿离去。
 
皇后向佛说道:弟子愿意给五名石女自由,她们却不肯离去,这如何是好?佛告诉她:这五名石女的业债还没有偿还完毕,因缘的牵缠使她们不能离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暂且顺从她们的意思,继续她们的工作,等到宿债因缘了结自然会解脱的。
 
世尊告波斯匿王说:人修福业,能够谦虚敬重,正直清净,修行道业,是功德无量的,其果报火不能烧,水不能没,盗贼无法偷取,国家法令也不能改变的。就像现在的皇后,享受的福报如同天人。人心念恶,贪图现前的利益,像石女这样多生多劫遭受痛苦的果报,至今尚没有结束。虽然能够遇到佛法教化,但是由于罪业的障碍,反而会产生怨恨嫉妒。这黑暗的前途,什么时候才能脱离呢?
 
世尊以慈悲心向诸位比丘说道:如同我从前所说,人身难得,逢佛出世更难,听闻佛法难卜加难,最难的还是能够终生如法修行。你们大家,从前种下善因,能够得生人道,又遇佛在世,听闻佛法,信受奉行,割断恩爱,别离父母兄弟妻于眷属,出家修道,如同囚犯得到赦免出狱一样。应当舍恶修善,言行一致,表里相应,少欲知足,不贪恋世间的尊荣,有时还要忍受饥渴。而志在无为圣道,研习学问,丢弃一切恶行,增长智慧,修集无漏道业,脱离生死苦海。还能以智慧教化天下众生,奉行十善,这就是自度度人,行菩萨道。
 
这时大众中有的比丘听闻佛说的道理后,反省自己,身口意三业和佛法相去甚远,五百余人即站起向佛叩头顶礼,合掌忏悔说:世尊所说不善的身口意三业我们都有,今天在佛前我们发露忏悔,惟愿世尊了解我们的诚意。从今往后发誓不再做不善业,应当如法修行,请佛作证。
 
世尊说:你们啊,佛是三界中的圣者,众生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忏悔罪恶,修习善行,十分欣慰,理当随喜呀。
 
又有五百名没有严持戒律的比丘,听闻佛的教化后,起立顶礼,向佛说道:世尊啊,我们实在不配出家修道,因为从前出家是为了名闻利养,行的却是虚伪奸邪之事,只有表面的功夭,受人供养,负债太多了。为此我们实在恐惧忧虑,今天愿还俗归家,请佛准许。
 
佛告诉这些比丘:那很好,我也随喜各位。因为人做某一项事业,都如同把玩利刃和毒药一样,如果没有相应的能力,还不如不做。否则作不好反而会受其害。你们今天能够相信因缘果报,又有惭愧心,因为此心的缘故,能够除灭罪过,增长善根。在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初次说法即会得到度化。
 
又告诉诸位比丘:宁肯割自己身上的肉来吃,也不要以邪心接受人家的布施。这是很难的,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这时佛的儿于罗侯罗等五十名沙弥听到石女遭受恶果的因缘由来,很是恐俱忧虑。即向世尊礼拜,说道:今天听闻您说的石女恶报的因缘,十分恐惧。因为就象教授师舍利弗那样,有大智慧大福德,被国家中的名门旺族所公认,竟相供养最好的美味饮食甘露珍品。而我们这样的愚痴小儿,没有什么福德智慧,接受这样的布施,后世一定会偿还宿债因缘,遭受痛苦果报,就象石女们一样。所以十分优虑。像这五百比丘前辈尚不能承受,还俗归家,何况我们这些小孩子,没有智慧的人呢?请佛慈悲,允许我们也还俗回家,希望能够免除将来的罪报,不要遭受痛苦灾难。
 
佛告诉罗侯罗说:你因为畏惧自己的罪业而想回家,希望能够免除苦报,是没有这个道理的。比如有两个人同时缺少饮食,饥饿难耐。忽然遇到好客的主人,招待他们甜美肥腻的食物。这两个人由于饥饿而进食过多。但是这两个人一个有智慧,一个没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自知饮食过度,身体沉重,嗝逆频繁,难以消化,有可能导致身体的疾患。于是前往就医,虚心诚意,作礼求救,请其解除病痛。于是医生给予对症之药,服下后将腹内的积存的食物全部吐了出来,并让其以火暖身,起居有节,禁止劳神费力。这个人因此而免于痛苦,终于能够得享天年,身体康健。
 
而没有智慧的人,不知道自己吃的过多,以为身体的不适是鬼神所致,于是花费钱财,杀生祭抡鬼神,希望能够保佑自己的生命,却是白费功夫。腹中所积存的宿食,引发风气,绞转筋脉,心痛发作而亡。堕落致地狱当中,受苦无尽。这都是因为没有智慧的缘故。
 
佛又说:你罗侯罗,因为害怕自己的罪业而还俗归家,就如同没有智慧的愚痴之人。人求福德,脱离罪报,应该谦虚勤恳,向明师请教,修习智慧,忏悔罪业,改往修来。这样渐渐智慧成就,消灭众罪。就如同我从前所讲:日光的威力能够除灭黑暗。人修习智慧也是这样。因为你从前种下善根的因缘,能够遇到佛法,舍利弗等比丘,就如同医生一样能够救助病苦,使人保住生命。你怎么会舍弃光明而趣入黑暗呢?
 
罗侯罗问道:世尊,诸佛的智慧犹如大海一样,而我的心却像毫发的末端。怎么能够领会如来的智慧呢?
 
佛说:天降大雨,每一个雨滴都互不相干,十分微小,却能成满很大的器皿。修学智慧也是一样,从微小开始,最后总会盛满很大的器皿。不仅盛满一件,还会盛满多件,这样逐渐增加,可以盛满无数的器皿。这就是自利利人。能够自利利人就是大士,象我一般。罗侯罗听了佛的教导,恍然明了,不再忧虑。应按照世尊的教诲,奉行不二,不会再有怀疑了。
 
请问酒戒
 
当时有一位只陀太子听了佛说十善业道、因缘果报没有穷尽的道理,向世尊跪拜合掌说:以前佛教导我们受持五戒,现在我想舍戒,转受十善法戒。因为五戒当中的酒戒难以守持,害怕获罪的缘故。
 
世尊问道:你饮酒的时候作什么恶了?
 
只陀太子回答说:国中的贵族豪杰经常经常相约饮酒,以资娱乐,并没有做什么恶啊。因为饮酒的时候心里想到持戒,所以没有放逸,故此饮酒,并没有做恶。
 
世尊说道:好的,只陀太子,你己经掌握了智慧方便,世间的人如果都向你一样的话,终身饮酒又有什么罪过呢?这样做的话应当会有福报,不会有罪的。人行善有两种,一种是有漏善,一种是无漏善。有漏善的果报是人天快乐的果报,无漏善则会有脱离生死轮回,涅槃的果报。如果饮酒的时候没有造作恶业,欢喜心的缘故没有烦恼,善心的因缘会有善果,你受持的五戒有什么过失呢?饮酒时心念戒律,更可以增长福报。先持五戒,现在又受持十善业道,功德会比单单受持十善业道胜过多倍。
 
波斯匿王说道:世尊,如您所说,心欢喜的时候,不造作恶业,称为有漏善,这个道理不对啊。因为人饮酒的时候,内心欢喜,心欢喜的缘故,没有烦恼,也不会做恼害他人的事情,这样三业清净,三业清净应该是无漏业。
 
世尊,记得有一次我去野外游戏打猎,忘记带厨于。在深山中感到饥饿的时候,要进餐用膳,随从告诉我说:大王您早晨出去的时候没有让厨于作饭,所以现在没有饮食。我听到后即返回宫殿,让厨师端上饮食。宫殿中的大厨叫做修迦罗。修迦罗说:现在还没有,马上就做。当时十分饥饿,愤怒心急,不假思索,就下令侍臣将大厨斩首。当时大臣们接受了我的命令,一起商议到:举国当中仅此一人堪当此任,如果今天把他杀了,便再也没有能够让国王满意的宫中大厨师了。
 
这时末利夫人听到我命令将修迦罗斩首的事情,十分怜惜,知道我饥饿疲乏。于是准备了酒肉,沐浴涂香,打扮漂亮,带领伎乐舞女,来到我的宫内。我看到皇后打扮美貌,跟随伎乐舞女,带着美酒佳肴,怒火自然消退。因为平时末利夫人受持五戒,是不饮酒的,我因此时常不满。今天忽然带着酒肉前来,一起纵情娱乐。随即与夫人饮酒食肉,一起观赏歌舞,欢娱嘻戏,怒火自然熄灭了。
 
末利夫人知道我的怒意消失,便派遣侍从假传我的命令,对外面的大臣说:不必再杀厨师了。大家于是就遵照旨意行事。等到第二天早晨,我十分后悔,闷闷不乐,面容樵淬。夫人问我:为什么忧愁不乐,您担心什么呢?我说:我因为昨天饥饿难耐,一气之下杀了修迦罗,现在想来这个国家中再也没有象修迦罗那样称职的宫廷厨师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十分后悔。夫人笑着答道:您不要发愁,这个人还在啊。我再三问:果真如此吗?不是开玩笑吧? 夫人说:的确是的,不是玩笑。我命令侍从召唤修迦罗,不一会儿就来了。我十分欢喜,忧愁也没有了。
 
波斯匿王向佛说:末利夫人,受持五戒,每个月要有六天斋戒。一天当中五戒违反两条:饮酒和妄语。八关斋戒中违反了六条。这样的情况,犯戒的罪过轻重如何呢?
 
世尊回答说:这样的犯戒有大功德,没有罪过。为什么呢?是因为利益于人的缘故。就像我从前说过的那样,人修善业有两种:一种是有漏善,一种是无漏善。末利夫人虽然犯戒,但是属于有漏善,没有犯戒属于无漏善。依照戒律的文字说明,破戒修善是有漏善,依照真实的含义,凡是内心所发善念,都是无漏业。
 
波斯匿王说道:世尊这样说,末利夫人虽然饮酒破戒,但是心无恶念,所以有功德,没有罪过,那么一切人民也都是这样啊。为什么呢?我想起近日舍卫城中有王公贵族因为很小的争执,酿成了很大的仇恨。各自商议谋划举兵讨伐,两家都是国家中的豪门旺族,又是我的亲戚,不能一抓了事。他们又都不听劝解,喊着要武力解决,所以十分忧虑。
 
我回想起,在做太子的时候,先王有一名大臣,叫提违罗,自持其家的权势富贵,轻慢于我,比耍笑畜生还要恶劣地戏弄我。当时我十分愤怒,想杀了他们,但是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向父王诉说也不听。只能心中暗暗愤恨,却无可奈何。因为这个原因也吃不下饭,日渐慷淬。太后见到我愁苦的样子,想方设法开导劝慰,却仍然如故。
 
太后因为疼爱自己的儿子,便派遣人找来好酒,劝我饮用。我对母亲说:我们世代信仰那延罗天,敬奉婆罗门。如果饮酒恐怕会招到上天的愤怒,被婆罗门责罚。太后担心太子的性命,于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紧闭宫门,不让婢女侍从知道。太后说:天神都是有慈悲心的,救济苦难,婆罗门也是这样。你现在忧愁不乐,日渐憔悴,等于是自己丢掉性命,天神怎么能够救你呢?不如服药,排解忧患,这样可以保护你的生命。那些婆罗门也没有得到天眼,怎么会知道隐秘的事情呢?这样再三逼迫,我勉强顺从。饮酒之后忘记了仇恨。太后见到儿子面容恢复,心中欢喜,召集宫女,歌舞娱乐。三周之内尽情享受五欲欢乐,所怀愤恨,由此熄灭。
 
想到这件事,我即命忠诚的大臣,准备好酒及美味佳肴。宣召国中的王公大臣豪门名士前来集会,要商讨国家大事。双方各自带领约五百人前来。在大殿之上奏起庄严的音乐,我让大臣每个琉璃碗里盛满三升美酒。我在大家面前先饮一碗。说道:今天我们在此讨论国家大事,想来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现在大家都各饮酒一碗,然后再开始讨论。大家都答应称是。大家听闻美妙的音乐,又饮美酒之后心中欢喜,忘记了仇恨,没有忧虑。我又手举酒杯,向大家说:士大夫、贵族都是世代相承,尊奉圣教,不该违背。为什么大家因为一点小小的事情就相互争斗成这个样子,如果不能相互忍让,那么恐怕后果是国家要毁灭。所以我重新全谏大家,平息纷争。诸大臣说:我们尊奉您的命令。不敢违背。由此国家得以和平。
 
波斯匿王向佛说道:众人的纷争并非由酒引起,但是却由于酒而平息了争斗,这不是酒的功劳么?
 
另外,世尊啊,我观察世间即使是贫穷的平民百姓,奴婢仆人,荒蛮之地的夷人,或者是为了庆祝节日,或者是到酒店聚会,因为欢乐的缘故,无需人教导,便能欢歌起舞,在没有酒的时候,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事情。所以由此知道,人因为酒的缘故而有快乐。心欢乐的时候不会起恶念,不起恶念则是善心,善心应该有善报。猕猴饮酒尚能起舞,何况世人。
 
就象世尊所说,行善善报,行恶恶报。就如同世间的人,因为从前布施的福德因缘,现在得到大富的果报。贫穷的人乞讨,却吝啬不给,因为贪吝的缘故,将来受饿鬼报。又如世间男女相貌端正,男人相貌好者,女子喜爱,女子美貌,男子喜乐。如果有外力强令断决,不让其相配,就会导致其忧愁苦闷。这样的罪过,应当算谁的呢?
 
末利夫人由于前世乐善好施,现得好报。为什么世尊令其受持五戒,每月斋戒,不能穿着华丽的服饰,带花涂香,不能歌舞嘻乐,又不能让其夫妻欢聚。这样的行为有什么好处呢?这不是苦吗?
 
佛告波斯匿王说:大王所疑并非没有道理。末利夫人在少年的时候,如果我不令其受持戒法、修习智慧,怎么会有今天的福德呢?不仅自己得度,还能度化大王。这样的功绩该是谁的功劳呢?末利夫人遵守我的教导,奉行如一。所以才会有今天的智慧方便。
 
大王,比如家中有一子,想要其有所成就,当在其幼年的时候送至学堂,让老师教授文学、艺术、礼仪等等。学堂里有其规矩,否则要呵责杖罚,禁止饮食,不能睡眠。出入进退,不能违犯礼节。有违犯的则要根据情况进行责罚。小儿因为畏惧,会专心学习,到了年纪增大,高才博闻,无有不知,又能转教于人。末利夫人,奉持斋戒,也是这样。
 
大王,又如富楼那,因为嫉妒心的缘故,割舍恩爱,辞别父母妻子,入山学习。披草衣,忍受饥寒困苦。立誓:要学习通达九十六种经书记论,否则不回去和父母相见。用了二十年,一些学问都明了无疑。返回王舍城,头顶火炬,腹前挂有铜罗,边走边唱:“我有一切智慧”。来到我这里说道:你这沙门,能知道什么。
我说:愚痴的人啊。而说颂曰
若多少有闻 自大以憍人 是如盲执烛 照彼不自明 
 
如果有了一点智慧学问,就自大骄傲,那就如同盲人手持烛光,能够照耀他人,却不能照耀自己一样。
 
富楼那听了我说的话,豁然了悟,舍弃火炬铜罗,五体投地,忏悔自己的过错。由于其多闻智慧,诸根明利,还没有起身的功夫便能断除三界,证得无漏阿罗汉道果。智慧的力量如同训练大象一般,可以让其随着小钩而转动。
 
大王应当知道,学习都是要禁止自己的情欲,专心一致。才能通达无碍。这叫做无碍智。无碍智具有四辩才。而富楼那具有四辩才都是由于其勤苦学习所得到的。所以我说:智慧学问,有七种利益德行。一是信心,二是精进,三是戒律,四是惭愧,五是听闻,六是能舍,七是定慧。末利夫人即具备此七才。大王,末利夫人虽然是女身,但是才智广博,非同凡想。都是由于少年的时候,慎护身口意,专一其心,修习智慧。由于智慧的力量,才得解脱。又以智慧转教天下人。这时世尊为了教化罗睺罗,于是说偈诵道:
闻为金翼鸟 威势武力强 闻为行宝藏 所在相利益 闻为大桥梁 济度众苦厄 闻为大船师 济渡生死海
多闻令志明 以明智慧增?智则博解义 见闻行法安 多闻能除忧 能以定为欢 善解甘露法 从是得泥洹
闻为知律法 解疑亦见正?从闻舍非法 行到不死处?仙人敬事闻 诸天亦复然?捡心不放逸 积闻成圣智
慧能散忧患 亦除非邪衰 欲求安隐吉 当奉事明者 盲从是得眼 如暗中得烛 开导世间人 如明将无目
是故应舍痴 离慢豪富乐?务学事明者 是名积聚德 
 
多闻如同金翅大鹏鸟一样威武强壮。
多闻是指导我们行为的宝藏,随时随地为我们带来众多的利益。
多闻是宽广的桥梁,能够让众生脱离痛苦与灾祸。
多闻是大船,能够渡化众生脱离生死苦海。
多闻能够让我们的心志开明,增长智慧,有了智慧就能了达真正的佛法,对所闻所见都能如法对待。
多闻能够驱除我们的优虑,能够让我们以定为乐。真正了解佛法甘露,最后达到涅槃妙果。
多闻能够了知戒律,善不善法,解开疑惑,端正自己的见解。
从多闻能够让我们舍弃不善之法,从而逐步获得常乐我净的圣果。仙人,天人都十分尊敬多闻的人。收摄心神,不放逸。再加?上多闻,就可以成就无上智慧。
真实智慧能够消散我们的忧患,除灭邪见非法,及苦厄。如果要得到安详和吉利,那么就要跟从明师学习。
如同盲人复明,黑暗中得到烛光照耀一样。开导世间众生,让没有眼睛的人看到光明。
所以应当舍弃愚痴,远离骄慢富乐,从明理多闻者学习。这样才能积聚福德。
 
世尊说完这个偈子后,又告诉波斯匿王说:大王今天您的福德都是由于前世亲近明师,谦虚辛勤、奉侍学习的缘故,所以今生得为人王,智慧明达,待人处事善巧相宜,世间少有。所以我说,般若智慧有四种意义,还应当知道,求三乘正法的人,都应当学习般若智能,想要远离三恶人苦,享受人天果报的人,总之一句话,求一切福德都该修学智慧方便。
 
就像我前面所讲,阿逸多王勤苦学习,智慧得力量让其虽然因为作了错事,堕落恶趣,但能记忆宿命,因为能够记忆宿命,改恶修善,就迅速解脱,甚至感动诸天供养,以智慧的力量能成为诸天的老师。所以我说般若智慧有四种意义。
 
这时波斯匿王,听闻佛说智慧方便的功德,十分欢喜。太子祉陀,天人,太后,群臣,大众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各自礼敬世尊,然后落座继续听闻佛法。
 
波斯匿王说:就像佛所说的那样,世人修行善业有两种,一种是有漏的善业,一种是无漏的善业。但是无论有漏无漏都是善业。世尊怎么说其有所差别呢。世尊告诉波斯匿王说:人有两种,一种是利根,一种是钝根。为钝根人说法,则说有漏无漏两种善。为利根人说法,则不说两种。为什么呢?所有的小流小溪最后都会流归大海。钝根人诸根闭塞,所以为其分别说法,让其容易明了。
 
释妄语戒
 
这时国王的只陀太子向佛请教,说:十善戒法是有差别品级呢?还是就一个标准。例如妄语的含义,是唯一的呢?还是有多种不同区别。如果只是一个标准,凡是说谎的都是妄语,那么恐怕无法受持。如果有差别品相,请佛讲解。世尊告诉他说:妄语有两种,有轻有重。一是大妄语,如果受戒的人,不修习智慧,愚痴无智,不能教化他人,兴隆佛法,因为这个缘故被他人轻贱怠慢,没有人来恭敬供养。为了摆脱-贫困的缘故,外表伪装为精进,而内里却行为邪浊。并且到处宣传其比丘苦行精进。有什么样的境界。或者说我见到什么佛,见到什么鬼神龙王,这样的人叫作大妄语。如果违犯了这个罪过,那么将来会堕落到阿鼻地狱。
 
另外如果妄语让人因此丧命,或者破坏他人家庭,破坏他人和睦,或者妄语为了违背契约,最后让他人嗔恨。这样的妄语是下妄语。这样的行为是犯戒的。堕落到小地狱。至于其它的调戏玩笑,个人言语喜好,或者藏匿之事,或者有的说无,无的说有,并不犯戒。只陀太子听候便在佛前,立誓受持十善道法。向佛说道:弟子今天疑问已经消除,在此发三菩提心,请佛证知。世尊说:好阿,这是应当随意的大好事情,正是时候。
 
波斯匿王向佛请教:如佛所说,十方圣贤,明了众生的因缘果报。那么我的父王,奉侍外道,并且随其受持禁戒,不吃肉,不喝酒,断绝五种辛菜。并且能供养梵天,祭拜日月水火,经常布施,以求福报。多次以千头奶牛布施婆罗门。这样有四十年。共计大概有四万头牛。诸位婆罗门享受其奶酪生酥熟酥醍醐等美味。这样的功德现在会生到什么天界呢?请佛教导明示。让我们这些行善业者都知道一下。世尊告诉说:您的父王现在正在地狱受苦,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遇到好的时候,没有善知识教导,也没有方便善巧。虽然修习功德,但是却没有灭除罪业。布施的功德却也没有消失,等到罪业完毕,才会享受福报。
 
大王应当知道人修善业,不能和罪业相抵消。因为不能抵消,所以想要灭除罪业就要有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呢?那就是善知识。什么是有正见的人呢?就是能够以正教调伏妄心的人。什么是正教呢?就是修观无常、苦、空、无我四法印还有十二因缘,牵缠生死,修习四种真谛,见苦、断习、证灭、修道。修行六婆罗蜜,四无量心。这是能够调伏我们诸根的正确方法。诸根调伏就可以成就定慧。有了智慧其心自然正直,能够精进,戒慎究竟,定慧明了。这样所行所作通达无碍。通达无碍才叫作解脱。解脱心即是涅槃。这才是善知识。大王应该明了,明师是大因缘,不可轻视。大王现在能够遇到佛法教化,都是由于前世的因缘果报。听闻正法,又能为他人解说的缘故。所以我说,明师善师是十分难遇的,其出现的地方,周围的人都会得到很大利益。故此应当修习般若智慧。
 
传灯无尽
 
波斯匿王向佛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佛尚未出世度化众生的时候,弟子也有这些罪业。该怎么办奉行十善,才能顺利无碍呢?世尊告诉波斯匿王说:如我前面所说的:日光出现的时候,黑暗自然消失。还有剩余的黑暗吗?
 
波斯匿王说:灯火尚能灭除黑暗,何况日月光明的威力呢。世尊回答:今天大王您听闻佛法,成就智慧,就如同日光灭除一切黑暗,没有剩余的。
 
波斯匿王说:我父亲所奉事的婆罗门师,精进智慧,修行苦行,为了希求福业,不顾身命。有投岩、烧身、断食、翘脚独立、张口向日、倒悬、卧于棘藜,以石锤胸等等苦行,求生梵天。这样的苦行,有什么福德呢?世尊回答:我刚才说过,行苦会有苦报,行乐会有乐报。你没有听到吗?
 
波斯匿王说:世尊让人受持禁戒,这不也是苦吗?人饥饿的时候,不能得到食物会起很大烦恼,愤怒心炽盛,而自己却不觉知,甚至心怀毒害,杀修迦罗。这样的事情会累世受苦,这不是恶吗?世尊说:我从前所以制过午不食的戒律,是因为比丘们舍弃外道修法,于佛法中出家修道。从前修习苦行,怀有饥饿心,得到肥美饮食后贪食过饱,食后而不能消化,导致疾病。所以才制定这个戒律。并不是以饥苦而求福德。又因为修习外道法而节食的人,见到比丘昼夜乞食,没有节制,会讥笑佛法还不如外道修法。所以节食不是为了饥苦求福。
 
总之,制定戒律正是为了那些愚痴而没有方便善巧的人,不是为知时知节有智慧的人制定的。象我从前所说:般若智慧即是解脱。有智慧的人所领悟的,也正是圣人所奉行的。波斯匿王听了,更加欢喜,愈加恭敬,向佛顶礼,其它大众也同样顶礼恭敬。
 
波斯匿王跪礼合掌,向世尊说道:今天大众听闻佛法,解开了很多疑惑,犹如日光消除黑暗,得到大光明一样。这样的恩德,我们无法回报。我们应当如何布施供养,才能报答世尊的重恩呢?世尊告诉波斯匿王:佛法如同甘露一样,其功德是难以报答的。假如有人于恒河沙劫,尽心奉事佛及僧众,衣食卧具,疾病医药。你想这个福业多不多呢?
 
波斯匿王回答:多到不可计算。
 
世尊告诉波斯匿王说:佛法甘露,十分精妙,难以衡量。无论什么人都会施与利益。这不是天人或者世人的福德所能报答的。只有一件事情可以报答佛恩。
 
是什么事情呢?常以慈悲心,以其所明了的一切善法,辗转教化,甚至仅仅一人,让其信心坚固,成就智慧。这样辗转传授,没有穷尽,如同一灯点燃无数盏灯一样。这样做才是报佛恩德。大王你应当知道,想要报答老师帮助其解脱的恩德,唯有智慧,解脱众生。这样才是供养三世诸佛,不仅是报答一位师傅。
 
波斯匿王合掌向佛:宣传佛法,让大众开悟,令其生出正见,修习圣道。其福报如何?请佛为我们讲述,以开导大众。
 
世尊说道: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从善知识处听闻佛法,甚至一句一义,辗转教化他人,即使是仅仅一个人,让其信解,其所得福报,比前布施福报千万亿倍。因为教化佛法的功德,无量无边
 
佛告阿难,能够尽力精心宣扬此经典中的教法给大众,其福报不可估量。阿难,我今天把此无上妙法托付于你,宣扬教化,度化众生。以此来供养一切诸佛。
 
阿难合掌向佛说道:佛付托此经,该叫什么名字?
 
世尊说:此经名为:未曾有说因缘经。应当勤奋修习。这是波斯匿王、只陀太子、夫人后宫、四部弟子、诸天梵王,八部龙神。共八十万人。听闻佛所说法,皆大欢喜。各自发菩提心,志向解脱。向世尊礼拜告辞,如法修行。
 

{返回 白话佛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五王经
下一篇:四十二章经
 宋高僧传 源流
 比丘尼传 4 齐 钱唐齐明寺超明尼
 宗镜录 卷四十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二二)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六四)
 《正理经》简读之三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一
 长部31经 辛额勒经
 长部32经 稻竿经
 宗镜录 卷九十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珍惜因缘[栏目:如瑞法师]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二十九卷[栏目:净空法师]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A 一、比丘请经[栏目:界定法师]
 回向众生、回向菩提[栏目:慧光法师]
 了义炬·第五章 迅速赐予加持的上师相应法 二、在各座修法之间的入定观想法[栏目:塔汤仁波切]
 认识本来的面目[栏目:宣化上人]
 生死大事之4:生活中的如来和善逝[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什么是波罗夷罪?[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梁 智药三藏尊者肉身[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佛教的基本哲学观点[栏目:惟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