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僧宝论4、僧宝的功德 (第一章 皈依僧宝 之二)
 
{返回 僧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8
僧宝论4、僧宝的功德 (第一章 皈依僧宝 之二)
 
  僧宝功德概述
 
  佛弟子应该于一切时处随念僧宝功德。
 
  《随念三宝经》对僧宝功德概述如下:
 
  僧者,谓:正行、应理行、质直行、和敬行,所应礼敬,所应合掌。清净功德,净诸信施。所应惠施,普应惠施。
 
  正行:远离一切过患,守持戒律。
 
  应理行:通达佛法诸义,安住禅定。
 
  质直行:不住常断诸边,安住正见智慧。
 
  和敬行:比丘、沙弥,比丘尼、沙弥尼等所有僧众,为利有情,见解戒律皆然相同,共趣解脱。
 
  所应礼敬、所应合掌:僧宝了悟甚深法性,世间无论何人,皆应对僧宝合十顶礼,表示恭敬。因为只有仰赖僧伽,才能引导众生趣入解脱。经云:“大悲世尊礼大众,尊敬和合大德僧,诸佛尚自致殷勤,何况凡夫轻慢众。”
 
  清净功德:僧宝具有庄严殊胜的清净功德,这是就僧人内心隐匿功德而言。末法时期,多有人喜欢对出家人的言行仪表品头论足,或以名声大小判别僧人成就高低,这都是不可取的。
 
  《阿含经》云:
 
  我末法中出家人,志求菩提微妙果,
 
  于浊苦恶世界中,常在如来清净众。
 
  僧中或有求四果,或以证果在僧中,
 
  此等八辈诸上人,和合僧中常不断。
 
  或有深广学智慧,或有息虑习诸禅,
 
  并皆集在僧众中,犹如百川归大海,
 
  殊胜妙宝大德僧,长养众生功德种,
 
  能予人天胜果者,无过佛法僧宝众。
 
  净诸信施:僧团大众,远离过患,相续清净,自然成为其他有情的无上供养之处。僧团持戒修行,远离过患,唯有功德,所以即使用三千大千世界的财物供养,亦不会对其构成障碍。对僧众或一位圣僧作供养,能令有情培植善根,增上福报。僧宝的这种功德,被称为“净诸信施”。如《赞僧功德经》所云:
 
  唯当尊重生敬心,因此受胜诸天报,
 
  佛日灭没虽久远,僧宝连晖传法灯。
 
  犹如龙王降甘雨,大地萌芽普洽润,
 
  和合僧宝亦如是,雨于如来妙法雨,
 
  滋润枯渴诸群生。
 
  所应惠施:田地肥沃,庄稼可以茁壮成长;同样,供养僧众殊胜福田,利益极大,能生无量利乐。
 
  普应惠施:无论何时何地,堪为整个世间众生最大供养处,与之相等者无曾为有。世间众生被烦恼染污,而僧众却于染污中解脱,犹如毫无瑕疵的如意宝,堪作世间无上庄严。
 
  关于僧宝能生无量利乐的功德,有的注疏中,是以修行品位的不同分别予以解释的。对资粮道位行者,所应礼敬;对加行道位行者,所应合掌;预流果位行者,清净功德;一来果位行者,净诸布施;于不来果位行者,所应惠施;于无学阿罗汉果位行者,普应惠施。
 
  圣僧的功德
 
  已证圣果的僧宝,称为“圣僧”。圣僧的功德有八:智慧三功德、解脱三功德及根本二功德。
 
  圣僧的智慧有三种功德:如实见智、尽真实智、自觉圣智。
 
  如实见智,是指如实了知本性的智慧。
 
  如实了知本性的智慧,是指彻见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即究竟的甚深智慧。这种智慧能觉知事物的空性、甚深的究竟真理、现象界的真正本性。在梵文中,“如实见智”即如所有性(yathāvadbhāvigatā),意思是“完全如其所是”。例如,视红色为红色、视黑色为黑色;如果我们把红色看成黑色,或把大的看成小的,就不是如实地觉知事物的本性。如实了知本性的意思是:觉知现象原本如此的本性。
 
  圣僧的这种智慧能真正了知现象界的本性。我们如果不修行,或者没有证悟空性,常常会误以为事物的存在是坚固的、实有的,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质。即使我们在思想上得到一些智慧的启示,从理论上了解了事物存在的非实有性,我们却无法亲身体证空性。但是,圣僧却能如实地看到世界不具真实和具体存在性的真如实相,他们证悟了一切事物皆为缘起性空的本性。
 
  尽真实智,是指见到一切存在现象的智慧。
 
  见到一切存在现象的智慧,指遍知一切事物的相对本性、觉知任何依因缘而显现的现象。在梵文中,“尽真实智”即尽所有性(yavadbhāvikata),意思是指见到任何存在的一切。它的原义是:如果有七个物品,就能觉知到有七个物品;如果有一万个物品,就能觉知到一万个物品。圣僧能觉知任何一切存在的现象,且这种觉知是完整的,不是部分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论其特质为何,都被如实地觉知,这是完整、全然的了解。凡夫的知识或许相当广博,但却一定有限制,一定有不明白或不了解的事物。圣僧证悟的尽真实智具有遍涵一切的智慧,即广泛的真理。
 
  自觉圣智,即觉知内在的智慧。
 
  表示修行者觉知自己内心的本质,觉知每一众生皆存有的佛性或开悟的潜质。如实了解一切众生(包括我们自己)都能达到圆满的证悟。在梵文中,“自觉圣智”即自证圣智(svapratyātmāryajñāna),指依靠自己觉知或证实的智慧。自觉圣智实际上包含于前两种智慧(即如实见智与尽真实智)。但是,这里为了阐明及强调觉知内在智慧的重要,它被单独描述为一种功德。由于人人都有佛性,所以我们不必以“我永远也无法达到证悟”或“我无法达到圣众之成就”而懊恼气馁。圣僧的自觉圣智,确证每一位众生都具有证悟成佛的因。正是由于这第三种功德——觉知内在智慧,圣僧具有致力于广大度生事业的无畏勇气。
 
  圣僧的智慧三功德至为清净。这三种智慧功德,使圣僧也具有以下解脱的三种功德:远离贪著;远离遮障;离于小乘之见。
 
  僧宝解脱三功德之一是离贪著。贪为三毒之首,离贪著是指见道以上实际破除烦恼障的解脱境界。
 
  僧宝解脱三功德之二是离遮障。遮障是指不能透彻了知、见知事物,即所知障。见道位以上的圣僧可以透彻地了知事物。
 
  僧宝解脱功德之三是离于小乘之见。以自觉圣智能脱离贪著与遮障,便能离于小乘之见。解脱的第三种功德,实际上包括前两种功德(即离贪著和离遮障);然而,为了强调菩提心的重要性,这里把它单独描述为一种功德。小乘之见,主要指没有发大乘菩提心的声闻、缘觉者的见解。声闻者不关切其他有情众生成佛的事业,因此没有救度其他众生的意愿;缘觉者又称为独觉者或辟支佛,觉得仅只为自己而成佛就足够了,因此也没有度众生的志愿。
 
  根本二功德是指悟德和断德。悟德包括上述三种智慧正见功德,即道谛功德。断德包括上述三种解脱功德,即灭谛功德。
 
  对初地到十地的菩萨来说,功德和智慧虽然并未达到究竟圆满,破断烦恼障与所知障也并不完全彻底,但由于正处在断悟的某个阶段上,所以仍可以视作具有断、悟二德。
 
  总而言之,证果的圣僧已经超越轮回,具有智慧及解脱的根本功德,以上六种细分的功德加上两种根本功德,总共是八种功德。
 
  僧宝功德无量无边。依靠僧宝所植善根,乃至轮回未尽,直至最终证悟成佛,都永无枯竭。所以我们应如理如法皈依僧宝、随念僧宝。如能在此基础上,对师僧[注1]产生信心,正确依止,所获利益更是无量无边。 
 
 
注1:为了修学方便,试将“师父”一词替换为“师僧”,这是一种借鉴异地法门而进行的“落地”尝试,深愿此举能有助于期待获取依止利乐的汉传大乘佛教界的七众弟子,修学者各依所需谨自取舍。

{返回 僧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僧宝论5、皈依的含义 (第一章 皈依僧宝 之三)
下一篇:僧宝论3、僧宝 (第一章 皈依僧宝 之一)
 僧宝论36、一味本色的守培法师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十五)..
 僧宝论60、求法
 僧宝论2、前言
 僧宝论14、如何避免谤僧 (第三章 避免谤僧与调整行为 之二)..
 僧宝论25、当生成就的密勒日巴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四..
 僧宝论56、守培
 僧宝论6、皈依僧宝的原因 (第一章 皈依僧宝 之四)
 僧宝论39、《僧服是无价宝》 (第六章 守培法师论僧宝 之二)..
 僧宝论59、善知识
 僧宝论64、主要参考文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五章 五根、五力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我们平时供养佛陀、阿拉汉、僧人等是供养给本人才行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活用佛法·禅定[栏目:塔汤仁波切]
 64.石霜庆诸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共修放生[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二二六 枭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七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如果还记得修心,便是有些成就了[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恰似无心[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火舌烧飞鸟 无处逃避恶果[栏目:法句经要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