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佛教所认知的佛陀
 
{返回 佛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1
大乘佛教所认知的佛陀

什么是佛?一位南传佛教的修行者也许会告诉你,释迦牟尼佛是来自释迦族的伟大圣者,他在人间通过自己的努力修行而证悟无上正觉,并把这智慧通过“四圣谛”等形式传递给弟子们。如果把这个问题交给一位大乘佛弟子,他可能会告诉你,2500年前来到人间的释迦牟尼只是佛的化身,他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成佛已经有无数次了。并且,他甚至会说,人人都可以成佛,从某种角度说,你与释迦佛是平等无别的。

这种对佛的解读似乎难以让人把捉,然而大乘佛法对于佛陀的诠释事实上本就超越了物质的形象与通常意义下的“可感知”。释尊涅槃已久,一代又一代的佛弟子始终在追循佛的教法,通过不断修行来体证佛所教导的真理。由于佛法度化众生因缘的不同,在经历了部派分化和数次经典结集后,大乘佛教与经典的日渐流行,使得人们对佛陀的认识也走向究竟和终极的意义。

在大乘佛教的观念中,佛陀累劫精勤地行持菩萨道,最终证悟佛果,此后以大悲的缘故,在无尽的因缘时空中任运无间地利益众生,而永不入于涅槃。这一佛陀形象是丰满有力的,也体现着佛教度世的本怀。此种认知,是对人们观察维度的延展,对于人类有限认知的超越。


{返回 佛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释尊在娑婆世界成佛的前缘
下一篇:原始佛教所认知的佛陀
 释尊成就娑婆世界的五百本愿
 舍卫国给孤独长者献精舍
 那烂陀寺高僧统表
 玄奘大师与曲女城法会
 毗舍离与七百结集
 最早的佛像
 卍字
 比例关系衍生的细节
 舍卫国波斯匿王皈依与佛说末法乱象
 过分的批评与无度的放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被魔所扰[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动静一如[栏目:宣化上人]
 再论“唯识”与“唯了别”[栏目:周贵华博士]
 惜福长乐[栏目:心律法师]
 修持药师佛法的功德利益[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29[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第八 酰摩迦学童所问之义释[栏目:小义释]
 初善、中善与后善[栏目:林崇安教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二)八炎热地狱[栏目:圣者言教]
 溪岚拾叶集:药师法[栏目:药师佛·论疏钞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