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总戒律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59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总戒律

昔白居易为杭州太守,谒鸟窠禅师。问曰,如何是佛法大意。答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恶字,通身口意。无明四十一品,等觉大士,尚有一分无明未破,三德[1]未圆,即是其恶。又九法界皆为恶。佛法界为善。所以此两句,便是佛法大意。白居易曰,此二句三岁小儿亦能道。师答曰,八十老翁行不得。此是总戒律,能修到,则一切戒律,皆修到矣。如此等人,再来念佛,未有不生西方者。(文钞三编卷四〈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1] 三德,指《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法身乃佛之本体,佛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二、般若德,佛的智慧和能力无量无边;三、解脱德,佛远离一切之系缚,不受后有,而得自在。此三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三德”。又有佛自利利他之三德:一、智德,佛的智慧深广,无所不知,号称一切智人;二、恩德,佛的慈悲广大,誓度一切众生,无党无偏,三界六道众生,有缘莫不蒙度;三、断德,佛将一切的烦恼断除,清净无为,解脱自在。上述智德和断德属于自利,恩德则属于利他。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净身口意三业当受归戒
下一篇:劝注重因果
 看经前应知看经之目的和方法
 无论业力大小皆可仗佛力往生
 五逆十恶者临终惭愧念佛也能往生
 佛经善书送于恭敬者
 因果普遍存在
 净土法门特点
 相片不可挂于佛旁
 念佛不同于参念佛是谁
 末法世中净土法门最合众生根性
 刺血写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空·大自在的微笑·中观简介 远离有无断与常[栏目:竹清嘉措仁波切]
 贫人以一文铜钱供养药师像得富贵[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弥勒净土的人间佛教性格探微(依空法师 )[栏目:人间佛教]
 人生这出戏[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菩萨的政治[栏目:太虚法师]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六、愿力和智慧[栏目:学诚法师]
 声音,比如我们所念的咒语,到底是色法,还是我们心的意识化现?即到底是色法,还是心法?[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杂宝藏经白话 帝释问事缘第七十三[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念佛时起恶念要如何对治[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大圆满前行 第七章 六道轮回之苦 第四节 旁生道之苦[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