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专一念佛者的功课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06

专一念佛者的功课

汝姐欲专一念佛,本无定章,若照平常念佛之章程,则五更起礼佛(多少拜,随己立)毕,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或七遍,或二十一遍)毕,即念《赞佛偈》,绕念若干声,然后静坐半点钟,再出声念若干声。即跪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若欲礼拜,先拜佛若干拜,九称菩萨,即作九拜),念《发愿文》,《三皈依》,此为早时功课。吃早饭毕,静坐一刻,再念佛时,即礼佛三拜,或多拜毕,即念《赞佛偈》,念毕,绕坐皆照前。唯念佛毕,不念发愿长文,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即已,礼拜而退。早或二时。午饭后二时。晚课与早课同。夜间再念一次佛,仍照早饭后章程。念毕发愿,当念莲池新订《发愿文》,毕,念《三皈》。此虽有起有落,然心中总将一句佛号,持念不令间断。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大小便利,均于心中默忆佛号。于七日中,不令起一切杂念。如子忆母,无时或忘。念时固然是念,歇气不念时,心中仍然是念。只求心佛相应(即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中除六字洪名之外,无有一切杂念,故名相应)。切勿起即欲见佛之心。但求佛号外,无二念而已。若不明理性,急欲见佛,多招魔事,不可不慎。亦不可太劳,劳过,则次日便难清爽如法矣。或者每次念佛,皆念《弥陀经》、《往生咒》,但早起发愿,念长《发愿文》,晚亦如之,余皆念四句即已。或者早起第一次念《弥陀经》、《往生咒》,以后但接续念佛不断,至晚念《发愿文》、《三皈依》。人在世间,不能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于念佛时,即作已死未往生想。于念念中,所有世间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号外,无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今之小知见人,稍有一点好境界,便自满自足,以为我得了三昩了,此种人,十有九人皆著魔发狂。以心念与佛相隔,与魔相合,故致然也。(文钞三编卷一〈复朱仲华居士书二〉)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家人的念佛功课
下一篇:念佛人超凡入圣的秘诀是诚与恭敬
 先曾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
 净土五经的大意
 净土法门的要点
 信愿之有无决定能否得生
 以《楞伽经·断食肉品》诫神勿享肉食序
 《普贤行愿品》之重要
 念佛不可涉入禅家参究一路
 晨朝十念法
 学净土法门不必遍参知识
 大师教诫病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于四无量之中而发心”是什么意思?[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药师经行法 第七讲[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中观根本慧论》讲记(4)观因缘品(2)[栏目:中观根本慧论讲记·达真堪布]
 大鹏金翅鸟略修仪轨[栏目:仪轨]
 超渡与往生[栏目:仁焕法师]
 中阿含经十二选 第七选 佛法的价值观(三)无记:《箭喻经》[栏目:中阿含经十二选]
 心存一颗包容的心[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连结之3:组织生死之关键在「连结」的好坏[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阿毗达摩 第十八讲 六个杂心所中的精进、喜、欲心所[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印光大师说故事 70、从军念佛 得全身命[栏目:灵岩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