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海门汲浜镇助念往生社缘起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40

海门汲浜镇助念往生社缘起

成惠民与诸居士,组织一助念往生社,于本镇武圣庙。每月逢期来此念佛。念毕,讲说净土法门之利益,与其修法,并临终助念之办法。凡入社者,均当依之而行。其有社友,或非社友,请往其家助念者,当本大菩提心,开导病人及与眷属。俾各依佛法,勿任凡情。开示之后,大家同秉一心以念,必期其亡者直下往生西方而后已。能成就他人往生,待至自己临终,必大有成就自己往生者,切勿以不关己而忽之。至于同社念佛道友,平常当与家中眷属,说其临终助念之利益。与预先洗澡、换衣,并对之哭泣之祸害。当请一本《饬终津梁》,令其详知。迨至父母,或余眷属,临欲命终,家中眷属,同为念佛,令彼心存正念,随佛往生。并请社友为其助念。此时一发千钧,关系甚大。当将丧祭种种虚华之费,移于此时用之。当将哀毁尽孝之诚,移于为亲念佛。须令眷属,悉听社友指导,切不可狃(音niǔ)于习俗,以误大事。孟子谓,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况临终能以念佛相助,则正念昭彰,随佛往生。成就亲往生,即是成就亲作佛。凡作佛者,必度无量无边众生。世间尽孝之事,尚有大于此乎。是宜竭尽吾诚,而极力助之也。倘或狃于习俗,不以成就正念为事。或预为洗澡、换衣,一经触动,心已纷动,若或疼痛,必生瞋恚。若或哭泣,必生恋爱。纷动,则正念已失,莫由往生。瞋恚,则或致堕落毒虫之类。恋爱,亦属生死根本。人非病狂,谁忍以行孝之愚诚,坏亲正念,令其失了生脱死,以至成佛之巨益,致堕三途恶道,及常劫轮回之极苦乎。此之行孝,与罗刹女爱人何异。罗刹女谓所吃之人曰,我爱汝,故吃汝。愿一切孝子贤孙,及诸仁慈眷属,同随顺佛度众生之心,切勿与罗刹女之爱相同。则亡者存者,通皆得大利益矣。(文钞续编卷下〈海门汲浜镇助念往生社缘起〉)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张慧炳往生西方决疑论
下一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
 末法众生必须念佛
 为何念佛之时反觉妄想多
 恳切念佛定可消除疾病与魔鬼的搅扰
 修净土人不必请禅家开示
 世尊说万法是为引一切机宜同入佛法
 专一念佛者的功课
 三经之祖述疏钞
 净土法门之妙
 净土法门特点
 对念佛不善用心时出现情境之处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九)如何理解修学不能执著觉受[栏目:圣者言教]
 诸法性空论[栏目:洪修平教授]
 循序渐进慢慢来[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二章 全而归之[栏目:法界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五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佛教三字经》新注 慈恩宗[栏目:唐思鹏居士]
 宗教信仰自由的二三事[栏目:明真法师]
 转经轮的利益(梭巴仁波切 讲授)[栏目:转经轮专集]
 佛教的慈悲利他思想与和谐美好生活(清净)[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