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何因缘故,诸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乃至广说。」这是十六科里面的第十四科,「妄计最胜论」,他的思想认为婆罗门在一切种族里面是最殊胜的,最高尚的。其余的剎帝利、吠舍、首陀这些种族都是下劣的,他有这种思想。这一大段分四科,第一科是「标计」,就是把他的思想列出来,第二科是「叙因」,就是刚才念的,「何因缘故,诸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由教及理。」所以有这样的思想,「教如前说。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乃至广说。」这是说出来那个人。现在第二科,辰一「出彼人」。
辰二、明彼立
以见世间真婆罗门,性具戒故,有贪名利及恭敬故,作如是论。
「如有一为性寻思,乃至广说」,是「标」出来有那样思想的人。现在第二科「以见世间真婆罗门」,这是「明彼立」,他建立这样的思想。
「以见世间真婆罗门」,就是那个「为性寻思」,也很有智慧的这个人,他看见世间上的婆罗门也是各式各样的情形。有的就是他是生在族姓里面,就可以名之为婆罗门。第二种是他名之为婆罗门,并不是一定是种姓。现在第三种婆罗门就是现在说的,「以见世间真实的婆罗门」。
「婆罗门」,翻到中国话是「净行」,有清净的德行。有高尚的意愿想要修学禅定能够持戒清净;修学禅定想要得涅槃,有这样高尚的意愿,也肯这样修行的人,这是真婆罗门。
「性具戒故」,因为他的心,「性」者,心也。他的内心是有戒的功德,当然婆罗门也是一个宗教,他有他的戒,他能够受持他们的戒清净,有这样的功德,所以是真婆罗门。
「有贪名利及恭敬故」,另外的婆罗门,他不是具戒高尚的意愿,他心是「贪」求现在世的「名」、现在的「利」,贪求别人的「恭敬」,他的思想就在这上面活动,而不是有高尚的意愿想要得涅槃的,这样的婆罗门不是真实的。这是「明彼立」。这样的人作如是论,说是婆罗门的种姓最高贵的。这是「叙因」,这一科,「标计」一科,「叙因」这两科说完了。下面是「理破」。
子三、理破(分二科) 丑一、别征诘(分二科)
寅一、由产生等难(分二科)卯一、举产生难(分二科) 辰一、总征
今应问彼,汝何所欲?为唯余种类从父母产生?为婆罗门亦尔耶?
这是本论的作者来破他的这种说法,一共是十六科,现在是第十四科,每一科都有破。若是我们在思惟这件事怎么破,很难,也很难想出来,现在本论的作者每一条都有一个理由来破他。这「理破」分两科,第一科「别征诘」,别征诘就是一条一条的来问他、难问他,就是来破他,这分两科,第一科「由产生等难」。「产生」,就是都是由父母产生的,用这个理由来破他,是这个意思,也是分两科。第一科是「举产生难」,用产生这个理由来难问他,又是分两科,第一科是「总征」。
「今应问彼」,现在我应该难问你,来破你。「汝何所欲」,你想要怎么样呢?「为唯余种类从父母产生」,这个话就是说「唯」者,是也,是这样?除了婆罗门,婆罗门不在内,其他的种族,其他的种类的人,唯独是其余的种类的人是从父母产生的,你婆罗门不是,你婆罗门是从梵天产生的,是这样子?「为婆罗门亦尔耶?」为是婆罗门也是从父母产生的呢?分这两个部分来难问他,先举出来问他,这是「总征」。
辰二、别诘(分二科) 巳一、唯余种类难
若唯余种类者,世间现见诸婆罗门,从母产生,汝谤现事,不应道理。
「若唯余种类者」,这是第二科「别诘」,分两科,「唯余种类难」。
假设说,「若」就是假设。假设唯独是其他种类的人是父母所生,你主张这样子,你婆罗门不是,其他的人是父母所生的。「世间现见诸婆罗门从母产生」,你的执着、你的思想是你的自由,但是不能违背事实,世间上大家都有眼睛,都可以看见婆罗门也是从父母生的,你说你是梵天生的那是你的说法,但是事实上你是从父母生的,是不是?「汝谤现事,不应道理」,所以你要说你们是从梵天生的,不是从父母生,这是违背事实,这个话是不能成立的,是不合道理的。
巳二、婆罗门亦尔难
若婆罗门亦尔者,汝先所说,诸、婆罗门是最胜种类,剎帝利等是下种类,不应道理。
「若婆罗门亦尔者」,这是第二科,若是说婆罗门也和一般人一样,你认为那些人都是下等人,你们是上等人。但是你婆罗门也是由父母生的,你也是承认这件事。
「汝先所说,诸婆罗门是最胜种类,剎帝利等是下种类,不应道理」,你先说你们是梵天生的,现在你又承认都是父母生的,那就和一般的下种人都是一样,一样你说你们是最殊胜的,别人是下种人,这个也是说不过去,也是不能成立的。
这一段是由产生类父母产生这个理由来难问他,这个理由这一段说完了。现在下面是第二段,「例作业等难」,就是这个人的行为,从这一方面来考察。你说:你婆罗门是最胜、最高尚的种族,也是不成立的。
卯二、例作业等难(分九科) 辰一、作业
如从母产生,如是造不善业,造作善业,造身语意恶行,造身语意妙行,于现法中受爱不爱果,便于后世生诸恶趣,或生善趣。
这底下这一科「例作业等难」。前面是「产生」,现在是「作业」。以产生为例,作业也是一样的,彼此都是一样的。分成九段,第一科是「作业」,就是行为。
「如从母产生」,刚才我们讨论这一段的道理,大家都是父母所生。你说:你高尚,我们都是下劣,这是不能成立的。这件事不能成立,还有理由;你这种理想也是不能成立的,为什么呢?
「如是造不善业,造作善业」,就像你婆罗门也好、非婆罗门也好,这一切的种姓的人,都是造不善,过去世都有造作恶事的事情,造作罪业,杀盗淫妄的事情。
「造作善业」,所有的这一切人,过去世都是造作过利益人的事情;对人有利益的事情也都造作过。
「造身语意恶行」,现在、过去世造作过善不善业,现在也是「造作身语意恶行」,「造身语意妙行」,「妙行」就是善行。有恶因缘,他就是造罪;有善因缘,他就造善。一般人都是不知足的,遇见什么因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少数人不随境界转的;多数人都是这个样子。你婆罗门也是这样子;非婆罗门也是这样子。
「于现法中受爱不爱果,过去世造善不善业」,所以在今生,现在的色受想行识法中就会受爱果、受不爱果。你若造作善业,你就会得可爱的果报;你若造作罪业,就受不可爱的果报,婆罗门这样,非婆罗门也是这样子。
「便于后世生诸恶趣,或生善趣」,若现在造作「身语意的恶行」,「造身语意妙行」,那他将来在后世就是生诸恶趣、或是生诸善趣,婆罗门这样子、非婆罗门也是这样子。你说你们婆罗门是高尚的,别人是下劣的,这个不能成立的,不能成立这件事,大家都一样。
辰二、受生
若三处现前,是彼是此,由彼由此,入于母胎,从之而生。
前面是「作业」,这底下第二「受生」。约「受生」这件事来看,看你婆罗门有什么特别呢?也是一样。
「若三处现前」,就是在受生的时候,就是造善恶业得果报的时候,要有三个条件,这三处、三个地方都要成就,才能得果报,「三处现前」。
「是彼是此」,这是一个条件:那个人是他的父亲,这个人是他的母亲,我们欲界的众生是这样子,有父母,这个父母都起染污心,这是一个条件。
「由彼」,就是由那个众生的母亲,她没有什么病,正是那个时,正值其时;正是那个时候,这是一个条件。
「由此」,就是「中阴」现前,就是受生的这个人他的「中有」,当时也出现了。「入于母胎」,这三处都现前了:父母有染污心、母亲没有病痛、正是其时,当然父亲也不可以有病。那么这个中阴身现前,这时候就「入于母胎」了。「从之而生」,就是从这样的因缘,你就得果报了。这样子呢?婆罗门也是这样受生的,非婆罗门也是这样受生的,你没有什么特别嘛!你怎么能说你是高尚的,别人都是下劣的,你这理由是不对的,不能成立。
辰三、工巧业处
若世间工巧处,若作业处。
「若世间工巧处,若作业处。若善不善,若王若臣,若机捷若增进满足」。这底下是第三科「工巧业处」。
「若世间工巧业处」,若是我受生了,从母胎里出来长大了,到社会上做事,做事凭什么能做事呢?「工巧业处」。这「工巧」,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专业知识,你有专业的知识。「工巧」实在是智慧,就是你有专业的智慧。他就是会做医生,他学过医生,他可以做会计师、建筑师、做律师,他就是各式各样的专业知识。你有这种智慧,你就会做出一番事业来。
「若世间工巧业处」,这是一样,大家都一样,你有这样的知识你就可以做,无论你是不是婆罗门,你有这种智慧就可以做这种事。你是婆罗门你没有这种智慧,你就不能做,这是一样的!你婆罗门有什么特别吗?不是的!「若世间工巧业处」。「若作业处」这是所余的,他没有什么工巧者,其他的事情,也是你要有这种能力,这是「作业处」。那么这是工巧业处是这样,底下。
辰四、增上
若善不善,若王若臣,若机捷,若增进满足。
「若善不善」,这是第四科「增上」,前面只是说你有这种能力,不管你是不是婆罗门,你有这种能力你就能做这种事,这也没有什么谁是高尚、谁是不高尚的分别。底下「善不善」这个地方,不是说你工巧业处的事,是说你的「动机」,不管你做什么事,你做法官也好,你是做各式各样的行业的,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你有善的动机,那么你做这业就是善;你有恶心就是不善。那这也不管是不是婆罗门都是一样,你婆罗门也是一样,你要是动机不好就是罪业。不是婆罗门但是有好心肠能利益这个社会,都发展这个社会,能繁荣这个社会,那他就是善。所以你有什么理由你是最高尚,别人不高尚呢?怎么可以这么说呢?
「若王若臣」,或者这个人,他有因缘做了国王了,那也不一定就是剎帝利做国王,不是剎帝利也可以做国王,也有因缘可以把别人打倒了,他就做国王了。「若王若臣」,他和王能够合作,他为他服务「若臣」。
「若机捷」,「机」是什么?「机」者,动之微。这是易经上说机动之微,就是动的时候,最小小的动,然后有大动,就出来事情了。这个事情倒是很妙,看那个机器小轮子在动大轮子,大轮子动那个机器,然后就生产,生产出东西了,但是实在动是什么?是心啊!「机」者,心也。一切法都是心动才出现的,这个「机」就是心。
「捷」就是敏捷,他的心就是智慧,特别的敏捷,有的人迟钝,但是有的人快,这就是智慧,智慧特别强,特别的敏捷,这个人…你不管是不是婆罗门,他不是婆罗门,但是他的智慧高,就是要「机捷」,智慧高就和智慧愚钝的人不同,你不是婆罗门也是一样,他这样的人就是优秀。
「若增进满足」,这个「机捷」说是智慧。「增进满足」是什么?就是财富。这个人他能够增长、增进他的财富,他所欢喜的、所希求的都有办法能够满足,他就有这个办法。那么这也不管你是不是婆罗门,就是你要有这种能力就是可以做到这件事,没有这个能力这件事做不成,你怎么能说你婆罗门是特别优秀的。
辰五、彼所顾录
若为王顾录,以为给侍,若不顾录。
「若为王顾录」,这是第五科「彼所顾录」。
若是这个人,他为国王所「顾录」。「顾」,这个地方就是「满意」的意思。王看见他感觉满意,就用他做事。「录」者用也,「顾」就是满意。国王就是欢喜用他做事,那么就是好了,「以为给侍」,「顾录」他,用他来给他做种种事情,就是「以为给侍」。
「若不顾录」,若是王不顾录他、不用他、不满意他、不用他做事,那么他只好做其他的事情,或者做工商业、或者做农耕田的这些事情。就是各有因缘了,不管你是不是婆罗门,大家都一样。
辰六、老病死法
若是老病死法,若非老病死法。
也不管你是不是婆罗门,你不能修学佛法,不能修学佛教的戒定慧,你就不能超越「老病死」。你做国王也好、你做大臣也好、你机捷也好、你财富多也好、你财富不多也好。你不能修学佛法,你就是在老病死里面受苦,这是生存以后做种种事,然后头发白了,然后老了、然后有病、然后死掉了,不管你是什么人。
「若非老病死法」,不管你是不是婆罗门,你是笨的也好,你相信佛法能够按照佛教的戒定慧去修行,那你就能超越老病死,就能得阿罗汉道,得无生法忍,得无上菩提,那这个人他就不受老病死的苦恼了。这些事情都是很公平的,你婆罗门也好,不婆罗门也好,都是这样子。
辰七、梵住
若修梵住已,生于梵世,若复不尔。
这是第七科「梵住」。「若修梵住已,生于梵世」。「梵住」,我们原来说有天住、有梵住、有圣住。天住是什么呢?「天住」就是四静虑,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梵住」,就是慈悲喜舍,这慈悲喜舍是要在梵住里面修的。你得到了初禅、二禅,或者三禅、或者四禅,在禅定里面修慈悲喜舍是这样子,那么修成功了就是梵天王。
所以「若修梵住已」成功了,那么就「生于梵世」,这个是指世间离欲的法门。所以若非老病死法,那是出世间的离欲的法门。后面若修菩提分,也是这样的意思。所以「若修梵住已,生于梵世」,也不管你是不是婆罗门,你能这样子,修学色界的四禅,在四禅里面修慈悲喜舍的三昧,那么你就可以生到梵天,生到梵天去做梵天王了。「若复不尔」,若是你不肯努力,那你就没有这件事。
辰八、修觉分
若修菩提分法,若不修习。
假设这个人他不修世间的离欲法门,修出世间的离欲法门,修菩提分法就是三十七道品,修三十七道品成功了,就超越了老病死了。这个老病死是指在苦恼的境界上来形容、来说明修学圣道,这从厌离方面说的。这个「若修菩提分法」,是从你欢喜的这一方面说的。「若不修习」,若是你不修习,不修习就不能得圣道,不能超越老病死,「若不修习」。
这是第八科「修觉分」。现在第九科「证菩提」。
辰九、证菩提
若悟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若复不尔。
「若悟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修菩提分」,是在因上说的。「若悟声闻菩提」,这以下是从果上说的。
「声闻菩提」,就是这个人有善根,他能够遇到佛出现世间,遇见佛陀出现世间,听佛陀说法语的声音而修学三十七道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那么这叫做「声闻菩提」,他成功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婆罗门,你肯这样做你就可以得圣道。
「独觉菩提」,就是这个人遇佛遇见得特别多,听佛说法修学圣道善根栽培得非常殊胜,那么他这个时候在佛没有出现世间的时候,他就无师自悟,不需要人教导,他就能修学四念处,修学三十七道品,就得阿罗汉果了,这个时候就叫「独觉菩提」。
「无上菩提」,就是发无上菩提心,也是修四念住,能断烦恼障、所知障,一切的染污无知、不染污的无知、一切的烦恼、一切烦恼的习气,究竟清净得一切种智,那么叫做「无上菩提」。
「若复不尔」,或者说这个人没有修学成功,没有得「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那么这就是从这上看,大家都是一样,婆罗门、非婆罗门都是一样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只要肯努力都是这样子,有什么高下可论呢?
寅二、由戒闻胜难(分二科) 卯一、总征
又汝何所欲?为从胜种类生,此名为胜?为由戒闻等耶?
这是第二科「由戒闻胜难」,前面第一科是「由产生等难」,父母产生,产生之后,你的行为,从这两方面来论你的高下的不同,现在「由戒闻胜难」,看这文上有说出这道理。第一科先「总征」。
「又汝何所欲」,又你欢喜怎么样?「为从胜种类生,此名为胜?」你欢喜这样子,你愿意这样说这个人他是从高贵的种族这一类的人生的,所以他就是叫做「胜」,他的种族殊胜。「为由戒闻等耶?」你欢喜这样子,你愿意这样子说法,我不管他是什么种族生的,只论这个人的品德,他如果是持戒的人,有所不为,而且是博闻、广博、博学多闻,又有智慧,又品德好,所以就称他为「殊胜」。这个人是高贵的,这两个标准你欢喜那一个?「又汝何所欲?」你欢喜从那一个道理来说呢?
卯二、别诘(分二科) 辰一、种类胜难
若由从胜种类生者,汝论中说:于祠祀中,若戒闻等胜,取之为量。如此之言,应不中理。
「若由从胜种类生者」,这底下是「别诘」,前面是「总征」,底下是「别诘」,第一个「种类胜难」。
「若」是「由」于…假设你同意这个说法,从圣种类的…,从梵天生的,或者是从贵族生的,他的父母都是皇帝,他说他生的孩子才是高贵。高贵就从这个理由来建立。你若主张这样子,那还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你自于矛盾,你自己和你自己是矛盾的,有什么矛盾呢?
「汝论中说」,你的书上讲:「于祠祀中,若戒闻等胜,取之为量,如此之言,应不中理」。你们的书,经书上说「于祠祀中」,就是在供天的那个庙堂上、庙里面,在祭祀的时候,祭祀的时候也有祭祀的文,也写出来一篇文的,这篇文祭祀的时候要读,要找一个人来读这个文,读这个文请谁来读呢?「若戒闻等胜」,在你婆罗门里面要找一个人品德好,「戒」殊胜、「闻」殊胜。这个人读书多、品德又好,找这么样子有品德的人,以此为殊胜。而不是说你是婆罗门就是胜,一定要「戒、闻」有这样的功德的人。
「取之为量」,你去选择,选择的时候,以什么标准来选择呢?「以戒闻为量」为标准。谁的品德好、谁有学问就选这个人来读祭祀的文,你的书上有这样的说法,有这样的一段文说这个,那么这样子不以从种类生为尊贵,而以有戒闻等功德为尊贵,你是两个标准,你就自相矛盾了。
说「如此之言,应不中理」,你若从「种类」生为尊贵,那么「戒闻」等生就不尊贵了吗?但是你书上说戒闻等才是殊胜,这是不合道理,你自相矛盾了,你不合道理了。
辰二、戒闻胜难
若由戒闻等者,汝先所说诸婆罗门是最胜类,余是下类,不应道理。
「若由戒闻等者」,这第二科「戒闻胜难」。
「汝先所说诸婆罗门是最胜类,余是下类,不应道理」,如果你又是放弃了你原来的主张,你又主张戒闻等为殊胜为高贵。那你以前所说的诸婆罗门是梵王生的,所以都是胜类,其余的都是下劣,这话就不成立了,这是不应道理。
这一科「由戒闻胜难」说完了,这是第一科「别征诘」,一样一样的来难问他、来破他,这一科说完了。第二科「结略义」
丑二、结略义
如是产生故,作业故,受生故,工巧业处故,增上故,彼所顾录故,梵住故,修觉分故,证菩提故,戒闻胜故,不应道理。
「如是产生故,作业故,受生故」,这底下「结略义」,就是以要略的、精要之义来结束这一段文,这个意思。前面是广说,这里是略说。
「如是产生故」,像前面这一大段文,主要就是这几个意思,一个是产生:父母产生的。一个是作业:你在社会上做事,你做什么事。一个是「受生故」:三处现前。一个「工巧业处故」。一个是「增上故」。一个是善不善业这个地方。「彼所顾录故」,就是王所顾录。还有「梵住故」,就是慈悲喜舍。「修觉分故」,就是修三十七道品。「证菩提故,戒闻胜故」,这一共说出这么多的理由,来破你的「汝是胜」,是「不应道理」。你这个主张是不对的,你这个执着是错误的,这么多的理由反驳你,就可以知道你的主张不合道理。
子四、结斥
是故此论非如理说。
这是第四科「结斥」,所以你这个「妄计最胜论」,执着婆罗门在一切种姓中是最殊胜的,这是你的虚妄分别,是不合道理的,「非如理说」。这是十六大段里面的第十四段完了。
癸十五、妄计清净论(分四科) 子一、标计(分二科)
丑一、所计(分三科) 寅一、计现法涅槃(分二科) 卯一、总标
妄计清净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我解脱,心得自在,观得自在,名为清净。
「妄计清净论者: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这底下是「妄计清净论」,这印度的佛教,印度的宗教。印度那个时代有那么多的事情,「妄计清净论」,这个分四科,第一科是「标计」,第一科是「所计」分三科,第一科是「计现法涅槃」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谓如有一」个、或者是沙门,或者是「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什么见?什么论呢?「若我解脱,心得自在,观得自在,名为清净」。
他是「若我解脱」,这个「妄计清净论者」这个人,或者沙门、或者婆罗门,他心里头想:若是我能解脱,自由自在的,任何事情对我没有压力,我想怎么地就怎么地,那么叫做「解脱」。我的「心很自在」,也就是刚才这个意思,解脱所以自在,自在所以是解脱,解脱是对束缚说的。比如说我的生活困难,我想要特别的好一点,不行,做不到,那就是有压力办不到,我想怎么地就能怎么地,就是自在、就是解脱,是这个意思,那么这是一件「心得自在」。
「观得自在」,就是又超过、又进一步,比心得自在还是要更高尚的境界,有更大的智慧、光明,得到更大的自在的境界,那就是我的解脱,那么这就叫做清净,这是「总标」,标出来。底下「谓于诸天」,是「别释」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心得自在」。
卯二、别释(分二科) 辰一、心得自在
谓于诸天微妙五欲,坚着摄受,嬉戏娱乐,随意受用,是则名得现法涅槃,第一清净。
「谓于诸天微妙五欲」,什么叫做心得自在呢?这底下说出来,「心得自在」同样的名字,这个「心得自在」,可以说阿罗汉,说佛都可以用这个名字,但是现在不是那个意思。是说「诸天微妙五欲」,人间不及格,我们人间没有这样事,人间很多的事情都不是令人满意的。
现在说「心得自在」,是说诸天就是欲界诸天,欲界诸天上面的人有微妙的五欲,有特别好的色、声、香、味、触,有这微妙的五欲。色也特别的微妙,声音也特别的微妙,香味,诸天上的天厨妙供,他们鼻所闻的香,舌所尝的味,他们的饮食也是非常的微妙的。「触」,还有种种如意的触,所以「微妙的五欲」。
「坚着摄受」,因为太如意了,令人满意,所以那个执着心是特别强的,很坚固的爱着。「摄受」,说是就是「心」,他那个爱着五欲的心,要「摄受」那个五欲那个力量是非常强的,要取得、要占有,「摄受」。
「嬉戏娱(快)乐」,就在那里有种种的游戏,心里有种种的快乐。天上的人的时间是怎么过的呢?就是享受五欲再没有别的事情,身体不像人,人有时有老有病。欲界天上的人不老不病,永久是健康的,没有什么干扰他的事情,没有人来干扰他,也没有土匪来干扰他,也没有一个恶国王来控制他、影响他,也没有,也没有什么灾难。地居天还有一点问题,空居天没有这些事情,所以「嬉戏娱(快)乐,随意受用」,随他的心意来享受这五欲乐。
《瑜伽师地论》前面提过,有一个《念处经》也提到这个欲界天诸天享受欲乐的境界,也描写得很殊胜,《正法念处经》这部经。是「嬉戏娱(快)乐,随意受用」,他们的时间寿命又特别长就是玩乐,就是这种境界。
「是则名得现法涅槃,第一清净」,这就是「涅槃」,我们佛教徒佛法里面讲:要修学圣道、要断什么烦恼、然后要达到什么…得涅槃。他这个「妄计清净论者」不是,这就是涅槃,在六欲天里面享受欲乐,「随意自在」,那就是「现法涅槃」。这个「法」就是色受想行识,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这么多的如意快乐,这就是「涅槃」,这就是最殊胜的清净,里面有这种想法。
辰二、观得自在
又有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有离欲恶不善法,于初静虑得具足住,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静虑,是亦名得现法涅槃,第一清净。
「又有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这是第二科观得清净,现在是「心得自在」这一科,第二科「观得自在」,也是观得清净,是什么呢?
「又有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有离欲恶不善法,于初静虑得具足住,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静虑,是亦名得现法涅槃,第一清净」。这又和前面不同了。「又有」这外道他有这样的见、有这样的论。
假设有人能放下世间的色声香味触的欲,能放下欲,能放下欲就是内心的烦恼。那么恶不善法呢,这个欲是内心里面的欲,这个内心里面的欲表现在身口上面,就叫做恶不善法。这恶不善法的罪业,能令你做恶事,能令你堕三恶道,所以叫恶不善法。若是能放下世间的欲就没有恶不善法了,有这种事。那么专心的去修禅定,禅定通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就是得到色界的初静虑,就是心里面离欲所缘击念而住,在一个所缘境上寂静而住,而且又能够有智慧去审虑观察,审虑就是智慧了。
「得具足住」,这初禅境界也是有他里面内容的境界,你要努力的修行才能得圆满而住,不然只得其中的一份,也是不同的,这时候得具足住。「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静虑就是由初静虑进步到第二禅,「禅」是外国话,中国话就是静虑,由二禅进步到三禅,由三禅进步到第四禅,第四禅叫舍念清净住。离生喜乐地是初禅,二禅是定生喜乐地,三禅是离喜妙乐地,第四禅舍念清净地,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静虑。
「是亦名得现法涅槃,第一清净」,那么这也叫做得现法涅槃,就是得到色界四禅,这就是得涅槃了,这就是最殊胜的清净处。那么加上前面的得欲界的六欲天,这个五欲的欲乐「随意自在」,就是五现法涅槃,加四禅就是四个,加上欲界的六欲天,就是五现法涅槃论。这「妄计清净论」是这个意思。
这是「标」,标出来他的思想是这样子,「计现法涅槃论」。底下第二科「计沐浴支体」,这又是一种论。
寅二、计沐浴支体(分二科) 卯一、举于孙陀利迦河
又有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有众生,于孙陀利迦河,沐浴支体,所有诸恶,皆悉除灭。
「又有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这个前面是「五现法涅槃」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是「计沐浴支体」,在水里面沐浴,沐浴这个支体,就是沐浴这个身体,第一科是「举于孙陀利迦河」,在这个河。
又有不同思想的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有众生,于孙陀利迦河」,印度一个河的名字。「沐浴支体」,在水里面沐浴你的头、手、足,这样沐浴支体,「所有诸恶,皆悉除灭」,你在那河里面沐浴,你所有的罪过就都没有了,水也能把你的罪过洗掉、排掉了,这个外道有这种想法。这是第一科。
卯二、例于婆湖陀河等
如于孙陀利迦河如是,于婆湖陀河、伽耶河、萨伐底河、殑伽河等中,沐浴支体,应知亦尔,第一清净。
「如于孙陀利迦河如是,于婆湖陀河、伽耶河、萨伐底河、殑伽河等」,殑伽河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恒河,这个字念『ㄑㄧㄥˊ』,不是念『ㄎㄜ』,是念『ㄑㄧㄥˊ』,这不是中国话,恒河的恒也不是中国话,就是「殑伽」不同的翻译,翻做恒。
「殑伽河等中,沐浴支体,应知亦尔」,也是能够把你的罪业消除去,是「第一清净」。这是「沐浴支体」,有这种功能。
这是第二科。第一科是「计现法涅槃」,现在第二科「计沐浴支体」,第三科「计持狗戒等」。
寅三、计持狗戒等
复有外道,计持狗戒,以为清净,或持牛戒,或持油墨戒,或持露形戒,或持灰戒,或持自苦戒,或持粪秽戒等,计为清净。
「复有外道,计持狗戒,以为清净」,一些外道,他执着,他叫他徒弟持狗戒,像狗学习。像狗学习,你能这样子就是清净,这是有意义的。
「或者持牛戒」,像牛学习,那么也是最胜清净。「或持油墨戒」,就是以油墨涂在身上这样做。「或持露形戒」,就是不要穿衣服,露形戒。「或持灰戒」以灰涂在身上。
「或持自苦戒」,自己去受苦、或者有刺的荆棘、或者有树有刺,有刺的那个树,然后把身体卧在那有刺的树上面,用那个刺来刺自己的身体这样受苦、或者上面是太阳,四面八方烧成火在中间,周围都是火这样子受苦,受苦就会得解脱了,罪过就消灭了,「或持自苦戒」。
「或持粪秽戒等」,以粪秽为食、或者以粪秽涂身等,这样子,「计为清净」。这是「计持狗戒等」,这样子。
丑二、能计
谓说现法涅槃外道,及说水等清净外道,作如是计。
前面这一共是三科,这三科谁有这种思想呢?「能计」者。
「谓说现法涅槃」论的「外道,及说水等清净外道」,说计持狗戒这些外道,作如是计。在别的文上看见,就是得了禅定的外道,看见狗死了,看见牛死了,看见那个鸡死了,生到天上去了。看见狗死了生到天上去了,看见牛死了生到天上去了。生到天上去,哦!这个有神通的外道,狗死了会生天就是狗的行为能够生天;牛死了能生天就是牛的行为能生天。所以人想要生天享受五欲乐,要向狗学习、要向牛学习,别的文上有这样说的。这上面没有提这事,所以就是从这么回事说这些事情。
这是前面「能计」、「所计」的这种思想,有这思想的人,这两部分假合起来叫「标计」。现在第二段「叙因」。
子二、叙因(分二科) 丑一、问
问:彼何因缘,起如是见,立如是论?
这是问,底下回答分两科先「总标」。
丑二、答(分二科) 寅一、总标
答:由教及理故。
寅二、别释(分二科) 卯一、由教
教如前说。
卯二、由理(分二科) 辰一、计现法涅槃者(分二科) 巳一、出彼人
理者,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乃至广说。
巳二、显彼见
彼谓得诸纵任自在、欲自在、观行自在,名胜清净。然不如实知纵任自在等相。
这是第二科就是「由理」来破他,破他分二科,辰一「计现法涅槃者」,现在是「叙因」不是破,第一科「出彼人」。出彼人就是「谓如有一为性寻思,乃至广说」,这是出彼人。底下第二科「显彼见」,显示他的思想。
「彼谓得诸纵任自在」。「彼谓」,就是那个外道那个人,他的想法,谓要能得到各式各样的「纵任自在」,放纵自巳的身口意,无论什么地方都是满意的,这样子自在,「纵任自在」。「欲自在」,这里分两种自在,一个「欲自在」,前面讲的一个「观行自在」,就是能得色界四静虑,「名胜清净」,这是最殊胜、最清净的。「然不如实知,纵任自在等相」,这是佛教徒说的话,是本论作者说的话,他说欲自在、观行自在最胜清净。「然」,就是转变一下,可是他并不真实的认识「纵任自在的相貌」,他不认识,那是什么呢?「欲自在」,实在也不是自在,「观行自在」,也不是自在。但他不觉悟就是了,这样意思。底下有解释。
辰二、计执自苦戒者
又如有一计由自苦身故,自恶解脱,或造过恶,过恶解脱。
「又如有一计由自苦身故,自恶解脱」,这是第二科前面是「计现法涅槃者」,这是第二科「计执自苦戒者」,这是后面那一大段。
「又如有一计由自苦身故」,他的想法是要由于自己去受苦,在我这个色、受、想、行、识身体主动的受苦,造作种种的苦恼因缘去受,这样子,「自恶解脱」,他就能够从以前造的罪恶的境界就得解脱了,就把一切罪解脱了。受苦就把以前的罪消灭了,就会得解脱,这是他有这种说法。这个事情实在是一种错误的说法,是由自己受苦就把以前所做的罪恶就解脱了,这个是两回事,这个地方要分开说。
比如说我以前造过什么杀盗淫妄的罪过,这个罪过的业力还没有得果报,现在得果报了,假设是得了什么果报呢?严重的病痛,医生治不好。就是病治不好,病一直在身体里面,一直受苦,这样子受苦即时把那个罪消灭了,这个病痛就好了,这样的受苦就是把以前的罪过消灭了。消灭是消灭但是没得解脱,解脱还没有,还没有解脱。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你不得解脱,根本上说不得解脱的原因是烦恼,不是罪,不是以前造的罪令你不得解脱,是你的烦恼,你有烦恼你就不得解脱。若是说虽然有很多罪,但是他断了烦恼,他就解脱了,解脱了而那些罪来的时候不能障碍他解脱。
比如阿罗汉,我们就说是阿那律尊者,在《阿含经》里面看,得了一个重病,阿那律尊者是天眼通第一,那也是四禅八定什么都具足,灭尽定都具足,得了阿罗汉。有了病的时候也是很苦,大众僧去慰问他,苦啊!很苦也是这样子。但是他要是一入了定的时候,这个苦是不能障碍他,还是没有苦的。
像目犍连尊者被木杖外道把他身体都打扁了,但是他还是…你不能障碍他的解脱的,他还是能发神通的,当时没有发神通,后来他还是能发神通。这个阿阇世王就是召请来很多的医生,对着医生下命令,你七天以内要把目犍连尊者身体的病要治好,若治不好就要杀你。阿阇世王就是下这个命令。这个医生不敢说什么,然后这医生就对目犍连尊者说:你的病我们不能治!你一定想办法不能叫王杀我们。不要紧!不要紧!你们安心没有事,我立刻就好了。约定七天,第七天的时候目犍连尊者就像没有病一样,到街上托钵乞食,就去见阿阇世王去了,阿阇世王一看见他走来了,很正常。哎呀!你好了,这个大阿罗汉神通第一,的确是不简单。
所以这个事情在经上也提到,为什么是目犍连尊者要受这个苦呢?因为以前不孝顺父母,他对父母有造过罪,现在得了阿罗汉果还有这个余报,受这个苦,苦也是受,也不能说没有受,但是他心里还是解脱的,还是不能障碍他的,随时可以入涅槃的。若是说受这罪过是受了,你能这样子吗?你能解脱?还是不能解脱,所以佛教徒应该无益苦行当远离,要努力的想办法,努力的用功修四念处断烦恼,要做这件事,要断烦恼才能得解脱。若主动的去受苦,那你是白吃苦了。
我们无始劫来到地狱里头受过多少次了,还是没有解脱,罪是没有了,但是还有很多业还没有受,还没有受,还是没得解脱,所以应该是我们学习佛法,从佛法上得到一些正知正见能知道不解脱的原因是什么?解脱的原因是什么?然后从这地方开始入门,你才行的。只是受苦有什么用?没有用的。主动的受苦那还是白受苦的,若是你过去的业力,你主动受苦,过去的业力还是在那里,业力它一发动了,你还是要受苦的。
所以这上面说:「计由自苦身」,自己主动的去受苦恼自己的身体,就可以从过去的罪恶得解脱了,「或造过恶,过恶解脱」,或者现在你造什么过恶,造什么罪你再去受苦,这个过恶也就解脱了,这是一种,有这样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