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阴身即是俗所谓“灵魂”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9

中阴身即是俗所谓“灵魂”

中阴者,即识神也。非识神化为中阴,即俗所谓灵魂者。言中阴七日一死生,七七日必投生等,不可泥执。中阴之死生,乃即彼无明心中,所现之生灭相而言,不可呆作世人之死生相以论也。中阴受生,疾则一弹指顷,即向三途六道中去,迟则或至七七并过七七日等。初死之人,能令相识者,或见于昼夜。与人相接,或有言论。此不独中阴为然。即已受生善恶道中,亦能于相识亲故之前,一为现形。此虽本人意念所现,其权实操于主造化之神祇。欲以彰示人死神明不灭,及善恶果报不虚耳。否则阳间人不知阴间事。则人死形既朽灭,神亦飘散之瞽论,必至群相附和。而举世之人,同陷于无因无果,无有来生后世之邪见深坑。将见善者则亦不加惕厉以修德,恶者便欲穷凶极欲以造恶矣。虽有佛言,无由证明,谁肯信受。由其有现形相示等,足征佛语无妄,果报分明。不但善者益趋于善,即恶者其心亦被此等情理折伏,而亦不至十分决烈。天地鬼神,欲人明知此事。故有亡者现身于人世,阳人主刑于幽冥等。皆所以辅弼佛法,翼赞治道。其理甚微,其关系甚大。此种事古今载籍甚多。然皆未明言其权之所自,并其事之关系之利益耳。
中阴虽离身躯,依旧仍有身躯之情见在。既有身躯之情见,固须衣食而为资养。以凡夫业障深重,不知五蕴本空,仍与世人无异。若是具大智慧人,则当下脱体无依。五蕴空而诸苦消灭,一真显而万德圆彰矣。其境界虽不必定同,不妨各随各人之情见为资具。如焚冥衣,在生者只取其与衣之心。其大小长短,岂能恰恰合宜。然承生人之情见,并彼亡人之情见,便适相为宜。此可见一切诸法,随心转变之大义矣。死之已后,尚未受生于六道之中,名为中阴。若已受生于六道中,则不名中阴。其附人说苦乐事者,皆其神识作用耳。投生必由神识与父母精血和合。是受胎时,即已神识住于胎中。生时每有亲见其人之入母室者,乃系有父母交媾时,代为受胎。迨其胎成,本识方来,代识随去也。(增广文钞卷一〈复范古农居士书二〉)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师开示“不能往生”之例
下一篇:张慧炳往生西方决疑论
 净土三经专明其致
 都摄六根为念佛之妙法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总戒律
 刺血写经
 佛像、圣号勿作信封及图画
 张慧炳往生西方决疑论
 信愿行三法的关系
 带业往生
 有关放生的开示
 慎戴护身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灯笼是心[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161.问曰:若众生及法,从本已来无,为谁作方便?为度脱谁?[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34 金刚经宗通(明.曾凤仪)[栏目:04 经注]
 简易烟供仪轨[栏目:仪轨]
 一五六 无私心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1997年 佛法的重要[栏目:葛荣·三摩罗罗顿居士]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三下 十 为什么少了一头猪[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灾难知多少[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二八、峨钵遇山神[栏目:宁玛的红辉]
 忏悔心和慈悲心[栏目: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