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以《楞伽经·断食肉品》诫神勿享肉食序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5

以《楞伽经·断食肉品》诫神勿享肉食序

谨按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罪福因缘,轮回六道。若不力修戒定慧,以期断尽贪瞋痴。及生信发愿,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则无由出离。是则我与水陆飞行,及六道一切众生,从无始来,无不各各彼此互为父母兄弟妻妾儿女朋友亲戚。无不各于未来,得闻佛法,修戒定慧,断尽烦惑,圆成佛道。以故如来敕诸弟子,戒杀放生,勿食诸肉。然世俗迷情,皆以肉食为敬。而不知其为自他同种恶因,致使将来必受恶报也。我今已知食肉过患,岂忍任彼一乡之人,犹执迷情,以罪业因缘之肉食,累及尊神乎。又恐尊神未能详知所以,或生瞋怒,降以灾祸。则乡人之迷情更甚,致令乡人与尊神将来之恶报更深更大,而不易消灭也。是故特将如来所说之《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敬化尊炉。庶得上体佛慈,下悯愚诚。爱惜物命,不享肉食之祭。凡用素者,则锡之福祉。若用荤者,即示以祸殃。俾一乡之人,同感尊神聪明正直,好生恶杀之德。庶可普扇慈风,以培菩提之道本。挽回劫运,共乐太平于无既也。恳祈明察,则乡人幸甚,国家幸甚。(增广文钞卷三〈以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诫神勿享肉食序〔代安徽黟县卢智睿居士作〕〉)
中阴虽离身躯,依旧仍有身躯之情见在。既有身躯之情见,固须衣食而为资养。以凡夫业障深重,不知五蕴本空,仍与世人无异。若是具大智慧人,则当下脱体无依。五蕴空而诸苦消灭,一真显而万德圆彰矣。其境界虽不必定同,不妨各随各人之情见为资具。如焚冥衣,在生者只取其与衣之心。其大小长短,岂能恰恰合宜。然承生人之情见,并彼亡人之情见,便适相为宜。此可见一切诸法,随心转变之大义矣。 (增广文钞卷一〈复范古农居士书二〉)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佛之人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下一篇:复金振卿书示正确对待烧纸钱
 大师对会集佛经的看法
 净土法门是畅佛本怀之法
 劝亲故并有缘之人信佛
 现身成佛谈何容易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前言
 复金振卿书示正确对待烧纸钱
 念佛之人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丧葬不可铺张、做佛事只可念佛
 一函遍复
 没有得一心不乱或念佛三昧也能往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序 第一节 简介百法[栏目:广超法师]
 妖怪出世[栏目:宣化上人]
 龙萨金刚藏前行引导文[栏目:龙萨金刚藏前行引导文]
 念佛三要[栏目:毛凌云居士]
 看得破,放得下,随处都是自在的 If you can see through things and ..[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持风与修持生圆次第之“宝瓶气”的区别在于何处?[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出家呢?[栏目:问星云大师]
 原始佛教的缘起观[栏目:蔡惠明居士]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止观要义 5 入出息念的十六胜行[栏目:林崇安教授]
 04-108《断欲证真》[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