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后记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11

后记

古今大德多事讲说而不著书,自愧不能出广长舌,为尽佛子理当弘法之责。故于普陀先贤遗书《印光法师文钞》之增广、续编、三编中,精选十余万言编辑成书,曰《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大师之文,契理契机,易于领会。所选之文,挈净土要旨,括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三宝功德及佛法利益。与夫三根普被之道,凡圣共修之法,分门别类,缕析条陈,俾阅者一目了然。从兹断疑生信,归心大觉。或于现生即了生死,或作未来得度因缘。如上所做,志在利人,而化功实于己之净业,亦得大利矣。

因由其于诸文中截取要义,汇归一类,故每有文义稍同,而不即删削者,冀阅者受反复劝勖之益,冀其直下断疑生信也,望读者诸君,不以文重繁复为责。

当今流传之净土法门,虽皆念佛而求生西方,而对修持之法颇有争义。须知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为平常无奇,遂以宗门参究之法为殊胜,而注重于开悟,不重信愿求生。美其名曰禅净双修,究其实则完全是无禅无净土。人每欲冒禅净双修之名,而力主参究,虽念到极处也会开悟,但所得之利益有限,所失之利益无穷矣。以不注重信愿求生,不能与佛感应道交。纵令亲见念佛者是谁,亦难蒙佛接引住生西方,以无信愿求生之心故也。他们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于此。

须知他宗均在自力上下功夫,而净土法门之所以称特别法门,是在于自他两力之并运,而以佛力为主,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要紧在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纵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无信愿,纵能得一心,心无妄念,亦只是人天福报,以与佛不相应故。固当注重于信愿求生西方也。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祈同修莲友阅此书后,端正认识,共发菩提大心,齐念阿弥陀佛圣号,同生西方净土。

菩萨戒优婆塞 林克智敬书于

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一函遍复
 丧葬不可铺张、做佛事只可念佛
 因果普遍存在
 大师开示居士家庭丧事之全过程
 不信因果之害
 劝注重因果
 刺血写经
 张贴佛号应慎重
 现身成佛谈何容易
 欲现生了生死当修净土
 修净业居士应以五戒为根本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二0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2[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悟·看出希望来 第五章 家庭亲情[栏目:郑石岩教授]
 修行之道·第二篇 皈 依[栏目:泰·锡度仁波切]
 真可~牢山访憨山清公不值[栏目:禅诗三百首]
 浅谈四禅八定(释顿翰)[栏目:其它法师]
 佛化家庭的生活指南 伦理是佛化家庭的要素[栏目:佛化家庭的生活指南]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法[栏目:创古仁波切]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二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