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部94经 苟德木柯经
 
{返回 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37
汉译经文中部94经/苟德木柯经(婆罗门品[10])(庄春江译)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尊者优填那住在波罗奈给咪亚的芒果园。
  当时,苟德木柯婆罗门以某些必须作的事抵达波罗奈。
  那时,苟德木柯婆罗门徒步散步、徘徊时,去给咪亚的芒果园。
  当时,尊者优填那在屋外经行。
  那时,当苟德木柯婆罗门去见尊者优填那。抵达后,与尊者优填那相互欢迎。欢迎与寒暄后,随经行的尊者优填那经行,并这么说:
  「喂!沙门!在这里,我这么想:没有如法的出家者,因为或者我没见到像你这样的尊师,或者,在这里,[没见到]法。」
  当这么说时,尊者优填那从经行下来后,进入住处,然后在设置好的座位坐下。苟德木柯婆罗门也从经行下来后,进入住处,然后在一旁站立。在一旁站好后,尊者优填那对苟德木柯婆罗门这么说:
  「婆罗门!有座位,如果你愿意,请坐。」
  「尊师!就这样,我们有优填那尊师的欢迎才坐,像我这样[身分]的人,怎么能想在未被邀请前在座位坐下呢?」
  苟德木柯婆罗门取某个低矮坐具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苟德木柯婆罗门对尊者优填那这么说:
  「喂!沙门!在这里,我这么想:没有如法的出家者,因为或者我没见到像你这样的尊师,或者,在这里,[没见到]法。」
  「婆罗门!如果你对我承认应该被承认的,反驳应该被反驳的,当对我所说的道理不知道时,你会就其道理更进一步反问我:『优填那先生!这是怎样的呢?这个道理是什么呢?』这样,在这里,我们能有对话。」
  「大德!我对世尊承认应该被承认的,反驳应该被反驳的,当我对世尊所说的道理不知道时,我将就其道理更进一步反问世尊:『优填那先生!这是怎样的呢?这个道理是什么呢?』这样,在这里,让我们有对话吧。」
  「婆罗门!现在世间中存在这四种人,哪四种呢?婆罗门!这里,某类人自己是苦行者,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又,婆罗门!这里,某类人是令他人苦行者,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又,婆罗门!这里,某类人自己是苦行者,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是令他人苦行者,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又,婆罗门!这里,某类人自己既不是苦行者,不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不是令他人苦行者,不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他是非自己苦行者、非令他人苦行者、当生无饥渴者、已达涅槃者、已平静者、自己已成梵者、住于乐的经验者。婆罗门!属于这四种人中,哪一种人使你的心满意呢?」
  「优填那先生!这自己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的人,这个人不使我的心满意;优填那先生!这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这个人也不使我的心满意;优填那先生!这自己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这个人也不使我的心满意;优填那先生!这自己既不苦行,不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不令他人苦行,不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自己非苦行者、非令他人苦行者、当生无饥渴者、已达涅槃者、已平静者、自己已成梵者、住于乐的经验的人,这个人使我的心满意。」
  「婆罗门!但,为何这三种人不使你的心满意呢?」
  「优填那先生!这自己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的人,他对想要乐、厌逆苦的自己折磨、使之痛苦,以此,这个人不使我的心满意;优填那先生!这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他对想要乐、厌逆苦的他人折磨、使之痛苦,以此,这个人不使我的心满意;优填那先生!这自己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他对想要乐、厌逆苦的自己与他人折磨、使之痛苦,以此,这个人不使我的心满意;优填那先生!这自己既不苦行,不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不令他人苦行,不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自己非苦行者、非令他人苦行者、当生无饥渴者、已达涅槃者、已平静者、自己已成梵者、住于乐的经验的人,他对想要乐、厌逆苦的自己与他人既不折磨、也不使之痛苦,以此,这个人使我的心满意。」
  「婆罗门!有这二种群众,哪二种呢?婆罗门!这里,某类群众对宝石耳环染着,欲求妻儿,欲求男女奴仆,欲求田地,欲求金银;婆罗门!这里,某类群众对宝石耳环不染着,舍断妻儿,舍断男女奴仆,舍断田地,舍断金银后,从在家出家,成为非家生活,婆罗门!这个人自己既不是苦行者,不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不是令他人苦行者,不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他是非自己苦行者、非令他人苦行者、当生无饥渴者、已达涅槃者、已平静者、自己已成梵者、住于乐的经验者,婆罗门!这里,这种人你经常在哪种群众中看见:这对宝石耳环染着,欲求妻儿,欲求男女奴仆,欲求田地,欲求金银的群众;这对宝石耳环不染着,舍断妻儿,舍断男女奴仆,舍断田地,舍断金银后,从在家出家的群众?」
  「优填那先生!这个人自己既不是苦行者,不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不是令他人苦行者,不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他是非自己苦行者、非令他人苦行者、当生无饥渴者、已达涅槃者、已平静者、自己已成梵者、住于乐的经验者,这种人我经常在这对宝石耳环不染着,舍断妻儿,舍断男女奴仆,舍断田地,舍断金银后,从在家出家的群众中看见。」
  「婆罗门!但,这里,我们这么了知你说:『喂!沙门!在这里,我这么想:没有如法的出家者,因为或者我没见到像你这样的尊师,或者,在这里,[没见到]法。』」
  「优填那先生!这确实是我以有助益所说的话,在这里,我这么想:有如法的出家者,请优填那先生这么忆持我,这被优填那尊师对我简要地说而未详细解析的四种人,请优填那尊师出自怜愍为我详细地解析这四种人,那就好了!」
  「那样的话,婆罗门!你要听!你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先生!」苟德木柯婆罗门回答尊者优填那。
  尊者优填那这么说:
  「婆罗门!什么自己是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的人呢?婆罗门!这里,某人是裸体者、脱离正行者、舔手者、受邀不来者、受邀不住立者、不受用带来的、特别作的、招待的[食物]者,他不从瓶口取食,不从锅口取食,不[从]门槛中间、棒杖中间、杵中间、正在吃的两人、孕妇、授乳女、与男子生活者[取食],不从捡拾收集的食物处、有狗现前处、苍蝇群集处[取食],不[吃]鱼、肉,不饮榖酒、果酒、[发酵]酸粥,他[托钵]一家[吃]一口、二家二口、……(中略)七家七口,他[每天]以一小碟[食物]维生、二小碟维生、……七小碟维生,一天吃一餐、二天吃一餐、……(中略)七天吃一餐,像这样,半个月[吃一餐],他住于致力于定期吃食物之实践,他是食生菜者、食稗子者、食生米者、食大度拉米者、食苏苔者、食米糠者、食饭汁者、食胡麻粉者、食茅草者、食牛粪者,他以森林的根与果实食物维生,以落下的果实为食物,他穿粗麻布、麻的混织物、裹尸布、粪扫衣、低力刀树[之树皮]、羚羊皮、羊皮、茅草衣、树皮衣、木片衣、头发编织衣、兽毛编织衣、猫头鹰羽毛衣,他是拔发须者、致力于拔发须之实践者、常站立者、拒绝座位者、蹲踞者、勤奋于蹲踞之实践者、卧荆棘者,他住于致力于黄昏前水浴三次之实践者,像这样,他住于许多如此形式对身体的苦行与折磨之实践,婆罗门!这被称为自己苦行者,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的人。
  婆罗门!什么是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呢?婆罗门!这里,某人是屠羊者、屠豚者、捕鸟者、捕鹿者、猎人、捕鱼者、盗贼、行刑者、屠牛者、狱卒、任何其他残忍的工作者,婆罗门!这被称为令他人苦行者,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
  婆罗门!什么自己是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呢?婆罗门!这里,某人是剎帝利灌顶王或富有的婆罗门,他在城东令人建了新屋舍,他剃除发须,穿上粗糙的兽皮衣,以酥油涂抹身体后,以鹿角粉搔抓,与皇后、婆罗门祭司一起进入新屋舍,在那里,他直接卧在青草覆盖的地上,以有一子牛同形色的母牛之第一个乳房牛乳使国王生存,以第二个乳房牛乳使皇后生存,以第三个乳房牛乳使婆罗门祭司生存,以第四个乳房的牛乳火供,以其余的使子牛生存,他这么说:『令那么多公牛为了牲祭被杀;令那么多小公牛为了牲祭被杀;令那么多小母牛为了牲祭被杀;令那么多山羊为了牲祭被杀;令那么多公羊为了牲祭被杀;(令那么多马为了牲祭被杀;)令那么多树为了绑牺牲兽的柱被砍;令那么多吉祥草为了牲祭的草座被割。』他的那些被惩罚威胁的、被恐惧威胁的、泪满面的、哭泣着的『奴仆』或『报信者』或『工人』,他们作准备工作。婆罗门!这被称为自己苦行,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令他人苦行,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的人。
  婆罗门!什么是自己既不苦行,不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也不令他人苦行,不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自己非苦行者、非令他人苦行者、当生无饥渴者、已达涅槃者、已平静者、自己已成梵者、住于乐的经验的人呢?婆罗门!这里,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明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知者、被调伏人的无上调御者、人天之师、佛陀、世尊出现于世间,他以证智自作证后,为这天、魔、梵的世界;沙门、婆罗门的世代;诸天、人宣说,他教导开头是善、中间是善、终结是善;意义正确、辞句正确的法,他说明唯独圆满、遍清净的梵行。屋主、屋主之子或在其它族姓中出生者听闻那个法;听闻那个法后,于如来处获得信;由于具备那获得的信,他像这样深虑:『居家生活是障碍,是尘垢之路;出家是露地。住在家中,这是不容易行一向圆满、一向清净的磨亮海螺之梵行,让我剃除发须、裹上袈裟衣后,从在家出家,成为非家生活。』过些时候,他舍断少量的财富聚集或舍断大量的财富聚集后;舍断少量的亲属圈或舍断大量的亲属圈后,剃除发须、裹上袈裟衣后,从在家出家,成为非家生活。
  当这样出家时,他进入比丘的生活规定:舍断杀生后,他是离杀生者,他住于已舍离棍棒、已舍离刀剑、有羞耻的、同情的、对一切活的生物怜愍的。舍断未给予而取后,他是离未给予而取者、给予而取者、只期待给予物者,以不盗取而自我住于清净。舍断非梵行后,他是梵行者,远离俗法而住,已离淫欲。舍断妄语后,他是离妄语者、真实语者、紧随真实者、能信赖者、应该信赖者、对世间无诈欺者。舍断离间语后,他是离离间语者:他从这里听到后,不为了对这些人离间而在那里说,或者,他从那里听到后,不为了对那些人离间而在这里说,像这样,他是分裂的调解者、和谐的散播者、乐于和合者、爱好和合者、喜欢和合者、作和合之言说者。舍断粗恶语后,他是离粗恶语者,他以柔和的言语:悦耳的、可爱的、动心的、优雅的、众人所爱的、众人可意的,像那样的言语与人说话。舍断杂秽语后,他是离杂秽语者:他是适当时机之说者、事实之说者、有益处之说者,合法之说者、合律之说者;他以适当时机说有价值、有理由、有节制、具有利益的话。他是离破坏种子类、草木类者,停止晚上吃食物、非时食的一日一食者,是离跳舞、歌曲、音乐、看戏者,是离花环之配戴、芳香之庄严、涂抹物之打扮状态者,是离高床、大床者,是离领受金银者,是离领受生谷者,是离领受生肉者,是离领受女子、少女者,是离领受男奴仆、女奴仆者,是离领受山羊与羊者,是离领受鸡与猪者,是离领受象、牛、马、骡马者,是离领受田与地者,是离从事差使、遣使者,是离买卖者,是离在秤重上欺瞒、伪造货币、度量欺诈者,是离贿赂、欺瞒、诈欺、不实者,是离割截、杀害、捕缚、抢夺、掠夺、暴力者。
  他是已知足者:以衣服保护身体、以施食保护肚子,不论出发到何处,他只拿[这些]出发,犹如鸟不论以翼飞到何处,只有翼的负荷而飞。同样的,比丘是已知足者:以衣服保护身体、以施食保护肚子,不论出发到何处,他只拿[这些]出发。已具备这圣戒蕴,他自身内感受无过失的安乐。
  他以眼见色后,不成为相的执取者、细相的执取者,因为当住于眼根的不防护时,贪忧、恶不善法会流入,他依其自制而行动,保护眼根,在眼根上达到自制;以耳听声音后,……(中略)以鼻闻气味后,……以舌尝味道后,……以身触所触后,……(中略)以意识法后,不成为相的执取者、细相的执取者,因为当住于意根的不防护时,贪忧、恶不善法会流入,他依其自制而行动,保护意根,在意根上达到自制。已具备这圣根自制,他自身内感受不受害的安乐。
  他在前进、后退时是正知于行为者;在前视、后视时是正知于行为者;在[肢体]曲伸时是正知于行为者;在[穿]衣、持钵与大衣时是正知于行为者;在饮、食、嚼、尝时是正知于行为者;在大小便动作时是正知于行为者;在行、住、坐、卧、清醒、语、默时是正知于行为者。
  已具备这圣戒蕴,已具备这圣知足,已具备这圣根自制,已具备这圣正念与正知,他亲近独居的住处:林野、树下、山岳、洞窟、山洞、墓地、森林、露地、稻草堆。他食毕,从施食处返回,坐下,盘腿后,挺直身体,建立起面前的正念后,他舍断对世间的贪婪,以离贪婪心而住,使心从贪婪中清净。舍断恶意与瞋后,住于无瞋恚心、对一切活的生物怜愍,使心从恶意与瞋怒中清净。舍断惛沈睡眠后,住于离惛沈睡眠、有光明想、正念、正知,使心从惛沈睡眠中清净。舍断掉举后悔后,住于不掉举、自身内心寂静,使心从掉举后悔中清净。舍断疑惑后,住于脱离疑惑、在善法上无疑,使心从疑惑中清净。
  他舍断这些心的小杂染、慧的减弱之五盖后,从离欲、离不善法后,进入后住于有寻、有伺,离而生喜、乐的初禅,以寻与伺的平息,自信,一心,进入后住于无寻、无伺,定而生喜、乐的第二禅,以喜的褪去与住于平静,正念、正知,以身体感受乐,进入后住于这圣弟子宣说:『他是平静、专注、住于乐者』的第三禅,以乐的舍断与苦的舍断,及以之前喜悦与忧的灭没,进入后住于不苦不乐,由平静而正念遍净的第四禅。
  当那个心是这样入定的、遍净的、净化的、无秽的、离染污的、可塑的、堪任的、住立的、到达不动的之时,他使心转向许多前世住处之回忆。他回忆起许多前世住处,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万生、许多坏劫、许多成劫、许多坏成劫:『在那里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氏、这样的容貌、[吃]这样的食物、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长,从那里死后生于那里,而在那里又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氏、这样的容貌、[吃]这样的食物、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长,从那里死后生于这里。』像这样,他回忆起许多前生住处有这样的行相与境遇。
  当那个心是这样入定的、遍净的、净化的、无秽的、离染污的、可塑的、堪任的、住立的、到达不动的之时,他使心转向众生死亡与往生之智,他以清净、超越人的天眼,看见当众生死时、往生时,在下劣、胜妙,美、丑,幸、不幸中,了知众生依业流转:『这些众生诸君,具备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斥责圣者,邪见与持邪见之业行,他们以身体的崩解,死后已被往生到苦界、恶趣、下界、地狱,或者这些众生诸君,具备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不斥责圣者,正见与持正见之业行,他们以身体的崩解,死后已被往生到善趣、天界。』这样,他以清净、超越人的天眼,看见当众生死时、往生时,在下劣、胜妙,美、丑,幸、不幸中,了知众生依业流转。
  当那个心是这样入定的、遍净的、净化的、无秽的、离染污的、可塑的、堪任的、住立的、到达不动的之时,他使心转向烦恼之灭尽智。他如实了知:『这是苦。』如实了知:『这是苦集。』如实了知:『这是苦灭。』如实了知:『这是导向苦灭道迹。』如实了知:『这些是烦恼。』如实了知:『这是烦恼集。』如实了知:『这是烦恼灭。』如实了知:『这是导向烦恼灭之道。』当他这么知、这么见时,心从欲的烦恼解脱,心从有的烦恼解脱,心从无明的烦恼解脱。当解脱时,有『[这是]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婆罗门!这被称为自己既非苦行者,也不致力于自己苦行之实践,不令他人苦行,不致力于令他人苦行之实践,自己非苦行者、非令他人苦行者,当生无饥渴的、已达涅槃的、已平静的,以自己已成梵者而住于乐的经验的人。」
  当这么说时,苟德木柯婆罗门对尊者优填那这么说:
  「太伟大了,优填那先生!太伟大了,优填那先生!优填那先生!犹如能扶正颠倒的,能显现被隐藏的,能告知迷途者的路,能在黑暗中持灯火:『有眼者看得见诸色』。同样的,法被优填那尊师以种种法门说明。我归依优填那尊师、法、比丘僧团,请优填那尊师记得我为优婆塞,从今天起终生归依。」
  「婆罗门!你不要归依我,请你归依那我所归依的世尊。」
  「优填那先生!但,现在那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住在哪里?」
  「婆罗门!现在那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已般涅槃。」
  「优填那先生!如果我们听到那世尊在十由旬处,我们会为了见那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走十由旬;如果我们听到那世尊在二十由旬……三十由旬……四十由旬……五十由旬处,我们会为了见那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走五十由旬;如果我们听到那世尊在一百由旬处,我们会为了见那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走一百由旬。
  优填那先生!但由于那世尊已般涅槃,我们归依已般涅槃的世尊、法、比丘僧团,请优填那尊师记得我为优婆塞,从今天起终生归依。
  优填那先生!鸯伽王每日施与我常施物,我要从其中每日施与优填那尊师一个常施物。」
  「婆罗门!鸯伽王每日施与你什么常施物呢?」
  「优填那先生!五百钱币。」
  「婆罗门!领受金银对我们不适合。」
  「如国那对优填那尊师不适合,我将为优填那尊师建造住处。」
  「婆罗门!如果你想要为我建造住处,请在华氏城为僧团建造讲堂。」
  「以此,我对优填那尊师更加悦意、满意了,优填那尊师劝导我关于僧团的布施。优填那先生!我将以这常施物与另外的常施物在华氏城为僧团建造讲堂。」
  那时,苟德木柯婆罗门以这常施物与另外的常施物在华氏城为僧团建造讲堂,现在,它被称为『苟德木计』。
  苟德木柯经第四终了。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脱离正行」(muttācāro),Maurice Walshe先生英译为「惯于无礼貌的制约」(uses no polite restraints),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拒绝习俗」(rejecting conventions, AN.3.156)。
  「不求来尊;不来尊(MA);不受请食(DA)」,南传作「受邀不来者」(na ehibhaddantiko,逐字直译为「不-来+尊者」,原意为「拒绝『请来!』的尊者」),Maurice Walshe先生英译为「当受邀时不来」(not coming when asked)。
  「不住尊(MA.104)」,南传作「受邀不住立」(na tiṭṭhabhaddantiko),Maurice Walshe先生英译为「当受邀时不停下来」(not stopping when asked)。
  「屋舍」(sandhāgāraṃ),Maurice Walshe先生英译为「住处」(lodging, DN.19)。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祭祀神殿」(sacrificial temple, MN.51)。按:sandha的含意不明,另版作santha,或为santhara(铺垫物)之缩略,但若因此而以santhāgāraṃ(会堂;集会所)解读,显然不妥。
  「不受害的安乐」(abyāsekasukh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无损伤的幸福;无沾污的幸福」(a bliss that is unsullied)。
  「以有助益」(sānuggahā,另译为「有摄受;有摄益;有资助」),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为了学习」(in order to learn)。
  「钱币」(kahāpaṇa,另译为「货币;金货;银货;铜货;货币的单位」),为当时的钱币单位。  

{返回 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部95经 郑计经
下一篇:中部93经 阿摄拉亚那经
 因明基础课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二八)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八六)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一
 佛说五王经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四五)
 因明讲记之五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九八一)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二二)
 牟子理惑论 源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四课[栏目:悟演法师]
 念佛即六度![栏目:常福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饮一口法乳——快乐的生活6[栏目:佛法生活·嘎玛仁波切]
 如何消除痛苦灾难[栏目:仁焕法师]
 见性成佛 第十三天[栏目:如本法师]
 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栏目:慧语禅心]
 五百罗汉 064、一念解空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因缘·因果·命运[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善知识者,是汝眼目[栏目:慧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