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十二章 莫哥西亚多 观心与观受
 
{返回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62

第十二章 莫哥西亚多 MOGOK SAYADAW

     观察五蕴生灭的现象即涵盖整个四圣谛,
     这种内观才是真正毗婆舍那的目的,
     毗婆舍那禅修应该愈早做愈好。
     我们应该记住,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
     随时都有疾病和死亡的危机,
     因此必须尽早做禅修的练习。
     毗婆舍那是预防来世危机,
     止息今生痛苦的唯一道路。

  莫哥西亚多(Mogok Sayadaw 1899~1962)是雷迪西亚多(Led^i Sayadaw1846~1923)的追随者。雷迪西亚多是一个深具内涵且广受尊敬的法师,他在本世纪初于缅甸弘法,他已使缅甸的佛教徒对于缘起法有更深入的了解,而莫哥西亚多便继续将他的教法加以发扬光大。莫哥在僧团里面是个很有名的学者,他花了三十几年的时间在上缅甸教授佛教心理学及佛经;有一天他突然发觉自己好象是一个牧牛者,虽然很认真的照顾这些牛群,但是他却没有机会享用这些牛提供的牛奶。

  他离开他的教职,前往明贡(Mingun),去接受密集的毗婆舍那训练。几年之后,在俗家弟子的要求下,他开始在各城镇教导内观,虽然他想避开名气而不想到大都巿去,但他是「开悟的老师」这样的声名却渐渐流传开来;莫哥西亚多刚过世不久,他的弟子们就已经开始依循他的教导方向从事内观的教学。

  在仰光有一个很大的佛教中心专门根据莫哥西亚多的方法指导人们修习毗婆舍那禅修;这个中心是乌唐典(U Than Daing)所经营,他编辑莫哥教法的英译本;他大部分的教法是针对在家弟子并指导在一段时间内的密集禅修,而西方人同时也受欢迎。

  在下面文中将深入探讨包括三个部分的修习。莫哥强调一个人对法的理解的重要性,先要对法有些认识才可进入内观的修习,他教导学生区分世俗谛与胜义谛,胜义谛是由元素及五蕴所组成的,然后他会解释缘起的循环,教示如何经由因和果,贪欲和渴望使我们陷入了存有和痛苦的轮回中。

  内观法的发展便是以这样的认识做为基础。首先,瑜伽行者开始学习专注呼吸使心念集中,接着便训练观察意识或者感受的变化,即明觉它们十三种不同的面貌。最后随着禅定的深入,莫哥强调此时所有知觉都变成祇是五蕴的生灭而已,亦即肉体和精神的变化过程。这种绵密的身心变化(不祇单纯注意到变化、变化),必须透过自身的经验才能直接经验到我们整个生命的存在是如何地不圆满及无我,在五蕴的生灭过程中透视法的自性,行者就能圆熟地止息及停止缘起的轮回,这时便能到达最高的喜乐:涅槃。

  在莫哥西亚多的教法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缘起法的使用了。他解释因缘流转如何运行而引导我们去体验我们的身体与精神变化的过程,而藉由内观的训练可以使我们超越因缘流转而获得真正的解脱,此乃是佛教的真理。
观心与观受莫哥西亚多的教法

  佛法的目的是为了导向解脱、得到涅槃,它的教法富有次第性;道德(戒)是这条道路的第一阶段,而道德的实践带给我们内心的快乐与宁静。专注(定)是第二个阶段,它带给我们更高的喜乐,因为专注所得到的内心纯净,可使人体验到天堂般的快乐、轻安、喜悦。然而,祇有专注仍是不够的,仍缺乏将内心的染着永远根除的力量,唯有再加上毗婆舍那的智慧方可使我们得到解脱,导向最高境界的涅槃,这是第三阶段。

  要得到解脱必须知道毗婆舍那,了解它的目的以及如何修学。佛陀说,行者须用毗婆舍那来清除他对自我及整个世界的错误观念。毗婆舍那使我们对世界看得更清楚,我们种种不正确的观念造成我们在生死苦恼中轮回,所以我们应该赶快修学毗婆舍那来摆脱轮回之苦,就像一个人头发着火或者胸口被矛所刺中般紧迫;有机会接受毗婆舍那的练习真是非常宝贵的啊!

  当我们透过毗婆舍那开展的智慧可证入初果,体验涅槃,从此消除对这个世界的颠倒知见。佛陀说过,初果所得的益处,远超过成为全宇宙君王的快乐,因为此时初果已完全从再生于三恶道的危险中解脱出来了,顶多再经过七次生死就可达到最终的觉悟。

  所以,行者应努力进行于这个导向涅槃初果的路径,以便获得这个觉悟的第一阶段。为了达到初果我们可以跟随着莫哥西亚多有系统及简化了的练习方法。该方法系建立在对心念及感受的观察;感受及心念是同时生起、同时存在,而且同时消退的,观察其中一个就等于观想另一个。

  在实际应用时,将会发现这种方式的禅修比观照身体过程的禅修更容易理解,无可否认地,我们的心念会跟着出入息及其它身体的现象而生起,但对一个当今的行者而言,直接观察心念的过程是最直接、有效的禅修法。

  当行者进入禅修之前,他必须具备一些相关的知识,这些禅修前的预备工作是很基本而必须的。

  他必须知道胜义谛与世俗谛之间的差别,胜义谛有四种法: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及涅槃。毗婆舍那禅修是以观照胜义谛为基础,因为胜义谛是世界的实相,为了进一步的了解,这里提供一些胜义谛的分析,让我们可以从我们的世界直接体验胜义谛。
心法

  虽然心法总共有八十九种,但为了毗婆舍那的方便修习,莫哥西亚多将它简化成十三种,而这十三种也都涵盖了原来所有的心法。
心所有法

  总共有五十二种,但是一个行者所必须熟悉的,仅需以下几种:触、受、想、行、念、贪、瞋、痴、我慢、邪见、羡慕、嫉妒和疑惑等(注:所有意识和精神因素合起来,我们称之为心mind)。

色法

  总共有二十八种,但是以下几种是最重要的,也是行者须加以注意的:一、硬的及软的元素(地大)。二、附着性及流动性的元素(水大)。三、运动的与颤动的元素(风大)。四、热的和冷的元素(火大)。这些叫做四种基本的元素(四大。注:这些四大元素构成整个物理宇宙),而由这四种元素再衍生出二十四种元素。
涅槃

  这是胜义谛的第四种法,因为内心可以直接体验涅槃。

  区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不同,对我们有所助益,世俗谛是相对于可以直接体验到胜义谛的种种观念,世俗谛包涵所有的概念、思想、构想及名相,譬如「我的儿子」、「女人的声音」、「马车」等;虽然概念是为了方便的目的及一般说法的使用,但它不是我们经验的终极目标,也不能做为通往了悟真理的禅思目标。

  虽然概念有很多种类,但是这里要提出的祇有一些,这些包括:

  名称的概念。
   构想的概念或关系,如儿子、女儿、母亲、父亲。
   集合或群体的概念,如家庭、种族。
   组织的概念,如宝塔、寺庙、学校。
   区域的概念,如孟买、锡兰。
   时间的概念,如公元前六○○年、明天、昨天。
   空间的概念,如屋顶上的洞、洞穴、地平线。
   连续的概念,如一列旅行的火车、一条流动的河流、一场电影。
   想象的概念,如兔角、兔毛。

  毗婆舍那祇关心胜义谛的禅思,而非世俗谛,当行者已经了解到这个道理,且能够区别胜义谛及世俗谛时,他必须更进一步熟悉这些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亦即存在的根本面貌:一、五蕴。二、六入。三、四大元素。四、缘起法则。

  五蕴说明了整个身心的构成法则。它们包含了:

  色蕴──四种基本的元素及其衍生的元素。
   受蕴──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想蕴──对生物非生物、颜色或尺寸的知觉。
   行蕴──共有五十二种,包含生气、正念、贪婪、慈心及平静等。
   识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瑜伽行者必须对于身心的元素十分熟悉清楚,同时必须了解六识的每一个识都有相对的感受器官(如眼、耳等)及感受对象(如颜色、声音、气味等。注:请参阅莫因西亚多)。

  此外,对行者而言,知道识如何生起也是极重要的事,佛陀说过六识中的每一个识的生起都是源自于两个原因:感觉的器官及感觉的对象,所以在看时,祇有眼睛、色尘及两种接触生起的眼识,除了这三种共同存在的元素,就没有其它了。没有看见者,没有我、你或者他,而它祇是眼识生起的一个过程,听、嗅等动作都是同样地过程,每一次认知的经验都祇是这样空的过程在运作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识在生起之后不会停留在两个持续的时刻,而是剎那生起,下一剎那消失,再由另一个新的识来接替;建议行者在禅修之前必须研究心的实相,五蕴、四大元素、六识等,彻底了解它们,并且进一步熟悉身体和心理等现象生起的因缘法则。
缘起法则

  莫哥西亚多特别为了初学者详加说明缘起的法则,这个法则对行者是一个禅修的快捷方式,因为它是教导教义在当下的展现;换句话说,它可使一个行者了解五蕴在每一时刻的生起、生起之因及消灭。

  由眼睛和可见物开始,当这两者接触时,眼识便生起,此时祇有生起的眼识,没有所谓看的人,没有「我」,也没有「他」或「她」在眼里或在可见物里,也没有在眼识里面;眼识祇是眼识,不多也不少,而且眼识不可与「自我」混淆,也不可将它人格化。

  由于眼睛与可见物的接触生起眼识,因接触生感受,在感受里面同样找不到「我」、「他」或「她」,也找不到所谓「自我」,缘起法则继续运作下去。因感受而生起渴爱,因渴爱生起黏着,因为黏着又引起身行、口行、意行,这些活动便促成业,而业的力量将促成另一次的再生,轮回不已。

  随着轮回而来的必然是年老、衰退、悲伤、哀伤、痛苦、忧愁与绝望,整个人生的大苦便是这样生起的。

  就如同我们已理解的眼睛、对象及生起的眼识,我们也应该可以理解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意念及它们相对应的识,最后我们便能了解缘起循环的运作情形。

  为了使解释更加清晰,我们最好用一般习惯上的用语再加以说明。

  当A看见一件美丽的物品,他渴望拥有它,他黏着它,他努力的想去获得它,这叫做渴爱。他被一种想获取这件美丽东西的欲望所湮没了,然后,他可能尽一切的努力,展现于身、口、意表现出想要拥有它。这个过程将导向不断的轮回,而轮回将无可避免的引起年老、死亡、悲伤、哀伤、痛苦、忧愁和绝望,依此,整个缘起法则便开展出来。这个法则可清楚地用来检验五蕴的生起及消失,和检验我们身心的整个过程,当我们看得更透彻,我们便能体会五蕴的实相及身体与精神的轮回,它除了苦以外,没有别的东西。

  有见地的读者,一天当中即可清楚地看到很多次这种无止尽的轮回:即贪欲和黏着的生起,并引发出行为或想法。我们看见我们的渴望,我们被渴望与黏着所湮没了。为了满足这些渴望与黏着,我们从事于各种身、口、意的活动。同理,假如我们享受某些我们听见的声音,渴望便生起,当我们被渴爱湮没时,黏着便生起,为了延长享受快乐,我们从事于各种活动,同样地情形也发生在嗅、尝、触和思想上,任何时刻,我们自觉或不会自觉地掉入这些过程中。

  读者应该注意到,缘起法则就是一连串他自己的活动,他可将焦点放在五蕴、身体与精神,看清楚当下的行为正属于十二个缘中的那一项并吻合缘起的法则。

  假使他认为这是停止因果循环的时刻,则有一条止息再生轮回的路,但是假使他如往常延续之,轮回将持续进行并且继续永无止息的悲伤、哀伤、绝望和整个大苦的过程。

  在此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位父亲听到他小孩从学校回来的声音,当他听到儿子声音之际,马上渴望要看他,渴望拥抱他、关心他、亲吻他,他认为他如此做是因为那是他儿子,他爱他的儿子,他并没有违犯任何道德规范,因此他也不觉得有罪恶或不当之处。事实上,并非行为本身,而是它底下的黏着已促使牢不可破的继续不断的循环。

  从这一个似乎无损害的例子,我们可看到缘起法在父亲听到小儿子从学校回来的声音时便已开始,一听到儿子的声音便生起渴望去看他、爱他,因为渴爱引起他波涛般的欲望想去抚爱他的儿子,这个抚爱是源自于黏着而产生的行为,而这个力量更是下一个轮回形成之因;当业力生起,生死轮回便紧随而至,甚至诸佛也无法阻挡这种业力,从清晨到黄昏,类似的过程持续进行着,当看到一个吸引人的东西时,渴爱便生起,因为渴爱便生起黏着,因为黏着,业力展现,而整个循环就这样延续着它永不止息的运行。

  事实上,无论何时,一个美丽的物品,一个悦耳的声音,一股迷人的味道,一阵清香的气味,一个愉悦的触摸,或一个令人喜悦的想法进入其相关的根门时,通常它会生起渴爱及一连串的因果反应,整个轮回的完成,祇是诸多贪欲引发业力的行为,而又造成另一串的业果,如此循环不已。

  由接触产生意识,接着产生黏着以及紧接的轮回,这整个过程是一剎那接着一剎那很快的进行着,我们应该用毗婆舍那内观来思惟它,否则不止息的轮回将带来悲伤与痛苦;当我们在做毗婆舍那禅观时,愈来愈清楚地看到业力是如何地促成再生意识,然后变成意识、精神与肉体生起的条件,以及我们看到它不可避免地进入感觉与接触;六根对六境产生感受,而紧随而来的是贪欲与黏着,它们将不可避免地带动业力的活动与轮回。缘起法并无特别之处,它祇是我们的五蕴无休止的运作过程,新旧交替不断地在反复着生灭的过程,所有身体与心理(精神)现象都在因果连续中不断地生起与消失。

  轮回的开始是难以想象的,众生被无明所盖与贪爱所缚,从一个存在到另一个存在的轮回过程中并没有一个起源,假如把众生在无止无尽生死轮回的骨骸堆积起来,它们的高度将会像高耸的广大山(Vepulla)一般高,而这座山是需要四天的时间才能攀登上的。说轮回是无法想象的长久,等于说缘起法则找不出源头,痛苦也同样未曾间歇的进行着。

  轮回的潜能或力量来自于无明,但是它不可被错认为是第一因;但什么是无明?

  它是对四圣谛的无知:

  一、对苦谛的无知。
   二、对集谛的无知。
   三、对灭谛的无知。
   四、对道谛的无知。

  在此,我们愿意进一步说明:

  一、五蕴或身心组成是极端痛苦、不能满足的,不了解这一点就叫做对苦谛无知。
   二、每个人都想拥有精神的快乐及物质的富裕,这种渴爱便是痛苦的根源,缺乏这样的认识叫做对集谛的无知。
   三、缺乏对痛苦止息的认识,叫做对灭谛的无知。
   四、缺乏对导向涅槃之八正道的认识,叫做对道谛的无知。

  我们所有身、口、意行为的展现都来自于无明,所以佛陀说过,由于对各种忧悲苦恼的根源无知,人们为了一己之利或为了自己的家庭、国家想尽各种办法(不管有益、无益,道德或不道德)来积聚财富,提高社会地位,或者试图得到轮回的世间获取各种欢乐。

  一个人可能会说他靠自己合法的行为才会有今天安好的生活,但是从缘起法则的观点来看,他并没有打破生死轮回的锁炼;相反地,他是继续在轮回的运转中,没有休止。有人会问:「到底他冒犯了什么?」其实这是不能以是否有冒犯之行为来回答的,而是因为他和欲望锁炼的生死轮回的法律则纠结在一起而持续着业力的累积。

  值此时刻,一个行者可以好好决定渴望下一个存在再度生起是值得吗?当轮回产生,它意谓着什么?最后的代价是什么?很显然的,痛苦、衰老、死亡必将伴随着轮回同行;这就是佛陀教诲我们的缘起法则。

  想进入毗婆舍那禅修的行者,必须熟谙佛法的基本教义,这里提出一个重要的建议:对这些必备的先决条件没有充分认识,很难于毗婆舍那禅修中得到任何进展,一个行者若对缘起法的认识不精确,那么禅修到最后也祇是局限在自我的框框里。对法义不明白的行者无法跨越自我而有所突破。

  在此,我们必须再次说明,所谓先决条件,包括五蕴、六根、四大元素、缘起法及四圣谛真理。一个人不可能没有这些方面的认识而可以进入正思惟,因为正思惟乃是依据五蕴及其运作过程而进行的,一个行者应该懂得区分胜义谛及世俗谛,才能够破除这个恒常不变的「我」之邪见。

  有兴趣且愿下苦功学习这些根本法义的人,他们将为正确的修行方法铺下一个稳健的基础,唯有如此,他们才适合开始步上毗婆舍那的禅修之路。

内观(毗婆舍那)

  内观意指全神贯注地思惟无常、苦、无我,这是佛陀在讲述正念时所做的解释;正念包含四个方面,就像走向佛塔的四面阶梯一样,佛塔的高台好比智慧,可以由这四面阶梯的任何一个到达,这阶梯就是正念的四个面貌: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若于禅修中专注某一方面的观察,并不表示排除其它三方面的正念,它祇是表示这其中的一方面是观察的主要对象而已。

  根据莫哥西亚多的教法,内观的训练有三个发展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专注于正念的培养,第二个阶段是观察五蕴的生灭,最后阶段是清楚的知道有一条道路通往诸行止息,身心生灭变化的止息。

  其内容可以简述如下:
   一、固定或集中心念在任一个指定的对象,例如吸气、呼气或者身心的移动,这叫做专注于正念。
   二、思惟身、受、心、法(心的对象)和它们的生起及立刻消失的变化就叫做过程的正念。
   三、认识一切有为法的本质、洞悉五蕴的生灭是可厌、令人不悦的,叫做通往生灭止息的道路。除非直到认识五蕴的生灭,看到了无常、苦、无我,否则将永远不会到达毗婆舍那的禅修。

  真正修习毗婆舍那的开始是行者能够观察身体和心理的生灭过程,于其中找不到一个所谓「自我」、「我」或「我的」这样的东西,在这个正念里面他不会认为是我在禅修或我的心在专注着,这样才是正确的禅修,所有的五蕴都被清楚地看到它的无常、苦及无我。

  前面提到的几个阶段,若祇是发展其中第一个或第二个阶段是不可能从轮回中得到解脱的,佛陀说过,祇靠禅定并不能趋向涅槃,唯有修习毗婆舍那才能走向涅槃或解脱。不过,这是极重要的,我们必须记住正定在初期的禅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真正发展毗婆舍那的第二或第三阶段前,行者必须建立起相当的定力,最好的方式是将注意力放在鼻孔,注意着气息的出入,行者此时双腿盘坐,身体挺直,端坐于宁静的环境里,至少必须持续在定力的练习二十到五十分钟才能进入毗婆舍那禅修。具备了平静的心与定力之后,行者便可准备发展莫哥西亚多所教导的对意识与感受的毗婆舍那禅修了。

  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我们必须从心开始。佛陀说过心的禅思的重要性,他说:「我知道没有其它的法像已经被培育和发展的心一样,可以导向极大的益处。」这句话也可解释成一颗未被培育与发展的心的结果与受过培育与发展的心是相反的。

  心是所有活动的前导,也是一切现象的先驱,没有心的配合,不管生理或精神活动都无法完成。当我们做出好的或坏的行为,心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没有任何一个活动可以不先经过思想而可进行的,思想祇是出现在心里。当我们的心是在控制状态时,我们的身体也是保持在控制中,而当我们的心是鲁莽不被控制时,我们的身体也同样会变得没有节制地活动,染着也因而出现。所以,我们可以说心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控制了我们所有的活动。

  心是错误知见──「自我主义」、「我」或「个人」藏居之处所,「我」或「自我」是造成迷惑的力量,这是非常重要且值得留意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个人或自我主义会覆蔽我们的心,所以要终止痛苦、自私和错误的知见,我们必须洞悉内心。

  莫哥西亚多已经提出一套非常简单的公式,这个方法最适合现代的瑜伽行者禅修观照此「心」之用,这个禅修便是以意识和感受的正念为基础的毗婆舍那。

  虽然这些方面占极重要的位置,但毗婆舍那其它方面也不可以忽略,就好象糖浆一样,在糖浆里面包含了新鲜的柠檬汁、糖、盐和水等各种成分。当我们愈来愈了解这些品质时,我们一旦注意到其中一方面,其它方面也将会被注意到,虽然它们不是被观察到的对象,但四个念处是同时存在的,而且它们的生起、消失也都是同时进行的。

  为什么莫哥西亚多选择强调心念处?伟大的舍利弗曾说过:「虽然要读别人的心念不是容易的事,但是要知道自己心念的变化却是容件易的事。」当贪念在你心中出现时,你可以清楚地知道贪念是如何生起,假如瞋心、妄念、恶意或嫉妒在你心中出现,你可以立刻知道它正在生起,同样地,假如它消失了,你也可以知道它在消失。

  强调心念处──特别是意识的正念的另一个理由,是要根除一个盛行的根深柢固的邪见,这个邪见甚至也存在于很多佛教徒心中,那就是认为识法是永恒的、是自我,或是灵魂,几乎所有的佛教徒都有此错误的知见,认为灵魂可从一个存在的本体转换到另一个存在,有人甚至更进一步地说人死了以后从身体离开的是灵魂,另有些人认为灵魂不会离开人的身体,一直到它找到一个适合的地方再出生。这种种错误知见是深固于人们心中,而且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这样相信灵魂是从一个存在转换到另一个存在是错误的,如此的知见会持续着,乃是因为我们相信意识是延续的、永久的,甚至身体死亡后它仍继续地存在的。人们至此仍未有正确的缘起法的知识来引导他们了解意识也是无常的,是无休止的生灭过程。意识在某一时空生起,它不会从它生起之处向前移动一英吋,也不会在两个连续的时刻里保持相同的状态。

  为了驱除根深柢固的邪见,以便正确了解我们的心,莫哥西亚多教导毗婆舍那禅修。这是以意识和感受为基础的,这两种方式都是适合于现代行者练习的方法。
意识禅观的开展(注:「意识」在这里是指「了知一个对象」、我们的「了知能力」
           的心的形态。)

  对于那些立志要达到最后觉悟的人而言,他们首先必须从消除邪见及「我」的信仰。为此,莫哥西亚多提出一个观察意识的非常简单的方法,它方便于实际应用且适合所有人。下列这十三种意识都是需要思惟审查的。在一个时刻中祇要观察一种识,而且当这一种识生起时,也要记住在一个时刻中祇有一种识会生起。一种识消失了,另一种识紧跟着生起。

  一般人相信有很多的识存在于我们人类身上,可能有数千种的识,但是这些总结归纳起来可分为十三种:

  内在的意识:

  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贪识。七、瞋识。八、惑识。九、非贪识。十、非瞋识。十一、心识。十二、入息识。十三、出息识。

  以上这十三种识可说涵盖一般人所有的识。我们必须注意不管那一种识生起,它都是我们的某一根门(注:根门羀sense door贁在这里是指我们六个知觉的门径:眼、耳、鼻、舌、身、意),跟其对象接触产生的结果。它必须透过我们的六根才能产生,不可能没有六根而能生起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意识和感受是同时存在、同时发生的。感受和知觉也是精神因素,它们跟意识同时产生。五蕴是同时生起、同时存在,且同时消失,因此祇要我们审察其中之一蕴,便能发展内观到其它四蕴(注:虽然在前面缘起是被描述为一个锁链或发展,但是在观察中每一个片刻五蕴构成这个锁链同时生起与消失)。为了我们的目的,这十三种意识是重要的心理元素,它们是以意识为观察基础的禅修焦点。

  关于以上所提到的十三种意识中,贪识包含想吃、想闻等等。嫉妒和坏心眼属于瞋识,而想要做服务或慈善工作则属于非贪识之中。

  当我们张开眼睛,我们看到在我们眼前的种种色相,这时候眼识便生起。一个行者必须觉察并认知此是眼识的生起。当他听到一个声音,他也必须觉察及认知这是耳识的生起。甚至,当他感到有任何疼痛、发炎或搔痒之时,或其它愉快、不愉快的感受都会引起身识。行者必须确知每个时刻祇有一个识及它的生起与消失(注:每一片刻都有很多心的生灭。当清楚地观察,每一个心的生起都包含一个对象、一个意识或了知这个对象、以及各种精神因素,如:感受、意志等〔这些决定了意识如何与对象相关连〕。对象、意识和精神因素是五蕴生灭的另一种描述)。

  在练习的过程中,行者的体悟或内观愈来愈深刻,散乱没有了,祇专注于生灭的转变,而且意识到生灭的觉察速度会愈来愈快。一般而言,此时行者透过内观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意识瞬间生起又立刻消失。他清楚知道在两个时刻里没有相同的意识。任一意识的寿命都是短暂的,它在生起那一刻被观察到的,同时也被发现已经消失了,因为任一识蕴之寿命都是暂时的,一旦被观察到,也正是消失的时刻,而另一个意识紧接着原来消失的意识而生起,所以在观察中,行者会发现他观察的某一意识,事实上已然消失了(注:事实上,行者将发现他的观察祇是上一刻意识的回顾,并看到在先前片刻意识和对象是如何完全消失的),当它生起之后很快地便消失了。因此,行者若于意识上做禅修或观察,他唯一发现的就是变化──每一个意识的生起及消灭的更替。假如在最初观察的阶段,他没有看到意识的消灭止息,他就不能超越无常的观念。他必须更加努力,然后靠着正定和正念去觉知五蕴生灭的本性。

  当他能觉察意识的生起后,他会变得更能觉察意识的消失。从事于这种观察与认知时,他必须除去「我」的观念,或者换句话说,他必须认知各种意识的生灭现象祇是意识本身而已,除了意识外,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称为「我」或叫「我的」这一类恒存的东西。

  行者应该不断观察直到他觉察到「我自己」的成份愈来愈少,而觉察到意识愈来愈多。从觉察到更多的意识之后,他必须更加努力精进去觉察更多意识的生起与止息。

  当他在观察进行时,有其它各种不同的想法会进入他的脑子里干扰思惟,这时他也必须思惟这些想法,并觉察到这些想法也是在生起与消失的变化中,因为无论什么意识生起总会终止。所以他必须觉察我们身心无任何一物是不变的、持久的或永恒的。

  仅靠知道变化无常的观念或念诵「变化、变化」是无法理解无常的确切意涵,很重要的一点是,行者必须观察且深刻地体验到五蕴随时在无常的变化,而不是藉由念诵「变化」这样的字眼而被蒙蔽在变化无常的概念里面。任一念头的生起与消逝是如此疾速飞驰,以致于难以形容。一个行者不需要知道它是如何快速。在这阶段中最重要的是注意去体验五蕴的生起与消失,尤其是每一个新的意识的生起。提到呼吸,行者必须保持正念于入息及出息意识上。他必须对这两种意识的生起与消失保持正念,同时也须对其他的十一种意识保持正念。

  可能有人会问:「何时何地可以练习意识的禅修?在毗婆舍那中心或者寺院?」回答是:「祇要是意识生起之处就可以练习,当走路的时候意识生起,那么就在走路时练习,当吃或喝的时候,同时也可做禅修的工作。当坐在办公室时,禅修就在彼时彼地来做。在禅修时,行者务必留意的是用全心的觉察与理解来观察他自己的意识。观察意识的生灭愈清楚,行者愈能了解内观的意义。若有散乱、纷扰不安、或迷惑,烦恼很容易附着在人的身上一再轮回。无论内心生起什么,祇要清楚地观察到它的生灭即可免于烦恼的产生,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再进一步说明,我们必须注意当行者观察意识之际,他看到了第一个意识在片刻之间消失且非常短暂,紧接着下一个意识生起。这就是毗婆舍那或内观意识之道。所以当观察各种意识活动时,将会有一连串的事件连续进行,即无常(短暂),内观,无常,内观等。

  练习中的行者,必须把握最初的内观,上一个意识无常消失了,立刻紧接上去,不让任何染着乘虚而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意识的消失必须确实观察不让它轻易错过。应该正确地留意、观察和了解此一意识已消失而下一个意识紧接而来的叫「内观」,因为它直接的内观使我们觉察到进行中的意识已经消失不见的事实。

  在禅修当中,行者偶而会出现一些可意或不可意的心念,此时他们必须将这些心念都当做禅观的对象。无论如何不要为这些分心而感到失望或挫折,而应该将这些出现的心念也当做观察的对象。

  法的六个属性中有一个叫做「来看」(ehipassiko)。因此佛法叫我们每个人「来」和「看」,而且检验它们的真正本质,以及看清它是如何不停地进行生灭的现象。

  当行者的观察仅有少许的疏漏时,表示他的内观已经到达某种水准了。他能够在生灭的过程随之做观察而不让任何染着从中插入,表示他已经到达粉碎我见的阶段了。在这个时候,他离觉悟的第一步可说近了(注:如此我们看到毗婆舍那能真正改良我们观察身心快速变化的能力,当观察的速度或频率在一秒钟之内增加很多倍时,表示内观加深了)。

  佛陀说过:

    多闻圣弟子观心心念处、无间等彻见诸法无常,剎那变异离诸欲染,自觉涅
   盘。

  每个时刻任何意识的生起与消灭,行者都必须以正见和智慧,精进不懈地观察,这一点很重要,对生灭的最初内观会累积成为后来看透五蕴真实面的资源。明白知道五蕴祇是生灭、苦、不安稳。

  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行者看到了五蕴的生灭到底有什么好处呢?」这儿有个例子可做回答:「当贪的意识生起时,假如行者正在内观的话,那么他会看到当贪意识生起,很快地它也将随着消失了,无处可寻到它的踪迹。祇要观察贪意识生灭的过程就不会对它认同。即十二因缘在中间便被切断了,换句话说,贪被杀掉了。假使我们对贪不用心观察,那么将无可避免地随顺着习气而造业。一旦业力生起,轮回也紧接而至。当轮回聚集到相当的力量,它必然会造成苦及生、老、病、死的不停转动,无穷无尽地延续着。」

  必须清楚知道观察意识的生灭变化,可止息生死的轮转。这是切断生、老、病、死转动的工作,也是切断缘起法环结的重要作业,更是透过内观消除无明的作业。唯有靠修持毗婆舍那才能观察到五蕴的生灭以及体认到它无非是苦迫而已。当敏锐的内观成就时,无明会消失,而洞悉事物存在的真理的能力也将显现。

  根据缘起法,当无明变成智慧时,业力将失去与意识联结的力量。当此联结的力量不再产生,业力将无法形成或造成轮回的结果。换句话说,轮回的源头已被切断,并将获得解脱。
受念处

  除了意识的禅修,莫哥西亚多也教导如何发展感受的禅修以培养内观。对于感受的禅修同样地使行者深刻的观察身心的本质。它也导致斩断十二因缘的锁炼,脱离生死苦痛的轮回。

  从哪里去观察感受呢?每当感受生起,必然有三个东西结合:感官、对象、意识。这三者的冲击是透过接触。引起感受的最接近原因是接触,所以不用刻意寻找感受,而要知道无论何时何地,感受的生起是由于接触。

  从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生起的感觉是很中性的。从身体上生起的感受也是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痛苦的;从心理上生起的可以是愉悦的、也可以是不愉悦的,或是中性的。

  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感受(feelings)在此不等于感觉(sensation,这字的意义是其它地方常用的)。它祇说明了对感受对象引起愉快、中性,或不愉快的特质。

  有时候一个人可以享有愉快的感觉,尤其处在舒服愉悦的环境时;有时候当他处在不舒服的环境或者不愉快的身心状态时,他又可能经验痛苦或者不满意的感受;有时候他可能会经验中性的感受。

  莫哥西亚多提出一个可以在禅修中确认感受的方法,其方法如下:

  六个外在的访客:

  眼睛生起的中性感受
   耳朵生起的中性感受
   鼻子生起的中性感受
   舌头生起的中性感受
   身体生起的愉快感受
   身体生起的不愉快感受

  三个内在的访客:

  心念引起的愉悦感受
   心念引起的不愉悦感受
   心念引起的中性感受

  三个主要的访客:

  出入息愉快的感受,欢乐、愉悦或兴高彩烈的状态。
   出入息不愉快的感受,不舒服、痛苦或绝望。
   出入息中性的感受,既不是愉悦也不是不愉快的感受。

  首先,行者区分自己个人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假如有不愉快的感受生起,他必须了知不愉快的感受;假如有愉快的感受生起,他必须了知愉快的感受;假如有中性的感受生起,他必须了知中性的感受。同时,感受必须与「我」这个观念分开。一般的表达:「我感到痛苦」,「我感到快乐」,这是不正确的认识感受,因为它与「我」混在一起了。当感受很清楚的被觉察到时,会发现「感受」与「我」是独立的,因为感受就祇是感受没有别的了。感受不应与「我」或「我的」连在一起而个人化。感受本身在感受,它祇不过是一个过程罢了。没有所谓的「我」在感受。必须理解这个事实。除非行者能够彻底地熟悉这里所教导的基本知识,否则他将难以分开「感受」与「我」。如此一来,他的禅修或思惟将变成:这是「我」在感受痛苦,这是「我」在享受快乐。在这种情况下,行者即使有再多的努力也无法获得禅修的成果:涅槃。

  另一个对行者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必须观察感受在何时何处生起。有些地方教人把注意力放在胸部或头部,但祇要有根尘接触,身体任何部位都会生起感受,所以这不是正确的禅修方法,这就像把一支箭瞄错目标。没有人能将感受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地方。祇要感受的对象在,感受就生起。假如行者相信他在此刻观察的感受与下一刻的感受是相同的,那么他的修行尚待加强。他应该用内观来察觉每个感受都是短暂的、无常的,连续的两个时刻,不会有相同的感受,假如他无法以内观的智慧来观察感受的无常,那么他仍然走在修行的岔路上。相信感受是长久持续的经验是很普遍,也是错误的观念。藉由正念与正定,行者将看清所有感受都是一个时刻接一个时刻不停生起和消灭的变化。

  行者应该观察感受的生起和消失,以及它的即生即灭。同时很重要的是行者必须记住感受是在接触时发生的,而不是刻意地去找它。一般人相信当我们痛、痒、生病时,这叫做感受,但是感受并不仅止于这些,感受是无时无刻地存在的,它可能是每一个时刻,眼识,或耳、鼻、舌、身、意识生起的感受。

  任何时刻人都不能免于感受,因此行者必须试着确认及了解感受的生灭过程。一旦完全了解受蕴,整个五蕴的本来面目就更清楚了。

  生和灭都是无常的,理解这个道理才是真正的内观。如果行者能够练习到,在观察无常或内观时没有染着或分心,那么他便离涅槃的体验不远了。

  为了获致这种更高的智慧,行者首先应该专注于感受的本身,然后再进一步看它的生灭,直到最后清楚地看到感受的消失而体验到它祇是一种生生灭灭的过程。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他祇是单纯地观察感受,它就消融瓦解,于是他彻底理解它的生灭过程,这是迈向内观之路。

  其实观察感受的生灭并非新的技巧,早在古时候就有无数的佛陀、菩萨及觉者走过这样的道路,这是一种停止苦因以免于苦果的技巧,它的意义可以从缘起法里去瞭解。

  缘起法告诉我们因为有感受才引起贪欲。所以停止了感受便能停止贪欲,而停止了贪欲是走向涅槃解脱的途径。这整个过程要靠行者的信心、努力及智慧才能达成。他能亲证受灭则爱灭。因此,贪欲也不再出现。由于贪欲止息,今生就能证到涅槃。
深刻的禅修

  从以上说明可以知道,行者首先要知道四大、六根、五蕴和整个缘起法的观念与知识,他必须先藉由呼吸观来培养定力,然后再观察意识或感受。在发展意识或感受的正念时,他开始看到它们不断地生起和消失。

  到目前为止,禅修朝向观察意识和感受的生灭。行者必须完全明了五蕴是共同生起、共同存在和共同消失的事实。

  当意识生起之时,色蕴便已经在眼根产生了;同时,感受也扮演了它的角色,可能是愉快的、不愉快的、中性的;舒服的、不舒服的;喜爱的或不喜爱的。觉察力此时也不会闲着,因为它必须注意觉知颜色、形体、长度、声调、速度等。意志力此时也做它应该做的工作,即眼睛注视可视之物,舌头品尝味道,鼻子嗅味道,身体感受触受,心念向着思想、观念及过去经验。很显然地,我们可看出在每个现象中,五蕴同时生起与消失,而且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我们的身体和心念其实祇是五蕴同时的生起和消失的组成罢了。由此我们可知,除了五蕴的生灭之外,整个过程中我们找不到还有「我」、「你」、「男人」、「女人」或「人」这类的东西。

  一旦禅修愈来愈深入,行者最后将达到一个阶段,祇会觉察到一切现象的生灭,此外别无他物。围绕着他的,无论何时何地都祇有现象而已。他不会再看到感受或意识的内容。当耳识生起时,他觉察到的祇是生灭本身。相同地,当鼻识生起,他不会觉察到鼻识的内容,祇是觉察到其生灭的现象。同样地,当舌识、身识和意识生起时,他也祇觉察到生和灭如此而已。

  所有心理和生理现象,行者观察到的祇是短暂的、无常的、变化的。由于对色、受或意识确实地观察到它们都是变化无常的,他真正地体会无常、苦、无我的真理。由此认知,他看到五蕴的确是:令人嫌恶且不安稳的,因为它们是不停地受到生灭之现象所苦。他看到并体会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他愈觉察无常,就愈厌离五蕴。由于精神上深深感受苦、无常、无我真理之苦,对现在或未来五蕴的欲取将从此消除。

  行者此时将一心一意往痛苦、生死轮回的止息迈进。他终于体验到停止轮回运转的过程,而达到最高喜乐、涅槃。

  涅槃的体验以及看到五蕴真相所生起的智慧将消除邪见。特别是执着于有我的错误概念。一旦错误的见解消除了,贪欲和我慢也将消除,整个生死缘起的环节也就断了。

  根据佛法,所有身心的生灭现象就是四圣谛中的苦谛,觉察它便是涅槃。去除了贪爱苦就止息,生、老、病、死的轮回就结束。所以禅修,观察五蕴生灭的现象即涵盖整个四圣谛,这种内观才是真正毗婆舍那的目的,毗婆舍那禅修应该愈早做愈好。我们应该记住,在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随时都有疾病和死亡的危险,因此必须尽早做禅修的练习。毗婆舍那是预防来世危机,止息今生痛苦的唯一道路。


{返回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十三章 乌巴庆 佛法实践精要
下一篇:第十一章 莫因西亚多 内观训练
 第十七章 其它现行上座部佛教的禅修法
 第八章 阿姜念 内观的开发
 第十四章 阿姜达摩答罗 内观禅修本质问答
 第三章 教法总说
 第一章 佛法精要
 第五章 马哈希西亚多 基本和进阶练习
 呈献
 前言 杰克 康菲尔德
 第十三章 乌巴庆 佛法实践精要
 第十五章 阿姜朱连 采访回忆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不离开世间[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使得十二时[栏目:圣严法师]
 一心多用[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忆维摩精舍诸老宿[栏目:冯学成居士]
 楞严经通议卷十[栏目:憨山大师]
 佛性在那里[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心念与命运(三)第九章 心念与手足(友爱)尽已本分,切勿苛责[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三[栏目:贤清法师]
 佛陀往劫的大悲愿[栏目:传喜法师]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一 丛林一般职称[栏目:佛教丛林观]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