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悲心——其他宗教也讲慈悲心,和佛教的慈悲心有什么区别?
 
{返回 格西索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0

慈悲心——其他宗教也讲慈悲心,和佛教的慈悲心有什么区别?

和其他宗教相比,佛教的慈悲心表现在:(1)对象范围无比广大。有些宗教对人有慈悲心,对动物没有;对教内的人有慈悲心,对异教徒没有。相反还常常生嗔恨心。而佛教的慈悲心是对所有众生平等的慈悲,包括信佛的人,不信佛的人,以及动物等一切六道众生。(2)对一切众生都平等。其他宗教对他们所爱的人也有亲疏之别,比如对自己亲人的爱就多些,对其他人就少些。而佛教的慈悲心对自己的亲人.蚂蚁乃至地狱众生是无二无别的,都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就像《庄严论》中所说的:“菩萨视众生,犹如己独子,慈爱彻骨髓,常欲如是行。”这种平等的慈悲是基于对众生本质的了解,所有众生虽然外形各异,但在佛性上毫无高下优劣之别。每个众生也都自然而然的想要快乐,不想要痛苦,这一点和自己也是一样的。有些人认为动物和人相比是低等动物,所以杀动物是合理的,那么希特勒认为犹太人是劣等民族,他大肆屠杀犹太人是否就合理呢?如果认为某类众生比我们弱小.低劣,就可以随意杀害的话,我们和纳粹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应该建立起牢固的自他平等的观念。如果对自己有慈悲心的话,对一切众生也应该有慈悲心,应该修慈和悲,这个和信仰没关系。知道这个道理,修的时候心里就能升起感受,生活当中也会自然对众生有慈悲心,对自己有出离心。因为自己和他人是平等的,所以为了众生的利益,不能伤害自己,同样为了自己也不能伤害众生。这是很符合逻辑的。

生起慈悲心以后,就会想到应该去利益众生,但是在自己基础和能力不够的情况下,不要急于去利益别人。刚刚进入佛门的人,做上供下施是应该的,上师也让弟子做,比如建寺院,做慈善捐助等,但如果信仰智慧福报慈悲还不稳定,只做表面的善业,最后信仰也减少了,烦恼增加了,经济受影响了,这样就不好了。在有能力有福报的情况下,大乘弟子应该去做,值得随喜恭敬,但在没有断除我执之前,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时,先不要伤害自己。刚开始还是好好修自己的心,能生起稳固的慈悲心再说。


{返回 格西索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是自他相换?
下一篇:如何让自己快乐一点
 放生开示
 应成八大难处关键:与唯识相关的论辩有三
 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我挣钱养家糊口...没办法出家,是不是就不能..
 学习佛教中的哲学...算不算皈依?他这样修炼能不能证得空性?
 什么是真正的皈依,皈依以后应该学习什么。
 闻思空性的意义
 皈依三宝的对象里面的僧宝有没有受皈依戒?
 修行的意义
 给世间神磕头是不是违犯皈依戒?
 远离八大怖畏烦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打坐时,身体会不由自主地轻微摇晃,有关系吗?[栏目:学禅者FAQ]
 福德日记4月18日─慈悲心运动[栏目:福德日记]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八八)[栏目:杂阿含经]
 论玄奘的因明学成就[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空之探究 序[栏目:厚观法师]
 为啥说末法众生修净土法门才能解脱?[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做火施的时候观想得不到位,众生能收到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4 四圣谛[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宁玛派的根本知见[栏目:宁玛]
 临命终时能否过关 放下因缘观照现前[栏目:净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