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临命终时能否过关 放下因缘观照现前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35

临命终时能否过关 放下因缘观照现前

净界法师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我对这句话很感动。一个人临命终时保持寂然无声,这是什么境界呢?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佛陀在临灭度时,色身败坏,弟子们哭泣着,这时佛陀内心的观照力现前,他能不随境转,这是一个重点。当然佛陀是示现告诉我们,不论一生中做了多大的事业,摄受多么多的眷属,盖了多少庙,这些有为法都是其次,临命终时是否过得了关,关键点在于“寂然无声”,内心是否能真实放下因缘,向内安住,这才是重点,修净土者更是如此。

    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自己一生中持多少佛号,这倒是其次;往生的关键,在于临终时是否能“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首先自己内心相信阿弥佗佛的功德,他绝对有能力救拔你;其次,你真实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心一意等待弥陀的现前;然后安住在现前佛号上,这才是关键。

    如果平时虽念一万、二万声佛号,临命终时却起颠倒,东挂碍西挂碍,则这人决不可能往生,因颠倒错乱现前,没有安住在内心的正见与正念中。所以临命终时要注意,你这时“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自己要安住在真理上,不能向外安住,若向外安住,“瞥尔情生,三界枷锁,万劫缠绕”。

    一个人临命终时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则要从头再来努力几十年。平时的挫折,可能拜个忏,忏悔几天就走过去了,但临命终时的失败,却要付出另一期生命的代价,这有多可怕。

    为什么临命终时会错乱呢?世间上的事情有它的等流性,有它的前因后果。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若平时就很少在真理上安住,很少生起观照,则临终时就无法生起观照力。今生虽修习持戒修福的善业,来生就在三界得有漏果报,如此而已。所以这段经文: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这是非常重要。佛陀一生中虽也做了很多事业,如“初转法-轮,度阿若桥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佛陀做了这么多事业,而在临终时,佛陀是以什么心态来面对灭度呢?“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要这样修行。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要试图改变别人 只能影响别人
下一篇:棺材是装死人的 不是装老人的
 《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四卷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十四卷
 佛遗教经讲记 九
 你平常能够做假,但是临终你绝对做不了假
 圆修和专修--净土宗两大传承
 摄大乘论讲记 第四六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十六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十二卷
 他力门果地教
 发挥三宝功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做人生的主人[栏目:禅林衲子心]
 玄奘精神 第46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3)[栏目:玄奘精神]
 我们的导师[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为死囚祈愿文[栏目:家庭·伦理篇]
 茗山法师(于凌波)[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药师宝忏法会开示[栏目:药师佛·文集]
 佛学问答(七)修持[栏目:疑问解答]
 蔬菜是“减肥美容食”的名配角[栏目:一生要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