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观心
 
{返回 桑杰年巴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03
如何观心
 
对初学者作心的教导时,念头生起时,首先要教他研究观察“那念头是怎么产生的?”例如心中剎那观想金刚座时,要审察“是金刚座从那边来到了这里?还是自己的心去了那里?”这当中就说到有个所观想之境。
 
就初学者而言,还没有学到这之后的口诀,也就是渐次地观察:首先,“当念头显现时,看着念头的本质。”然后,看“念头去向何处?”但没有谈到接下来“念头是否自然消失?”除了说到“念头一显现,看着念头的本质。”之外,还没有谈到观察“在那之后,念头消散”。
 
而当熟稔大手印口诀时,自然地,显现不会扰害安住,安住也不会扰害显现。证悟“转变、化现、分别三者,住、动、觉三者,全部都是大手印的同一体性”时,念头显现和体认二者便会同时生起。念头开始显现,如果受持实相坚固之地的话,念头显现和念头解脱会同时,就是所谓“显解同时”(显现和解脱同时)。这点非常重要,和大圆满所说相似。以此而说“无修”。
 
因此无论任何好坏的念头显现,不要对念头做好坏的分别想。从念头显现起认识念头,了达念头本身,念头的累积与消散是无意义,没有真实本质的。念头没有最初由何而生起的根源,没有现在住于何处的住处,也没有最后灭于何处的灭处,像这样审察生住去三者时,找不到这念头。如是找不到时自己就能够掌握这念头、摄回这念头,能自主的慑伏了念头。
 
然后到了某一时刻,瑜伽行者无论有多少妄念显现,这些念头也会如显现次第般而解脱,那就称为“显解同时”。当达到“显解同时”的时候,无论瑜伽行者有多少纷乱的念头,都会成为那样多的法性助伴,所谓“法性的缤纷”就是如此。
 
未达到这样的体认时,无论多么多的念头显现,都会变成希惧、忧虑与执着,而成为“障碍的神变”。变成“障碍的神变”时,对瑜伽行者就会成为修道上的中断障碍。先前已有的些许觉受会丧失,也会障碍未来好的觉受或证悟的生起。因此,想要责备念头的过失时,必须了解念头是法性的激励,或者念头是法性的力量,念头是法性的化现。有多少对法性的体认,就有多少的了知念头是法性的化现,所以说“念头是成就”。
 
对“念头的意义是法身”具切信,以及确信法性是最重要的根源,因此念头就转变为成就,成了瑜伽行者的助伴,念头成了瑜伽行者法性的缤纷。
 
——摘录自尊贵的桑杰年巴仁波切的第一本中文著作《恒河大手印》

{返回 桑杰年巴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常与慈悲
下一篇:《一知全解》灌顶开示8——我们的心一直以来都是完全真实,纯净透明的
 《一知全解》灌顶开示4——没人能读得到你的心,我们应该读我们自己的心、..
 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修行人
 唯有实修方能了悟
 《给现代人的建议》系列开示3——问答集
 《修心七要》教授3——如何让修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佛陀是谁?
 《一知全解》灌顶开示1——解释比灌顶更重要,必须了解修法的意义..
 “世俗谛上师”与“胜义谛上师”的关系
 《一知全解》灌顶开示7——带着正见、正修、正行,时时刻刻修持佛法..
 信心的正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八风吹不动 智慧在心中[栏目:宽运法师]
 无常面面观[栏目:林钰堂博士]
 冈波巴大师全集 法会大开示——冈波巴大师的生平及其教法特色[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宋代第二 重显~狮子峰[栏目:禅诗三百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