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福德日记12月23日─佛法的处世之道
 
{返回 福德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3

12月23日─佛法的处世之道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增壹阿含经》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种问题,在佛法里都有圆满的解决之道。对于人我之间的是非,佛在《增壹阿含经》中举出四种处理方法:

一、不诽谤人

嫉妒他人,或因为一些争怨而相互诽谤攻讦,不但于己无利,还会造成人际和社会间的不安。

世事乃因缘和合而成,人我之间都有彼此依存的密切关系,如果能培养容纳异己的雅量与随喜赞叹的胸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能更和乐,自己周遭的气氛也会变得更好。

二、不观是非

在大众中生活,难免会接触到是非,如果我们能够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怕是非,乃至于不理是非,不观是非,甚至让是非的概念不存于心⋯⋯是非自然就会销声匿迹,否则终日计较的结果,只是让自己天天活在是非里,不但无法自在,而且会起惑造业,招致无边的痛苦。

三、自观身行

不想是非,不谈是非固然能让自己摆脱不少烦恼,但如果能进一步地自我反省,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就更有益于修养自己、累积福德了。

四、谛观正法

如何「谛观正法」呢?我们必须时时省察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是否合乎正法,何谓正法?一心制意是正法,二谛融通是正法,三学增上是正法,四摄六度是正法,五戒十善是正法,乃至七菩提分、八正道分是正法。

《楞严经》云:「因地不正,果遭迂曲。」 惟有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引领我们走向康庄的人生大道。

佛陀教导我们,

对人要「众善奉行」,

对自己要「诸恶莫作」。

善恶的标准就是戒律。


{返回 福德日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福德日记12月24日─玉米田的奇迹
下一篇:福德日记12月22日─忏悔需要四种力量
 福德日记5月6日─佛、菩萨给的钻石
 福德日记9月9日-孝亲功德
 福德日记8月16日-要做早、晚课!
 福德日记5月7日─什么是精进?
 福德日记11月11日─生活十训
 福德日记11月16日─我不需要钱!
 福德日记10月4日─放下就是修行
 福德日记6月17日─时时为众生祈愿
 福德日记2月10日─读诵《六字大明咒》
 福德日记5月22日─无聊、空虚时如何修学佛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助念能不能帮他安详往生?[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怎么观修菩提心?[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大德已去风范长存(接受台湾法鼓山张光斗居士一行采访录)[栏目:学诚法师]
 清尚[栏目:僧诗句集]
 家庭美满与事业成功 家庭亲子,互敬互助[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论禅悟及其教育哲学的意义(傅家旺)[栏目:佛教与教育]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五节 道安[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宋释永明延寿论心王义至八识之展开(孔维勤)[栏目: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
 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栏目:法尊法师]
 施主的不快乐与戒痴的快乐[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