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努力下功夫,「返闻闻自性」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6

努力下功夫,「返闻闻自性」

梁乃崇教授

修行菩萨大乘,就是要做到入解脱门、出菩提路。当修行得道,就可以出菩提路度众生,但是第一步还是要先修自性,再修法性,继之自性法性合一。

以前我常教大家要「返闻闻自性」,这是修行的基本功,该怎么做?「返闻」就是回头,就是摄心内证。摄心内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可以回转过来的;一个是不用回转过来,只要往后退就行了。这两种都可以,比较快的方法是把心回转过来,就是将内心的注意力从能知向着被知,改成从被知指向能知,这样子就反转过来了。如果会这样子反过来就叫做回头,也叫做摄心内证。

如果不会这样子做,觉得很困难,你可以用往后退,你的方向还是从能知向着被知,但是你不断的离开被知被觉,用不断的离开的方式也一样会走到回头的方向。这样是多数的人比较会做的,用空间上来比喻:通常我们走路是向前走,现在变成我们是向后走,倒退着走。向前走,就越来越靠近被知的东西;而往后退,就越来越离开被知的对象,这样倒退的方向就跟回头的方向是一样的,多数的人比较会这样子做,离开被知被觉的对象越来越远,就越来越接近成功了,这样往后退的方向就是返闻的方向。

「闻自性」,自性就是能知能觉,闻自性就是你要去听自性,但自性是没有声音的,它是不能被你听的,所以有任何被你听到的东西一定不是祂,所以你做下去的话就是空空荡荡,没有东西,那才对。有一句成语——「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就是返闻闻自性的感受,就是要学会这个东西。事实上我们很多东西不需要修行我们都知道,我们遇到很多麻烦、困难的时候,常常就是要退一步,你就会感受到海阔天空。返闻闻自性,如果你是用往后退的方式来做的话,一样会感受到海阔天空那空空荡荡的感觉,这就是返闻闻自性。

如果不晓得怎么返闻闻自性,有这样子的问题,表示你对于能知和被知的状况还没有感受;你可能只是理解了,但是还没有感受。因为在这个地方能知和被知对你而言都是你的被知,你还不能体会到那个能知是不可被知的,这是要去体会的,不只是理解而已。因为任何东西一旦被你理解就落入被知的范围,而我们现在要讲的这个能知是不可被理解的,被你理解就不是真的,它是思议所不及的,是思想的源头,思想是自性生出来的东西。那思想怎么可能知道它?思想没有办法知道它,它是思想的制造者,产品怎么会知道它的制造者是谁呢?是没有办法知道的。

说了这么多,懂得再深入也没有用,要确实做到「返闻闻自性」,就要努力下功夫。(本文摘选自20021006连线法会)(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修行 菩萨大乘 入解脱门 出菩提路 修行得道 众生 自性 法性 自性法性合一 返闻闻自性 摄心内证 被知 能知 回头 能觉 退一步海阔天空 思想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细心体察自己的因果业报
下一篇:耳闻声心中无声
 「转向」就是圆觉佛法中的「以境验心」
 欣赏就是「找好处」
 真爱源源不绝
 宗教与神话抚定心灵的不安
 整理feeling让心清净
 四无量心之5:舍离虚假当求真
 享受修行之2:如何享受修行
 从骨髓移植手术再谈细胞心灵说
 努力即非努力,是名努力
 什么是时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句经 11 心意品[栏目:法句经·白话文]
 减弱我们轮回的因[栏目:实修教言]
 谈助念(慧律法师)[栏目:临终关怀]
 南京佛教之传入与发展略述[栏目:吕建福教授]
 境解脱:佛教解脱论的生态建构(陈红兵)[栏目:佛教与环保]
 奉献生命之歌[栏目:传喜法师]
 身心精进福慧双具[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我执才是真正的魔王波旬[栏目:达真堪布]
 接受他人的帮助或是布施,也是在消耗福报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怎样做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