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实相离言说,还当如理思维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7

实相离言说,还当如理思维

梁乃崇教授

在修行的过程中,你会有直觉,然后又有理解;理解后,又会有直觉、又会有理解──修行是直觉与理解、思惟交互发生的过程,不会单单只有直觉。

华藏祖师在「超度法」的说法文中就有提到:「如果众生对于《金刚经》的偈子一时不能领悟,就将这些偈子先背诵、记忆,然后思惟;思惟以后,才有办法观照。」──这是过程啊!有些修行方法你不会,就先把它记起来、背起来,以后就会比较了解;你之所以能够比较了解,是因为你经过了思惟──那是理解的过程;到了一个程度之后,就会开始去观照。

以前我们就曾问:「观照到底是什么呢?」观照就是直觉、不思惟。所谓「不思惟」,并不是否定思惟、没有思惟,而是超越了思惟。如何能够超越思惟?是因为行者思惟的功夫已经完成,并把思惟厘得清清楚楚;当行者超越了思惟以后,观照便会发生。

行者观照,并不是他不思惟;而是他太精通思惟,进而超越了思惟。那时候,他已经不需要思惟、不用思惟,而以观照来明白一切。

华藏祖师开示录里的一个偈子,大家可以参考:

「性本圆明,销矿成金,不废修行方便;

实相离言说,依文解义,还当如理思维。」

那么,如果没有历经思惟的过程,是不是可以修出来呢?我认为应该也有办法修出来。但是,这样的方式可能就没法用语言文字无碍地表达他的修行心得,以供他人参考。因为他在语言文字方面没有下够功夫,所以没办法把它拿来当作可用的工具。

一般人也是有思惟的,但思惟得不清不楚、混混沌沌。像经常有人问我问题,但我从他的问题就可以发觉他的思惟是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我就要找到合适的语言,好把他带到清楚的地方。这样的能力是怎么出来的呢?是靠很多人问我问题,而我从回答他们的疑惑的过程中学到的。──这也是一种思惟。(本文摘选自20070917周一共修)(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修行 直觉 理解 华藏祖师 超度法 说法文 众生 金刚经 偈子 观照 不思惟 行者 超越 语言 文字 工具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思惟是修行的过程
下一篇:过去心是无痕的
 严守身口意,不造恶业
 四无量心之6:谈恋爱是修行
 厘清问题背后的认定
 菩萨如何修奢摩他
 生活中修自度度他
 思惟是修行的过程
 本觉之5:「自性」通「法性」与「法性」通「自性」
 细胞也有独立的心灵
 「三摩钵提」就是创造
 化解五浊恶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三 佛门俗称[栏目:佛教丛林观]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新译佛国记[栏目:杨维中教授]
 维摩诘所说经句解卷上[栏目:智谕法师]
 四十八愿 第六讲:净土的修行是佛行,不是自力修行[栏目:纯祥法师]
 茅篷札记(选录)[栏目:圆因法师]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九十一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念药师佛感应数则[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栏目:白话佛经]
 甘丹大手印讲记[栏目:夏坝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