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关於二种教授,云何“七因果摄自他换,自他换不摄七因果”?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94
【第一○九则】
问:关於二种教授,云何“七因果摄自他换,自他换不摄七因果”?
答:因“七因果言教”能摄尽修求利他心及修求菩提心二种。“自他换法门”较略(双具慈悲为其要),不尽摄二种故。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何为具足定量之发心?
下一篇:
四无量心中之悲无量,与七因果教中之悲心,有何差别?
可观上师即佛之理,应如何观法?
有说证空性,即任运能发菩提心,厌离轮迥之心,更无论矣,此说是否应理?..
应布施之十种对境?
试言相似现为幻之理,及举相似如幻之例。
任何亦不分别,即是成佛之道...等语,是否与大日经所说,全而不错之道相..
以发心轨则受法,以何身为增受与不增受?
云何各派于应破之量,所许不同?不易合量(或太狭,或太过),试言其概。..
如上知业决定增长、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等理,当先於业果之理如何生起决定,..
修定应以何为加行?
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活禅语(净慧长老)
[栏目:法师法语格言]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八九卷
[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纪实:感应篇
[栏目:持验录]
“典型在夙昔”?
[栏目:昭慧法师]
大念处经(节录)
[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三届:夏泽红居士在闭营式上的讲话(夏泽红)
[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无量寿经 第二十五课
[栏目:无量寿经广释]
五十三参与人间佛教(下)(游祥洲)
[栏目:人间佛教]
施与圣地的加持
[栏目:传喜法师]
布施感福
[栏目:佛教与拜拜·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