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意调伏,如说行-从四相的feeling到「四相学」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32

意调伏,如说行-从四相的feeling到「四相学」

梁乃崇教授

佛经中所见的「四相」,主要是在谈「自性的深度」;「法性广度的四相」的内容,佛经里是很少见的,几乎是「无字天书」。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时佛经讲述时,听众的层次都是在「我相」层次。

而今我会懂得「法性广度的四相」,并没有人教我,是我自己把它整理出来,也是经过一段历程才发展出来的。其实,我早就知道这些,但起初是在feeling层面;意识层面还是处于模模糊糊的状态──我不清楚其层次、位阶、影响,以及如何去运用,也不知道多数人是不懂这些的。

那么,我是怎么把这套内容整理出来的呢?我将我的feeling开始分类,然后形成概念;形成概念之后,才赋予它语言文字上的定义;之后,再将生活中的相关事物、心里的相关状态与之连结起来。有了语言文字的定义之后,我才能把这些内容说出来,并举出例子,让大家知道各个层次的分别,并且可以在自己的心里进行区分和辨别。于是,大家就能够知道自己的心灵,究竟是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离四相」的何种状态?

这些心灵状态,一层层地都要做很明确的分类和区隔,大家才能够将自己心中的情况做出对应的关联;而这些内容才能变成一套可供人们沟通的媒介,协助人们进行心得的相互交流。如果没有这套架构,人们想要累积这方面的经验、交换心得、分享成果,就会变得很困难。

所以,我这套说法,持续发展下去,是可以称之为「四相学」的,就像人类文明的各种学说一样,成为人们心灵演化的基石。因为这些内容是一套方法、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厘清自己的内心,并且弄清楚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事情。有了这套「四相学」,人们在世间进行心灵四相阶层的发展和演化,就可以获得协助。

《维摩诘经》〈佛国品〉说:「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意调伏」是指:菩萨用直觉来面对意识心,把意识心中的思想、理论整理得清清楚楚;然后照着厘清的思想、理论去实践,即是「如说行」。我从对四相的feeling发展出「四相学」,可说是经过「意调伏」的阶段,而现在则是在「如说行」。

人们平时的沟通,大多是利用语言和文字,这些其实是很表相的符号;用十二因缘来检验,会知道语言和文字的来源是概念;再往「本来目面」更靠近一些,概念的来源是feeling(feeling这一层也是满宽的);feeling的来源是直觉;而最终的回头溯源,直觉是源自「本来面目」。直觉、feeling的层次是不可思议的,它没有思惟;但在概念这个层次,则是思惟的。

说这些内容,是要你们晓得──我们的「心」,是有这些层次的;那一层层的状态,我们都要能够区分出来。要将「心」做区分,最大的分类就是「分别心」与「无分别心」,但这样的分法是太粗了,我们的心实际在运作时,是要更细的。这些细腻的层次,你们都要能够有所体会;如果你们没有体会,就不是在修心,你们对心就不够明白,那就是没有做好「明心」;「明心」没有做好,就不可能「现性」!所以,这一层层心灵状态的辨别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做好!(摘录整理自20070416周一共修)(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四相 自性深度 法性广度 无字天书 我相 feeling 概念 语言文字 连结 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离四相 四相学 维摩诘经 佛国品 意调伏 如说行 本来面目 直觉 不可思议 思惟 心 分别心 无分别心 明心 现性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用十二因缘来觉察与原点的距离
下一篇:不再贴「我相的膏药」
 关于灵魂
 由「三摩钵提」体会法性
 愿性之8:理性、感性、愿性的对照名词
 四无量心之1:由feeling进入四无量心
 发菩提心让世界更美好
 《修练的轨迹》触及本来面目
 宏观与微观各具所长(梁师校阅《楞严经》的心得)
 「收拢生机」成就的是「如土长苗」
 愿性之3:理性与感性的超越
 feeling之9:检验feeling字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光明之旅 第六章 上师相应法 六、内在自性上师(四)长时间精进修持[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中论》四门明无生(理净)[栏目:三论宗文集]
 佛法在原子时代 序[栏目:罗无虚居士]
 对儿女需要执着吗?(肖尧)[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The Tug of Me: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Self and Ot..[栏目:Dzigar Kongtrul Rinpoche]
 发菩提心——入大乘门的唯一标志(下篇)[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我坐的椅子就是世界中心[栏目:境明·千里皆明]
 第二 受相应[栏目:六处篇]
 泰国禅修老师参访记 2 大威瓦老师谈禅修[栏目:参学经历]
 存在即唯心所现[栏目:慧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